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顱中成像技術

第2章 顱中成像技術

「哇,居然暈過去了。」

李凡希醒了過來,睜眼一看,愣住了。

房間還是那個房間,但一切的擺設都發生了細微的變化,牆紙的顏色,由灰色變成青色,四面牆上貼著的海報,也完全變了樣!

海報上的電影名字和明星,李凡希全都認不出來。

難道......穿越到平行世界了?

抓過鏡子照了照,李凡希發現自己容貌沒有太大改變,似乎還帥了一點。

對於外貌,李凡希其實不那麼關心,只要不變得巨丑就行了。

他真正關心的是——

這個世界有好看的電影嗎?

打開電腦,輸入「電影」兩個字,第一個鏈接,是一個叫做「起影網」的網站。

點入起影網,撲入眼帘的第一句話:

起影網,感受顱中影像的力量!

「顱中影像?」李凡希對這個概念完全陌生。

起影網的網頁上,看到許多精美的海報。

【安娜的華麗生活】

【暗影】

【瘋狂機械臂】

【頂級伴娘】

【超絕魔術師】

哇,都是自己沒有看過的電影!

李凡希隨便點開了兩部影片來看。

第一部【安娜的華麗生活】,影片開始之後,李凡希愣住了。

主角安娜原本是一個非常端莊的淑女,卻時常做出神經質般的表情,以及顫抖鬼畜的動作。

這......這是恐怖片?

點開了第二部【瘋狂機械臂】,主角擁有一隻無所不能的機械臂,腦洞尚可,但片中角色經常缺脖子少腿,畫面中的元素極其不穩定,上一秒還是高腳凳,下一秒忽然詭異地變成了矮凳,影片完成度之差,令人髮指。

根據標註,這兩部片子,總時長應該都是一百二十分鐘。

但現在,一部長度為三十六分鐘,另一部長度為十八分鐘。

也就是說,這兩部片子,其實都在連載中!

這種作品也能發表?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凡希想了想,點開了自己的電腦上標註為「工作」的磁碟,發現裏面有一個命名為「作品」的文件夾。

「莫非這是我的作品?」

李凡希懷疑平行世界中的自己,也在鼓搗著有關電影的東西。

點開文件夾,果不其然,裏面整整齊齊躺着四個視頻文件,分別命名:

《彈弓俠》

《浮華之夢》

《那天的風景不再》

《恐怖綠牙》

原來這個平行世界中的自己,也是一個電影製作者,甚至創作出了很多作品,準備以投稿的方式,為自己打開一個職業之門。

將視頻一一點開來看,李凡希發現「自己」創作的這些作品,劇情幼稚,動作可笑,畫面模糊抖動,人物表情古怪——

呵呵了,全都是一些連「成品」都稱不上的短視頻!

裏面的人物,一點也不像真人,更像是粗製濫造的CG人物。

李凡希尷尬地撓了撓頭,忽然發現了電腦旁邊,正靜靜地躺着一個「東西」。

這「東西」好像是個頭盔,外形有點像一頂攤開的浴帽,材質上,除了外圍的塑料薄膜,還有一圈又一圈的淡紫色細線。

啥玩意兒這是?

李凡希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物體,不禁有點發愣。

嘗試地戴上了這個頭盔后,李凡希並沒感到任何異樣,只是忽然之間,電腦桌面忽然蹦出一個播放器。

這個播放器正在播放的內容,正是李凡希此時此刻,腦中所思所想的畫面!

很明顯,這玩意兒能連接人類的腦神經,腦中出現什麼畫面,都立刻會在播放器中記錄下來!

李凡希煥然大悟,原來起影網的所有作品,包括自己文件夾中的那些半成品,並非用現實的拍攝器材或軟件作出來,

而是藉助這個頭盔,單純腦力驅動和渲染畫面,一步步地形成「影片」!

「顱中成像」四個字,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明白了這一點,李凡希不禁心潮澎湃:有了這玩意兒,自己長久以來的野心,是不是能夠實現了呢?!

迫不及待地重新戴好頭盔,他開始製作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第一部影片。

當然了,所謂的「製作」,對於李凡希來說,其實就是「回憶」。

腦中有那麼多經典電影,回憶起來那還不容易?

很快地,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Nolan)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畫面,一幅幅浮現。

這是他最喜歡的電影,而裏面由希斯萊傑(HeathLedger)扮演小丑,則是他最喜歡的角色。

「呵呵,就讓你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電影,什麼是真正的演技吧!」

李凡希膨脹了,感覺自己已經站在這個世界的電影之巔!

緊緊地閉上了眼睛,電影中的每個畫面,宛若彩蝶飛舞,紛紛在他腦海在中凝聚!

一分鐘之後......

李凡希頭腦發暈,摘下了頭盔,點開播放器,急急地看效果。

前幾秒,屏幕上一片亂碼和雪花。

第五秒,開始有圖像......

在原導演諾蘭的掌控下,開頭一分鐘,是幾個小丑開始進行搶銀行前的準備工作,這組鏡頭,繁而不亂,錯落有致,剪輯技術精湛至極。

但到了李凡希這裏——

摩天大樓......小丑......銀行里的群演......

各種要素倒是齊全,但成像的質量,極其糟糕,人體殘缺,身體線條和面部五官,更是粗糙至極。

至於畫面,斷幀和抖動這種令人蛋疼的失誤,層出不窮。

而視頻中的每一個人,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肢體抖動的現象。

李凡希暈了。

這分明就是【安娜的華麗生活】【超強機械臂】的獨特風格啊!

而這一分鐘短視頻,做出來的效果,比這兩部片字還撲街十倍!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一切都沒有李凡希想的那麼簡單。

他用到的這個「頭盔」,是一個顱中幻象捕捉頭戴設備(PhantomCaptureHeadRig)。

這是一套意識提取裝置,可以將使用者在腦中產生的畫面,清晰精確地直接傳送給計算機里。

這個世界的使用者們,給它一個非常可愛的昵稱:顱罩。

理論上,只要使用者掌握了最高明的「顱中成像」技術,藉助顱罩的威力,完全可以創造出無限接近真實拍攝效果的影片。

當然,僅僅是理論上可以實現。

實際上,由於使用者能力和天賦上的差異,在靜態和動態畫面上,多多少少存在扭曲和細節缺失現象。

很多時候,用「顱中成像」技術創造出來的人物和景象,看起來就像是遊戲的CG畫面,非常不成熟的CG畫面。

這是「顱中成像」很難避免的技術性失誤,特別是新手,這一分鐘內,做成一個完成度很高的片子,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而且顱中成像還有另一個非常顯著的缺點——

它非常,非常,非常地消耗腦力。

一分鐘的影片,往往需要經過一個小時以上的顱中渲染。這一個小時內,大腦就像一塊發熱的CPU,不斷地在折騰著。

了解了這些之後,李凡希陷入沉思。

自己的短板是什麼呢?

很顯然,是技術。

現在完全無法熟練的運用顱中成像技術,創造出來的,全都是垃圾。

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呢?

是資源。

但他的腦袋中,裝着的已經是現成的經典電影。

這些電影的劇本,敘事手法,畫面構圖,剪輯,都已經是頂級水平,而且經過了市場驗證,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只要掌握顱中成像技術,可以令他擺脫重重枷鎖,將其餘作品秒成渣,稱霸影壇,成為真正的大導演!

這時候,李凡希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數據框:

色彩:5

畫面:5

表情:17

人體:3

動作:8

音效:2

換置:0

交互:0

穩定:0

自由屬性點:0

「啊?這是我的能力列表?」李凡希愣了。

列表之上,一共九個能力,李凡希仔仔細細地一一對照,感覺還挺靠譜的。

能力最強的一項,是【表情】。沒錯,李凡希自認對微表情的記憶非常敏銳。

第二強的是【動作】。李凡希對於每一個動作的感悟也還算不錯。

至於【置換】【交互】【穩定】這三項,直接是零蛋。

那是肯定的,因為李凡希根本不知道這三個是啥東西。

緊接着,李凡希腦海中蹦起了一個任務框:

任務:通過起影網內簽

時間:24小時內

獎勵:能力提升(自由屬性點+5)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真的是大導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真的是大導演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顱中成像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