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來去匆匆

第146章 來去匆匆

海蘭珠看着眼前似曾相識的人,努力回想在哪裏見過。卻聽到老婆婆說:「醒了就好,可把你家相公急壞了。」

「您誤會了,我們素不相識,這位大俠是我的救命恩人。請問莊上有女媧廟嗎?」

「當然有,這裏的人們家家觀世音,戶戶女媧娘,若沒有觀音菩薩和女媧老母,就沒有這些人的存在和繁洐生息。」

「哦,定有感人的公案,能講給我聽聽嗎?」

「元朝初,忽必烈為了鞏固蒙古人的統治,將國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為元朝建功立業的漢臣也不同程度遭到打擊,一時間民怨載道。右丞相史天澤為保護漢官漢人做了大量努力,雖心繫國泰蒼生安,卻常被蒙古人、色目人中的權貴誣陷。有一年,他正在前方打仗時,他的季子史青山因看不慣蒙古權貴當街侮辱漢人將其打傷,不料卻被貫以反叛罪。得知宮中要連夜抄家的消息,史青山一家踏上了逃亡之路。當史青山的母親得知兒子一家悄悄逃亡的消息時,一邊喊冤一邊哭念觀音聖號;史青山的妻子一路念'媧皇奶奶救命'不止。走到真定(今河北正定)時,所有人馬竟被兩道彩光托起放到此處。史青山的妻子看到了在空中的女媧和觀音。官兵追到此處頓時迷了路,只好回京復命。後來,在史天澤夫妻的努力下元朝皇帝查明了真相,便不停派官兵尋找青山的下落未果。」

「史書載史天澤只有兩個兒子,竟不知還有季子。史老夫人定是急壞了,她的餘生如何能過得安穩?」

「多虧觀音託夢才使她心安。」

「如此說來,她曾來過這裏?」

「史老夫人按夢中的指引,確實和丈夫曾經來過這裏,家譜上有記載,可是青山一家下定了要在這裏隱姓埋名的決定,老夫人理解從小恬淡不爭的兒子不願再受折騰的心情,便成全了他的心愿。史老夫人沒少跑這裏,自己的私房錢全都資助到了這裏,老夫人一心想將自己的屍骨埋在這裏,終未能如願。」

「史老夫人頻繁來這裏,難道就沒有引起朝廷的懷疑嗎?」

「朝野上下都知道史青山一家在這裏神秘失蹤,史老夫人每以看看兒子為由來此,都很理解同情,況且史家待人極是寬厚,那些下人寧死也不會漏出半字,也便從未出現過不測風雲。」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當時史天澤在朝時,為國泰民安提了很多好建議,並用盡全力保護了漢官和天下蒼生,上蒼不負善人心。」

「姑娘對歷史有研究?」一旁的俠義公子問。

「只是淺嘗輒止罷了。」

服下湯藥后海蘭珠病情大好,便提出要去女媧廟進香。

老婆婆立刻為她準備進香的供品。

「不知能不能在廟裏為觀音菩薩進香?」

「女媧廟和觀音殿在一起,兩處都可進香。」

「為何不在一處?」

「當初駐紮下來,史青山夫人提議修女媧廟,廟修到一半時,史老夫人提議塑觀音全身,便又修起了觀音殿。」

「至誠赤心實難得!」

「家譜記載當初建女媧廟和觀音殿時發生了很多奇妙的事,當日發愁缺的東西,到了次日便呈現在了工地上。」

「心誠則靈,至誠感通呀!」

俠客公子提起供品主動相陪,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夫婦欣然當起了嚮導。

一路之上,俠客公子對體弱的海蘭珠時時觀照,海蘭珠總會望着他努力回想在哪裏見過。

老婆婆感覺海蘭珠的眼裏滿是柔情。

到了女媧廟進得大殿,海蘭珠看到塑像中的女媧的眉眼和衣着與昨夜夢裏一樣,甚為驚嘆。再看看兩旁,左邊塑著史澤天的祖父史倫、父親史秉直和史澤天,右邊塑著史澤天的夫人和史青山夫婦。海蘭珠不由想起了梅隱園,神廟加家廟的佈局如此相似。

拜完女媧廟便到了觀音殿,觀音身旁塑著善財、龍女,殿堂兩旁塑著文昌和唐玄奘,海蘭珠對這個組合很好奇,但也覺得在理。

上完香準備下山時,女媧廟裏的道姑匆走過來說:「姑娘,這裏的簽很靈,抽一支吧!」

海蘭珠愣了一下,望了望老婆婆和俠客公子,兩人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靜若初子遇雷神,動若脫兔連同根。同為蒼生下凡間,天上人間永相依。」

海蘭珠感覺這簽似曾相識卻又不完全相同,她想起了自己夢中的一些片段,又在腦中回放着自己的心路,那些深深的傷害總是不斷重複。

「莊上正好來了兩位貴客,'桃李春風苑'今天正式開門迎賓。」仙風道骨的族長走過來說。

「女媧老母派神鳥建成桃李春風苑,簽讖莊上來了陰陽兩個貴客時就開門請進,不料意這麼快應驗。」

海蘭珠想起夢裏女媧說過的話,對桃李春風苑充滿了好奇,但她為難地說:「我們素昧平生,孤男寡女怎可在此,不如婆婆陪我們同進苑」。

「女媧老母秉天命行事,自有她的道理,姑娘不可多想。」

「她看他的眼神哪像素昧平生,分明是情深意濃。當初我鍾情於你,在眾人面前從不敢這麼看你,這姑娘可真夠勇敢的。」老人的小孫媳在回家的路上對丈夫小聲嘀咕。

「肉眼凡胎與仙根慧脈當然有區別。別亂嚼舌頭自招禍。」

「奶奶的話你要聽,少說話福報大!」

三人說着話便到了家中。

翠竹為牆的苑內開滿了各色的桃花、梨花、梅花、菊花,牡丹、月季、芍藥花,院中的荷塘里還有紅色的錦鯉游來游去,白鶴、孔雀、壽帶鳥、錦鳥在花間穿行。一棵花滿枝頭的桃樹兩旁邊是葡萄架和紫藤架,架下是玉石的茶桌和圍棋桌。海蘭珠如同走進了夢中的仙境,一切的煩惱頓時煙消雲散。

她繼續往前走,仙境般的亭台樓閣呈現眼前,中間是每層三間房的三層天禧堂,左邊是每層一間的三層崑崙妙應閣,右邊是每層一間的三層梅園流韻齋。

他們剛走近,閣和齋的門自動打開,一股暖風將他們分別推到了兩邊的門口。海蘭珠登上梅園流韻齋的最上層,這裏的房間不大,擺滿了經書,景緻都在房子周圍。這裏是憑欄讀書、看天觀景、聽雨賞雪的至境,綠色的竹、紫色的花將金黃色的桌凳襯托得十分顯眼。海蘭珠清楚記得自己在悔簾洞時已是秋天,這裏卻春和景明。

海蘭珠坐在凳子上望着對面,卻見俠客公子也正坐在對面的凳子上望着自己。打招呼,彼此的聲音竟聽得十分清晰。

從此,他們便在每天的傍晚隔着樓閣談天說地。

海蘭珠在第一層的廚房裏做各種天然植物羹湯和鮮花餅,在二層的寢室里歇息,在三層的小屋裏誦經祈平安。

每天早午飯時,海蘭珠便會將湯和餅端出來放在葡萄架下的玉石桌上敬天地后飲食。俠客白天忙碌在外,偶爾會吃一點海蘭珠的餅和湯,但每天傍晚會堅持在樓頂隔空說話。

有一天,正當他們午時同坐葡萄架下共進餐時,桃樹竟次第長出果實,一顆粉嫩的大桃子在他們眼前晃來晃去,海蘭珠的眼珠隨着桃子不停轉動,俠客公子啟動輕功去摘桃子,桃子卻像與他捉迷藏般幻影遊動,終未如願。

海蘭珠的生活里吹進了久違的春風,她的千瘡百孔的心漠有了希冀中的星點綠洲。每天傍晚望着星空的隔空說話竟成了她的期盼。她把自己所有的遭遇、苦惱和錐心之痛都毫無保留地向他傾訴,他傾聽中的勸慰讓她的沉重一點點減少。她多麼希望這一生就這樣與他隔空傾訴到永遠。

大雨滂沱,百花凋零,海蘭珠找遍桃李春風苑的每一個角落,都找不到俠客公子的身影。腳下一打滑,她跌倒在葡萄架下。醒來才知是一場夢,當她坐起身時,項上的珍珠項鏈自然斷裂,起身下地珍珠散了一地。她顧不得穿鞋,跑到葡萄架下,看見桃樹上的果實奇迹般地全部消失了。俠客公子七天沒有音訊。

海蘭珠上樓穿上鞋子去準備再上山進香,她擔心他有什麼不測。剛走出門就聽到在溪邊洗衣的一個眉間有痣的老婆婆用山歌調子唱道:「看似美好卻短暫,剜心挖肺又一劫。若要輕鬆走紅塵,斷舍離處常自在。」

唱詞句句鑲進海蘭珠的心裏,她返身上樓倒在寢室不吃不喝躺了一天一夜,傍晚渾身發燒,連喝水的力氣都沒有,神醫老婆婆的到來才使一息尚存的她拾起餘生的行程。

從此她望斷天涯也不見曾聽她傾訴的人,遙遠的皇太極、曾讓她用生命守護的女兒丹吉,所有她想抓住的一絲美好都離她遠去。孤獨無助的她在希望與失望交織的痛定思痛后,將斷舍離請進了生命。

她在向老婆婆學醫的同時,得夢中指點走進更廣闊的中醫、書畫世界,把蛻變的心路寫在綠水青山間。

清明將至,她記起女媧夢中所囑,啟程向梅隱園進發,卻在路上巧遇俠客公子成婚。而此時的皇太極已在蒙古草原四處尋找失蹤的海蘭珠。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世修得花月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三世修得花月圓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6章 來去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