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史前戰爭 第八十一章 想致富 先修路

第一卷 史前戰爭 第八十一章 想致富 先修路

經過幾個月的遊戲,老方算是徹底理解什麼叫日理萬機了,縱使他是無形無質,不死不滅的思維體,他也有經常顧及不來的時候。

他有點敬佩那些勵精圖治的領導了,他們以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事業中,以受時代限制的目光,解決各種難題,他們的難度,遠比老方現在所做的事情高。

與他們相比,老方的情況好了不知多少倍,至少他的精力是無限的,至少他目前的認知是跨時代的。

五大部門的成立,直接讓人類跳過了數個低階的社會階層,分工合作,宏觀調控這兩種模式,讓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雖然,目前人類在各大勢力之中,難有立足之地,但可以吹下牛逼,他們的潛力是最大的,就算老方此時離開,只有老天給他們幾十年的發展,人類也會變成這史前最龐大的勢力之一。

老方來到採石場,此時的採石場已經初具雛形,在東南角,搭起了一排排木棚,一名名光着膀子的青年,或扛着木頭,或端著梯子,在木棚區忘我地工作著。

西北邊,近四百人,正在輪著鐵鎚敲擊山中的巨石。

老方望了一眼採石場,不見大型設備得蹤影,看來,公輸木的碎石機仍舊沒有研製成功。

採石的效率非常低下,老方看了半天,三百多名工人輪著鐵鎚敲了半天,也不見敲下多少石塊。

肯定是方法不對,工具再原始,也不應該如此。老方這樣想着,他走近採石場,觀察了半晌,找到了原因。

這些勞工雖然有力氣,但沒有什麼經驗,只知道憑着力氣敲打着堅硬的巨石,一錘下去,立刻被整個石面消化掉了。

少了鑿子,老方心裏下了結論。

雖然鑿子只是一件極其普通的工具,但在這裏,用處大得很。

鑿子能夠將鐵鎚全部的力量,集中到一點,雖然用的是同樣的力,但效果天差地別。

老方記得採石場的標配中有鑿子,一定是這些新人,完全不懂怎麼使用。

老方從地上拾起鑿子,在一塊巨石上,沿着一條直線,鑿出十幾個洞,完全一根極其粗糙的切割線。

然後,老方輪著鐵鎚,在切割線外狠狠地砸了幾下,咔嚓一聲,一塊巨石被老方毫不費力地弄斷了。

周圍的青年們眼前一亮,頗為吃驚地看着老方,很快,老方又用鐵鎚配合鑿子,成功地將另一塊巨石切割開來。

經過老方這番示範,就算再蠢的人,也知道了應該怎麼去採石。

採石場的效率提升了不少。

這個時候有個挖掘機該有多好!老方如是想着,但他連採油機都沒有研究出來,更別提什麼挖掘機了。

老方又檢查了裝石頭的車,使用的依舊是手推車,他試着裝了一車,然後推不動了。

他嘆了一口氣,如果是這種車,一個人根本無法將這些碎石運出採石場。

看來,採石場必須先考慮一邊採石,一邊鋪一條木軌路了。

他沒有直接調人辦這件事,只是將自己的意思詳細跟北冥奇描述了一遍。

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北冥奇才完全明白老方的意思。

在老方走後,北冥奇召集了幾個分部的負責人,他們開了一次會議。

老方並不知道這次會議的具體內容,他該說的,已經跟北冥奇講明白了,他相信以北冥奇的能力,應該能將這件事辦好。

事實確實證明老方沒有看錯人。

第二天,公輸木找到了老方,想要向他討教製造木軌車的方法,老方並沒有馬上告訴他,而是旁敲側擊,向他詢問鋪木軌的詳細步驟。

通過詢問公輸木,老方得到了北冥奇的整個部署。

首先,先確定路線,,凡是軌道經過的地方,無論是溝壑,還是樹林,都必須整理出來。伐木工可以在沿途設十幾個點,現將整個路線打通。

其次,研發中心研究木軌車與木軌的製造,與此同時,增加採石場的勞工,敲出大量的碎石。

待到木軌車與木軌的製作方法確定后,立刻動工,以採石場為起點,開始朝其他地方反鋪。

老方點點頭,同意了這個方案,他找來粗麻布,畫了木軌車與木軌的簡圖,然後又教公輸木一些看參數的方法。

老方在去年冬天的時候,就已經給這些能讀會寫的人普及了衡量單位,他現在說多少米多少厘米,對方都能聽懂,而且能在腦海形成一個大概的長度。

「由於這是邊鋪邊修,所以,在採石車上要有便於將石塊倒出來得裝置。」老方詳細地講解著:「到時候,你可以在道路終端,設置「吊機」通過操縱「吊機」,將整個車廂提起來,然後送到指定的位置,將石頭卸下來。」

老方談論著一些細節問題。

所謂吊機,自然是最簡易的木架裝置,至於這種木架,如何實現平移,升降,這些老方都懂,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利用齒輪等方式,就能實現。

不過,這一次老方決定不親自研究,他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交給公輸木等人自己去研究。

這不是在為難他們,而是在幫助他們快速地成長。

「木軌,軌車,吊機,你跟你的手下去認真研究,到時候,再給我審核審核,如果沒有問題,你們就開工!」最後老方拍了拍公輸木的肩膀,以示鼓勵。

送走了公輸木,老方找到北冥奇,這位年輕人大概昨晚仍舊沒有睡好,眼睛紅通通的。

不過見到老方,他的疲倦又彷彿不翼而飛。

「你的修建方案不錯,我來就是告訴你,你這條路,應該鋪得更寬一些!」老方道。

北冥奇不解。

「木軌上只能行走軌道車,如果把碎石路基加寬到二十米,然後將沒有鋪軌道的地方,填上一層「混凝土」,那麼其他的車,也能在這路上疾跑如風了!」老方一邊描述著,一邊在一塊粗麻布上畫着草圖。

「混凝土是什麼?」北冥奇疑惑道。

「這個你暫時不用管,到時候我會給你一個配方,然後教你怎麼去製作混泥土!」老方繼續道:「我的重點在於,這條路,你在填路基的時候,要預留出「馬路」的位置。」

「遵命!」北冥奇立刻恭恭敬敬領命道。

老方點點頭,兩人又說了一些細節,然後老方離開了。

次日,北冥奇從北冥無魚手中調出一支三千人的隊伍,他對隊伍分了組,一千人支援採石場,兩千人被分成十五個點,開始對所定路線上的樹木進行砍伐。

整條道路超過十公里,最終寬度確定在二十米,設有兩條木軌,旁邊緊挨着一條大馬路。

想致富,先修路,這是老方最近常掛在嘴邊的。

……

經過兩天的鑽研,公輸木總算單獨研究出木軌車的造型,他畫了一個簡圖,然後求老方指點。

老方看了看:「既然配上了吊機,那麼這木軌車就要分成兩個部分,上面這部分是一個車廂,下面的部分,是輪子與承受箱子重量的架子!」老方指點着:「另外,車廂需要從底部開一扇門,這扇門平常是關着的,等吊機將車廂調整到指定位置,然後才打開底部的門,這樣,吊機稍一用力,整個車廂中的石頭,就會全部卸出來!」

公輸木總算明白了,他立刻回到自己木棚,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動。

老方這邊剛送走公輸木,北冥有魚又走了進來。

進來北冥有魚狀態不佳,老方知道他的心思,冶鐵中心原本是單獨的部門,他一人之下,再不受其他人管制,但現在,他被小他幾歲的堂弟管着,這讓他有些不舒服。

老方也沒有做他的思想工作,他能夠接受也好,想不通也罷,老方只需要他對自己的命令是堅定不移執行的,這就夠了。

他來是生產碎石機的事情,老方將碎石機交給公輸木有一段時間了,他讓公輸木在他的基礎上在優化優化,但老方仍舊高估了他的才能,他在冥思苦想幾天後,仍舊採用了老方的方案。

老方望了望自己的方案,思考了一會兒,在原來的圖紙上增加了一個架子與一組滑輪,撞擊石塊的鐵錐就在兩個架子的中心。

在碎石的時候,兩組人一起用力,將幾百斤的鐵錐拉到半空,然後放手,任取砸下去。

無疑,這個方法並不好,任何一方先鬆手,都會導致鐵錐的位置偏移。

老方嘆了一口氣,決定先壓下這份圖紙,他需要再研究一下。

北冥有魚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又沒說,正待轉身離去的時候,老方叫住了他。

「你研究過這圖紙?」老方望着眼前的這名青年,他剛才欲言又止的表情,讓老方產生了一絲異樣。

「稟報我主!」北冥有魚拱了拱手:「我並沒有研究這圖紙,我想說的是另外一件事!」

「什麼事!」老方有些失望,畢竟對方如果能改善自己這個方案的話,自己會輕鬆不少。

「最近我發現,將石頭丟進煉鐵爐中煅燒,會變成一團白色的灰,我就是想問問,這東西能用嗎?」北冥有魚小心地問道。

「你說的是石灰!」老方自然知道這個方法能夠製造石灰,但他還是很高興,北冥有魚能夠發現,並且還能思考這個問題。

「它是有用的,你可以試着多燒一些,另外,煉鐵產生的煤渣,你派人將它們鋪到路上,特別是那些坑坑窪窪地地方,鋪厚實一些!」

「是!遵命!」北冥有魚奉命而去。

……

下面的內容亂碼的,正在全力搶救,請多包涵……

這名青年剛休息一會兒,老方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他還是滿頭大汗地坐在一根木頭上。

老方看了一眼青年搭在一旁的衣服,隨即拿了過來,將腦門上的汗擦乾。

伐木場就在駝峰山下,與採石場遙遙相對。

如今的伐木場與採石場都只是一個雛形,伐木場已經在工作了,而採石場到現在,只來得及做幾十個木棚。

修建城池仍是他的第一選擇,在他的計劃內,他需要一個三十年以上的穩定期。

用三十年,將整個人族帶入時代,到了那個時候,人類才有可能在這史前時期所向披靡。

老方實在無法小看這個時代,各種食肉動物的數量,都遠遠超過人類,在它們的尖牙利爪下,冷兵器根本沒有什麼優勢。

想一想,如果遇到了十多米長的巨龍,到時候拿弓箭去射,肯定只會落到一個涼涼的下場。

老方現在並沒有全面開展建城的項目,他現在正在積累資源,建一座城(不是城堡),所需要的資源極多,一個能夠容納十萬人的城市,不是三五十里地,就能解決的。

眼前的這片平原倒是很符合條件,然而,老方卻不敢冒這個險,建城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那平原上的獸群,一旦朝他發起猛攻,他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所以,他決定看看春夏秋冬三季的情況,然後再做決定。

另外,他也沒有要閑着的意思,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木材,石料都是建城需要的資源,他先將這些準備好,然後再做打算。

如果對面平原的勢力太過強大,那他只有將這迷蹤林與駝峰山先圍了起來。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老方目前正在各個要點之間,修建軌道,鐵軌就不用想了,老方採用的是木軌,相對而言,木材比較容易得到,而且資源豐富,雖然在質量上,木軌遠遠低於鐵軌,但在目前的性價比上,木軌還是老方的首選。

從領地穿過野豬林,抵達迷蹤林是三十多里,然後分成兩條路,一條通往採石場與伐木場,一條通往深淵邊。

通往採石場是十五里,穿過迷蹤林抵達深淵邊是二十五里。

一共要建七十里的軌道路,這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好在老方手下多,經過兩個多月的修整,大部分被冬天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已經得到了恢復,每天不是蛇肉就是野豬肉,營養雖然有點偏,但確確實實是大補之物,一個個從面黃肌瘦,變得還略有一些小肚腩。

身體健康了,力氣自然也就恢復了,現在能幹重活的人,已經增加了三分之一,由原來的一萬不到,到現在的一萬三四。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老方將這些人分得很散,沿途設了十幾個點,目前,這十幾個點是各自為政,為了保證安全,老方教他們在四周佈滿了陷阱,然後又建築了高牆。

為了手下的生命安全,老方不潰餘力。

現在,這十幾個點,正在全力設置路基。

想要保證這樣一條路的安全通行,是比較困難的,老方唯一能夠想出的辦法是,在道路的兩旁挖出「護路溝」,這種溝深十多米,寬七八米,或引河水灌入其中,或者在溝中挖陷阱。

修建這樣的道路代價不可謂不大,但老方感到就應該這樣弄,才能保證道路的絕對安全。

運輸,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老方那個時代的一句經典名言。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個道理也沒有改變。

有了道路,老方才能將自己的資源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老方起身,朝伐木場外走去。

北冥有魚感覺自己在做夢,因為他的世界變了,不但在變,而且變的很快,讓他目不暇接。

清晨,他有些戀戀不捨地從溫暖軟和的炕上爬起來,他感覺自從娘胎下來后,他這一輩子都沒有睡過這麼舒服地方。

寬闊,平整,舒適…

以前經常睡的是山洞,在那冰涼的地面上,鋪上一堆草,就勉強挨過一個冬天。

冬天是漫長的,很多時候無法找到食物,夜裏餓起來頂不住的時候,拿着乾草充饑。

草越睡越少,人過完一個冬天,也就成了皮包骨,更有一部分人,沒有挨過那漫長的寒冬。

寒冷,飢餓如蛆附骨,試問這種情況下,又如何安然入睡?更何況,還要時時擔心同樣餓著肚子,在冷風夜裏仍舊到處碰運氣的野獸。

冬天的時候難過,夏天也沒有多舒服,十幾個擠在山洞之中,有人忍不住肚子的鬧騰,直接在洞裏解決了方面之需,洞裏溫度稍高一些,空氣中便瀰漫了各種成年累月積攢下來的惡臭。

這些惡臭倒是沒什麼,畢竟久而久之,鼻子會習慣這種味道,真正讓人難受的是蚊蟲的叮咬,虱子在每一個人身上亂竄。

皮膚一旦瘙癢起來,那比剝了自己這身皮還難受,一個夏天下來,皮膚上沒有一寸是完好的,有的是蚊子留下的吻痕,有的是自己剋制不住,用指甲在身上抓出來的。

除了環境差之外,更重要的是沒有安全感,每一次合眼,都讓人提心弔膽,生怕醒過來的時候,喉嚨上多了一張嘴。

但現在,睡眠不再是一件翻來覆去難以睡着的事,厚厚的草墊托著身體,遠比硬邦邦的石頭來的舒服,蓋的被子是粗麻布中夾雜了草屑,厚厚的一床,完全能將身體散發出的熱量留住。

除了身體上的舒適之外,北冥有魚還極有安全感。

他親眼見到,在神的指揮下,東南方向的入口已經被巨石堵了起來,除了猿猴,巨蟒這些特殊的物種外,絕大多數野獸無法從那高達十多米的地方翻進來。

另外兩個出口,都已經挖了深深的溝壑,裝上了連書本上都沒有描述過的弔橋。

另外,這三處地方,還有幾組專門的人,不分晝夜地把守着。

北冥有魚感到安全極了。

「有了良好的睡眠,便有良好的工作!」這是老方的教誨,北冥有魚記得自己跟老方的每一次對話內容,也記得老方無意間說出的每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老方在他眼中,不單單是神,

北冥有魚開始穿衣服,他的衣服有三層,第一層是亞麻布織成的衣服,最近,神又創造了「紡車」,眼前這件薄薄的,軟軟的衣服便是利用紡車編織出來的。第二層是粗麻布衣,第三層是厚厚的野豬皮大衣,內外三層,全副武裝下,即使再冷的冬天,北冥有魚也感到無所畏懼了。

拉開門,一股新鮮的空氣迎面而來,北冥有魚用力地呼吸了兩口,冰涼的空氣讓他倍感清爽,他望了望天空,東方已經魚肚白了。

看來時候已經不早了,平常這個時段,自己早就在「打鐵鋪」了。

打鐵鋪是老方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玄黃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玄黃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史前戰爭 第八十一章 想致富 先修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