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莫思量 第三十三章 『意氣之爭』(中)

第一卷,莫思量 第三十三章 『意氣之爭』(中)

公冶常的答覆儘管看似是沒心沒肺的玩笑,但也是徹底的證實了某些事。

由今夜的圍殺可見,公冶常有可能從很早開始,便已經盯上了蕭遠手中的那一件重寶。

只是顧書冷很快就推翻了這個猜測,以當時蕭遠的修為,公冶常要窺視他手中重寶,根本不可能等到顧書冷出手的機會。

因為憑着他的手腕與能力,早已得手。

唯一的解釋,那便是公冶常一是也不知道或者不肯定蕭遠手中重寶;再就是知道重寶,卻因為沒有蕭遠的行蹤遲遲無法奪取。

思索萬千,其實他更傾向第二種解釋,由此也才能夠解釋在他剛剛得到那件重寶以後,公冶常就已經提前佈下了這個局。

一切就如守株待兔,等着他幾年謀划最終得到這件寶物,甚至熟稔這件重寶的用途,算到顧書冷利用這件寶物回到顧草堂里。

不過卻又衍生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公冶常為何能夠在數年前就已經肯定,他能夠找到蕭遠,並且能夠成功奪取那件重寶?為什麼能夠肯定他懂得利用這座大陣的某些『後門』?

顧書冷想到一個可能。

在與蕭遠對話之時曾提起一句話來,似乎有人一直在尋找他的蹤跡,還錯以為顧書冷就是那個仙門派出的人。

仙門有一種與這個天下修士『天機術』類似的『大預言術』,這種獨屬於靈族的術法,它能夠看到未來某些畫面。

它無法看清有遮掩手段的蕭遠,卻能夠看到今後得到那件重寶的顧書冷的畫面。

所以才有了三年前就開始的佈局。

也就有了今夜無聲無息的收官。

甚至能夠令顧書冷毫無察覺,連起疑的『念頭』都被掩蓋過去。

這便是靈族神秘無比的術法,『大預言術』。

只不過,大預言術的強大歸強大,卻有着不可逆的副作用。他下意識悄不可察的看了一眼那名綵衣小童。

兩人距離明明極遠,在夜色之中甚至無法看清,只是那名綵衣小童竟似有所察,一雙幽深的眼眸投射而來。

那雙眼睛幽光詭秘莫測,如近在咫尺。

顧書冷神情沒有絲毫波動,很是自然的一掃而過。

是因心中無比清楚,眼下根本不是非要滿足求知慾,死的明白的時候。

他在棋盒拿起一顆黑子,隨手落子,就像是尋常巷弄的無知少年,又如初出茅廬的愣頭青,無所畏懼。

天人十品,先手棋。

常以『陰謀論』來揣摩對手心思的人,大多都比較多疑。

公冶常明顯一愣,臉色先是古怪,隨後略微思索就已釋然。

不過是一局可有可無的棋局而已,無論勝負與否,於眼下大局根本沒一丁點的影響。

因為,這世間所有陰謀詭計的成功,都建立在「實力」兩個字之上。

這個「實力」可以是個人強大的修為,也可以是手中掌握著強大的勢力以及修行者。

很顯然,顧書冷與公冶常兩人,就同屬於第二種。

但總體而言,在這個世道里實力二字更適合是個人強大的修為,因為哪怕你再位高權重,也害怕不要命偏偏個人修為強大的『莽夫』。

概因這世間脾氣暴躁的『直劍』,是真的多。

這也是公冶常為何如此默契的配合,與顧書冷在此扯皮的緣故,並非完全是『同行』之間的惺惺相惜。

你沒有足夠令人尊重的『實力』,哪怕你再如何耀眼,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何以叫人多看你一眼?

所以,他們都在默契的等著那兩位大劍修比劍的結果。

儘管公冶常完全有信心在趙姓大劍修反應過來之前,將這位顧先生擊殺當前。

或許這是對一名大劍修的尊重,又或者是對今夜行動有着絕對的信心,穩操勝券。

他如是想道。

也就樂得有心思與之對弈,聽他接下來如何在當下局勢之中為自己求活。

只是顧書冷問了一個他如何都想不到的問題,「知道當年棋聖范公與張煉那一場天下人都無比好奇的十局手談過後,為何對張煉這個閑雲野鶴再無提及,甚至談之色變?」

這句話初始說的有些令人云里霧裏,棋聖范公已有數十年未曾公開與人手談對局,更別論被天下人皆知的名局,就更是少之又少。

而這些當中,從未聽聞張煉此人是何方神聖。

只不過公冶常表情卻在這一剎那有了一絲變化,就連捻子準備落子的手,也明顯的出現略微的停頓。

顧書冷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依然自顧自的繼續故弄玄虛:「而在那之後,世間弈棋也就衍生了許多『規矩』,兩者之間不難讓人遐想連篇。這也是為何那位只知閑雲野鶴其名,不知本名張煉的棋壇大家,會被世人傳言是弈棋真正的創始人的有力佐證之一。」

「常師,你如何看待此事?」

公冶常面露訝色,不解的問:「世人皆知那位與范公對弈五五分之人,名為閑雲野鶴,從未有人得知他的真實名諱。顧先生如何得知,且如此言之鑿鑿?」

說着,落子棋局。

顧書冷看了一眼棋局,似笑非笑意有所指地問道:「難道常師也是不清楚?」

『常師』眼睛微微一眯。

閑雲野鶴成名數十年至今,哪怕再如何天人也得由縮小時一步步走上去,要說無人得知他的本名,卻是不太可能。

但這其中知曉者必然是極為少數,甚至可以說是絕跡江湖,絕不包括眼前這位『常師』。

那麼顧先生所言,又是在說些什麼?又知道些什麼?知道多少?

心思謹慎的他並沒有選擇接話,而是看向棋盤。

『天人十品』的驚艷,遠不止先手必敗的『定數』,也有一步落子就能演繹弈棋十訣的任意一種佈局的神奇運用。

公冶常落子殘局某處,順勢取走數顆黑子,一副『當仁不讓』,與顧書冷的『彼強自保』截然不同,攻守形勢一如當下大同。

前人已經推演此局無數遍,類似這般先是求和自保再隱而勃發的路數亦有無數例子,只不過最終都無法打破『先手必敗』局面。

自然而然就不加理會,他沒有正面回復先前的話,而是緊緊盯着顧書冷說道,「其實你我都清楚無比,今夜此次動作的目的所在,也自然知曉其中關鍵所在。憑你當下重傷之軀,哪怕能夠短暫壓制傷勢,也再難以調用這座大陣力量多少,不然你也不會回到此處,而是恐怕此時此刻早已身在城外的某處。」

「如今的你就如那籠中之雀,再如何故弄玄虛,也只能是徒勞掙扎片刻。如果是單憑這位趙老先生,恐怕仍是不夠,即便二人對劍他取勝也還有下一位更強者,人力終有所窮。那麼,顧先生又為何如此不識時務冥頑不靈,生怕死的不夠乾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請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請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莫思量 第三十三章 『意氣之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