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端王登基

第三十章 端王登基

書接上文。

古代皇帝駕崩,事關許多繁瑣的禮節。其中關於棺槨的選擇,墓地的選擇,下葬之日的選擇,道場和法事的安排,陪葬的物品,祭祀的法則等等,無一不是極盡瑣碎之能事。

但最最重要的,當然還是繼任者的選擇。

前文提到過,由於宋哲宗駕崩之時,年僅二十四歲,他雖有三宮六院,佳麗三千,但終究沒能留下一子。皇帝無子,自然就該由兄弟榮登大寶,升任天子。

在宋哲宗的父親,也就是宋神宗的兒女之中,共有十四子,十女。在這十四子中,除去早殤的八個之外,至今健在的還有六個,加上新近駕崩的宋哲宗,剩下的只有五個。分別是第九子申王,十一子端王,十二子燕王,十三子楚王,十四子越王。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繼任者必定在申王和端王之間產生,這兩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又都有各自的劣勢,最後的結果無論誰勝出,都不會令人太意外。

但是雙方的幕僚,卻對主子登基之事看得比天還重,可以說,雙方都是卯足了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當然,決策權,還是在於神宗的遺孀,哲宗的母親,向太後身上。

這一天,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皇宮的議事廳,申王和端王的幕僚齊聚一堂,共同討論新皇的人選,會議由向太後主持。

向太后看着滿堂群臣,想起宋哲宗在世之時的場景,不由又感傷道:「幾天之前,哲宗親政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如今轉眼就已陰陽相隔,老身白髮人送黑髮人,真是可憐!」

眾人紛紛安慰一番,其實心思早已在下一個話題。這老婦人,上了年紀,多一些感慨也是正常的,人誰無死,現在哲宗死都死了,再緬懷他的風采,又有何用。

向太后看到眾人的表情,知道眾人心思不在此,道:「哲宗屍骨未寒,我們就在這裏議論下一任皇帝,想想太不夠情義。但我知道,今天不給你們一個答案,你們是不會罷休的,也罷,就開始。你們都說說,誰可為帝?」

誰可為帝?

這個問題一拋出,雙方再不能沉默了。

趁著這一會兒,林星打量對方陣營,只見端王的擁護者,主要是宰相章?,樞密使曹福,吏部尚書楊東,和刑部尚書段民。

端王的擁護者,則有林星,戶部尚書蔡京,前宰相曾布,其侄曾亮,駙馬王詵。

可以說,雙方勢均力敵,一切全取決於向太后的抉擇。

章?作為宰相,首先說道:「太后,歷來天子即位,最講究長幼有序。否則人倫敗壞,名不正言不順。今哲宗駕崩之後,先皇神宗的子嗣中,以九子申王為長,理應繼任大位。」

樞密使曹福附和著道:「宰相所言極是。申王年長,又學富五車,且深得哲宗喜歡,為人處事頗有幾分哲宗的風範,我覺得讓申王當皇帝,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時間,附和者云云。

開局不妙,端王下意識地看了看身後的幕僚,卻見眾幕僚都習慣性地看着林星,等待着他如何反擊章?的言論。

林星暗暗嘆了口氣,心道自己現在是木秀於林啊,大家都等著自己發揮,躲也躲不掉了,於是挺身而出,道:「微臣以為,宰相所言,雖然合理,但不合情。哲宗駕崩,繼任者從兄弟之中產生,換句話說,餘下的五位兄弟,人人都有機會登基稱帝,若宰相大人單憑一句「長幼有序」,就立申王為帝,剝奪了其他王爺登基的機會,這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章?一怔道:「這…….」

端王見狀暗暗竊喜,表面仍無動於衷。

曾布則是暗暗感嘆,林星此子,果然不是等閑之輩,這一招「拉幫結派」用得太絕了。林星巧妙地利用了章?的漏洞,抓住最核心的問題,予以還擊。長幼有序,看似最合理,實則最荒謬,因為年紀最大的永遠只有一個,而相對較小的卻有四個。讓最大的即位,其他四人當然不會樂意,若四王聯合起來,對付一個申王,任憑申王有通天的本領,亦沒有取勝的可能。

一時間,章?明白了林星的手段,偏又無法反駁。

蔡京則火上澆油道:「林大人說得對,宰相大人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天子豈能草率決定?」

章?見招拆招,以不變應萬變,好整以暇道:「好!若說申王為長,都無法即位的話,那本相請問,誰可稱帝?」

林星不慌不忙道:「自然是端王!」

章?嗤之以鼻道:「不知林大人的依據又是什麼?端王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憑何要讓端王即位?敢問端王比之申王,優勢何在?」

林星正色道:「宰相大人說笑了,天子豈能按照大小來決定!這豈不是荒謬么?在場眾位想必都知道,為天子者,身在社稷,心繫天下,自然當以能力論之,能者居之,才是唯一正途。」

章?彷彿聽到最荒謬的笑話一般,啞然失笑道:「論能力?端王有能力?太后,恕我狂妄,端王風流不羈,世所共知。依我愚見,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端王聞言心中一怒,卻又無法作色。輕佻,正是他為世人詬病的最大缺點。

想到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優勢,又被章?一句「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毀滅,端王心中甚是不甘,卻又無法,只得求助林星。

林星卻是早已有對策,道:「宰相大人,你這番話又錯了。為君者,有敬天之德,有愛民之心,有御臣之威,就可以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稱帝與輕佻不輕佻無關,這只是端王的私人性格罷了。皇上治理天下,關鍵在於君明臣賢,假如百官都能戮力勞心,替君分擔,天下自然繁華太平,皇上也就能垂拱而治。」

說罷傲然道:「所以我認為,皇帝並不需要有多麼強大的個人能力,因為皇帝不是誰能力高,誰就能當的。否則的話,宰相大人能力那麼強,豈不是早就當皇帝了?各位說是!」

章?聞言色變。

曾布適時地說道:「林大人所言極是。古往今來,聖王治世,有賴賢臣,只要臣子的能力強,皇帝自然就可輕鬆治理天下。單從這一點來說,端王無疑是最好的人選,為什麼?你們自己看一看,申王和端王的幕僚,孰強孰弱?一眼就可看出來。恕我直言,宰相大人已經是日落西山,林大人卻是如日中天,將來齊家治國平天下,皇上倚仗的,必然是林大人,而不是宰相大人!」

章?怒道:「你……」

這個時候,向太后發話了,而且她的話就是最終裁決,沒有人敢反抗,只聽得她說道:「好了!你們都別爭了。本宮都聽見了。哎,老身無子,無論是哲宗,申王,還是端王,都不是老身的親生兒子,對於老身來說,誰當皇帝都是一樣的,老身不存在偏不偏心的說法。老身挑選皇帝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對江山社稷有利,剛才本宮聽了,覺得曾布的話很有道理。天下是年輕人的天下,將來的攝政大臣,非林星莫屬,章?,你雖然勞苦功高,但是,在更有衝勁的林星面前,你不服老是不行的!」

事到如今,章?早已知道向太后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了,而且就算太后不發話,論氣勢,論口才,論實力,章?也自問沒有能力勝過林星,再固執己見,只會徒勞無功。

一切的形勢都朝着端王有利的方向進行着,自己若是橫加阻攔的話,不啻是螳臂當車。

申王大勢已去,敗局已定,無法挽回。

章?唯有心不甘情不願道:「既然太后都發話了,老臣也就無話可說了。」

端王喜不自禁。

公元1100年,端王趙佶即位稱帝,是為宋徽宗,次年改元「建中靖國」。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牛bb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規劃大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規劃大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端王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