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見天地心

復見天地心

穆濤先生的文章,有大境界、大情懷、大堅持,卻好從小處命筆。若是一不留神,從小處看了,容易走眼,也容易不得要領。

他講信變、史官、樹和碑、道與德、敬與恥、代價與成本,以史實作參照,說「春秋」的含義,卻下潛著深度,有現實的關懷。故能「意翻空而出奇」,引經據典,卻不死於言下,全因「讀史講致用,溫故為知新」。「歷史原本已經死去了,只有讀活了才可能出新價值。」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其意大略如是。但能否讀活歷史,除學養外,還考校著讀者的識力。穆濤欣賞班固的「春秋」筆法,贊他寫劉邦出生的文字「真是從心所欲又不逾矩」,足為後世史家楷模,看重的,便是「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的著史傳統。他強調歷史的醒世意義,不大讚同對待歷史的實用態度,把目光越過建立史館制度的有唐一代,借先秦兩漢的史籍說「常道」,找「天地人的大道理」。若無兼容並蓄的氣度,取精用宏的識力,還存著一份「經世致用」的心思,大約是不會如此著眼和落筆的。

稍和文學沾邊的學人讀《漢書》,用心多在《藝文志》。穆濤談《漢書》的告誡,卻從《食貨志》說起,他談漢文帝減免農業稅,說賈誼的《論積貯疏》和《諫鑄錢疏》,背後均有我們時代的諸般事項作參照。褒貶之意與良苦用心,讀者不難辨明。不說藝文而談食貨,見出的,是作者的天下胸襟與濟世情懷。歐陽修說「大抵文學止於潤身,而政事可以及物」,用意亦在此處。穆濤盛讚董仲舒,說他「奠基了儒學在中國文化里的核心位置,由禮而理,以禮入教」,是由對缺乏主體宗教的中國文化的內在問題的切己體察而生的「憂心」的自證和自我突破。蔡元培多年前努力「以美育代替宗教」,今人劉小楓曾不遺餘力為國人「輸入」基督教的根本用意,與穆濤的心思並無不同。但穆濤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有「由『陳』而生的機心」,他的「新思」不是引進的,如他強調賈平凹的小說筆法,需「用看『國畫』的眼光去打量」,「他(賈平凹)擅用『破筆散鋒』,大面積的團塊渲染,看似塞滿,其實有層次脈絡的聯繫,且其中真氣淋漓而溫暖,又蒼茫沉厚。渲染中有西方的色彩,但隱著的是中國的線條。他發展著傳統的『大寫意』,看似一片亂攤派,去工整,細節也是含糊不可名狀的,整體上卻清晰峻拔」。熟悉賈平凹的讀者不難體味出,這是在說《秦腔》和《古爐》這樣的作品。但也不妨解讀為穆濤的夫子自道。中國文化的問題,是可以靠中國文化自身來解決的。但「反求諸身」的功夫,卻不易得。若非有深厚的舊書底子,且浸淫古書沉潛往複從容含玩得其性靈,大約難有這等識見。否則的話,《秦腔》和《古爐》的寫法,也就不會遭遇不解和批評了。

正因為看透了缺乏主體宗教的中國文化的內在問題和局限,也深知20世紀初放棄文言文、使用白話文的文化革命的不足「是傳統的文化鏈條斷裂了」,我們「一提中國傳統,就是落後和守舊,一提西方,就是進步和先進」。對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的簡陋和粗暴,穆濤有極為深刻的反思和批評。那種在特殊社會文化語境下的非常之時的非常之事一侯成為「常態」,且「馴順」數代知識人沉浸其中而不自知,無心也無力反省「文化的這顆樹上結出的這種惡果」,更遑論努力「重建中國文化,重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穆濤反覆講老規矩、講禮、講秩序、講文風的樸素、強調守文心之正與書寫清正之氣,便是要重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恢復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下社會問題發言的能力。這是「返本」,但「返本」是為了「開新」。若將此說視為「守舊」或「文化守成」,便是低看了他。學界以「文化激進主義」的態度,將當年的「學衡派」諸公「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評之職事,無偏無黨,不激不隨」的文化努力判定為「文化守成主義」,已足以說明此種思維的鄙陋。明眼人不可不察。

因此,要讀通穆濤的文字,頭腦便不能在近百年的知識氛圍中打轉,得做些現象學所謂的「懸置」的功夫,暫且懸置西學的傳統,還有「五四」一代知識人所開創的文化的現代性傳統。不是說這兩個傳統不好,只是說,文化的境界,其實還有另外的可能。還有從「中國之心」延伸出來的可能。這種可能根植於古典傳統的精魂和性靈。須得「沉潛往複,從容含玩」,還要有悟性,有器識,這是穆濤文章的絕妙處和顯眼處,我以為,也是他的得意處。

古之君子,明於禮儀而陋於知人心。這恐怕是對傳統文人最大的責難,也是今人讀書為文需倍加小心的重要問題。穆濤寫世態,寫人情,指陳弊病,縱論古今,不乏誅心之論,便是有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做底子。他強調「文章當合時宜而著」,並進一步指出「合時宜,是切合社會進程的大節奏,而不是一時的節拍或鼓點。寫文章的人,宜心明眼亮心沉著,看出事態的焦點所在,看出社會的趨勢之變。文章一旦失去時代與社會的實感,失去真知和真情,就衰落了。」有這般識見,文章自然不著一字空。他說「我們中國以前自詡為『禮儀之邦』,這話沒錯,因為規矩具體,禮數清晰。後來對禮失敬,諸多規矩被當成『四舊』砸個稀巴爛,大的規矩失於朝野,擺不上檯面的潛規則就冒出來了。」說的是舊人舊事,但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在當下,借古喻今或以今說古,是讀史的緊要處。西人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明智的眼光,是能勘破世間幽微,洞悉世道人心眾生萬象,由此生出的境界與情懷,是有根基的。穆濤有極好的修辭功夫,他的筆法,深得歷代筆記野史叢談用思運筆之妙。前人筆記野史中,存著中國好文字的魅力,也容易培養出文人的「隱逸」情懷,但穆濤的文字,境界是「上出」的,字句卻落在實處,有煙火氣和人生的況味。「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古訓。練是磨鍊,達是透徹。人世間的好文章,就是要寫透天是怎麼磨鍊人的。」

穆濤對自己的作品,好用「閑書」二字作評。這話不可直解。金聖嘆《讀第五才子書法》云:「大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人是何心胸。如《史記》須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發揮出來,所以他於「遊俠」「貨殖」傳,特地著精神;乃至其餘諸記、傳中,凡遇揮金殺人之事,他便嘖嘖賞嘆不置。一部《史記》,只是『緩急人所時有』六個字,是他一生著書旨意。《水滸傳》卻不然。施耐庵本無一肚皮宿怨要發揮出來,只是飽暖無事,又值心閑,不免伸紙弄筆,尋個題目,寫出自家許多錦心繡口,故是非皆不謬於聖人。」細讀穆濤的文字,便知這先生有一肚皮的不合時宜,文字的志趣,離施耐庵較遠,與太史公倒頗為相近。《周易》「地山謙」卦《繫辭》曰:「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謙謙君子」與「稱物平施」,是穆濤其人其文給人的基本印象,但他還有金聖嘆的「情」和「俠」的一面,有「棉針泥刺法」,「筆墨外,便有利刃直戳進來」。讀他的文章,若體味不出這一點,便是錯會了他。

還是在《周易》中,有「復」卦《彖》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返轉回復,是大自然的運行法則,也體現著天地孕育萬物的用心。穆濤看重古人的規矩,強調「我們已經到了思考正常國家狀態下文學創作標準的時候了」,要有「中國製造」,走出百年以來國人於西學的「學徒」心態,尋迴文化自信。大約要取「返轉回復」之意,做些「返本開新」的工作。雖說是「先前的風氣」,焉知不是向未來的可能性的敞開。

孫郁先生自謂,在70年代初,因偶然的機緣讀到《胡適文存》,始知「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乃深味國學的一族。後來接觸魯迅、陳獨秀、周作人的著作」並為之吸引的,「不都是白話文的篇什,還有古詩文里的奇氣,及他們深染在周秦漢唐間的古風。足跡一半在過去,一半在現代,遂有了歷史的一道奇觀。」這一段話,恰好可以拿來說明我讀《先前的風氣》的感受。

說實在話,這個時代,有真見地、大識力的人,真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多。曾於耶魯研習國史的鄭培凱先生說:「五四」那一代人,自己與傳統並未斷裂,但卻使我們這一代斷裂了。這話我十分贊同,但總還是想,如果鄭先生讀了穆濤的文章,除大讚「於我心有戚戚焉」外,對中國文化傳統的重啟和千年文脈的賡續,恐怕也不至於太過悲觀。

楊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先前的風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先前的風氣
上一章下一章

復見天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