第55章 資本論

第55章 資本論

鄒李王府,客廳。

趙二郎、趙四郎、阿福、唐雪見、黑子都到了。

李浩就開門見山的說道:「今天我找大家來,相比大家也都清楚。我計劃開設鄒李錢莊,初期計劃是投資三萬貫,佔九成股份,還有一成用來打點關係,我直接送給了府尹大人。」

「現在我和小童肯定是要準備投一萬貫的,王昭家中也開錢莊,到時候可以跟我們合作,暫時不考慮他們,我想着大家都是朋友,看看你們是否想投資。」

其實李浩昨天就已經通知了他們,今天只是想解答一下他們的疑問和認購數量。

其實都知道開錢莊賺錢,但是因為趙二郎和唐雪見都沒有過經驗,所以心中還是有點忐忑。

「善之兄。我們都知道開錢莊賺錢,但是到底如何經營,還請你為我們解惑。」趙二郎先問了出來。

「好。大家可能都知道王昭家裏是我們壁州首富,那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呢?其實說白了就是收保管費和放利錢。壁州錢莊保管費並不高,二十抽一,還是取時才抽,也就是說只要你不取,它可以直接流通。所以很多人為了省錢,都是只存不取,這樣他們就積累了大量的銅錢。又用所擁有的銅錢進行放貸,收取利錢。現在民間的借貸利息非常高,基本都是按照九出十三歸進行。壁州錢莊卻只是十抽二,所以他們能迅速站穩腳跟。」

「那我們也按照壁州錢莊的模式運營么?」趙二郎明顯高興了,這種利潤確實讓人開心。

「我們的業務主要也是這兩樣,但是我想再優惠一些。」李浩答道。

「啊?那我們還賺錢嗎?」趙二郎一下就愣住了。

李浩笑了笑:「趙兄,你放心。肯定能賺錢,而且還賺得相當多。」

看見眾人都是很不解,李浩只得再次解釋起來。

「首先,我們開錢莊的目的是什麼。一是賺錢,二是帶動全國的經濟發展。」看見眾人一臉不信,李浩忙說道,「放心,我沒說大話,錢莊真的可以帶動經濟發展。」

「錢莊主要的收入確實是保管費和放貸。但是一直以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錢莊到底是做的誰的業務。以前的錢莊,包括壁州錢莊,做的其實都是有錢人的生意。普通百姓,本就沒多少錢,他肯定不會去錢莊換成銀票。他也沒有什麼抵押物,自然不能從錢莊借貸出銀錢。所以你們會發現百姓想翻身很難。」

「但是我們鄒李錢莊,要有遠大志向,我們可以為普通人借貸,幫助他們生活得更好。這世界上畢竟是普通人多,只要做完了他們的生意,誰也沒我們賺得多。」

眾人聽完這話都沉默了,想想是這個理,但是這個時代的人畢竟局限性比較大,還是很難理解李浩的方式能否成功。

唐雪見家從前也是富商,但是她自己不會經營,所以虧損嚴重,直到經過小童的算賬培訓,才算正式入門。她正是處於學習的時間,正想多了解一下怎麼經營,便問道:「李公子,那鄒李錢莊怎麼制定細則呢?」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的保管費再便宜一些,直接五十抽一。放貸利息可以按時間計算,日息千抽一。」

「算日息和其他錢莊的有什麼不同嗎?」唐雪見接着問。

「很多借貸人其實都只需要短期借貸。我們這樣做長期利息和其他錢莊沒多大區別,但是短期的利息就要低很多,這樣借貸人就會選擇我們而不去選擇其他錢莊。」

「那你怎麼說能夠帶動全國繁華啊。」趙四郎開口說道。

「呵呵,你們想啊,現在很多百姓都能從我們這兒借貸了,他們是不是就可以去經商,可以去外地運貨到本地銷售,這樣商業就流動起來了。還有比如織布,以前都是一家人自己織布,現在他可以借錢擴大產量,是不是也就使布匹多了起來,從而布匹價格也會下降,普通百姓也就能穿綾羅綢緞了,是不是更好了?還有很多,只有讓錢流動起來,經濟才會繁榮。只有讓普通百姓有了更多的錢,整個國家才會繁榮。」

見眾人都在思考,李浩笑了笑又說了一句:「並且,如果有一天,我們錢莊的銀票被所有人承認了,我們如果缺錢了甚至可以自己印,只要所有銀票不會同時兌付,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下眾人都被嚇住了。

「那,那豈不是說我們就再也不會缺錢?」趙四郎驚訝地說道。

「當然,這個印也得有個度。如果印太多肯定不行,並且真到了那一天,我想聖上也會派駐朝廷官員來監管錢莊吧。」李浩笑了笑。

「好,善之兄,我們回去考慮一下,明天給你答覆怎麼樣?」趙二郎起身說道。

「好,你們要儘快,因為第一筆貸款我都已經談妥了。」

···········

皇宮,福寧殿。

聽完幾位子女的敘述,趙匡胤閉眼沉思了好一會兒。

「他說的沒錯,這件事情確實應該皇家來管,但是現在我們還力有不逮。以後德昭你當皇帝時就可以下令國家辦錢莊,銀票只能國家發行,私人錢莊只能放貸。」

「父皇洪福齊天,必定長命萬歲。到時給兒臣辦好不就行了嘛。」趙徳昭忙道。

「呵呵,這世界上哪有萬歲之人。再說朕對這些不太懂,如果說替你掃平天下,朕自是沒問題。但要說治國,還得靠你才行。」

「父皇,那我們投資這個鄒李錢莊么?」趙徳昭問道。

趙匡胤想了想,才說道:「今年我必將南漢滅掉。那南漢劉昶,據說搜颳了很多財寶在宮中。這點投資還是沒問題的,你就投一萬貫吧。」

「父皇,李浩說的是實貫,也就是說要兩萬多虛貫。」

「唉,也沒多多少,這點錢沒事。不過這也是個問題,但是眼下還解決不了,只有統一全國才能重新制定規則。如果這鄒李錢莊能夠把這個弄好,也是一件好事。」

其實所謂實貫和虛貫,主要就是因為這五代十國的亂象造成的。

有的國家出產銅礦,所鑄銅錢就比較好。有的國家缺少銅礦,所鑄銅錢成色自然就不足。

以至於比較差的銅錢一千文只比得上好的銅錢四百七十文。

但是百姓也不傻啊,於是就弄出了這好銅錢一貫等於四百七十文的事兒。

所以在汴梁,一貫錢不是一千文,而是四百七十文。

李浩所謂的實貫,自然是按一千文好錢來算,所以一萬貫就相當於趙匡胤說的兩萬多貫了。

趙徳昭應下后,趙德芳卻開了口:「父皇,為什麼三叔可以一文不出就拿一成股份,我們還有出錢才行啊?」

趙匡胤呵斥了他幾句,又讓其退去,只留下趙徳昭才說道:「德昭,現在朕沒讓你擔實務,不知你可有怨言啊?」

「兒臣不敢。」趙徳昭連忙答道。

「現在還要用你三叔,有些人只能你三叔去管。如果過早讓你管實務,你跟他們混熟了,將來我怎麼好下手處理。我想你乾乾淨淨的當皇帝,有些東西我來幫你處理乾淨。」趙匡胤沉聲說道。

趙徳昭用力點了點頭:「兒臣明白,多謝父皇。」

「放心吧,那一天不會太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山畫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江山畫圖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章 資本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