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俺答汗 五券終

第一百四十八章 俺答汗 五券終

依昆都力哈之議,還要帶兵追擊,俺答言道:「我與吉囊結義,他雖違背誓言,幾次欲置我於死地,我卻要有始有終,不能趕盡殺絕。況且當初瓦剌人交好他不過為了韃靼能夠長久臣伏,現在吉囊失國,依附瓦剌又怎能長遠,由他自生自滅吧。」

果然吉囊投奔瓦剌后被安置於瓦剌、韃靼、大明三國交界的豐州,在夾縫中難以生存,生怨抵之心,被瓦剌人誘殺。其子攜全族部眾重投俺答,豐州也歸於韃靼版圖。

於是俺答一面公佈吉囊謀主弒父污陷他人的真相,為伯顏猛可汗大舉發喪,一面接受朝臣各部朝賀,榮登可汗之位,史稱「俺答汗」。自百年前先主為瓦剌人襲殺,韃靼可汗便一向由各部推選,而俺答汗位以武力得來,自始汗位由其子孫繼任,不復再傳他人。

俺答汗處理完軍國大事,在王宮中設宴招待在此役中立有的大功的許懷谷、百工三將以及阿不孩等舊部。阿不孩等四傑已經受了封賞,在朝中作了要員,謹守君臣之禮。俺答汗親自捧了一杯酒敬於許懷谷,言道:「許兄弟與我結義,數次拯我於大難,救我妻兒於樊籠,助我成就王業,不但是我個人家族的恩人,於韃靼舉國也有大義,請飲此酒,從今以後與我共主韃靼王國」。

許懷谷微笑道:「我為大汗效力,既為朋友間的義氣,也是為大汗雄才偉略所折服,大汗成就王業,我衷心表示祝賀,卻不敢有何奢求,只願大汗能允我為布衣之交。況且我為大明之民,早晚還要回到家國,所以,這酒我喝下了,卻不能答應從此侍奉大汗。」接下酒杯一飲而盡。

俺答汗面露憾色,又舉杯敬給百工三將,道:「小王得以攻克王城,三位先生居功至偉,而三位先生表現出的智慧與勇氣,也令小王折服,若肯留居韃靼,小王以高官厚祿相待,若是一意去國還鄉,小王也以千金相贈。」

許懷谷將俺答汗有意將百工三將收為麾下之意用漢語翻譯了,正要代為推辭,卻見三人對視一眼,忽然齊齊離席向俺答汗跪了下去,大聲道:「願為大汗效勞。」

許懷谷雖然有些錯愕,對個人意願也衷心支持。俺答汗更是大喜過望,扶起三人,笑道:「得三位先生之助,小王也可抵回許兄弟不肯屈就的損失了。」

百工三將中金龍子蕭天芹精於排兵佈陣,通曉土木工程之學,銀象子長於謀略策劃,掌握各種攻防戰技,鐵虎子勇冠三軍,更擅兵器鑄造之法。在三人幫助下,俺答汗才得以將韃靼軍隊改造成縱橫馳騁,無人能敵的精銳之師,甚至於韃靼王國由游牧民族轉向封建王朝,也得益於三人之助,新的王城——呼和浩特的興建也多出這三人之力。

從王宮中辭出,許懷谷與百工三將就到酒館里歡飲,正值新年,又是新王登基,金吾不禁,舉國歡慶,錫林城中一派歡欣,許多軍民高唱:「長生天的眾神,護佑著草原上的兒女,賜給了我們俺答汗,他是蒙古繼往開來的大英雄。」

許懷谷見烏蘭圖新編的「呼麥」又被改編傳唱,那是韃靼人衷心擁護新主,也代為高興,向百工三將道:「俺答汗是位雄才偉略、知人善任的明主,以三位兄長才能在他麾下,定可揚威異域,建立不朽之功業。」

金龍子嘆息道:「許少俠一定奇怪我兄弟三人怎麼會甘願離鄉背井,屈從於異族,其實這也是不得以而為之。我等奉旨護送奸相嚴嵩南下,他被大太監馮保絞殺,皇帝有意殺人滅口,全國通緝我三人,在國內實在無法容身;而此來錫林本是奉了龍虎堂的命令刺殺俺答,卻幫助他取得汗位,終與龍虎堂絕裂,在江湖中也無法立足,不投身於此,天下之大,再無容身之所了。」

許懷谷原本就奇異如何百工三將與虎鶴二王會同瓦剌特使古爾班攪在一起,聽金龍子說起才知是受了龍虎堂的指派,詳問內情,金龍子言道:「那日許少俠大鬧英雄大會後下落不明,我兄弟也很焦急,多方打探未聞音訊。後來飛氏夫婦強邀百工門入會,我師父迫於形勢,允我三人加入龍虎堂,他自己則宣稱退出江湖,歸隱山林。大約在二十天前,飛氏夫婦率領堂中好手離開中原,進駐瓦剌包克圖,我兄弟正受朝庭追緝,也隨之來避避風頭。飛氏夫婦受瓦剌監國烏素公主禮遇,做了國師,因俺答汗大破瓦剌騎兵,特遣我們五人隨同特使前來問罪,想不到竟會在此遇見了許少俠。」

許懷谷奇異道:「飛、雙二人正當在中原擴展實力之時,如何會來此異域,不知又有什麼企圖?」

銀象子道:「少俠不知道么?這幾日來談論的都是韃靼國事,也忘了將江湖之事說出少俠聽。天地五絕中排名第一的『天絕』柳殘敵與排名第二的『地絕』敵無雙挑戰龍虎堂兩位堂主,地點就在瓦剌國境內的大狼山,飛氏夫婦唯恐失了先機,這才大舉前來。」

許懷谷大吃一驚,顫聲道:「柳叔叔和敵幫主要在大狼山與飛來客、雙宿飛決戰?那麼時間又定在哪一天?」百工三將都搖頭不知,許懷谷大為憂急,不由得坐立不安,美酒在杯,卻是難以下咽。

正在彷徨之際,忽聽有人問道:「許懷谷許英雄可在這裏?」許懷谷聞言回頭,便見幾個兵丁擁著一個宮娥模樣的人立於門外,那宮娥見許懷谷點頭應承,便道:「我家王後娘娘有請。」

「王後娘娘?」許懷谷一愕,隨即想到是烏雲塔娜,便起身告別百工三將,隨宮娥而去。兵丁來到宮門便即止步,宮娥將許懷谷引到一處宮殿之外,叫道:「許英雄已到。」才躬身而退。

裏面又有宮娥打開門,將許懷谷請進,又關門退出。許懷谷見烏雲塔娜仍是舊日打扮,只是孩子不在身邊,上前施禮時被塔娜止住,讓於座上。

許懷谷浪跡江湖時,很是懷念那段與塔娜共掌小店的時光,對這位異族姐姐也很想念。此番故地重回,小店早已不在,塔娜已然嫁給俺答,此刻更是貴為王后,重逢以來,只有此刻得以獨處,許懷谷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如何說起。

默然半晌,許懷谷才問道:「王後娘娘,這些年過得還好嗎?」未及塔娜回答,又自言道:「這話問的真是多餘,大汗重情重義,對娘娘又是愛極,自然幸福而美滿了。」

塔娜嘆道:「幾年不見,我們竟變得如此生疏,你從前不是叫我做姐姐嗎?你走後我苦等一年,終因孤身難以支撐,才答允俺答的求婚,生活雖很美滿,此刻又成為王后,可是我心中所懷念的仍是與你共掌小店的時光,想必你已忘記了。」

許懷谷見她眉頭微顰,淚已盈眶,很是感傷,忙道:"塔娜姐姐,你既不願我以王后相稱,小弟便仍喚你姐姐,小弟也一直將你當做親生姐姐,這幾年奔波江湖,也從未敢忘姐姐待我厚愛。"

塔娜展顏笑道:「其實,能夠再見到你,我已心滿意足了,舊日時光終究已然遠逝,我縱要與你再去經營小店,已是不可能了。」許懷谷也笑道:「若是王后當爐賣酒,小店生意想必好極。」

便在此時,外面有人叫道:「大汗駕到。」許懷谷起身肅立之際,俺答汗推門走了進來。看見許懷谷,喜道:「許兄弟,我差人去尋你,說是你來到宮中,正好趕來一聚。從前你向我打聽塔娜的訊息,給你留下懸念,現在明白了吧。」

許懷谷微笑道:「塔娜姐姐能夠嫁與大汗,終身有托,也了了我一份心事,從此再無掛牽了。正好就此辭行。」

俺答汗驚道:「哥哥我初登王位,百廢待興,正要仰仗兄弟大力,怎可突然棄我而去。是哥哥有何慢待之處,還請明示。」

許懷谷忙道:「大汗誤會了,我實在是有一件大事要辦,而且事出緊急,故請大汗准我辭行。」

俺答見他去意已決,好生難過失望,拉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塔娜眼淚也流了出來,哽咽道:「相聚數日,又要遠離,望你時常記得這裏有個姐姐在盼着你回家。」

許懷谷見兩人真情流露,大為感動,胸中一熱,笑道:「姐姐與大汗成婚之時,小弟遠在中原,不能相賀,此番見了,該當補些菲禮。」

從背囊中取出戚繼光所贈的那部兵法《紀效新書》,說道:「大明有位統軍的元帥叫做戚繼光,他武藝高強不在我之下,而運兵之神更是古之良將也有所不及,他將種種運兵之法、練兵之道、佈陣之圖、冶兵之術都盡錄於此書中。我與大汗在呼和大敗瓦剌騎兵之時,大汗曾問我計從何來,其實就是在此書中學到的。大汗初登大位,內有吉囊餘黨,外有瓦剌侵襲,烏素公主更是精通謀略,大汗用此兵法就能克敵致勝,永保韃靼平安。」

俺答汗大喜,正要伸手接過,卻見許懷谷將書冊最後幾頁扯下,投入火盆中梵毀。俺答汗愕然,許懷谷言道:「此書字字珠磯,參透半部就足以強兵衛國。小弟只怕大汗統一韃靼各部,強盛之後興南征之念,故將兵書中最關鍵的決勝之法毀去。大汗若是南侵,大明必徵調著作此書的戚繼光將軍與大汗決戰,大汗雖然英明神武,兩軍交鋒,終要敗於其手。小弟與大汗情同手足,卻終究是大明子民,還望大汗憐小弟苦心孤旨,更是天下蒼生為念,永保天下太平。」

俺答汗拔出腰刀,斬去桌上一角,立誓道:「明軍若不犯我,俺答執掌韃靼一日,絕不允一騎侵入明境,有違此誓,教我在沙場上死於戚繼光將軍劍下。」

——后明軍邊將為立戰功,擅起邊畔,攻打已屬韃靼的豐州,被俺答大敗,俺答遂起兵由古北口越長城侵入明境,一直打到京城九門之外,製成歷史有名的「庚戌之變」,終慮及今日與許懷谷之言,在明王朝同意通貢后率軍北還。而明王朝遂徵調戚繼光入衛京師,受命總理薊州、昌平、保定練兵事務,節制三鎮總兵以下將士,用三年時間訓練十萬車步騎精銳邊軍,加強北邊防衛,韃靼匹馬再未越關。

許懷谷見俺答答允,連連拜謝,又說道:「此書用漢文革寫成,請大汗宣百工三將入見,我將此書傳於他三人,讓其為大汗請解。」

俺答汗依言召來百工三將,許懷谷向三人拜倒,金龍子三人大驚,急忙攙扶,許懷谷用漢語對三人道:「小弟肯請三位輔佐大汗,既奉韃靼為主,也不要忘了自身本是大明子民,千萬要以維護兩國和平為己任。」

三將也立誓道:「我兄弟三人奉韃靼為父,敬大明為母,絕不做挑動干戈之事,有違此誓,必被千刀萬剮。」許懷谷大喜,將兵書奉上。

后俺答汗憑此兵書,得三將之助,東滅察哈爾,西逐瓦剌,統一蒙古諸部,建立起東至興安嶺,西達河西走廊,南到長城,北連杭愛山的龐大王國。又通過明蒙和談,議定通貢互市條款,於大同、宣府、延綏、寧夏、甘肅等近邊地區開設馬市十一處,開始了明蒙幾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進了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俺答汗也成為蒙古一族繼成吉思汗、忽必烈以來又一位強族興國的雄主,永垂青史。

而百工三將中鐵虎子石天爵在前赴大同與明軍邊將和談時,為利慾薰心、一心立功的大太監馮保親信將領誘捕,傑斬於市。金龍子蕭天芹、銀象子趙天全欲借俺答汗之力報此深仇,多次挑動戰爭,殺死明軍邊民無數,直至策動「庚戌之變」,終為決意和談的俺答汗所厭,縛之歸還於明,被千刀萬剮於京城。以一己私仇而忘了國家大義,應了今日之誓。

第二日許懷谷辭別俺答汗、烏雲塔娜以及百工三將,眾人直送出城門十里才黯然作別,許懷谷縱馬疾馳於風雪交加的無邊大草原上。

五券終,請看<結局篇>

依昆都力哈之議,還要帶兵追擊,俺答言道:「我與吉囊結義,他雖違背誓言,幾次欲置我於死地,我卻要有始有終,不能趕盡殺絕。況且當初瓦剌人交好他不過為了韃靼能夠長久臣伏,現在吉囊失國,依附瓦剌又怎能長遠,由他自生自滅吧。」

果然吉囊投奔瓦剌后被安置於瓦剌、韃靼、大明三國交界的豐州,在夾縫中難以生存,生怨抵之心,被瓦剌人誘殺。其子攜全族部眾重投俺答,豐州也歸於韃靼版圖。

於是俺答一面公佈吉囊謀主弒父污陷他人的真相,為伯顏猛可汗大舉發喪,一面接受朝臣各部朝賀,榮登可汗之位,史稱「俺答汗」。自百年前先主為瓦剌人襲殺,韃靼可汗便一向由各部推選,而俺答汗位以武力得來,自始汗位由其子孫繼任,不復再傳他人。

俺答汗處理完軍國大事,在王宮中設宴招待在此役中立有的大功的許懷谷、百工三將以及阿不孩等舊部。阿不孩等四傑已經受了封賞,在朝中作了要員,謹守君臣之禮。俺答汗親自捧了一杯酒敬於許懷谷,言道:「許兄弟與我結義,數次拯我於大難,救我妻兒於樊籠,助我成就王業,不但是我個人家族的恩人,於韃靼舉國也有大義,請飲此酒,從今以後與我共主韃靼王國」。

許懷谷微笑道:「我為大汗效力,既為朋友間的義氣,也是為大汗雄才偉略所折服,大汗成就王業,我衷心表示祝賀,卻不敢有何奢求,只願大汗能允我為布衣之交。況且我為大明之民,早晚還要回到家國,所以,這酒我喝下了,卻不能答應從此侍奉大汗。」接下酒杯一飲而盡。

俺答汗面露憾色,又舉杯敬給百工三將,道:「小王得以攻克王城,三位先生居功至偉,而三位先生表現出的智慧與勇氣,也令小王折服,若肯留居韃靼,小王以高官厚祿相待,若是一意去國還鄉,小王也以千金相贈。」

許懷谷將俺答汗有意將百工三將收為麾下之意用漢語翻譯了,正要代為推辭,卻見三人對視一眼,忽然齊齊離席向俺答汗跪了下去,大聲道:「願為大汗效勞。」

許懷谷雖然有些錯愕,對個人意願也衷心支持。俺答汗更是大喜過望,扶起三人,笑道:「得三位先生之助,小王也可抵回許兄弟不肯屈就的損失了。」

百工三將中金龍子蕭天芹精於排兵佈陣,通曉土木工程之學,銀象子長於謀略策劃,掌握各種攻防戰技,鐵虎子勇冠三軍,更擅兵器鑄造之法。在三人幫助下,俺答汗才得以將韃靼軍隊改造成縱橫馳騁,無人能敵的精銳之師,甚至於韃靼王國由游牧民族轉向封建王朝,也得益於三人之助,新的王城——呼和浩特的興建也多出這三人之力。

從王宮中辭出,許懷谷與百工三將就到酒館里歡飲,正值新年,又是新王登基,金吾不禁,舉國歡慶,錫林城中一派歡欣,許多軍民高唱:「長生天的眾神,護佑著草原上的兒女,賜給了我們俺答汗,他是蒙古繼往開來的大英雄。」

許懷谷見烏蘭圖新編的「呼麥」又被改編傳唱,那是韃靼人衷心擁護新主,也代為高興,向百工三將道:「俺答汗是位雄才偉略、知人善任的明主,以三位兄長才能在他麾下,定可揚威異域,建立不朽之功業。」

金龍子嘆息道:「許少俠一定奇怪我兄弟三人怎麼會甘願離鄉背井,屈從於異族,其實這也是不得以而為之。我等奉旨護送奸相嚴嵩南下,他被大太監馮保絞殺,皇帝有意殺人滅口,全國通緝我三人,在國內實在無法容身;而此來錫林本是奉了龍虎堂的命令刺殺俺答,卻幫助他取得汗位,終與龍虎堂絕裂,在江湖中也無法立足,不投身於此,天下之大,再無容身之所了。」

許懷谷原本就奇異如何百工三將與虎鶴二王會同瓦剌特使古爾班攪在一起,聽金龍子說起才知是受了龍虎堂的指派,詳問內情,金龍子言道:「那日許少俠大鬧英雄大會後下落不明,我兄弟也很焦急,多方打探未聞音訊。後來飛氏夫婦強邀百工門入會,我師父迫於形勢,允我三人加入龍虎堂,他自己則宣稱退出江湖,歸隱山林。大約在二十天前,飛氏夫婦率領堂中好手離開中原,進駐瓦剌包克圖,我兄弟正受朝庭追緝,也隨之來避避風頭。飛氏夫婦受瓦剌監國烏素公主禮遇,做了國師,因俺答汗大破瓦剌騎兵,特遣我們五人隨同特使前來問罪,想不到竟會在此遇見了許少俠。」

許懷谷奇異道:「飛、雙二人正當在中原擴展實力之時,如何會來此異域,不知又有什麼企圖?」

銀象子道:「少俠不知道么?這幾日來談論的都是韃靼國事,也忘了將江湖之事說出少俠聽。天地五絕中排名第一的『天絕』柳殘敵與排名第二的『地絕』敵無雙挑戰龍虎堂兩位堂主,地點就在瓦剌國境內的大狼山,飛氏夫婦唯恐失了先機,這才大舉前來。」

許懷谷大吃一驚,顫聲道:「柳叔叔和敵幫主要在大狼山與飛來客、雙宿飛決戰?那麼時間又定在哪一天?」百工三將都搖頭不知,許懷谷大為憂急,不由得坐立不安,美酒在杯,卻是難以下咽。

正在彷徨之際,忽聽有人問道:「許懷谷許英雄可在這裏?」許懷谷聞言回頭,便見幾個兵丁擁著一個宮娥模樣的人立於門外,那宮娥見許懷谷點頭應承,便道:「我家王後娘娘有請。」

「王後娘娘?」許懷谷一愕,隨即想到是烏雲塔娜,便起身告別百工三將,隨宮娥而去。兵丁來到宮門便即止步,宮娥將許懷谷引到一處宮殿之外,叫道:「許英雄已到。」才躬身而退。

裏面又有宮娥打開門,將許懷谷請進,又關門退出。許懷谷見烏雲塔娜仍是舊日打扮,只是孩子不在身邊,上前施禮時被塔娜止住,讓於座上。

許懷谷浪跡江湖時,很是懷念那段與塔娜共掌小店的時光,對這位異族姐姐也很想念。此番故地重回,小店早已不在,塔娜已然嫁給俺答,此刻更是貴為王后,重逢以來,只有此刻得以獨處,許懷谷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如何說起。

默然半晌,許懷谷才問道:「王後娘娘,這些年過得還好嗎?」未及塔娜回答,又自言道:「這話問的真是多餘,大汗重情重義,對娘娘又是愛極,自然幸福而美滿了。」

塔娜嘆道:「幾年不見,我們竟變得如此生疏,你從前不是叫我做姐姐嗎?你走後我苦等一年,終因孤身難以支撐,才答允俺答的求婚,生活雖很美滿,此刻又成為王后,可是我心中所懷念的仍是與你共掌小店的時光,想必你已忘記了。」

許懷谷見她眉頭微顰,淚已盈眶,很是感傷,忙道:"塔娜姐姐,你既不願我以王后相稱,小弟便仍喚你姐姐,小弟也一直將你當做親生姐姐,這幾年奔波江湖,也從未敢忘姐姐待我厚愛。"

塔娜展顏笑道:「其實,能夠再見到你,我已心滿意足了,舊日時光終究已然遠逝,我縱要與你再去經營小店,已是不可能了。」許懷谷也笑道:「若是王后當爐賣酒,小店生意想必好極。」

便在此時,外面有人叫道:「大汗駕到。」許懷谷起身肅立之際,俺答汗推門走了進來。看見許懷谷,喜道:「許兄弟,我差人去尋你,說是你來到宮中,正好趕來一聚。從前你向我打聽塔娜的訊息,給你留下懸念,現在明白了吧。」

許懷谷微笑道:「塔娜姐姐能夠嫁與大汗,終身有托,也了了我一份心事,從此再無掛牽了。正好就此辭行。」

俺答汗驚道:「哥哥我初登王位,百廢待興,正要仰仗兄弟大力,怎可突然棄我而去。是哥哥有何慢待之處,還請明示。」

許懷谷忙道:「大汗誤會了,我實在是有一件大事要辦,而且事出緊急,故請大汗准我辭行。」

俺答見他去意已決,好生難過失望,拉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塔娜眼淚也流了出來,哽咽道:「相聚數日,又要遠離,望你時常記得這裏有個姐姐在盼着你回家。」

許懷谷見兩人真情流露,大為感動,胸中一熱,笑道:「姐姐與大汗成婚之時,小弟遠在中原,不能相賀,此番見了,該當補些菲禮。」

從背囊中取出戚繼光所贈的那部兵法《紀效新書》,說道:「大明有位統軍的元帥叫做戚繼光,他武藝高強不在我之下,而運兵之神更是古之良將也有所不及,他將種種運兵之法、練兵之道、佈陣之圖、冶兵之術都盡錄於此書中。我與大汗在呼和大敗瓦剌騎兵之時,大汗曾問我計從何來,其實就是在此書中學到的。大汗初登大位,內有吉囊餘黨,外有瓦剌侵襲,烏素公主更是精通謀略,大汗用此兵法就能克敵致勝,永保韃靼平安。」

俺答汗大喜,正要伸手接過,卻見許懷谷將書冊最後幾頁扯下,投入火盆中梵毀。俺答汗愕然,許懷谷言道:「此書字字珠磯,參透半部就足以強兵衛國。小弟只怕大汗統一韃靼各部,強盛之後興南征之念,故將兵書中最關鍵的決勝之法毀去。大汗若是南侵,大明必徵調著作此書的戚繼光將軍與大汗決戰,大汗雖然英明神武,兩軍交鋒,終要敗於其手。小弟與大汗情同手足,卻終究是大明子民,還望大汗憐小弟苦心孤旨,更是天下蒼生為念,永保天下太平。」

俺答汗拔出腰刀,斬去桌上一角,立誓道:「明軍若不犯我,俺答執掌韃靼一日,絕不允一騎侵入明境,有違此誓,教我在沙場上死於戚繼光將軍劍下。」

——后明軍邊將為立戰功,擅起邊畔,攻打已屬韃靼的豐州,被俺答大敗,俺答遂起兵由古北口越長城侵入明境,一直打到京城九門之外,製成歷史有名的「庚戌之變」,終慮及今日與許懷谷之言,在明王朝同意通貢后率軍北還。而明王朝遂徵調戚繼光入衛京師,受命總理薊州、昌平、保定練兵事務,節制三鎮總兵以下將士,用三年時間訓練十萬車步騎精銳邊軍,加強北邊防衛,韃靼匹馬再未越關。

許懷谷見俺答答允,連連拜謝,又說道:「此書用漢文革寫成,請大汗宣百工三將入見,我將此書傳於他三人,讓其為大汗請解。」

俺答汗依言召來百工三將,許懷谷向三人拜倒,金龍子三人大驚,急忙攙扶,許懷谷用漢語對三人道:「小弟肯請三位輔佐大汗,既奉韃靼為主,也不要忘了自身本是大明子民,千萬要以維護兩國和平為己任。」

三將也立誓道:「我兄弟三人奉韃靼為父,敬大明為母,絕不做挑動干戈之事,有違此誓,必被千刀萬剮。」許懷谷大喜,將兵書奉上。

后俺答汗憑此兵書,得三將之助,東滅察哈爾,西逐瓦剌,統一蒙古諸部,建立起東至興安嶺,西達河西走廊,南到長城,北連杭愛山的龐大王國。又通過明蒙和談,議定通貢互市條款,於大同、宣府、延綏、寧夏、甘肅等近邊地區開設馬市十一處,開始了明蒙幾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進了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俺答汗也成為蒙古一族繼成吉思汗、忽必烈以來又一位強族興國的雄主,永垂青史。

而百工三將中鐵虎子石天爵在前赴大同與明軍邊將和談時,為利慾薰心、一心立功的大太監馮保親信將領誘捕,傑斬於市。金龍子蕭天芹、銀象子趙天全欲借俺答汗之力報此深仇,多次挑動戰爭,殺死明軍邊民無數,直至策動「庚戌之變」,終為決意和談的俺答汗所厭,縛之歸還於明,被千刀萬剮於京城。以一己私仇而忘了國家大義,應了今日之誓。

第二日許懷谷辭別俺答汗、烏雲塔娜以及百工三將,眾人直送出城門十里才黯然作別,許懷谷縱馬疾馳於風雪交加的無邊大草原上。

五券終,請看<結局篇>

依昆都力哈之議,還要帶兵追擊,俺答言道:「我與吉囊結義,他雖違背誓言,幾次欲置我於死地,我卻要有始有終,不能趕盡殺絕。況且當初瓦剌人交好他不過為了韃靼能夠長久臣伏,現在吉囊失國,依附瓦剌又怎能長遠,由他自生自滅吧。」

果然吉囊投奔瓦剌后被安置於瓦剌、韃靼、大明三國交界的豐州,在夾縫中難以生存,生怨抵之心,被瓦剌人誘殺。其子攜全族部眾重投俺答,豐州也歸於韃靼版圖。

於是俺答一面公佈吉囊謀主弒父污陷他人的真相,為伯顏猛可汗大舉發喪,一面接受朝臣各部朝賀,榮登可汗之位,史稱「俺答汗」。自百年前先主為瓦剌人襲殺,韃靼可汗便一向由各部推選,而俺答汗位以武力得來,自始汗位由其子孫繼任,不復再傳他人。

俺答汗處理完軍國大事,在王宮中設宴招待在此役中立有的大功的許懷谷、百工三將以及阿不孩等舊部。阿不孩等四傑已經受了封賞,在朝中作了要員,謹守君臣之禮。俺答汗親自捧了一杯酒敬於許懷谷,言道:「許兄弟與我結義,數次拯我於大難,救我妻兒於樊籠,助我成就王業,不但是我個人家族的恩人,於韃靼舉國也有大義,請飲此酒,從今以後與我共主韃靼王國」。

許懷谷微笑道:「我為大汗效力,既為朋友間的義氣,也是為大汗雄才偉略所折服,大汗成就王業,我衷心表示祝賀,卻不敢有何奢求,只願大汗能允我為布衣之交。況且我為大明之民,早晚還要回到家國,所以,這酒我喝下了,卻不能答應從此侍奉大汗。」接下酒杯一飲而盡。

俺答汗面露憾色,又舉杯敬給百工三將,道:「小王得以攻克王城,三位先生居功至偉,而三位先生表現出的智慧與勇氣,也令小王折服,若肯留居韃靼,小王以高官厚祿相待,若是一意去國還鄉,小王也以千金相贈。」

許懷谷將俺答汗有意將百工三將收為麾下之意用漢語翻譯了,正要代為推辭,卻見三人對視一眼,忽然齊齊離席向俺答汗跪了下去,大聲道:「願為大汗效勞。」

許懷谷雖然有些錯愕,對個人意願也衷心支持。俺答汗更是大喜過望,扶起三人,笑道:「得三位先生之助,小王也可抵回許兄弟不肯屈就的損失了。」

百工三將中金龍子蕭天芹精於排兵佈陣,通曉土木工程之學,銀象子長於謀略策劃,掌握各種攻防戰技,鐵虎子勇冠三軍,更擅兵器鑄造之法。在三人幫助下,俺答汗才得以將韃靼軍隊改造成縱橫馳騁,無人能敵的精銳之師,甚至於韃靼王國由游牧民族轉向封建王朝,也得益於三人之助,新的王城——呼和浩特的興建也多出這三人之力。

從王宮中辭出,許懷谷與百工三將就到酒館里歡飲,正值新年,又是新王登基,金吾不禁,舉國歡慶,錫林城中一派歡欣,許多軍民高唱:「長生天的眾神,護佑著草原上的兒女,賜給了我們俺答汗,他是蒙古繼往開來的大英雄。」

許懷谷見烏蘭圖新編的「呼麥」又被改編傳唱,那是韃靼人衷心擁護新主,也代為高興,向百工三將道:「俺答汗是位雄才偉略、知人善任的明主,以三位兄長才能在他麾下,定可揚威異域,建立不朽之功業。」

金龍子嘆息道:「許少俠一定奇怪我兄弟三人怎麼會甘願離鄉背井,屈從於異族,其實這也是不得以而為之。我等奉旨護送奸相嚴嵩南下,他被大太監馮保絞殺,皇帝有意殺人滅口,全國通緝我三人,在國內實在無法容身;而此來錫林本是奉了龍虎堂的命令刺殺俺答,卻幫助他取得汗位,終與龍虎堂絕裂,在江湖中也無法立足,不投身於此,天下之大,再無容身之所了。」

許懷谷原本就奇異如何百工三將與虎鶴二王會同瓦剌特使古爾班攪在一起,聽金龍子說起才知是受了龍虎堂的指派,詳問內情,金龍子言道:「那日許少俠大鬧英雄大會後下落不明,我兄弟也很焦急,多方打探未聞音訊。後來飛氏夫婦強邀百工門入會,我師父迫於形勢,允我三人加入龍虎堂,他自己則宣稱退出江湖,歸隱山林。大約在二十天前,飛氏夫婦率領堂中好手離開中原,進駐瓦剌包克圖,我兄弟正受朝庭追緝,也隨之來避避風頭。飛氏夫婦受瓦剌監國烏素公主禮遇,做了國師,因俺答汗大破瓦剌騎兵,特遣我們五人隨同特使前來問罪,想不到竟會在此遇見了許少俠。」

許懷谷奇異道:「飛、雙二人正當在中原擴展實力之時,如何會來此異域,不知又有什麼企圖?」

銀象子道:「少俠不知道么?這幾日來談論的都是韃靼國事,也忘了將江湖之事說出少俠聽。天地五絕中排名第一的『天絕』柳殘敵與排名第二的『地絕』敵無雙挑戰龍虎堂兩位堂主,地點就在瓦剌國境內的大狼山,飛氏夫婦唯恐失了先機,這才大舉前來。」

許懷谷大吃一驚,顫聲道:「柳叔叔和敵幫主要在大狼山與飛來客、雙宿飛決戰?那麼時間又定在哪一天?」百工三將都搖頭不知,許懷谷大為憂急,不由得坐立不安,美酒在杯,卻是難以下咽。

正在彷徨之際,忽聽有人問道:「許懷谷許英雄可在這裏?」許懷谷聞言回頭,便見幾個兵丁擁著一個宮娥模樣的人立於門外,那宮娥見許懷谷點頭應承,便道:「我家王後娘娘有請。」

「王後娘娘?」許懷谷一愕,隨即想到是烏雲塔娜,便起身告別百工三將,隨宮娥而去。兵丁來到宮門便即止步,宮娥將許懷谷引到一處宮殿之外,叫道:「許英雄已到。」才躬身而退。

裏面又有宮娥打開門,將許懷谷請進,又關門退出。許懷谷見烏雲塔娜仍是舊日打扮,只是孩子不在身邊,上前施禮時被塔娜止住,讓於座上。

許懷谷浪跡江湖時,很是懷念那段與塔娜共掌小店的時光,對這位異族姐姐也很想念。此番故地重回,小店早已不在,塔娜已然嫁給俺答,此刻更是貴為王后,重逢以來,只有此刻得以獨處,許懷谷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如何說起。

默然半晌,許懷谷才問道:「王後娘娘,這些年過得還好嗎?」未及塔娜回答,又自言道:「這話問的真是多餘,大汗重情重義,對娘娘又是愛極,自然幸福而美滿了。」

塔娜嘆道:「幾年不見,我們竟變得如此生疏,你從前不是叫我做姐姐嗎?你走後我苦等一年,終因孤身難以支撐,才答允俺答的求婚,生活雖很美滿,此刻又成為王后,可是我心中所懷念的仍是與你共掌小店的時光,想必你已忘記了。」

許懷谷見她眉頭微顰,淚已盈眶,很是感傷,忙道:"塔娜姐姐,你既不願我以王后相稱,小弟便仍喚你姐姐,小弟也一直將你當做親生姐姐,這幾年奔波江湖,也從未敢忘姐姐待我厚愛。"

塔娜展顏笑道:「其實,能夠再見到你,我已心滿意足了,舊日時光終究已然遠逝,我縱要與你再去經營小店,已是不可能了。」許懷谷也笑道:「若是王后當爐賣酒,小店生意想必好極。」

便在此時,外面有人叫道:「大汗駕到。」許懷谷起身肅立之際,俺答汗推門走了進來。看見許懷谷,喜道:「許兄弟,我差人去尋你,說是你來到宮中,正好趕來一聚。從前你向我打聽塔娜的訊息,給你留下懸念,現在明白了吧。」

許懷谷微笑道:「塔娜姐姐能夠嫁與大汗,終身有托,也了了我一份心事,從此再無掛牽了。正好就此辭行。」

俺答汗驚道:「哥哥我初登王位,百廢待興,正要仰仗兄弟大力,怎可突然棄我而去。是哥哥有何慢待之處,還請明示。」

許懷谷忙道:「大汗誤會了,我實在是有一件大事要辦,而且事出緊急,故請大汗准我辭行。」

俺答見他去意已決,好生難過失望,拉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塔娜眼淚也流了出來,哽咽道:「相聚數日,又要遠離,望你時常記得這裏有個姐姐在盼着你回家。」

許懷谷見兩人真情流露,大為感動,胸中一熱,笑道:「姐姐與大汗成婚之時,小弟遠在中原,不能相賀,此番見了,該當補些菲禮。」

從背囊中取出戚繼光所贈的那部兵法《紀效新書》,說道:「大明有位統軍的元帥叫做戚繼光,他武藝高強不在我之下,而運兵之神更是古之良將也有所不及,他將種種運兵之法、練兵之道、佈陣之圖、冶兵之術都盡錄於此書中。我與大汗在呼和大敗瓦剌騎兵之時,大汗曾問我計從何來,其實就是在此書中學到的。大汗初登大位,內有吉囊餘黨,外有瓦剌侵襲,烏素公主更是精通謀略,大汗用此兵法就能克敵致勝,永保韃靼平安。」

俺答汗大喜,正要伸手接過,卻見許懷谷將書冊最後幾頁扯下,投入火盆中梵毀。俺答汗愕然,許懷谷言道:「此書字字珠磯,參透半部就足以強兵衛國。小弟只怕大汗統一韃靼各部,強盛之後興南征之念,故將兵書中最關鍵的決勝之法毀去。大汗若是南侵,大明必徵調著作此書的戚繼光將軍與大汗決戰,大汗雖然英明神武,兩軍交鋒,終要敗於其手。小弟與大汗情同手足,卻終究是大明子民,還望大汗憐小弟苦心孤旨,更是天下蒼生為念,永保天下太平。」

俺答汗拔出腰刀,斬去桌上一角,立誓道:「明軍若不犯我,俺答執掌韃靼一日,絕不允一騎侵入明境,有違此誓,教我在沙場上死於戚繼光將軍劍下。」

——后明軍邊將為立戰功,擅起邊畔,攻打已屬韃靼的豐州,被俺答大敗,俺答遂起兵由古北口越長城侵入明境,一直打到京城九門之外,製成歷史有名的「庚戌之變」,終慮及今日與許懷谷之言,在明王朝同意通貢后率軍北還。而明王朝遂徵調戚繼光入衛京師,受命總理薊州、昌平、保定練兵事務,節制三鎮總兵以下將士,用三年時間訓練十萬車步騎精銳邊軍,加強北邊防衛,韃靼匹馬再未越關。

許懷谷見俺答答允,連連拜謝,又說道:「此書用漢文革寫成,請大汗宣百工三將入見,我將此書傳於他三人,讓其為大汗請解。」

俺答汗依言召來百工三將,許懷谷向三人拜倒,金龍子三人大驚,急忙攙扶,許懷谷用漢語對三人道:「小弟肯請三位輔佐大汗,既奉韃靼為主,也不要忘了自身本是大明子民,千萬要以維護兩國和平為己任。」

三將也立誓道:「我兄弟三人奉韃靼為父,敬大明為母,絕不做挑動干戈之事,有違此誓,必被千刀萬剮。」許懷谷大喜,將兵書奉上。

后俺答汗憑此兵書,得三將之助,東滅察哈爾,西逐瓦剌,統一蒙古諸部,建立起東至興安嶺,西達河西走廊,南到長城,北連杭愛山的龐大王國。又通過明蒙和談,議定通貢互市條款,於大同、宣府、延綏、寧夏、甘肅等近邊地區開設馬市十一處,開始了明蒙幾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進了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俺答汗也成為蒙古一族繼成吉思汗、忽必烈以來又一位強族興國的雄主,永垂青史。

而百工三將中鐵虎子石天爵在前赴大同與明軍邊將和談時,為利慾薰心、一心立功的大太監馮保親信將領誘捕,傑斬於市。金龍子蕭天芹、銀象子趙天全欲借俺答汗之力報此深仇,多次挑動戰爭,殺死明軍邊民無數,直至策動「庚戌之變」,終為決意和談的俺答汗所厭,縛之歸還於明,被千刀萬剮於京城。以一己私仇而忘了國家大義,應了今日之誓。

第二日許懷谷辭別俺答汗、烏雲塔娜以及百工三將,眾人直送出城門十里才黯然作別,許懷谷縱馬疾馳於風雪交加的無邊大草原上。

五券終,請看<結局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下之石中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天下之石中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俺答汗 五券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