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者的歌

第一章 老者的歌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一名老者坐在樹蔭之下乘涼,嘴裏正哼唱着詩歌。搖頭晃腦的樣子,看來是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

一隻黑毛土狗趴在老者腳邊吐著舌頭,兩隻爪子搭在自己的腦袋上,好像在嫌棄老者的歌聲。

「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似黃梁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逢。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老者的右手一直在拍著自己的大腿,依舊洋洋洒洒的唱着詩歌。

這老者是誰?為何在這城外深林中的小村口唱着詩歌?為何他哼唱詩歌時的表情是那麼驕傲?

老人名叫杜威,是這城外小村,也就是桑林村裏近百年來出的唯一舉子。杜威解試中舉之後,回鄉自然是風光無限,揚言要在村裏建一座學堂,讓村裏的孩子都來上他的課。還說要搞什麼義務教育,要讓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書讀。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當年中舉之後心高氣傲的他,說要學什麼李太白,蘇大學士,去邊境去感受山河破碎的詩意。結果在汴京遊學時,正好碰上敵軍進犯,戰亂中被打斷一條腿,花了兩年時間才逃回村子裏。

話說當年宋朝氣數已盡,朝堂之上,昏君治國無能,朝野之下,奸臣當道。每年的軍費大多被貪官貪污不說,而軍隊也不厲兵秣馬,軍營之中的士兵酒與賭的時間比練武還多。自然是打不過來犯的金國。「靖康之恥」后,落得個遷都南逃的結局,金國自然是不斷進攻,要不是出了個飛將軍,恐怕真就要亡國咯。

此後,以興元府,襄陽府,合肥為戰線,「南宋」算是延續了下來。

杜威狼狽的拖着一隻跛腳逃命回來之後,桑林村的村民也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學歷再高,還是要靠拳頭說話。你看宋朝天子多大的才情,徽、欽二宗,一人以畫聞名,一人以詩聞名。最後還不是被金人搞的丟了半個天下,丟了金飯碗,甚至命都丟了。

於是,桑林村的村民也就斷絕了讓孩子學習的念頭。就這樣桑林村的教育水平也算是徹底的停滯不前了。而杜威只能拖着跛腳不服輸的在村裏宣傳「知識就是力量」,村民自然懶的再去理他。就算杜威免費教學,村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上課。

而這些年間,西夏與金國聯盟,不時攻打國境,邊關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今天才被金人佔領,明天又被宋軍解放,然後後天又被金人佔領,就這樣周而復始。年輕人都被抓去充軍,而辛辛苦苦種的糧食才豐收就被軍隊強行徵收,充做軍糧。

桑林村雖說靠近京城臨安,但是每年的軍糧也是要實打實的交。村裏的人寧願讓孩子去地里幹活,也不願意讓孩子去讀那什麼毫無作用的書本。而且聽說關外有個叫蒙古的和金國和西夏打起來了,邊境戰事少了許多,軍糧收的也少了點。自然是多種點地多存點糧食,誰知道萬一那天金人沒打過來,蒙古過來了呢?

什麼狗屁詩詞歌賦,在鄉下人看來還不如田裏的一顆菜來的實在。

「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杜威一曲完畢,深深嘆了口氣,臉上驕傲的神情也化作無奈。原來杜威逃回來后已經想通了,書本中所能學到的雖然能過治國,但是平國安天下還是要靠武藝。所以,幾年前他已經不再拉着村裏的孩子上課識字,而是開始給村裏的孩子們講起軍法戰事。

就像飛將軍,少年英雄,將差點攻入京城的金人趕回北方,還收服了一大片失地。對,要不是飛將軍,他被打斷腿的傷心之地襄陽,現在恐怕都不算是國土了。而飛將軍在剛入伍之時,也不過是一個只會寫自己名字的文盲而已。

可是沒講幾年,又沒有村裏人願意聽了。

「哎。」杜威嘆了口氣,想起三年前金國被蒙宋聯軍滅國,雖然把那個困擾了他半輩子的問題解決了——也就是當年把他腿打斷的到底是金人還是西夏人。

原來紹定五年,蒙古遣使來商議宋蒙聯合夾擊金國,加上當時金軍主力已在「三峰山之戰」被蒙古軍殲滅,金國已現亡國之態,朝廷當朝大臣大多贊同聯蒙滅金,只有趙范一人反對。理宗答應了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諾滅金之後將河南還給宋朝。

金哀宗得知后,自然是派使節來宋朝陳述利害,向理宗說明「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聯合抗蒙,金國拿出當年的「海上之盟」來做例子。雖然撕毀海上之盟的正是金國,但是難保蒙古也會撕毀盟約,拿不拿的回河南不說,失去金國屏障,蒙古南下之後,現在這「安穩的局勢」保不保的住。

但是即位不久的皇帝理宗趙昀果斷的拒絕了金國提出的聯合抗蒙計劃,繼續伐金。不久,汴京被蒙古攻破,金哀宗只能出逃蔡州。宋將孟珙攻破蔡州后,將自縊而亡的金哀宗遺骨帶回臨安。理宗將金哀宗遺骨帶到太廟,以告慰徽、欽二宗在天之靈。

而金國滅亡后,蒙軍北撤,河南空虛,南宋想趁蒙古退兵之際,收復被蒙古佔去的土地,理宗意圖據潼關,守黃河,收復三京,光復中原。畢竟,金國海上之盟的前車之鑒還在,擔心蒙古不按約定而行。

宋軍出擊后,成功收復南京,後進駐開封,最後拿回西京洛陽,「端平入洛」宣告成功。此後,更是士氣大漲,趁機北上,沿着黃河收復了更多失地。最後,僅一年時光,居然把「北宋」丟的全拿回來了。雖然,因此與蒙古結怨,但是光復了中原,收回失地,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可就算奪回了大宋都城,理宗也並沒有遷回汴京。而是繼續呆在行在臨安,雖然朝廷之中有人反對,但是畢竟已經是百年來最好光景,最後回京之事也就無人再提。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想起東海盛筵那年寫在那座樓的這首詩,杜威摸著身邊的土狗腦袋再嘆一口氣。

而後時光,蒙古自然是時常侵略邊境,但是因為大多沒有成效,所謂戰事也就漸漸的沒人怎麼關注了。

天下太平的景象之下,又有誰人要聽當年山河破碎的舊事,村子裏的人自然是沒有興趣了。杜威無奈,也只好給村子裏的孩子講些江湖英雄事迹。剛開始還有人聽,但聽的多了,願意聽的人也少了。

「人類總是重複相同的錯誤。」心中想着當年金人進犯之前是不是天下也是這幅景象,杜威淡淡的說道。

這時,一陣吵鬧聲傳來,杜威抬眼看去,只見幾個少年正圍着一個少年毆打,而被圍毆的那個少年雖然一直在挨打,但是卻怎麼也沒有倒下。

杜威認得那被毆打的少年是張山峰,是少有的喜歡聽他講訴江湖上英雄事迹的孩子。

「飛將軍很厲害?厲害就不會被皇帝抓回來殺了!」一個高個少年滿臉不屑,一腳踢在山峰身上。「還有什麼郭巨俠也是,真要你說的那麼牛,她老婆就不會被蒙古人殺咯!整天就知道吹他們的牛!」

「才不是!黃大俠是為了拯救被蒙古人虐待的百姓,才會被蒙軍抓的。再說,要不是守城的主將李同貪生怕死,投降叛變,蒙古人怎麼能夠得逞!」張山峰瞪着那少年吼道,在他心中郭巨俠可是了不起的人,飛將軍更是如此。

「還有飛將軍早就平反了,你們連這個都不知道嗎?」

「哈?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還好意思叫什麼郭巨俠?」其他少年跟着大笑,拳腳繼續砸在張山峰的身上。

張山峰被打的鼻青臉腫,但是死死的咬住牙,就是不肯求饒。

「你們給我住手!」一個紅衣少女沖了出來,對着眾人大喊,雙手插腰好像完全不在乎面前這些比她高的少年。

「哦,是郭香你啊?又來救這小子?」幾個少年一見郭香出現,正準備調笑一番,看見郭香身後像影子一樣的張文遠,全是臉色大變。「張文遠也來了!快逃。」幾個人,叫喊著就全部跑光了,像是看見了鬼一樣。

邊跑還不忘回頭唱到:「張山峰大廢物,年紀輕輕吃軟飯。郭香小妞你莫猖狂,文遠不在你們全玩完。」

「這群欺軟怕硬的混蛋!」郭香氣的滿臉通紅,站在原地破口大罵。張文遠則走到山峰身邊,將滿頭是包的山峰拉起。

「沒事吧?」文遠拍拍山峰身上的土,問道。

「沒事!這群傢伙居然敢對郭巨俠和飛將軍不敬,活該被我打。」這山峰也是個樂天孩子,明明是自己被打,居然說的好像是人家被他痛揍一頓一樣。

郭香訝然失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打不過不會跑嗎?只要我和文遠幫你,絕對打的他們滿地找牙。」

山峰聽到郭香這麼說,則是搖搖頭:「英雄怎麼能逃呢?英雄就是要一夫當關,所向無敵。就算是拼盡最後一絲力氣也要支撐到最後一刻,杜老頭的故事都是這麼講的。」

「你!」郭香氣的想要捶山峰幾下,但是看山峰滿頭烏青也就不忍心下手了。

「走,我們再去聽杜老頭講故事,昨天他說到關雲長單刀赴會,還沒有說完呢。」張山峰也不管自己身上的傷,拉着郭香和張文遠就向樹下的杜老頭走去。

杜老頭看着走向自己的三個孩子,心頭微微一熱。「誰說英雄已死?最起碼我們還有希望。」他想要伸手去摸摸自己腳邊土狗的腦袋,但是沒有找准位置,手指居然插進了土狗的鼻孔。

土狗被突然的插進鼻孔的手指嚇到,立馬就跳了起來,一下就咬住了杜老頭的中指。

「啊!你這隻死狗!」杜老頭痛的跳起,抓起自己身邊的拐杖猛打狗頭。

三個少年看着這一幕都哈哈的笑了起來,郭香捂著肚子眼淚都笑出來了。一個邋遢的跛腳老人不靈活的追着一隻醜陋的土狗追打,還真是有趣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極奇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太極奇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老者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