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末路

第63章 末路

江寧城又回復平靜,街上開始出現一些膽大的人,在得知叛軍已經潰敗消息后,敲鑼打鼓,四處相告,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慶祝的隊伍。

歡樂氣氛又回到了這座古城,唯獨江師道這個父母官還是憂心忡忡,城門前堆積的屍首,需要清理,受損的城牆需要修理,死傷的將士需要撫恤,這都是他要操心的地方。

和他一樣處境的還有逃亡的趙無忌,三萬多人,現在只有親衛和幾名長老,馬車半路丟棄,坐在馬上看不出表情,其他人也大氣不敢喘,生怕被泄憤。

他一生大起大落,如今失敗,一切又回到原點,但又不甘心,猛然看向了北方,也許他還有機會。

決然道:「我們往北走!」

「教主,難道你要?」

幾位長老大為驚慌,這可是遺臭萬年的勾當,教主這要幹嘛?

「沒錯,這裏已經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遼國才是我們東山再起的機會,誰不想走可以離開,」趙無忌已經發狠,無毒不丈夫,背負罵名算什麼,反正他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死的人,不再乎這些名聲。

說的好聽,誰敢離開,立馬死無全屍,這不用懷疑,眾人只好紛紛表示誓死追隨。

趙無忌一行人剛離開不久,又一隊人馬趕到,是代寬的追捕隊伍,他觀看地上的馬蹄印,臉色大變。

急忙讓人飛鴿傳書上報趙媚兒,連忙拍馬追上去。

如果讓趙無忌過關逃到遼國,邊境就再無安寧。

其實趙無忌又犯了一個錯誤,如果再玩個聲東擊西,以他的能力,在江南隱藏一段時間,然後秘密向北方出逃,他會很輕易逃到遼國。

只是這樣暴露自己的意圖,他很難逃出大宋邊境,很簡單,從江南到遼國邊境,路途遙遠,要經過無數的關卡,再說他已經被全國通緝,官道是走不了,這一路上要爬山涉水,還要躲避代寬的追捕,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果然不出所料,幾天後,長江邊的險灘上,趙無忌還是被追上,幾百名官兵把十幾個人層層圍住,有點像楚霸王烏江自刎的場景,只不過這次是被逼,而不是自願。

也沒有楚霸王的悲壯,而是一個想要投靠外族的可悲之徒。

趙無忌絕望看着前面的代寬說道:「動手吧,今天就看看你的能耐。」

說着手裏突然多出幾把飛刀,連續射向代寬,身邊的人也都撲向官兵,雙方交手起來。

代寬用劍擋下飛刀后,又揮劈砍過去,兩人實際上都是修鍊陰柔的功法,到是你來我往,平分秋色,只是趙無忌由於這幾天休息不好,體力上落下風,上百回合后,已經到了極限。

但是求生的本能,只能咬牙硬撐,代寬看出破綻,虛招很多,這老太監也是腹黑,不正面硬拼,讓趙無忌的殺招次次落空,越打越急躁。

代寬一劍刺向趙無忌的胸口,很隱蔽很突然,趙無忌觸不及防,只好倒地打滾才堪堪躲過去,可是頭上的發冠掉落,披頭散髮,狼狽不堪。

剛起身,代寬又刺過來,這次可是致命殺招,趁你病要你命,公公們發狠起來也是很恐怖,心裏陰暗面太多的緣故,讓他們的性格存在某種偏激。

「啊!」

趙無忌躲無可躲,手臂被刺穿,鮮血噴射而出,以前他吸血成性,好多無故的花季少女慘死於他的獠牙,面目猙獰,讓人不敢直視。

「以血補血,血失血噬,你竟然練密宗大法的最後一層「血祭」,這麼說江南很多少女失蹤也是你所為?」代寬見到趙無忌此時的模樣,非常吃驚問道。

趙無忌仰天大笑,看着地上躺着的隨從,凄然說道:「你猜的不錯,她們都是被本教吸干,可沒想到還是敗在你手裏,真是造物弄人。」

「你竟然如此喪心病狂,要是給你坐了江山,可想而知百姓們要遭受多少苦難,先帝聖明,駕崩之前也想消滅你,看來他很清楚你的為人,」代寬這時很感慨,以前他不怎麼理解先帝的用意,還認為這是皇家權力之爭而已,現在看來先帝早已清楚趙無忌為人陰毒。

提到先帝,趙無忌更是怨恨,「哼,成王敗寇,要是本教坐這江山,要比他做的更好,這一切都是拜他所賜。」

代寬也不想再和他廢話,以前多少還有點惺惺相惜之感,敬重他是一代梟雄,可是知道他為目的,滅絕人性的殘害無辜,已經超出他的底線。

「眾將聽令,放箭!」

一百多支射向趙無忌,這位顯赫一時的親王,閉上眼睛,他清楚,縱使跳江也沒有生還的可能,那一劍傷太重,「血祭」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出血,一旦出血,就會止不住,一直流干全身血液,說到底《密宗大法》就是一部害人害己的武功秘籍。

看着像刺蝟一樣倒下的趙無忌,代寬長長鬆口氣,也變得蒼老許多,剛才他也拼盡全力,撐到現在都在靠毅力支撐,趙無忌幾十年的功力也不是蓋的,可總算完成先帝的遺願,忽然眼睛一黑也暈到在地上........

趙無忌死亡的消息傳到京城,趙媚兒連夜進宮向趙禎稟明一切,主要是先帝的遺命與代寬等人,趙禎並不知曉。

而遠在揚州的公孫策正為一件事情煩惱,李丹彤在得知自己的義父滅亡的消息,竟然選擇自盡,幸好被艾虎誤打誤撞給救下,否則香消玉損,真是太可惜了。

還有她那個陰魂不散的師兄還藏在暗處,不把他揪出來,睡覺都不安穩,看來回京日子還得拖上一段時間。

揚州城的佈告欄上也張貼了趙無忌被誅滅的消息,城裏的百姓都拍手叫好,孩童們還編成歌謠,說書先生添油加醋,生意火爆,趙無忌死都沒想到,他真的流芳百世了。

沒人注意到的橋洞下,一個穿着樵夫衣服的年輕人,正望着熱鬧的街頭,一條小木舟緩緩使近,上面幾個孔武有力的漁夫模樣的人前來接應。

其中一名男子說道:「公子,打聽到了,李姑娘無恙,已經被轉移到客棧休養。」

年青人點點頭,他就是公孫策要找的人,李丹彤的師兄。

「我們走吧,一切再從長計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公孫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北宋公孫策
上一章下一章

第63章 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