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醉死鬼請五酒仙

第三十章 醉死鬼請五酒仙

回到了庵中,帶上來小和尚來問那大和尚得下落。

小和尚說:「小僧真的不知道。小僧本來在灰葫蘆山草包營楞睜大王手下的,倒也是非常聽話,相處的很好。後來出了一個億斜鬼,跟大王義氣相投,性情契合,反而嫌棄俺奸鬼不好,所以俺心中很是不忿,又聽說老爺到了這裡。本指望投奔了老爺,帶兵去剿除了他,俺好做個山中大王。來的時候老爺正跟那黑眼鬼廝殺,被黑眼鬼鑽進了眼裡,老爺沒法,俺就起了另一個打算的念頭兒。忽然遇到了色中餓鬼,他肯收留我,我一來是想繼承他的產業,二來是惦記他的老婆們,所以才給他做了徒弟。今天他就裡面瞎混,俺就在外面放風,至於他的下落,真的是不知道啊。」

鍾馗道:「你既然在他人那裡安身,就應該始終如一,怎麼又翻臉不認?這是第一個罪過。既來投奔別人,又遲疑,這是第二項罪。到後來那禿賊收了你,你要圖謀他的產業,又謀他的婦人,這是第三罪了。不是奸鬼又是什麼?」說完,一劍把他斬了。

忽然就見庵外吶喊搖旗,像是有千軍萬馬的情形。

陰兵進來報道:「一群醉漢不計其數,竟然把這庵門圍住了。領頭的自稱是醉死鬼,要跟老爺見陣。」

咸淵道:「這種人沒有什麼大罪惡,殺也不值得殺。讓俺先上前去勸他一番,再做決定吧。」

於是就走出庵們,叫醉死鬼答話。

那醉死鬼東倒西歪就走了過來,問:「請老爺幹什麼?」

咸淵於是勸說道:「看你衣冠不整,廉恥也不顧了,沉酣於麴櫱(在上古時代,麴櫱只是指一種東西,即酒麴)之中,潦倒於杯軍之內,名教中自有樂地,哪有像你這樣的?過去夷狄作酒(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大禹喝了之後雖然覺得很好但是又說:『後世必有以酒亡』。國家尚且一定必滅亡,何況你的身體呢?就像是鋒利的斧子去砍枯枝,我沒有見過不掉落的。」

醉死鬼哈哈大笑道:「你說俺喝酒不對嗎?我聽說天上有酒星,地下有酒泉,人間有酒緣。當時堯帝喝過千鍾,孔子飲過百瓢,聖人不是也飲酒嗎?到了竹林七賢,不都是把飲酒當做高雅?我朝的李太白、賀知章等人,也都是被稱為酒中八仙,如果飲酒不好的話,就該人人唾罵他們了,為什麼現在們還稱讚他們呢?俺雖不能稱為酒仙,也甘心做這個酒鬼,正是『但知醉中趣,莫為醒者傳』。」

說完,就躺倒在地,一會兒高歌,一會兒又叫罵,鬧個不停。

咸淵也沒辦法治他了,只能先回庵對鍾馗說:「現在的打算,正好有一著兒,必須跟這邊的太守說,讓他出一張禁止屠沽(又叫「屠酤兒」。指以屠殺牲畜沽酒為業的人)的告示。這叫做『三日無糧不聚兵』。這夥人沒有酒喝,自然就散了。」

鍾馗道:「說的有道理。」

於是整理帽子和腰帶,騎上白澤,一直就到府中去了。

知府接到堂上,問道:「大人到這裡,有什麼見教?」

鍾馗說:「您的管轄內現在醉鬼很多,俺本想斬了他,但是又於心不忍。希望大人能出張告示,禁止屠沽,這些人就可以不被殺自行解散了。」

太守說:「大人吩咐的,但這時候正是臘月月底,也不是祈雨的時候,怎麼禁止屠沽呢?」

鍾馗道:「臘雪佔三白(諺語,臘月的雪上凍可以減少農作物的蟲害),大人不如說是『祈雪』?」

知府道:「有道理,大人請回,下官眼下就去出告示。」

鍾馗又回到庵中,知府把告示隨後就張掛了出來。

不到兩三天,這些醉鬼沒了酒喝,個個都醒了,各自散去,只有醉死鬼還是醉著。

你猜為什麼?

原來他喝成了酒脾胃,沒酒也是三分醉。

他見眾人都醒了,他起來一步一跌的走到酒鄉深處去了。

這酒鄉深處你說是什麼地方:

不分什麼貴賤,沒有什麼尊卑。就算事大如天,也全都能瓦解。

愁深似海,也一概都冰消溶解。

旌旗不動酒旗搖,哪裡需要征戰?

酒馬常猜兵馬歇,哪個還動兵器?

平原督郵,應是(酒窖)窖前吏部;青州從事,無過落井知章。

中山王少不得獨尊李白,酒泉都沒奈何還讓劉伶。

不識不知,恍若唐虞世界,如痴如夢,儼然混沌乾坤。

道路雖然遠但是也一直來往。只要三杯到肚子里,城門不用關自己就能進來,也須兩盞穿腸。

醉死鬼到了醉鄉深處,只見李青蓮(李白)、崔宗之(歷左司郎中、侍御史,謫官金陵。與李白詩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採石達金陵)、畢吏部(畢卓(322年-?)字茂世,新蔡鮦陽(今安徽臨泉鮦城)人。東晉時期官員。太興末年,為吏部郎,經常飲酒而廢棄公事。到過江后,任溫嶠的平南長史,死在官任上。)、賀知章,還有山濤、向秀、阮籍、阮咸、劉伶、稽康等,有的松樹下彈琴,有的在竹林里下棋,有的抱膝長吟,有的仰望宇宙,有的臨水羨魚,有的抬頭看鶴,看見醉死鬼踉蹌的走來,眾仙問他道:「你是什麼人?來這裡幹什麼?」

醉死鬼說:「小人非常能飲酒,想不到醉了,就冒犯了鍾馗,所以逃遁到了這裡。」

眾仙道;「你既能飲酒,就是不俗氣的人了,你為什麼不跟他講講我們酒中的高曠,他自然就會另眼相看了。」

醉死鬼說:「不說還好,就是因為說了一番,他反而禁止賣酒,弄的俺糧草都斷絕了,把一夥兒同伴都散去。他還是惡言惡語,拿了一口寶劍,就是要來殺我,我怎麼打的過他?」

眾位酒仙大怒道:「這樣可惡,我們去跟他辨論一番,讓他也知道我們飲酒可是不一般的。」

於是就離開了醉鄉深處,一直到悟空庵來。

鍾馗問道:「列位先生為什麼到這裡來?」

李青蓮說:「足下特別輕視我們,專門來跟你論辨。」

鍾馗說:「請教。」

李青蓮說:「『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所以說『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我們花朝月夕,就是飲酒作樂,享受眼前的歡娛,消去胸中的鬱悶。足下這麼庸俗,怎麼會知道這酒中的樂趣呢?」

鍾馗道:「先生愛飲酒,確實高雅、豁達。當時安祿山之亂,先生怎麼不以酒退了他,發而被永磷王所綁住了?如果沒有郭子儀、李光弼,先生早已經在楚地囚死了。上不能有助於國家大事,下不能救自己身家,也是不好在飲酒的『高曠』吧?」

李青蓮一陣羞慚的退下了。

畢吏部說:「你說李青蓮飲酒沒什麼好處,那《清平調》三章,不就是從酒中寫作來的?足下不飲酒,請問詩稿能比得上李青蓮嗎?」

鍾馗說:「你不就是那槽前偷酒的嗎?身為朝庭命官,潦倒無賴,竟然為了口腹之慾,去學『狗盜』的行徑,還敢來揚眉吐氣,跟人辨論嗎?」

畢吏部也滿臉羞的通紅,不敢再說話了。

崔宗之、賀知章一起憤然道:「畢公偷酒,正是文人的韻事(指風雅之事),你反而說是『狗盜』,是什麼意思?」

鍾馗大笑道:「聖人云:『細行不矜,終累大德』。(小的言行不規範,終會拖累損害大的德行)如果把盜酒當作是韻事,還有什麼不是韻事呢?」

崔、賀二人竟無言以對。

山濤(竹林七賢)等齊聲道:「你說飲酒敗德,古今帝王就應該禁止才對。那為什麼冠婚喪祭(成年禮、結婚、喪親、祭祀)都不能沒有酒呢?」

鍾馗道:「冠婚喪祭,是禮儀上的喝,不超過三杯,哪裡像你們這樣的整天都是沉醉不起,有損形象?山公大節不虧(整體上來說還是很完整很不錯的),還能寬恕。至於你們這些人,有的守喪期間還喝酒,有的荷婚而飲,有的還因為飲酒而喪命,以至於李核必鑽(晉朝時期,王戎是出名的吝嗇鬼。他家裡種了許多優良的李子樹,李子又大又甜。他怕別人得到他這樣好的種子,所以在賣李子前,把所有李子的核都挖出來。),錙銖獨擅(摳門兒),還假託說是身心高曠,迷惑眾人視聽,不是祖士雅(祖逖)、陶士行(陶侃)那幾位,又怎麼能解救得了晉室的敗勢呢?(你們)只能算是名教中的罪人罷了。」

說的眾仙個個慚愧,人人臉紅,一起都回去了。

那醉死鬼哪裡還敢zhèngchuài(掙揣,上前爭辯),也跟著回去了。

眾仙都埋怨道:「我們原來都是酒仙,幾乎被你累成了酒鬼。趕快滾遠點,再不要來胡纏了。」

可憐醉死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仰前舍后,獨自一人踉踉蹌蹌走了。

【註釋】祖逖(266~321),字士雅。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中國東晉初有志於恢復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太興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淵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祖逖見目睹朝內明爭暗鬥,國事日非,憂憤而死,追贈車騎將軍,部眾被弟弟祖約接掌。北伐大業也因此而功敗垂成。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1])人,后徙居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東晉時期名將。陶侃出身貧寒,初任縣吏,后逐漸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年),任荊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封長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獲贈大司馬,謚號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孫為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他平定陳敏、杜弢、張昌起義,又作為聯軍主帥平定了蘇峻之亂,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功;他治下的荊州,史稱「路不拾遺」。他精勤於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所稱道。在後將軍郭默擅自殺害趙胤后,即率兵征討,不費一兵一卒就擒獲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敵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古代神鬼志怪小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國古代神鬼志怪小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醉死鬼請五酒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