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植(八)

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植(八)

()第一百三十四章曹植(八)

曹植像其他諸侯王一樣,表面上是榮華富貴,享受着王者待遇,實則是被軟禁了起來,剝奪了終身的政治權利。作為王者,物質上雖不會擔心匱乏,不必像普通百姓為生活而奔波,不需為吃喝用度犯愁。但在精神上,這些所謂的王爺,都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

別說政治了,就是在生活上,一言一行,都在嚴密的監視下。他們幾乎失去了一切,親情沒了,友情沒了,是因為他們不允許和外界隨便接觸,就連正常的人際往來,也被控制得嚴嚴的,包括親戚之間的問候,也被取消了。

曹植本身就是胸懷坦蕩的人,即使上文中,曹植犯了過失,也是因為心情不好,自己的才智被禁錮的原因。

曹植不甘心於現狀,多次上表,表示願意馳騁疆場,為國效力,哪怕戰死在疆場,也在所不辭。在奏表中,曹植雖比較含蓄,但也真切地表述了自己的志向,希望得到重用。尸位素餐,無所事事,可不是曹植的做法。更何況,現實的生活,讓這位王爺,實在是憋得受不了了,哪怕是戰死沙場,也比被憋死強。

以前,很多人會認為,曹植只會動動筆杆子,吟誦一些詩賦文章。錯了!曹植絕非只是文壇的巨人,玩起軍事,也不是一般的水平。只不過曹操在世的時候,施展的機會不多,而且,多是在曹操的軍事光環之下,顯不出自身的能力。後來,曹操好不容易給了曹植一次單獨的立功機會,結果被心術不正的曹丕硬給攪混了。

換句話來說,用現在的**,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曹操在世的時候,曹植跟着父親,曾經四處征戰,耳濡目染,對軍旅生活比較熟悉。多次的實際經歷,在加上曹植的天性聰穎,很快悟出了行軍打仗的要領,將曹操的軍事思想,早已吃透了,並悟出了用兵之道,「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者也」。深得曹家兵法的要義。

曹操對曹植的偏愛,也絕對不可能僅僅是欣賞曹植的文才。曹操多次想把大業交給曹植,就是因為曹植對軍事也有一定的參透,再加上,曹操也會把自己的一生所學,傳授給曹植,就是要把曹植培養成為一個文武雙修的人才,好接自己的班。

曹植不僅僅只是文才出眾,武學也有獨到的見地。如果真地走向沙場,水平不會低於曹彰的。這一點不容置疑,曹操曾把救援曹仁,解除關羽威脅的重任,交給曹植,就證明曹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軍事才能。

曹植多次上書,請求到疆場上效力,但很遺憾,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後來,他在奏章中提到,自己要不是曹家人,一定會有機會建功立業的,而且,能力不會比異姓的人差。

按當時的情形,別的不說,就是吳蜀兩家,經常聯手抗曹,使得曹魏兩頭受敵,形勢緊張。軍隊中需要有指揮能力的將官,也需要衝鋒陷陣的士卒。曹植願意棄筆從戎,脫下儒裝,穿上戎裝,本是個應該提倡好事。以曹植的號召力與實際能力,一定會有捷報傳來。

恰恰相反,就是因為曹植有一定的能力,才讓在位的皇上,對曹植心懷忌憚。曹植一旦走上疆場,就預示著會掌握部分的軍隊,握有軍事實權。要是打了勝仗,更是擴大了自身的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這可不是曹魏皇帝所願意看到的。

在魏國的皇帝看來,戰場上,即使占不到上風,也沒什麼大的利害,最多損失一些土地和兵馬,總體上還會穩住大魏的江山。要是曹植掌握實權,那大魏就極有可能要重新洗牌了。

正是因為曹植是曹家人,文才卓越,在家族中和社會上的影響頗大,正是因為曹植幾次險些取代了曹丕的位置,才使得曹植成為曹丕及曹丕的繼承人心中永遠的一塊心病。說實話,沒有找借口剷除就算不錯了,怎麼會給曹植建功立業的機會呢?

值得曹植稍稍安慰一些的是,曹髦接到曹植的奏章,做了書面回復,同意諸侯王之間,可以和正常的臣民一樣,有書信交流的自由,相互之間可以有禮節性的問候,並把朝廷對諸侯王嚴厲監管的過激行為,推到各個執行的官吏和部門。言下之意,是他們矯枉過正,害怕擔責任,誤解了朝廷的旨意。

不管這個回復,是否解凍了部分的約束,是否只是一紙空文,至少皇上還是變相地承認了這種管制不太人性化。

後來,曹睿在一次御駕親征中,被傳言已經駕崩。一時之間,曹魏上下盛傳,曹植要被擁立為新的皇帝。這種傳言,不管是否有真憑實據,是否有實際的動向,都證明了曹植在大家的心目中,還是有極高地位的。

正因如此,曹睿才更加忌諱曹植的才能,想辦法把曹植壓制住,讓他遠離政治,遠離戰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三國志風雲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新三國志風雲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植(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