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

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

()第三場是在玄武湖邊的一個亭子裏進行的。這一局馬小知贏得十分艱難。也就是在開局時他靠着現代的定式佔了便宜,這才以微弱的優勢一路領先。雖然輸了,可高萬峰越來越奇怪,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每輸一場,他的算力、他的功力就增加一分。馬小知越看越是心驚。

贏棋后,更艱難的事卻在等他。當天晚上,王管家微笑着來到了永嘉派的住處,看着馬小知,他的臉上一半是疼愛。一半是憂愁:「馬掌門,我已經和孫機商量過,如果你再勝一局,我和他將會向五位長老建議,廢了你的掌門之位。」

馬小知一臉苦笑。

王管家忽然變得十分嚴肅:「永嘉派的榮辱與天下蒼生比起來,實在算不了什麼。」

馬小知劍眉一挑,臉上帶着笑:「你覺得現在還能廢得了我嗎?」

這次輪到王管家苦笑了:「確實,你在六位長老心中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高,六位長老已經從心裏服了你,讓他們出面廢你,只怕沒人敢出這個頭。」他看了馬小知一眼,道:「所以我只好求你,求你看在我的面子上,這次就放過高萬峰吧。」

說着,他忽然跪了下來。馬小知趕緊扶起他:「可你能不能讓我多贏他幾局再說?」王管家直搖頭:「不行,這樣會讓小王爺懷疑。」對於王管家,馬小知一直有一種父親的感覺。現在他這樣,自己只能答應。

第四局,高萬峰果然贏了。雖然讓了他,但馬小知暗地裏還是心驚。當馬小知開局不用那些現代定式,純粹和高萬峰在中盤比拼內力時,他發現高萬峰地內力已經和自己越來越近!假的入定心法居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高萬峰的功力提高了那麼多!

既然已經讓了。那就只能繼續讓下去。第五局,第六局。高萬峰依然贏。四比二!

第六局完了后,馬小知正在住處聲悶氣,王管家又找上門來了。這次他卻是要馬小知接下來用盡全力勝上兩盤的。這樣才不會太明顯,別人才看不出。馬小知大笑:「要我讓的人是你,要我贏的人又是你!」王管家一臉尷尬。

接下來馬小知竭盡渾身之力,又贏了兩盤。只是一場比一場贏得兇險,特別是第八場。這時地高萬峰,功力已和馬小知相差無幾,對馬小知的那些現代定式,他已研究得差不多。馬小知見不能在這上面佔便宜,只好和他硬碰硬地比拼內力。拼到最後,兩人消耗光了所有地時間,馬小知這才僥倖贏了一子。

雖然馬小知暗地裏相讓,但這八場對決依然場場精彩絕倫。每一招每一式都妙到毫顛,金陵城中的人看得如痴如醉。

不過一些絕頂高手還是看出了其中的破綻。永嘉派的五位長老一起研究了這八場對決后,越看越覺得疑惑:前幾場馬掌門完全有把握將高萬峰一舉拿下,為何偏偏在緊要關頭,放高萬峰一條生路?孫機無奈之下,只得說了趙思睿小王爺的事。五位長老這才明白,恍然大悟之餘,想到馬掌門為了天下蒼生,不計個人榮辱,不禁萬分佩服。

第九場乃是關鍵之局,這一場如果輸了,接下來馬小知最多將局勢扳平,那樣的話就要再加賽三場!金陵城內的人為了多看幾場巔峰對決,倒是個個巴望着平局。

本來按照王管家與孫機以及五位長老定下地計劃,馬小知應該連輸兩局。然後這場大戰就算完了。接下來玄武派慶祝,永嘉派則等著玄武派的自我覆滅。可馬小知想到自己受的窩囊氣。偏偏施展畢身功力,將這一場贏了下來。

王管家、孫機與五位長老想起趙思睿小王爺的話,個個心驚肉跳。馬小知只好安慰他們:「第十局我讓他就是,加賽三場時我再讓他贏。」孫機與王管家想到掌門畢竟是少年心性,喜歡要強,只得算了。五位長老覺得這樣也好,如此一來,掌門最後雖然輸了,永嘉派的臉面上倒好看些。

第十場還是在秦淮河邊的畫舫里進行。大戰前夕,馬小知想起自己本來應該大出風頭的,沒想到時運不濟,風頭沒出到,反而受了一肚子的窩囊氣,不禁覺得氣悶。

他坐在院子裏,沉悶良久,越想越不服氣,胡思亂想時,忽然記起一件事來:自己在上學學歷史時,可從來沒聽說過大宋和遼國在「膻淵之盟」后,又割讓十一州給遼國地。這就是說,自己無論是贏還是輸,小王爺趙思睿都不會成功。想到這裏,他豁然開朗,不禁大笑:高萬峰,看我這次是怎麼收拾你的!

可新的煩惱隨即又來了,王管家、孫機和五位長老為了天下的蒼生,都在巴自己輸,自己要是贏了,該怎樣向他們交代?自己是現代人,知道歷史,可他們不知道,自己該怎樣和他們解釋?難道直接告訴他們趙思睿小王爺絕對不會去遼國借兵的?他們也不會信啊。

一直到了第二天,他也沒想出招來,只好匆匆上了場。在秦淮河邊的畫舫里,棋快下到中局時,他還在沉吟:讓還是不讓?

沒想到進了中局后,這個問題他再也不用想了,因為他已經讓不起來了。

高萬峰地功力幾天之內,忽然暴漲,他的招數大開大闔,舉手投足之間,已沒有任何破綻!馬小知不禁倒抽一口冷氣:高萬峰的功力,這時只怕已經在自己之上了!

遇到了平生難得一見的對手后,馬小知的鬥志被徹底激發出來。他的心裏再也不想什麼讓不讓棋,也不去考慮什麼輸贏。所有地心思全部放在了棋盤上。

兩人一直殺到中午,還未分出勝負。

盤上這時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兩人妙招迭出,棋盤上頓時精彩紛呈。趙思聖、趙思睿、趙思哲三位小王爺被棋局吸引,這時顧不得禮節,都站到了棋盤邊上,深怕漏看了妙著。

就在這時。秦淮河裏忽然冒出二十幾個水鬼來,那些人手上都拿着弓箭。一浮出水面,對着畫舫就是一陣亂箭。

雲娘因為不懂棋,所以一直在看風景,一見情勢不對,她立即將馬小知拉倒,魏王的二公子趙思哲小王爺這時正好在馬小知身邊,馬小知倒地時。順手拉了他一把,將他也拉倒在地。趙思聖與趙思睿兩位小王爺這時正在高萬峰身邊,卻替高萬峰擋了幾箭,玄武派弟子立即也將師尊拉倒在地。

因為有畫舫的船幫擋着,倒在地上的人總算躲過了一劫。

那些水鬼射完箭后,立即重新潛入水中,不見了身影。

王管家雷震天雷將軍這時才帶人趕過來,只見楚王與趙思聖、趙思睿兩位小王爺倒在畫舫之中。每人身上都中了十幾箭,已經死了。王管家頓時倒抽了一口冷氣:保護楚王與三位小王爺是他地責任,現在楚王與兩位小王爺死了,自己保護不周,可是要掉腦袋地。

聽說了事情經過後,王管家立即傳下令去:所有禁軍沿秦淮河兩岸搜索。他就不信這些水鬼會一輩子都在水裏。禁軍人手不夠。王管家又立即下令,調金陵城中的軍士過來協助。

楚王與兩位小王爺遇刺地事傳出后,立內即轟動了金陵城!大家紛紛猜測兇手是誰。

馬小知、雲娘與趙思哲小王爺起身後,看着楚王與另外兩位小王爺的屍身,三人暗地心驚。趙思哲小王爺想起幸好馬小知剛才拉了自己一把,不然自己也和他們三人一樣,橫屍當場,心中對馬小知充滿了感激,這時趕緊過來拜謝救命之恩。

秦淮河邊這時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岸邊與水中全是軍士。半個時辰后。在水中搜索地官兵終於發現了水鬼們伸在水面上的吸管。撥出吸管,又用長槍一番亂刺后。終於將這些水鬼逼出了水面。可惜這些水鬼全是死士,一見逃不出去,紛紛自殺。如此一來,倒斷了線索。王管家得報后,連呼可惜。他害怕趙思哲小王爺又有什麼三長兩短,當即派兵士將他的住處圍了個水泄不通。

第二天,王管家與在金陵的一干官員正惴惴不安時,京城忽然來了消息:當即皇上駕崩了!王管家趕緊帶着趙思哲小王爺與一干官員回京。

趙思哲小王爺離開金陵時,特地又過來拜謝了馬小知一番。

官員們離開后,金陵城內的士紳商量著要讓永嘉派與玄武派的兩派掌門把棋下完。誰知這時高萬峰卻瘋了!一代宗師,卻落得這個下場,眾人不禁唏噓不已。

馬小知只好帶着孫機與五位長老回永嘉總堂。離開前,他帶着眾人又去金陵城外的那座鄉下別院住了一天。站在別院門前,看着前面連綿地山峰,馬小知不禁感慨:南唐的那個大寶藏,究竟藏在哪兒?

想着想着,他來了興緻,索性一個人也不帶,去那山中遊玩。到了山腳下,忽聽有個聲音高喊:「寶藏!我的寶藏!」仔細一瞧,卻是高萬峰,只見他蓬頭垢面,路過馬小知身邊時,看都沒看他一眼,好似從來不認識他一般。

馬小知正在感慨,斜刺里衝出十幾個人來,呼啦一聲,將他圍在中央,領頭的正是他那位死去多時的父親馬青山!只見馬青山手提大刀,看着馬小知哈哈大笑:「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上次在秦淮河裏沒射死你,沒想到卻在這裏讓我碰到了你!」

馬小知一驚:「難道射殺楚王與兩位小王爺,是你一手安排的?」

馬青山笑道:「當然是了。那個昏君讓我絕後,我自然要殺他兒子!可惜只射死了那位趙思睿。」

馬小知疑惑道:「讓你絕後?難道我不是你兒子?」

馬青山一臉獰笑:「反正你要死了,我就讓你死個明白。二十年前。我考中進士,你娘隨我一起進京。只因我喜好圍棋,那昏君對我倒也青眼有加,他創立京師門時,還讓我做了裏面的護法。沒想到這個昏君見你娘漂亮,趁我不在,就勾引你娘失了身。還懷上了你。

當時我不知就裏,直到我在金陵為官。與高萬峰起了齷齪,高萬峰想害我時,我才發現了這件事地真相。嘿嘿,高萬峰想害我,其實我早就知道,我本想先下手,可顧忌高萬峰身後地後台楚王。於是有一日。我引開高萬峰,然後派人潛入他的書房,盜走他與楚王之間的書信。我本來是想看看高萬峰與楚王是如何勾結的,沒想到在書信中卻發現了你原來不是我的親生兒子。

當時我萬念俱灰,想到我仕途之所以順利,全是因為那個昏君看在你娘的份上,不禁又羞又氣!大宋是他趙家地天下,我再也不願意留。於是將計就計,詐死後去了遼國。這些年我一直在想着報仇,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說着舉刀朝馬小知砍來。

馬小知心中這時亂成了一團麻。自己的父親,居然是那個死去地皇帝!馬青山的刀這時已經砍了過來。

就在這危機時刻,有個人擋到了馬小知身前,硬生生地一把將刀從馬青山手中奪了過來。然後反手一刀,正砍在馬青山胸前,馬青山啊呀一聲,倒在地上。馬小知一看,這人卻是高萬峰,不禁十分奇怪:他怎麼不瘋了?並且還好心救自己?

馬青山帶來的人見頭領被人砍死,馬上圍了上來。高萬峰手持大刀,左沖右殺,又砍翻了幾個,自己身上也中了幾刀。那些人見討不到便宜。發一聲喊。立即散了。

高萬峰這時再也支持不住,倒在地上。馬小知趕緊扶起他。看着馬小知。高萬峰氣喘吁吁道:「小王爺,高某救駕來遲,還望恕罪。唉,要不是我看見他們在殺人,受了驚嚇,只怕現在還瘋著。」

馬小知一頭霧水:「高,高,高掌門,你……」

高萬峰苦笑道:「你是問我為什麼會救你吧?其實我以前是皇帝身邊的大內侍衛,皇上怕馬青山發現你的身世后對你不利,這才命我暗藏在馬青山身邊保護你。唉,後來高某沉迷於圍棋,差點倒忘了身負的重任。」說完,聲音越來越弱,最後終於死了。

馬小知呆坐在當地,良久才回過神來。

………………………………………………………………………………………………………

馬小知帶着眾人回到永嘉派總堂,一個月後,朝廷忽然派人過來頒聖旨。原來趙思聖與趙思睿兩位小王爺死後,趙思哲小王爺倒撿了個現成的便宜。朝中大臣想起皇上對趙思哲小王爺一向寵愛,就立了他為皇上。趙思哲小王爺即位后,想起秦淮河上幸虧馬小知救了自己,於是知恩圖報,特意命人過來頒發聖旨,以示嘉獎。

接完聖旨,馬小知向使者打聽王管家地情況。王管家雖然保護楚王與兩位小王爺不周,但因為護送未來地皇上進京時盡心儘力,功過兩低,倒也沒什麼事。馬小知這才放心。

有了皇上撐腰,永嘉派在江湖上地地位日漸顯赫。龍虎門在江南再也不敢與永嘉派為難,永嘉派順利地將玄武派合併過來。合派是大事,不過玄武派里的管事之人,不是瘋了,就是神智不清,故而倒沒遇到什麼麻煩,饒是如此,幾位長老也忙了一個多月,這才妥當。

現在大家是一家人了,永嘉派少不得又替玄武派里那些原來管事地人醫治,不過有的已經再也治不好了。

曹傑本來不想聽從馬小知的安排,後來見馬小知的勢力越來越大,沒有法子,只好帶着丹娘去了福建。攝於馬小知地威勢,他對丹娘倒也好了許多。

這年秋天,馬小知終於將素素和雲娘娶進了門。第二個月,玉卿公主也嫁了過來。三女聽從馬小知的安排,在一起時不分大小,都以姐妹相稱,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大宋和遼國因為玉卿公主與馬小知的聯姻,倒比以往更加親密了些,邊境之上,再也沒了戰事。

而馬小知也越來越受江湖上的人推崇,最後終於成為一代宗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逐鹿大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逐鹿大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