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作品簡介

作為簡介,內容自然不可以少了,如果太空洞了的話,讓人笑話,既然要寫,那便從寫作這部小說的源頭說起吧!

我寫這部小說,最早動筆是在1998年,距今差不多十來年吧,也不算太久(至少不是上百年的古董——偷笑——如果是古董,那我揀了個大漏,發大財了),可以說得上是:「十年磨一劍。」不過,還好,這把劍磨到現在總算是稍微磨得鋒利了些,可以拿來切瓜砍菜了,不似以前那般純鈍,不開竅了。

有人曾經說過:「寶劍開竅,定然有名堂。」(這人你上網人肉查找都查不到,因為是我說的。嘿嘿偷笑),寶劍既然開竅,自然有了名堂,雖然暫時名堂還不算大,但名堂畢竟是名堂,多大多小,也都算是名堂,不會差了(還是偷笑)。

提起寫這部小說,其中坎坷艱辛之處,酸甜苦辣之感,想來,別人不知,我作為作者,還能不知嗎?(當然了,所有喜歡寫作的朋友,都曾經經歷過類似這種滋味,當今之世,想來,除了我一個人享受過之外,很多人都曾經或者現在正在享受着這個過程。嘿嘿笑笑)。

我寫這部小說,創意來源,便是始於看了許多金庸武俠劇之後(自然,所有寫武俠的或者不寫武俠的朋友,有哪個不是看過金庸武俠劇的呢?哈哈大笑),心中產生出了要寫一部武俠小說的念頭和衝動。

只是當時我年紀還小,懵懵懂懂,看到電視上有正有邪,打打殺殺,很是過癮,心中產生了俠義情節,想到我是太湖中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想寫武俠,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了,便動筆開始寫作這部武俠小說,力求早日寫好,圓了自己一個武俠夢想(話說清楚,我不是太湖島嶼上居民,也不是北太湖居民,而是正宗的南太湖居民。笑笑)。

而我當初剛開始寫時,心中除了一顆熱忱之心,對武俠的執著,和心中懷有一顆俠義之心之外,其他方便全都是一知半解,不甚明了的(小孩子嘛,能懂多少。笑笑)。不過,我還是寫了,由感而發,隨心所欲,心血來潮,用心去寫,從寫出第一個字開始,便斷斷續續,持續好長好長……好長(不知道到底多長時間了)時間,終於算是初步寫完這部小說了(現在看來,那時候的寫作水平,只能拿來當寫作大綱看待。依然笑笑),從此以後,自己本子上,也便誕生了這樣一部長篇小說(雖然是長篇小說,內容長度初步計算,也不過就五六十萬字,比現在開頭就五六十萬字,細節程度差得遠了。笑笑)。

當時,小說雖然名義上是寫完了,只是其中故事情節和發展思路,卻是過於模糊幼稚,便同我年紀小一樣,很是稚嫩。因為,當時我剛動筆寫時,年紀還小,學習不夠,知識量明顯不足,光靠電視情節和大腦想像,文筆內容構思劇情,樣樣都是粗製濫造,胡寫亂描,所以,思路不開闊,寫出來的東西也很一般,也很普通,再加上當年網絡不像現在網絡這樣發達,還有一個這麼成熟穩定的來當作創作平台,發揮想像,可以邊寫邊想,邊想邊寫,寫得好了,還能上架,收費再寫(現在的人條件真好,我可趕上好時機了。笑……),想當年,我可是純手工操作,用手用圓珠筆一個字一個字寫在本子上打了草稿,仔細審核過一遍之後,再復抄一遍,這樣周而復始,一遍又一遍,堅持着熬寫過來的,其中艱辛之處,只有當年一同寫過東西的人,才能深有體會(當然了,現在的學生寫作文,還是手寫,電腦打字打得很少)。

還好,我堅持過來了,這部小說,最終在我的不懈努力下,通過長達十年的補充知識,擴大思路,大量閱讀,大量學習,猶以閱讀金庸大俠的經典名著為主(有哪個寫武俠的沒看過金庸武俠經典巨著?汗顏。),漸漸地拓展了思維,從當初的文筆稚嫩,漸漸走向了現在文筆稍有成熟(自己搭台唱戲,自然自誇自擂。),無論從文筆上,內容上,構思上,劇情上,都有大幅度提升,可看度可謂大大提高了,並且後續更新文章質量,明顯要比前面更新的好,故事曲折,引人入勝,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看過的朋友,可能有所體會(如果你體會不到,那便和我說聲,我已廣開言路,一字千金,收到意見或者建議評論后,立即會採取措施和行動,將文章進行加工整寫,力求達到文筆高質量,高水準,盡量不讓廣大讀者朋友們失望。我講信用,哈哈。)。

作品缺陷少了,優點自然凸顯出來了,你如果不相信,不論你喜不喜歡這部小說,只管看上一眼就是,哪怕只看一眼,也算是對我小說的一種支持了(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如果錯過了,後悔的不是我,而是你。又是大笑,哈哈哈哈。)。

我寫這部小說,力求增加作品深度和內涵,使作品更有創意,情節更加吸引人目光和眼球,一直努力向金庸大俠看齊,一心想要繼承他的衣缽,延續他的武俠俠風,再融入我自己獨創的新意,形成一股新派武俠風格,力求寫得完美到位,成為武俠之中一道新的亮麗風景,將來也能成為一部永恆經典,為世人所稱道,所讚頌(自然了,現實點的話,做遊戲便不想了,多拍拍電視連續劇,或者多拍拍電影,還是可以的嘛!還是大笑,哈哈哈哈。),長篇連載,成為武俠之中的上乘佳作。而且,金庸大俠雖然不是我現實中的師父,可我非常崇拜他,他在我心中,已經名義上是我師父了,我寫武俠不會改投他派,只會投靠金庸大俠。俠者金庸,金庸大俠。果然名不虛傳,不同凡響。

我寫這部小說,除了讓看過這部小說的人感受到從字裏行間享受到的閱讀快感和開心愉悅之外,更深入的用意,便是要讓每個看過這部小說的人都能過目不望,從小說中體會到人生的許多哲理之處,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生命觀,都能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從而感悟人生,懂得人生,珍惜人生,享受人生,從做人中體會到做人的快活,對本部小說賞心悅目同時,更多的是得到精神上和視野上的雙重享受。

寫到這兒,得再來提提這部小說的歷次更名事件(小說常換名字嗎?看看。)。

本小說十年前最初定名是《五虎山傳奇》,而後更名為《太湖英雄傳》,期間還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太湖傳奇》和《太湖論劍》。本想效仿金庸大俠當年83版熱播電視劇《射鵰英雄傳》那樣,寫成三部(他那三部是:《鐵血丹心》,《東邪西毒》和《華山論劍》,而我這三部,則寫成:《太湖英雄傳》,《太湖傳奇》和《太湖論劍》。只是後來因為在上長篇連載刊登出來了,而又看了金庸大俠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原著,從而決定三部復又合為一部,最終統一思想,統一戰略,正式定名為《太湖英雄傳》。

好了,簡介就寫到這兒,也不多寫了(貌似已經寫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了。哈哈。),我只有一條要求,請廣大讀者朋友們能夠支持我這部小說,不要過多疼惜,把手頭上所有能拿到的東西都狠狠砸過來吧(當然了,名車名表,豪宅洋房,這些,你扔不動,可以不砸過來,但是,你堅持要砸過來,我肯定會伸手接住,不會反對,或者躲避。哈哈,還是大笑。)!包括:收藏,簽到,打賞,催更,評價,月票,一樣都別少了,千萬別疼惜這部小說了啊!來吧!大家動手拚命砸吧!我在這兒接着哪!哈哈!

衷心之言,以表肺腑。各位看官,敬請欣賞。

——古金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湖英雄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統武俠 太湖英雄傳
上一章下一章

作品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