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番外(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2

第133章 番外(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2

這個更新程度實在是對不起每一位讀者,真的抱歉,非常抱歉!感謝每一位收藏的讀者,這本一定不會就這麼坑的。本篇接之前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1》。

葉思卿最聰明的一點就是會裝傻示弱,無論是對母族葉家還是對群臣。她受傅臨川的影響,其實並未把自己看成宗廟裏的神祗,這個階段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安穩度日,畢竟孩子還很小。

她非常清楚自己的孩子作為嫡子,面對前面的先皇後生的嫡長子,以後會有諸多的麻煩,所以思卿選擇拉開自己和兩個孩子的關係,當然這也是因為思卿對生父葉端明有了陰影,她不知道如何面對親子關係。

這個時候何寧嬪忽然死了,死的不明不白,讓思卿對皇帝和自己的母家都起了防範之心(皇帝對寧嬪態度不冷不熱,寧嬪很可能是被自己的母族弄死的),差不多在這個階段,思卿開始覺得自己和蕭繹不會走到底。

思卿因此與蕭繹爆發了一次爭吵,蕭繹覺得思卿莫名其妙,思卿不明白自己情緒為什麼失控,兩人「不歡而散」。後來蕭繹主動解釋,思卿雖然和他把話說開,但是一直對何寧嬪的死因存疑。

這個時候又爆發了孟光時事件。

孟光時是皇帝的親信之一,正常的路應該類似於沈江東(當然他出身不如沈江東好)進京衛,但是他選擇去了端王身邊給皇帝當卧底,當了很多年,端王很欣賞他,端王在不知道他身份的情況下舉薦他出任了京營的將領。

開頭的一幕,孟光時還在端王府任職,蕭繹冒險去和孟光時會面,結果差點被端王府的人撞破了,蕭繹與程瀛洲撤退的過程中程瀛洲受傷,之後遇到了去西山的思卿和沈江東兄妹,思卿救了程瀛洲,蕭繹初見思卿,並對她動了心。

這次見面之後今上因為種種原因對孟光時對他的信任程度也不斷降低,後來端王舉薦孟光時出任京營將軍更是引起了蕭繹的懷疑,所以在端王反對立思卿做皇后的時候,蕭繹想「提點」一下端王,就把槍口毫不猶豫地對準了孟光時這個「端王親信」,然後孟光時因為「謀逆」直接掛掉了,「端王親信」謀逆,端王只好暫時閉麥。

思卿非常氣憤,覺得蕭繹翻臉無情,所以有了「狡兔死,走狗烹」的言論,還問蕭繹「十年磨一劍」究竟是為了什麼,兩人再度吵翻了。

那蕭繹弄死孟光時僅僅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契機打壓一下端王么?其實也不是,根據「盡在不言中」章節里沈江東對夫人的話看,孟光時和蕭繹的原配皇后仁誠皇後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而孟光時被蕭繹弄死之前他一直在查仁誠皇后的死因,覺得仁誠死的不正常。

實際上仁誠皇后確實死的不正常,蕭繹才會做噩夢,才會傾心於強勢的思卿。

孟光時在查仁誠皇后死因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觸犯蕭繹,他去查說明他對蕭繹也起了不臣之心,所以蕭繹選擇弄死他,順帶打擊一下端王。這點思卿後來想明白了,所以也不再拿孟光時諷刺蕭繹了。

而孟光時究竟是怎麼發覺仁誠皇后死的有問題,又為何在敏感時期去查?只怕和端王挑唆有關,端王可能後來對他的身份起疑心了。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孟光時都是活不成的。

端王想借孟光時的手去查仁誠皇后的死因,說明在仁誠皇後生下太子、產後去世這段時間裏宮裏極其的混亂,這些事情都與已經故去的太皇太後有關係,當然也牽扯到了蕭繹和仁誠皇后的叔父何適之。(這條線索可能會是一個坑)

孟光時死了以後最害怕的人其實是沈江東。

這時候沈江東還是他的頂頭上司,沈江東害怕皇帝順手把自己拍死,因為這個時候沈江東已經成為了京畿防務最高領導者,居安思危,也怕皇帝懷疑自己。江楓也提醒沈江東一定要謹慎行事,皇帝是蕭繹,也是皇帝,沒有看起來那麼溫和。

沈江東開始想要甩鍋的時候,思卿第一次拉攏他,提醒沈江東「鳥盡弓藏」,但是這個時期思卿還比較幼稚,在沈江東的立場上,跟誰不是鳥盡弓藏?思卿拉攏他等於要他提前在仁誠皇後生的太子和思卿生的兩個兒子裏站隊,沈江東又不蠢,不可能這時候就自毀長城。所以沈江東順手把上十二衛丟給了思卿,自己回撫州去當直隸總督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思卿想不想廢了太子讓自己親生兒子當呢?她一點都不清高,這個時期她一直在爭取最有利的處境,沒放棄讓自己的親生兒子上位,但是也不是一定要自己的親生兒子上位。

這個時期蕭繹的態度比較明確,太子是嫡長子,蕭繹又對不起他親媽,蕭繹在這個時期從沒想過換掉太子。

思卿就此接手京衛,這個時候孟光時謀逆,端王吃了啞巴虧,也沒敢說什麼,所以小小「送人頭」,然後思卿又和蕭繹吵翻了。

不過思卿這次是軟飯硬吃,一方面接手了一塊肥肉(京衛),另一方面讓蕭繹覺得虧欠自己,這個時候思卿開始進一步佈局了。

只是思卿不知道自己在局中局裏,自己的局沒佈置好,又被打亂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秋謀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千秋謀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3章 番外(二)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