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城市資料列表

三國城市資料列表

三國城市資料列表

1襄平位於遼東半島的都市。自董卓任命公孫度為太守以來,至238年止都由公孫氏一族管理。

2北平公孫瓚建立此地為據點,並利用漁陽的鹽鐵,發展成一座商業都市。

3薊幽州牧-劉虞的據點。劉虞採用懷柔政策,致力於此地與烏丸族間的和睦。

4南皮渤海郡的中心都市,袁紹的據點。204年袁譚逃到此地,與曹操間發生爭戰。

5平原連接冀州和青州、徐州方面的要地,曾受劉備、袁譚等人統治,後來曹植封侯於此地。

6鄴冀州最富饒的都市。191年,袁紹自韓馥的手中奪取此地,204年,曹操大破審配而取代之。

7晉陽黃巾之亂后,就被黑山賊張燕佔據。205年,張燕歸降於曹操。

8上黨張楊曾任當地太守,後來和匈奴於夫羅投於袁紹陣營。

9北海孔融曾任此地的太守。而在官渡之戰前,則由袁譚統治。

10濮陽水運及交通相當發達,深具商業、戰略價值之地。194年,曹操和呂布在這裏展開激烈的殊死戰。

11陳留此處為交通發達、人材物資集中的要地。189年,曹操就是從這裏發出反董卓聯盟的檄文的。

12下邳被泗水與沂水環繞的徐州要衝。198年,曹操利用水攻在此大破呂布。

13小沛徐州對西方的最前線基地。在徐州爭奪戰重,呂布和劉備在此地大動干戈,曹操也加入了戰局。

14許昌原名許。196年9月,曹操自洛陽迎獻帝遷都至此,221年1月,曹丕將此處易名為許昌。

15汝南200年,劉備與劉辟等人離開袁紹旗下,統治此地。201年,遭曹操攻陷。

16洛陽自光武帝-劉秀由長安遷都至此後,此處便成東漢之首都,繁盛一時。220年曹丕即位,又成了魏國的首都。

17長安高祖-劉邦在此地建立了西漢的首都。211年的渭水之戰中,馬超與曹操在此交鋒。

18安定211年,馬超在渭水之戰中失利后敗逃來此,後來受到追擊,逃往冀城。

19天水蜀漢名將-姜維的出身地。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使妙計讓姜維歸降。

20西平涼州西部之郡。被夏侯淵所敗的韓遂逃來此地,但在215年,被麴演等人所破。

21武威位於涼州西部。由於土豪叛亂頻繁,張既受曹丕之命,順利平定了此地的叛亂。

22壽春逃離南陽的袁術以此地為據點。197年,袁術僭稱帝位,建都與此。

23廬江曹操在徐州屠城時,許多百姓逃難至此。赤壁之戰後,百姓們大舉遷往江南。

24秣陵212年,聽從張紘遺言的孫權,建都於此以抗魏軍,同年改名為建業。

25吳山越族的嚴白虎佔據之地。196年,被孫權攻破,此後到212年之間,都是孫氏一族的首都。

26會稽揚州南部的大都市。王朗曾任太守,後來被孫策==。

27柴桑東吳的水軍基地,周瑜便是在這裏訓練水軍。赤壁之戰時孫權屯駐於此,並接獲曹操的書簡。

28宛曾為張肅的據點。197年,張肅奇襲曹操,使典韋、曹昂、曹安民皆戰死。

29新野201-208年間,劉備受劉表之邀駐兵在此,並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擔任軍師。

30襄陽曾為劉表的據點。208年起歸屬曹操。219年,曹仁死守樊城,擋住關羽的水攻。

31江陵劉表囤積兵糧物資的軍事基地。208年,當周瑜在這裏和曹仁大戰時,中了流箭落馬。

32江夏劉表麾下將軍黃祖曾為太守,鎮守此地。黃祖曾數度抵擋住孫策的猛攻,但在208年時戰敗而亡。

33長沙197年,孫堅平定區星的叛亂后,便成為本地的太守,後來改由韓玄擔任。

34武陵金旋曾任當地太守。208年,為劉備所陷。

35桂陽趙范曾任當地太守。趙范曾企圖遊說趙雲娶其嫂,但反而招惹趙雲大怒。

36零陵劉度曾任當地太守。208年,被劉備所破。

37西城荊州西北通往漢中的要地。220年,由於孟達投降,併入魏國的新城郡。

38永安222年,在夷陵之戰大敗的劉備逃入白帝城,將之改名為永安。223年,劉備亡故於此。

39漢中道教五斗米道的中心地。215年,曹操自張魯手中取得,但在219年,又遭劉備奪去。

40梓潼連接漢中與成都的要衝。劉備入蜀后升格為郡,任命霍峻為太守駐守此地。

41成都214年,劉備降服劉璋后,即以次為根據地。221年劉備即位,這裏便成為蜀漢的首都。

42江州巴郡的中心都市。226年,蜀國的中都護-李嚴鎮守於此,利用此處的水運之便,將其建設成一個強大城池。

43建寧蜀國的李恢出身地。225年,李恢平定雍闓叛亂,229年就任太守,廣施善政。

44雲南叛亂不斷,諸葛亮南征后才歸降蜀國,後來呂凱就任此地太守,實施統治。

45交趾士燮一族為太守,在這裏建立半獨立的體制。210年,孫權派遣步陟,使其並於吳國之下。

46烏丸曾被稱為東胡的北方外族之地。自從丘力居自立為王后,便不時在漢境作亂。

47羌擅長騎射的西方游牧民族之地。247年,姜維曾得到羌族的後援,與郭淮激烈交戰。

48山越東吳視為心腹之患的南方外族之地。後來被賀齊、陸遜等人==,編入吳軍的精銳部隊。

49南蠻佔據南中的南方外族之地。叛亂不斷,但在225年被諸葛亮==。

50帶方204年,公孫康自樂浪郡分割而成。237年,倭女王-俾彌呼派遣難升米到達此地,以向魏國朝貢。

51樂浪漢武帝設於朝鮮半島的4郡之一,是和漢倭奴國王交流的關口。

52丸都209年,高句麗建都於此,後來幽州刺史-毋丘儉討伐高句麗王-位宮,丸都也遭破壞。

53昌黎282年,司馬炎在位時,鮮卑族的慕容涉歸曾進犯此地。

54安平有高句麗血統的小水貊在此建國,出產人稱貊弓的良弓。

55柳城207年,曹操追擊袁熙、袁尚兄弟時,以此地為據點和烏丸作戰。

56易京公孫瓚為了與袁紹決戰而在此建造樂城寨。後來袁紹軍挖掘地道破之,公孫瓚自縊而死。

57漁陽公孫瓚==鮮卑,以白馬將軍名振於此。187年,烏丸的丘力居等人在這裏舉兵作亂。

58代縣281年,烏丸族在這裏發動叛亂,但被曹彰與田豫平定。

59涿縣隸屬幽州南部,劉備與張飛的出身地。也是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之所在。

60河間魏國名將張郃的出身地。袁譚在和曹操結盟后,追擊失去冀州的袁尚,並奪取此地。

61樂陵244年,曹操與趙姬之子曹茂受封為樂陵王,並領有此地。

62界橋192年,袁紹與公孫瓚為奪取冀州,在此展開大戰。當時,袁紹軍的麴義在此大破公孫瓚的白馬陣。

63清河曹操與劉夫人在此地生下清河長公主,曰后並許配給夏侯楙為妻。

64安德魏國劉長仁被任為此地的縣長。

65頓丘176年,曹操自洛陽北部尉升任為這裏的縣令。

66高唐黃巾之亂后,劉備辭去安喜縣尉、下密縣丞之職,赴任此地的縣長。

67巨鹿張角的出身地,成為太平道的據點而盛極一時。后成為黃巾之亂的起點。

68常山趙雲的出身地,這個地名也被引用於《孫子》九地篇的『常山之蛇』中。

69白馬黃河渡口。200年,在此地發生樂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的前哨戰。此地也因關羽斬猛將顏良而聞名。

70雁門魏國名將張遼的出身地,也是戰國時代趙國名將李牧大破匈奴之地。

71太原為東漢司徒王允等祁州名門王氏一族的出身地。

72襄坦此處的五陰山,是對晉陽的天然屏障。古迹交多,常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

73西河韓暹、胡才、李樂等黃巾餘黨所佔據,人稱『白波賊』。內有知名的白波谷。

74壺關正確名稱為壺口關。205年,袁紹之侄子高幹舉兵於此,遭到曹操軍的樂進、李典等人的牽制,一年後被曹操攻破。

75長子春秋戰國時期,趙韓兩國的必爭要地。古迹多,常有春秋戰國的貨幣出土。

76東萊東吳勇將太史慈的出身地。

77即墨曹操討伐徐州時,曹仁率領騎兵在此大敗陶謙軍。

78臨淄曹植受封公爵時的屬地,也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首都。

79東武198年,曹操破呂布,把瑯琊、北海、東武並為城陽郡,以此地為郡治。

80東阿194年,曹操征伐陶謙時,被呂布奪取了兗州,唯荀彧和程昱固守鄄城、東阿、范。

81東平青州黃巾賊即由此流入兗州,後來身為州牧的曹操奉命前往==。

82泰山五嶽之首,為中國名山的代表。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等皆在此舉行封禪之禮。泰山郡因山得名。

83定陶曹操與呂布為了爭奪兗州的決戰地點。後來呂布戰敗,逃往徐州。

84任城222年,曹操的三子-曹彰受封任城王。

85廣陵199年,孫策曾帶兵侵入,但被太守陳登擊退。

86瑯琊諸葛氏一族的出身地,秦始皇曾在這裏遙望蓬萊。

87淮陰劉備任徐州牧時,與袁術發生衝突之地。當時張飛與曹豹不睦,使徐州被呂布奪去。

88彭城曹操攻打陶謙時,曾屠殺此地的百姓。這裏是當初劉項爭天下時,項羽的首都。

89中牟陳宮曾為此地縣令,並擒獲暗殺董卓失敗后逃亡的曹操,但感於曹操的才氣,將其釋放。

90穎川曹操旗下-荀彧、荀攸等智士輩出之地。

91譙縣曹操的出身地。曹氏一族、夏侯氏一族多數出身於此,使此地成為曹操軍團的根基所在。

92宋縣由春秋戰國時代的宋所統治,為晉、楚、齊多次爭戰之要地。

93陽安以汝南為據點的李通歸順曹操后,被任命為當地的都尉。

94朝歌企圖奪取冀州的袁紹曾屯駐於此,並且降服韓馥。此地也曾是古代殷商王朝的首都。

95河內190年,反董卓聯盟和董卓相爭的要地之一,也是司馬氏一族的出身地。

96平陽董卓死後的紛亂中,張濟被任命為此地的侯爵。此處也是上古時代堯的首都。

97河東關羽、徐晃的出身地。此地雖曾受白波賊及匈奴的威脅,後來曹操任命杜畿為太守,從此安定。

98官渡200年,曹操與袁紹爭霸的『官渡之戰』的歷史舞台便是在此。後來曹操軍偷襲烏巢而獲得勝利。是三國三大戰場之首。

99虎牢關洛陽至陳留之間的天下要塞。190年,反董卓聯盟與董卓相爭,呂布與劉備三兄弟在此展開大戰。

100孟津黃河的重要渡河點之一。由於深富戰略性,為『官渡之戰』等河北爭戰的中心。

101弘農遭到董卓廢黜的少帝,被任命為弘農王,流放至此地。

102河南洛陽周邊21縣合稱為河南尹,相當於一個郡。河南尹也是治理此地的官名。

103臨晉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外戚楊駿被封為本地列候。

104潼關211年,馬超為報父仇,舉兵攻打此地,曹操名曹洪與徐晃鎮守,但不敵被破。

105商縣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宰相公孫鞅受封之地。因此公孫鞅又被稱作商鞅。

106武關長安至宛之間的天下名關。董卓橫死後,在動亂中慘敗的呂布,便是由這裏逃出長安。

107郿在長安專橫暴虐的董卓,在此儲存了30年用的金銀和糧草,並築城池。

108子午谷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經進言可率領大軍穿越此谷急襲長安,但此議未被採用。

109陳倉孔明第二次北伐時,魏國名將耗昭堅守陳倉城,擋住蜀軍的猛攻。

110五丈原孔明第五次北伐時,壯志未酬而喪命之所。此處也是周文王和太公望初次相遇之地。

111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馬謖違背孔明軍令,上山佈陣,結果被魏國將軍張郃所敗。

112段谷256年,蜀國大將軍姜維發兵攻打此地,但為魏國的陳泰、鄧艾所敗,斷送了張嶷等眾多將士的性命。

113隴西土豪、外族頻繁作亂之地,後來由夏侯淵、郭淮等人==而平定。

114狄道255年,矢志北伐的姜維,曾與魏國名將陳泰在此大戰。

115金城211年,和馬超一同舉兵的韓遂被曹操打敗后,退於此地為據點,後來被夏侯淵所破。

116令居248年,郭淮在此地==羌族的蛾遮塞、治無戴,確保了通往涼州的進軍通路。

117張掖與武威、酒泉、敦煌合稱河西四郡,建有對抗匈奴的軍事基地。

118酒泉西漢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將武帝所賞賜的美酒到入此地的泉水,全軍共飲,因得酒泉之名。

119合淝魏吳間的戰略要地,長期由張遼鎮守。233年,滿寵進言,築合淝新城。

120烏江西楚霸王項羽垓下戰敗后,自刎於此。后長江改道,確切地點無從考據。

121石亭228年,東吳的周魴詐降魏國,引誘曹休領魏軍通過此地,陸遜加以包圍,獲得大勝。

122尋陽魏吳前線要地,由東吳的呂蒙和黃蓋的將領把守。尋陽湖以水賊眾多而知名。

123阜陵孫策在江東攻打劉繇之前,帶領孫權等一家老小,由曲阿遷移至此。

124丹陽195年,孫策以救援母舅-丹陽太守吳景為借口,從這裏開始稱霸江東之業。本地也出了許多吳軍的精銳。江左的老家。

125曲阿孫堅死後,孫策舉家避難於此。劉繇被袁術任命去壽春,曾以此處作為據點,但后被孫策攻破。

126章安孫權之子孫奮受封為章安侯。274年,民間曾傳出孫奮將為天子的謠言。

127始新207年,東吳的賀齊平定此地后,和新定、休陽縣等6縣合併成為新都郡。

128建安265年,吳帝孫皓受了讒言,強迫徐紹的部屬移居至此。

129九江又稱為煙水亭的水域,據說是周瑜訓練水軍之地。

130武昌221年,孫權稱吳王時,以此地作為吳的核心。吳建國后,即將首都由建業遷來。

131鄱陽該地的鄱陽湖是東吳訓練水軍的基地,也因此聞名。

132南昌豫章郡治所。195年,薛禮被孫策追趕欲逃至此地,但中途被笮融所殺。

133高昌廬陵郡治所在。周瑜的次子周胤犯罪,被孫權流放至此地。

134陸口『赤壁之戰』時,孫、劉聯軍的總部所在,與長江對岸在烏林盤踞的曹操軍對峙。

135穰縣198年,曹操與張綉在此爭戰,曹操撤退時設伏,擊退了張綉、劉表的追兵。敗后,賈詡鼓勵張綉再戰,得勝而還。

136博望孔明出山擔任軍師后不久,就在這裏用計大破夏侯惇軍。

137湖陽197年,曹操破劉表軍,取得此地與舞陰。

138隆中諸葛亮晴耕雨讀的隱居地,受劉備『三顧茅廬』之禮,終於允諾出仕。

139漢津『長阪之戰』中逃亡的劉備,在這裏和率領艦隊前來接應的關羽會合。

140新城220年,蜀漢的孟達降魏后,曹丕把上庸、房陵合併成為新城郡。

141麥城關羽失去荊州后的最後據點,因援軍無望,突圍被擒,父子同時遇難。

142華容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逃到此地時遭遇關羽的伏兵,但被關羽放行。

143烏林曹操在『赤壁之戰』時的大本營,與對岸的周瑜軍隔江相望。是三國三大戰場之次。

144宜都劉備為關羽報仇時,曾率軍攻陷此地。後來由陸遜任太守,負責治理荊州南部。

145夷陵222年,劉備發兵東進,在此地被名將陸遜火攻連營,史稱『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場之末。

146江津江陵之南,長江渡口。與南岸的==隔江相望。

147==原名油江口,『赤壁之戰』后劉備改其為==,以此為據點治理荊州。

148安陸236年,陸遜命令周峻等人攻擊魏國,取得此地。

149夏口劉備從『長阪之戰』逃出后的落腳點。他曾在這裏同魯肅商討孫、劉聯盟的事宜。

150汨羅春秋戰國時代楚人屈原投江之地。

151衡陽近臨南嶽衡山。衡山上供奉水神。

152魏興孔明死後,蔣琬曾進言自漢中取水路攻打魏興、上庸,未被採納。

153上庸劉備即位漢中王后,曾令劉封與孟達攻下此地。後來關羽在麥城困守,向劉封等人求援遭拒。

154安陽連接漢中至西城,交通要道。漢水從益州自此進入荊州。

155巫縣劉備平定江南時,命向朗治理巫縣和夷陵。后併入上庸郡。

156陽平關防衛漢中的天然要塞。先後曹操與張魯、曹操與劉備、姜維與鍾會之間發生過多次爭奪戰。山上有張衛修築的城寨。

157定軍山219年,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黃忠陣斬曹操主將夏侯淵,取得極大優勢。

158武都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時,曾派遣陳式至此,以保蜀國的領土。

159沓中262年,被鄧艾擊敗的姜維駐紮此地修整。翌年,姜維得知魏軍入蜀,即由此出發前往救援。

160陰平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時,曾派遣陳式至此,以保蜀國的領土。

161白水漢中至梓潼之間的天然要衝。

162葭萌關漢中至梓潼之間的要塞。劉備軍的霍峻曾以800精兵,在此擊退劉璋的1萬大軍。

163劍閣漢中至梓潼之間的要塞。263年,姜維死守此地,抵擋魏國鍾會的猛攻。

164漢壽為費禕和姜維等蜀國大將的駐在地。253年,費禕遭魏國降將郭循刺殺身亡。

165巴西入川后,張飛任巴西太守,領兵駐紮於此。

166漢昌蜀漢的馬忠赴任於此。

167江油蜀漢的馬邈鎮守此地。鄧艾率領魏軍進犯時,馬邈隨即投降,並為魏軍嚮導入蜀。

168廣柔傳說是古代大禹的出生地。由於神聖不可侵犯,連外族都不敢入內。

169綿竹守護成都的門戶。263年,蜀將諸葛瞻在此迎擊鄧艾,錯失戰機,全軍覆沒。

170都安該地有以水利灌溉系統完善而聞名的都安堰。諸葛亮曾指此處為蜀國農業的命脈。

171涪水關蜀國東方要地。劉備決定與劉璋開戰後,首先殺了守關的楊懷和高沛,才開始攻打成都。

172峨眉位於成都西南方的靈峰。愚弄曹操的方士左慈,就是在此地得到《遁甲天書》

173廣漢蜀國要地。由於徒弟豐饒,皆由德高望重之人為太守。呂義、鄧芝皆歷任過。

174臨江吳國名將甘寧的出身地。

175江陽自荊州入川時,水路要道。蜀漢張翼年輕時曾任此地縣令。

176朱提當南蠻叛亂之心漸起時,蜀將鄧方受任為此地太守,後由李豐繼任。

177且蘭223年,朱褒從此地發動叛亂。225年被馬忠征討而失敗。

178宛溫興古郡的中心都市。蠻族的叛亂頻繁,後來由張嶷平定。

179一登盛產鹽、鐵、漆等物品。張嶷征討蠻族后,鹽鐵之利便歸蜀國所有。

180永昌位於益州東南部的郡。孟獲叛亂時,呂凱和王伉率軍抵抗,堅持到諸葛亮前來。

181南海279年,發動叛變的郭馬殺了南海太守劉略,並驅逐廣州刺史徐旗。

182蒼梧208年,被趕出新野的劉備意欲投靠蒼梧守將吳巨,但被魯肅勸阻,於是劉備與孫權結盟。

183合浦合浦太守脩允的私兵隊長郭馬,在279年發起叛亂。這場叛亂也製造了晉滅吳的契機。

184烏鼠山渭水的水源所在。因此,在211年曹操和馬超的爭戰中,此地也成為攻防要地。

185南城《世說新語》的作者,臨川王劉義慶的出身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一遇風雲便化龍
上一章下一章

三國城市資料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