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要不要遷都

第375章 要不要遷都

張政帶着人一路顛簸回到了薊城,薊城內外自是一片歡慶,許多民眾自發的上街唱歌跳舞來表達歡快的心情,這與燕趙地區百姓的性格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們看到了好日子即將來臨的希望。

張政一直以來對燕國的舊地小心的經營著,使得戰火沒有蔓延到這些地方,但漢國連年對外用兵大部分的物資都是由這些地方供給的,張政雖然體諒百姓的飢苦,各種稅賦還是要征的,現在戰事停止了以大王張政的仁慈怎麼也會給百姓減輕點兒負擔。

百姓們的願望很快就實現了,張政回到薊城第一件事就是宣佈在漢國全部廢除徭役,除稅收之外官府不再對百姓統一收取各種費用。這對漢國早期統治地區影響不大,但對納入漢國管轄的地區的百姓來說卻是天大的喜事,他們已經被以前的統治者壓榨的一無所有,以前官府的路數就是有錢拿錢,有物拿物,錢物都沒有了,那不還有人嗎,就把人抓走。民眾在惡劣的環境下從事繁重的工作,每項工程都死人無數。現在大王決定不再徵召徭役給了百姓安心從事生產的機會,百姓終於有了一種天下太平的感覺。

免除徭役只是張政減輕百姓負擔的第一步,張政還有許多改善百姓生活的計劃要等跟君臣商議之後才能實行。

等張政坐上了大王這個位置才明白「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的道理。

許多事情不可急躁,要掌握火候,還要各種因素相互配合。就如給百姓減負這種事,一下子減太多反而讓百姓不會相信官府的誠意,感激一陣子之後也就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官府逐漸的也將失去在百姓中的威信。只有一點兒點兒的向百姓釋放善意,百姓才會感覺到有一個對自己不錯的官府的存在。

張政決定減輕百姓的徭役最忙碌的要屬底層的官吏了,大王一句話天下百姓都叫好,高級的高官將大王的命令傳達下去也就完事了,底層官吏卻要面對由此引出的一系列問題。官府能夠役使的人力少了,要建設工程按照大王的規定全都要以有償的方式進行,收上的稅錢總量是有限的,需要花錢的地方卻很多。但該乾的活還要干這對官吏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張政回到了薊城,漢國的朝會又得以正常進行。大臣們重又見到自家的大王倍感親切。

漢國的官僚體制已經運行了幾年時間,大臣們逐漸適應了各自在朝堂中的地位,現在漢國的官員與從前各國的卿相是不同的。

以前各國的卿相同大王可以說是一種合伙人的關係,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獨立運行的資本。現在的大臣則完全變成了大王的員工。大王擁有一切事情的最終決定權。所以大臣們更希望大王總在王宮裏獃著,隨時可以向大王請求,由大王作出最後的決定。

張政外出征戰,漢國又積壓下來許多事務要處理。張政在接連忙碌了幾天之後,一切才走上了正軌,大臣們有時間又提起了大家都很關心的漢國都城究竟設立在什麼地方的問題。

大臣叔孫通首先對張政啟奏道:「大王現在天下歸一,我認為應該還都洛邑,洛邑乃周天子王城所在,大王繼承天子正朔,理應在洛邑王城內號令天下。」

「我認為,咸陽城前有崤函之固,後有巴蜀作為糧倉,可保萬世永固。」蕭何早就建議過張政要定都咸陽,現在又有人提起此事,自然要堅持自己的主張。

當然還有一大批早期跟隨張政的大臣希望漢國的都城在薊城不動,他們對此地的生活已經十分熟悉,如果遷都的話會有各種的不方便。

面對大臣的建議張政給出了明確的答覆,遷都是不可能的,現在百廢待興,遷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從大王到官員還沒有到過奢侈日子的時候。

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張政沒有說,雖然天下一統,但來自北方草原上的威脅還沒有消除,匈奴人很有可能打過來,那時薊城就成了最前錢,作為大漢國的王張政要呆在這裏親自抵禦外敵的進攻。

如果大臣們知道了張政的真實想法,會更加努力的讓張政遷都遠走的。

大臣們覺得張政這個王對大家來說還是不錯的,除了愛上戰場冒險讓大家擔心外,還沒有什麼大家都不能忍受的毛病,現在看來還是張政當王對大家有力,因此大臣們希望張政安全。

「既然不遷都了大王的王宮要不要修繕一下。」元芳見大王不準備將都城遷走,心中很高興,順便關心一下大王的生活起居問題。

雖然大王說要過勤儉節約的日子,但大王現在住的地方確實有點兒寒酸,也就相當於一個富商的宅院,與大王的身份很是不符。

「我那裏已經住習慣了,不用改變了,倒是咱們議事辦公的地方需要擴大規模。」來是大王居住和辦公全都在王宮之內,張政決定進行一下改革,將王宮的辦公功能分離出去。這樣張政雖然辦公不方便,卻也清靜了許多。

「大王準備建一個什麼樣的辦公室地點?」聽到張政的話大臣們都來了興趣,這辦公地點的建設可是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上班都不爽,那還有什麼幸福可言。

「我準備用鋼筋水泥建造一些樓房,方便大家集中辦公,具體的形勢要經過仔細研究後方能決定。」張政為新的辦公地點定了一個調子。

隨着漢國官僚隊伍的壯大,原先的辦公地點顯得十分擁擠了,張政想過讓各部尋找地方獨立設立機關,後來發現由於現在通信條件各部門分散辦公又很不方便,於是張政決定還是要集中建辦公樓。各部門獨立卻又離著不遠,可以相互通氣,互相配合。

另外張政對朝會這種張政一個人說其他人亂鬨哄的說,就議事方式也很不滿意。想要偷懶的平日裏只召集各部的首長開個會進行佈置就行了,那樣有一個大點兒的會議室就可以解決了,皇宮中的大殿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張政只是有點兒遺憾,經自己這麼一改,以後富麗堂皇的皇宮建築大概不會出現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滅秦代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滅秦代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5章 要不要遷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