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世為人

第一章 再世為人

揚州。

玉清山下,離元觀書院。

「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志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一個身着道服,鬚髮盡白的老道坐在堂前,看着眼前郎朗而讀的弟子,不禁滿意地撫了撫鬍鬚。忽然,他看見在眾弟子之間,唯有一人端坐在地,低頭翻著《上清卷》,並不與他人共讀。

「陳元,你為和不與他人共讀?」老道者這一聲發問,使得原來滿堂的讀書聲停滯下來,眾人的目光也隨着的老道的發問,一齊的聚到了陳元的身上。

「這不是那個傻子陳元嗎?」

「怎麼?」

「你不知道嗎,就是那個連一頁上清卷都要背上一個月的傻子陳元……」

「不會吧?」

眾弟子議論紛紛,不時有一些惡語傳入陳元的耳中。但是陳元全然不顧他人的非語,緩慢的合上手中的《上清卷》,站立起身,對着老道鞠了一躬,不卑不吭的說道:「老師,我派傳號我已經盡皆背熟了。」

此言一出,隨即哄堂大笑,眾人之中,或有剛來的弟子不識得陳元,但在道聽途說之下,也都明白了陳元是個連一頁書卷都要背上月余的蠢笨弟子,怎麼可能將老道者剛剛才講的玉清派傳號給背熟呢?

玉清派是當世的大派之一,一直屹立在揚州境內,歷經數千年而不倒,無數的青年俊才擠破腦袋也想要進入此派中,老道雖然只是玉清派外院的一個講師,但也曾見到過不少的派中天才,可無一人像這眼前的少年一般狂妄。更何況,老道也曾聽聞,這陳元實際上是一個愚笨不堪的弟子,是萬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傳號所背熟的。因此,心裏打定了主意這是陳元的託詞。

「既然你口口聲聲說將我玉清派傳號盡皆背熟,那我且問你,這『志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後面是哪一句?」老道手中握著戒尺,他想若是這陳元背誦不出的話,定要好好的打滿十下,令其面壁思過不行。

陳元聽后,毫無皺眉思考,脫口便講:「這『志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後面接的自然是『沖漢通玄元,高宏鼎大羅。』這一句。」還未等眾人露出吃驚之色,陳元繼續說道:「我派傳號從第一句開始應是『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志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沖漢通玄元,高宏鼎大羅。三山揚妙法,四海涌洪波。』,此四言乃是我玉清派開派祖師張道成所立,歷經數千年而不變,身為玉清派弟子怎能不日日默記在心,以示心誠?」

所謂傳號,就是派系給弟子們取的道名,在姓之後添加一字或替代一字,從第一代弟子一直沿用下去,列如,第一代弟子俗名張大三,那麼取其道名張守三,其弟子便可以叫做李道四等等,一般來說,道名的高低決定了派中輩分的高低,可是道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派中弟子有巨大貢獻時,門派便會賜下更高的道號,以表殊榮。當然,也並不是所有弟子皆有道號的,像陳元這種外院子弟,多的數不勝數,自然是沒有道名的。

老道聽了,吃驚的張了張口,想要從中挑揀些錯語來,但是陳元的話一字不錯,這讓老道說不出話來,只得嘆了一口氣,暗暗的把手中的戒尺放了下去。

「鐺~鐺~」院外傳來悠遠綿長的鐘聲,顯然是早課的時間結束了。陳元也不顧他人的訝異,徑直從書院走了出來,抵達自己所居住的茅屋。

離元觀是有專門供給弟子居住的院落的,但和陳元居住的弟子們認為陳元愚笨獃滯,礙手礙腳,於是合夥將當時的陳元趕了出來,陳元無可奈何,只得暫且居住在山腳的一間廢棄的茅屋中。不過,這對如今的陳元來說,居住在這無人窺探的茅屋倒算得是好事一件了。

茅屋雖然簡陋,但遮蔽風雨還是足夠的。陳元進了茅屋,隨手關上屋門,在床上盤腿端坐。取出剛才帶着的《上清卷》,端視起來,但僅僅翻了幾頁,陳元就不得不以手扶頭。

「唉!」

陳元嘆了一口氣,以他的資質,只不過看了幾頁上清卷,就頭痛得看不下去了……想到這裏,陳元下意識從懷中握住一顆通體晶瑩潤澤的玉珠輕輕摩挲了起來,頓時,一股清涼之意從玉珠上傳來,使得原本變得煩躁的意識漸漸安寧下來,陳元的眼神也變得的一陣清明。再次看向那本上清卷時,裏面原本晦澀的語句變得清晰明白起來,接連翻過的幾頁,都深深的印在了陳元的腦子裏。

陳元把玩著玉珠,不禁回想起了一個月前,玉清山天空中一道亮光閃過,然後墜落在後山之中,當時外出盛水的陳元看見了,便趕過去一看究竟,抵達之後,只見一塊隕石落在一處林地中,砸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坑洞。陳元再走上去仔細一看,就發現有一粒玉珠鑲嵌在那隕石之上,發出晶瑩的光芒,耐不住好奇,陳元上去把那顆玉珠摳了下來,捏在手中仔細的查看。誰想這玉珠中突然傳出來一道氣流,直衝向陳元的頭腦,一段段片段閃過,陳元頓時頭痛不已,倒在了原地。等再次醒來時,四下已是一片烏黑,而手中的玉珠也變得暗淡無光。

身倒的那段時間,陳元彷彿做了一個十分真實的夢,在那個夢裏,陳元是一名企業的高管,整天處理著大量的文件,三點一線的工作拖垮了陳元的身體,終於,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陳元猝死在了他辦公室的電腦屏幕前。

想到這裏,陳元不禁陷入了沉思,自己究竟是誰?那夢中的陳元是前世的自己,還是另一個陳元奪舍了自己?

手中的玉珠傳來一陣陣涼意,看着放在腿上的上清卷,陳元不由洒然一笑,不管如何,自己都已經不是從前的自己了,那麼何不拋棄煩惱,一心向道?

這樣一想,陳元覺得心頭一陣舒暢,兩段記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不再存在障礙。

可是,陳元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陳元出生在富賈之家,從小家境優越,衣食無憂,可是俗世的王朝規定,經商之人不得參加科舉,也就是說陳元以後不得入仕途,只能和他父親陳裕民一樣成為賈商,代代下去。可是父親陳裕民並不甘心於此,想要兒子出人頭地,於是花盡大半家財,將兒子送入玉清觀外院之中,希冀有望一日兒子能被仙師看中,入得仙途。

可原本的陳元資質實在是不怎麼樣,讀本基礎的卷書也要讀上好幾天,何況外院之中根本就沒有修行之法,只有一些老道者教他們一些玉清派的規矩和關於修鍊的一些信息,真正的修行功法,只有在內院中才有。所以從十二歲被送到離元觀中,至今已有四年,除了劈柴燒水,死記硬背,陳元基本上什麼也沒有學到。

『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鍊氣成基,築基為丹,大道可期……』看着上清卷卷中關於修鍊的一段描述,陳元不禁陷入了遐想,他曾從老道者那裏得知,修鍊可分為這幾個境界,分別是開脈,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洞虛,渡劫等境,至於渡劫之上是什麼,當初回答他問題的老道只有一句不屑的話:「那已是飛升到上一界去了,難不成,你還能修鍊到那個境界?」

陳元回過神來,仔細體味了一下這四年的經歷,發現以前的自己是真的太傻了,幾個老道一人一句修道無期,便生生哄騙住了傻傻的陳元,一直去讀那些並無半分用處的書籍。其實,想要進入那內院之中學習功法,陳元能想到的只有兩種辦法。第一種,那就是在每年的外院大考中獲得名次,就會被觀中老道所推薦進入那內院之中。陳元想到,上一次的外院大考就在三個月之前,當時的陳元還是傻乎乎的一個,自然成績也是觀中吊車尾的存在,而下一次的大考就要等到明年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開脈的最佳年紀是在十二歲到十八歲之間,過了十八歲,體內經脈成型,就很難再開脈了,一年的時間陳元耗費不起,所以第一種方法萬萬是不可行的。

第二種,也是最為艱難的一種,在外院弟子當中,只要能爬上玉清山另一側的問道崖,從崖底爬上崖頂,敲響問道鍾,玉清內院的人聽見了,自然會有人接你入門。當然,爬上問道崖是非常的困難的,一個不小心,就會跌落下來,粉身碎骨,以至於在這幾十年間,竟然沒有一個人是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內門的。然而,此刻的陳元只有通過這種辦法,才能進入到內院,獲取到修鍊功法。

陳元握緊了雙手,上一世自己雖然功成名就,但那終究不是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好不容易來到了這裏,看到這裏有傳說中的修鍊者,不禁令自己心生嚮往……無論如何,自己定要進入那內院當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奪道登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奪道登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再世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