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古以來便屬於大秦

第三章 自古以來便屬於大秦

夏日炎炎,皇帝御駕自巨鹿沙丘行宮而南巡,浩浩蕩蕩過東郡,游碭郡,下淮陽,進南郡,至長沙湘宮而始。

湘宮之中,嬴政正在批閱奏摺。他面前的黑木案上擺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摺,雖然很多,但是他卻神態自若,耐心觀閱。

「陛下。」

李斯走了進來,看着勤政專註的嬴政,他內心由衷的欽佩。

陛下幾十年來如一日,事必躬親,這種自制力,這種勤奮之心,天下誰人能及?

「賜座。」

嬴政仍舊觀看手中的周折,不緊不慢道。

很快兩名內侍便抬着一張四角木椅走了過來,放在了李斯面前。

李斯楞了楞,這是何物?

坐下之後,背靠着椅背,李斯心中大為驚奇,此物甚妙啊!

實在難忍心中好奇之心,李斯輕聲道:「陛下此物出自哪位大家之手?真乃巧奪天工啊!」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嬴政看着周折,神秘莫測道。

「啊?此乃出至陛下之手?陛下不但文韜武略,更是博學廣藝啊!」

李斯可不是拍馬屁,跪坐固然比站着輕鬆一些,可跪久了,腿痛難耐。

朝中大臣,哪個腿上,不帶一點小毛病?

這東西坐上去,不但四平八穩,尤其是後方那個擋背,更是神來之筆,舒適無比。

「少拍馬屁,何事而來?」

嬴政放下手中的奏摺,看着李斯道。

「陛下,任囂與趙佗收到陛下重賞之後,萬分欣喜的接下了詔書,三日前已經動身前來湘宮見駕受封,應該很快就到了。」

李斯說完,臉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

「怎麼?有話就說,何必吞吞吐吐。」

嬴政將李斯的神色盡收眼底,呵斥道。

「陛下,任囂與趙佗平定南越有功,賞賜金銀財寶,美女布錦,加官進爵即可?裂土封王是否欠妥?」

李斯不知道陛下發了什麼瘋,當年好不容易打消了陛下準備分封諸王的打算,怎麼突然又要自毀之前所有努力。

一旦開了這個頭,這還了得?

論功績?王翦老將軍橫掃六合,威震天下,為帝國立下汗馬功勞,封不封王?

蒙恬驍勇善戰,六國之戰也是戰功彪炳,匈奴一役奪下河套地區,名震四方,封不封王?

還有許多王公貴族,皇親國戚,諸多公子,封不封王?

如此以來,好不容易結束了五百年春秋混戰,豈不是前功盡棄?

用不了多久,只怕又是一度春秋,塗炭生靈,天下大亂……

「李相覺得朕老了,昏聵了,做的不妥?」

嬴政神色不善,聲音冷漠,質問道。

「陛下,臣失言,請陛下降罪。」

李斯連忙從椅子上起身,惶恐不安的跪了下去,請罪道。

「下去。」

嬴政冷冷道,然後揮了揮手,一副不用多言的樣子。

「是,陛下,臣告退。」

李斯一拜道,然後緩緩退了出去,心中更加惆悵失落。

陛下似乎不再寵信自己了,李斯離開后,心中一直有這種感受,患得患失起來。

看着李斯遠去的背影,嬴政露出一絲冷笑,然後收回目光,恢復面無表情道:「蒙毅。」

「臣在。」

守護嬴政下方的上卿蒙毅,連忙站了出來,躬身一拜道。

「朕交代你的事,都準備好了嗎?」

嬴政露出凝重之色,看着蒙毅問道。

「回陛下,臣保證萬無一失,只是……」

蒙毅說到這裏,有些遲疑。

「說。」

嬴政口中冷冷蹦出一個字。

「任囂,趙佗手握大權,這樣做會不會激起兵變?」

蒙毅神色憂慮,謹慎道。

「朕自有安排,此玉杯碎裂之聲,便是信號,萬不可遲疑半分。」

嬴政斬釘截鐵,語氣不容拒絕道。

「是,陛下,臣明白。」

蒙毅聽到陛下如此說,心中頓時大定,尊敬道。

「蒙家世代效忠大秦,蒙恬絕代將才,你也是文采斐然。大秦外有你兄長蒙恬為朕掌兵,內有你蒙毅為朕主政分憂,朕十分欣慰。」

嬴政看着蒙毅,意味深長道。

蒙毅心中大驚,陛下這是要讓自己上位?

李斯失寵了?

蒙毅並非愚者,反而他十分聰慧,否則豈能官拜上卿,時刻常伴聖駕。

「陛下,臣萬萬沒有此念想,李相乃治世奇才,臣惟願時時刻刻侍奉陛下,從未有過非分之想。」

蒙毅連忙俯首拱手一拜,婉拒道。

「蒙家因蒙恬早已位極人臣,是大秦當世名門。你是擔心朕猜忌於蒙家嗎?」

嬴政並未動怒,一雙炯炯有神的雙目,彷彿能看透人心,直接道。

「陛下雄才大略,並非嫉賢妒能的昏庸之主。」

蒙毅搖了搖頭,由衷道。

「既然如此,你到底害怕什麼?」

嬴政露出不悅之色,聲音震耳發聵道。

「陛下,蒙氏三代侍秦,滿門忠烈。陛下信任蒙氏,蒙毅感激涕零。正是因為陛下並非昏庸之主,蒙毅更要避嫌,家兄位極人臣,手握大秦過半精銳之師,這相位天下誰都能做,唯獨我蒙毅不行。」

蒙毅義正言辭,坦蕩無比,跪了下去道。

「日後再談吧!」

嬴政見蒙毅如此通情達理,心中甚是滿意。

「陛下聖明。」

蒙毅心中鬆了一口氣,作為臣子,並非權勢越高越好,若不知進退,終有一日恐會招致滅族大禍。

也許陛下雄才大略,信任蒙氏,可陛下畢竟年事已高,還能主政多久?

十年?

還是二十年?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終有一日,陛下會撒手仙去,屆時,儲君繼位,蒙家當如何自處?

新帝還能像陛下一般,寵信蒙氏嗎?

「擬旨,傳朕詔令,所有工程全部停工,驪山皇陵七十萬罪徒全部南遷至長沙,由五官中郎將章邯押送。起舉國之力收集趕黃草,蕭茅草〔艾草〕運至長沙郡,違者夷三族。」

嬴政話鋒一轉,說完,便再次拿起奏摺看了起來。

蒙毅楞了楞,皇陵不建了?

阿房宮也停了?

靈渠不挖了?

道路不築了?

陛下這是又要幹什麼?

那個趕黃草,是什麼?

蕭茅他倒是知道,此草並不稀罕。

「陛下?趕黃草是何物?」

蒙毅內心羞愧,沒辦法,只能不恥下問。

嬴政從桌案上拿起一卷布錦,蒙毅立刻上前接下,狐疑不解的看着陛下。

「打開看看便知。」

嬴政隨口道,頭也沒有抬一下,仍舊看着奏摺。

蒙毅彷彿打開手中的布錦,看着上面畫的圖案,頓時露出嘖嘖稱奇之色。

一直傲然挺立,宛如樓閣拔地而起的綠色青草栩栩如生,下面還有特徵介紹,看筆跡應該是陛下親手所書。

莖呈圓,全株長約三寸,表面黃紅色或綠色,較光滑。葉痕兩側有兩條微隆起向下延伸的縱向褐色條紋,易折斷。

單葉互生,常捲曲易碎,完整葉片展開后呈披針形,兩面無毛,上表面黃紅或暗綠色,下表面紅黃色或灰綠色。

果黃紅色,種細小,氣微,味微苦。

常見於巴郡,蜀郡,黔郡,滇郡,泗水沛縣地區,山大溝深,坡谷縱橫處。

看完之後,蒙毅完全是一臉懵逼,陛下連這都知道?

「陛下,蕭茅〔艾草〕臣倒略有耳聞,有臭草之名,可這趕黃草是何物?」

他很清楚,這些話並不應該問,但是蒙毅實在難忍心中好奇疑惑,小聲問道。

「派上用場時,你自然知曉,現在做好分內之事。」

嬴政並沒有解釋的打算,而是淡淡道。

蒙毅心中有些苦笑,自己確實好奇心太重了一些,連忙道:「臣謹遵陛下教誨。」

「蒙恬到了何處?」

嬴政看完最後一份奏摺,站了起來,活動了一番手腳。

「回陛下,兄長一月前便將邊關重任託付王離將軍,有公子監軍,應無大礙。」

「為了掩人耳目,兄長只帶數騎輕重簡行,日息夜行,算一算行程應該就這兩日便能見駕。」

蒙毅並不敢把話說的太滿,給出了一個大致時間。

「蒙恬考慮周到,胡人狼子野心,待朕徹底穩固南疆之後,騰出手來,再收拾這些胡人。」

嬴政目光深邃,言語慷鏘有力道。

「陛下聖明,雄才大略,大秦帝國在陛下手中威震八方,國力蒸蒸日上,假以時日徹底永絕邊患,指日可待。」

「屆時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陛下必被青史萬世傳頌。」

蒙毅發自肺腑道,陛下的功績天下人皆可見。

橫掃六合,讓天下蒼生遠離戰火,免受流離之苦。

修靈渠,築道路,開荒擴疆,北擊匈奴,南定百越,讓大秦帝國空前昌盛,放眼古今,哪個君王可堪比?

三皇五帝,不過黃河之民,夏之輝煌,亦不過抵禦蠻族,商之璀璨,亦不過驅蠻鎮夷,立足黃河長江。周之興盛,亦不過定鼎九州,方外之地,鞭長莫及。

唯我大秦,先滅西戎,再誅南蠻,四夷只余東胡,北狄,亦不敢擋我大秦之兵威。

陛下雄才大略,也許困擾華夏數千年的四夷,就要在當代灰飛煙滅,成為歷史塵埃了!

從嬴政的話語中,蒙毅感受到了君王的意志。

金戈鐵馬,黃沙愺原,黑色王旗絕不會止步不前,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要成為大秦疆土。

「虛名而已,朕之功過何須他人去評判?朕在一日,所有人都會歌功頌德,朕若有朝一日撒手人寰,舉世茫茫又有誰真正明白朕為大秦所付出的心血?」

嬴政轉過身,目光望着牆上掛着的大秦帝國山河圖,思緒漸漸飄遠。

「陛下,國慰任囂,上將軍趙佗到了,正在殿外求見。」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走了進來,對着嬴政稟告道。

終於來了嗎?

「宣。」

嬴政轉過身來,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蒙毅。

「臣,告退。」

蒙毅當即心領會神,急匆匆的從大殿後門離開了。

「陛下有旨,宣國慰任囂,上將軍趙佗覲見。」

那名內侍當即站在大殿門口,大聲喝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陛下實在太強硬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陛下實在太強硬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自古以來便屬於大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