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回 楚歌憶情思鄉顏 湘曲昭義絕親緣

第137回 楚歌憶情思鄉顏 湘曲昭義絕親緣

詩曰:

銀霜傾江舞天嬌,馨芳滲香騰仙豪。宏寰仗鳴浴火鳳,丹曦旭溫紅塵道。凡俗行義素品修,昭巡度心錦華朝。苦磨迎難金顏秀,普濟滋淋碧芸雕。擎柱撐岳挺玉霄,曉辰映霞報晨皓。何期神榜譽春名?赤奉火輪曌日耀。朝夕功著為誰開?古今通路撫她笑。

人生之行乃源於明白過去,昭悟當下與探索未來,而這世間之物皆可相輔相成,護通護益,人間昭悟仙中化,仙中普濟人間跨。

而凡人之修則用身感昭,以行明體,用思悉態,使精暢通而無阻,使氣結固而凝華,每到生命之意理得到近一步的提升,修為也就高深一層,直到問鼎仙緣之門,追求世間最美好之物,此因便是美之源在於心,而非在於人。

但仙家之修則從這生命之華中分解眾精之因,布灑於寰塵之中,修華築精,結靈凝氣,重於二合一,以眾精而凝華,以眾靈而結氣,周而復始,以言度生,以行化靈,以智增慧。必探之路更是廣袤浩瀚,所尋之為便是人間至純至愛行,故而非端坐於凌霄殿暢論這六界事,亦非屹立於天巒峰飽覽那九州態,更非騰駕於仙獸騎欣賞其三道景,亦非閑跨於玉庭而逍遙愜意,威穿於碧霄而怡情醉心。

而我……我甄仙玉只是那萬紅叢中的小野花,也只是那波瀾闊江中的小魚蝦,亦只是那蒼天密林中的小古樹,再過平淡而無奇,樸素亦無華,微不足道的光景罷了,但我依然還是我,一直以來都是那個不加粉飾,未裹艷妝而天然自成、天真無邪的甄仙玉。

我曾多麼渴望成為一隻無憂無慮的鴻雁,可尋找那屬於自己的天地,翱翔於無際的自然中逍遙而自在;我也曾寄求於成為一匹能日行千里的良駒,伴隨於壯士而跨上那萬里疆域可驅敵平賊,保家衛國。

但我更想的是成為觀音凈瓶中的濟世柳枝,一滴清露便可化盡天地間的不平事;也更想成為那丹曦中的一縷清輝,金芒能照耀於乾坤中的每一寸黑暗之地。

可惜我依然還是我,並不是那個功標寰宇的明德聖君,也非是這普濟眾生的楚河大仙,只是那願施赤心照丹青的甄仙玉,願與風雪為伴,與生靈作友的甄仙玉,此生必不負本志。

時光若蜻蜓點水,錦繡風華轉眼即逝,或許你們只記得當初我那屢經滄桑,精疲力竭的臉龐,卻忽略了那曾勤若蜜蜂,辛勞而採花,為愛而廢寢忘食的我,畢竟追源溯本,猶若水中撈月而深不可測。而我為何要如此辛勞,甘願奉於千萬世?

因為我甄仙玉愛那富麗堂皇、錦繡如春的乾坤盛世,我也愛那春暖花開的泱泱華夏,更愛那江山圖中的天地眾生,因為我要感謝你們,就是因為你們的生機勃勃,才為這錦繡盎然的盛世添加了萬紫千紅,雖說這顏色中有潔有污,有艷有淡,但這樣的結合才是最美好的,青山也必要紅花的襯映才最為艷麗。

眾仙若問我甄仙玉,你心既如此之大,若廣袤無垠的天地江流,如熠輝閃耀的日月星辰,那志向之偉必高如天巒,凌曌擎空,一生的所欲所求必如琳琅滿目的奇貨商場,亦若富麗堂皇的牡丹王國,仿是美味可口的山珍食館,又或是典雅高貴的行宮別院,到底是何牽引你走了漫長的行路,在飽經風霜的大道上留下了那道道深厚的腳印,像為地公畫上了心酸的妝容,緊記那曾刻骨銘心的經歷?其實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事情的經過。

但仙玉我的心只會泛起欣紅的光色,接着便莞爾一笑地答道:「我甄仙玉之志與求,若說易,便如井中打水,碗內食餐般簡而容易;若說難,也猶若凡間摘星般深而複雜,奇貨縱而可增物添求,牡丹即便可增秀添香,至於山珍海味即使可增食添味,而那豪華靚麗的宮樓更是可迷人心眼,但那些皆為錦上添花之行,則為過眼雲煙之流耳,非出於本質,亦非還於素源,實非我仙玉之志與願也。

而這些往往不及那裹腹留香的粗糧餅,在連年災荒時便可解飢餓之苦,富於人以溫飽,好比是饑寒交迫之時,一碗名貴潤顏的燕窩倒還不及一個能填飽肚皮的粗米糠,而後方又言之:金燕銘秀潤錦顏,粗糠飽腹添空皮。貴品湯飲冷胃飢,唯得清糧將肚濟。

也不及那些蓬草圍構的茅房,雖沒有豪華的裝飾,也沒有精美秀麗的別有洞天,可在冰霜襲冬,雪花漫舞時,能賦予那些無家可歸的難民一安身立命之所,收留體恤貧困的老百姓,成為溫暖之家。此二者相比,一則為天上的寶,二則乃地上的草,為何我甄仙玉竟喜歡這泥堆中的稻草,也不愛那玉霄內的至寶?

這凡塵事人道判,仙霄務神法斷。人間的欲與求乃無窮無盡,若浩蕩的長江般延綿不絕;而施與舍卻寥寥無幾,如清晨的星座般屈指可數。人間的憤與怨乃數之不盡,若熠輝的金柱上騰著滾滾濃煙;而慈與憐乃僅之甚僅,如沙地中裹着層層泥壤。欲求傳而繁衍,施捨卻少而避及。易而求取,難而避隱。

天地皆為利而求,亦皆為易而取,那為施而舍,擇難而行亦要有人願為,故而這施捨,慈憐之舉就由我甄仙玉來做吧,眾仙又何苦為我甄仙玉一人而憂慮不平呢?天地若金光熠亮,我便心花怒放,眾生的安好就是我的安好。

而榮耀的功碑永遠都是留給那些豐功偉績的大英雄,仿若他們才是時代的締造者。

但這金光爍熠的功碑雖可榮耀千秋萬世,也能功著仙榜,更能使得家喻戶曉而頂禮膜拜,但我甄仙玉不要這樣沉重的包袱,它只會剝奪初志,泯滅真性,更能消磨本心,故而只能造成我昭巡天下的絆腳石,仗劍寰塵的阻礙道,清化不平事的擋風板。

神女輕紗盪飛於天地間的清姿,使得乾公坤母激起了無限的回憶,不過昔年思雪疆埋,今朝事風雷行,這神女自貶而身系寰塵,如何迎風踏月而攬這秋實冬華,解這世俗曲直,且拭目以待!

「清清湘淮江,悠悠銘親腔,乖啊乖,你是媽媽的小香香,搖啊搖,搖籃搖到個入夢鄉……

「孤影凄連骨腹情,夜霜悲結血親銘。形憐單鴻催淚瑩,紀思淮音感鄉景。憂迷幾何夢回見,悟覺哪得空願醒!傾舟飄零染蒼鬢,素褶盪游守丹襟。宏宇清顏雪塵華,皓穹團月曌金明。……

幽香裹挾著濃厚的鄉情味,穿過清輝熠彩,百花盛放,生機盎然的世外方境,仿若丹曦熠輝普照於這乾坤盛世,而此刻,這天地間竟悠悠的響起了凄美卻依然富有義凜之音,神女的清姿依然緩緩的往前而行,由遠及近,這目光之中盡透露出滿目的凄哀與舐犢情深而注視着美霞,緩緩而至。

這是湘淮之音,便是家鄉深情之音,家鄉有碧波江流,有青翠山巒,美霞我愛家鄉的山水,愛家鄉的人民,更愛家鄉的親人,這湘音竟像清輝般深深地打開了嚴寒冰凍的心扉,但這聲音中雖滿懷母愛之情,不過卻隱約參於絲毫的大義之情,此刻,美霞那晶瑩剔透的淚花若激起了江濤漣漪,明眸瞬間湧現激動之情,「娘……娘……」

此刻,母親不再是那拯救六界眾生的守山仙聖,她也不再是那威名震玉霄的神女,她也不再是那胸海容眾生而偉大的母親,此刻,她……她只是一個小母親,更是美霞我一人的母親,至尊至愛的母親,沒想到蒙天垂憐,竟讓小女在此地得見亡母……」

清風襲聲這驚天動地,壯義又深情之音,在神女的耳畔深情且動容的響起,緊隨其後,彩艷裹挾著親情而緊緊地相擁在一起,此刻,母女之情包裹着幸福,天地雖大,此刻卻再也擋不住母女相親之情。悲哉!痛哉!壯哉!義哉也!……

正在她們溫暖相擁的此刻,誰知《清月賢義錄》這驚世巨著竟隨風而翩翩起舞,而後空中響起了聲聲豪邁、暢快之音,仿若翠仙舉杯傾歌而醉舞紅塵,不過始終未見其人。

「風雲霄騰華雄姿,詩音驥展平生志。文藝精融瑞彩締,金盤映輝虹霓屹。鴻鸞躍頂凌峰地,梁雁鳴游玉瑤池。神髓曌容富芳跡,法相歡聯布世濟。紫氳昭賢佛妝彌,潔香滲馨紅秀怡。」

美霞聞音而神色從剛才的激動之情轉換為震驚之容,沒想到苦思於賢著的作者,隱名作者竟在此時有了音訊,隨機她滿懷歡欣道:「好個風雲霄騰華雄姿,詩音驥展平生志。喜聞華姿隱宏知,怎驚平志露底識!華雄姿應凌雲志,工整妙對仿賢智。通靈解思菩慧至,追因究根索源系。

您是賢著的作者嗎?求先生現身於小女一見,必終身不忘!求先生……」這聲聲懇求之音也隨之響徹於天地。」

伊言平志莫凌志,非跨鴻志騰天翔。曠古闊雲譽寰振,皓偉宏論醉芳賞。曲內清音弦上奏,言外深意迷中藏。艷華引風飄香襲,精言已喻歡心知。

可她深深陷入思考,:奇怪,華雄姿這三字乃氣勢如虹,有氣吞山河,震於五嶽之勢,應該要對凌雲志才是,這樣才工整,而作者為何對的是平生志呢。

難道她是不懂得詩詞工整相對嗎?可不對呀,若真是如此,又何以會創造出如此的驚世巨著呢?但為什麼不用凌雲志來對呢?美霞心中很是迷茫與無奈,繼續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赤顏休笑紅塵痴,幻迷枉嘆寰世執。偷龍轉鳳天換日,銘心雙志兩相織。機關藏秘秘藏機,知理透識識透知。

聆音興樂清曲淌,尋芳詠青怡情暢。博論寄意歡心敞,慧明通靈喻精賞。錦繡華雲闊宏宇,賢益良思賦庭譽。

鴻鵠銜志永誓盟,伊賢捧心邀月逢。碧慈懿德曌輝騰,舉杯傾秀遨舟乘。慧覽春華婉蕭笙,清義金名懸冊登。

想到此處,她心中似有所悟地說道:「雙志凌春獨秀爭,兩妝騁媚玉華生。嚴姿凝霜清露蒸,寄懷玉瑤墨顏證。芬香雪清辨容真,省思親抉行意正。

志賦傲霜化春來,願逐功錄隱名抬。思融竹柏凌天賽,情曌芸子暖芳開。心熠慧顏綻江彩,行藏金譽雪疆埋。

雙志顯爭骨中節,清名透譽正內品。賢著隱香騁仙顏,博論寄心點意明。天英作言玉巒隱,地傑昭理宏疆行。

金玉鐵腔理猶明,細聆浩天何解之?穹顏傾源富素識,暢怡游女喻意知。作者寄志平生行,欣掩賢名寰宇匿。正立竹精屹身挺,傲迎梅魂綻香盈。」

美霞似乎已明白作者的深意,作者不為名也不為利,為的全然乃是勸人為善,化正驅邪,她之行似乎乃將賢名深深地埋藏在雪堆中,而唯一讓人看到的便是她那顆深深而光亮的赤心。

聞之此言后,太上道祖的明眸與陳氏對視了片刻,而後目不轉睛地注視美霞而道:「呵呵,先賢譽榜古今名,笑點江山宏圖凌。賢義創作標著行,淡薄何沾翠竹品?」

太上道祖所言之意乃是,從古至今的賢能奇士多數都是為了名揚古今,大展宏圖而指點如畫江山,又怎麼會如美霞所言而像翠竹般淡薄名利呢?

聞言,美霞微微的搖了搖頭道:「寄情輝巒埋賢行,細思藏名隱身品。8因盡昭清心意,追源索系慧展形。」

「若為錦容雄顏染宏圖,藝華璀綉攀清途。賢益德才譽天宇,元良赤仁名寰著。皓質貞品垂青冊,鑒言寓思賦文曲。

又何拒熠彩奇著銘芳諱?何將齊天異峰隱慈慧?何至凌霄仙巒鎖清輝?何獻香濃五餚品四味?何昭神宮賢識收腹羅?何比馨芳騁艷喻天道?何屹仙殿寓理賜女遨?何授皓知春機度子豪?

金秋傾引凄酸味,胭脂點月彩艷匯。迎春溫賜甜心味,天香透馨賞情醉。雪冬嚴送苦中味,品霜指寒澀內回。烈夏赤贈火辣味,鮮苔點紅炎中對。

博行賽松曌霄容,賢著參竹凌天宏。妙語震日懾華雄,皓心寄情騰玉瓊。天芳縱隱秀中容,玉華透香春上顏。芙妃聆曲佳訊傳,迢遙彌音賢姿顯。」

她覺得作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已經不言而喻,因為以上八件事已經深深地透露出她淡薄名利之心,她縱然將自己的賢名牢牢的隱藏起來,不過她的行為終究還是透露出了本質。

「哦,小姑娘真是耳聰目明也,又何能看出這樁件不易之舉呢?」太上道祖聞言后而不解地問道。

「玉手墨繪心中心,芳容誠現情內情。精靈粹華曌身行,肆筆盡鈎紅塵性。先畫金滴側輔點身華,猶似瀚星熠輝暖金身;再添卧鈎正屹齊神柱,喻如銀月懸鈎卧天枕;三描潔珠清漪洗碧顏,仿若凈明菩露清華容;四點甘霖降凡普世人,好比富灑澄滴化紅塵。」

誰知此刻,只見美霞伸出潔白如玉的左手,攤開手心,而後目不轉睛地注視着,接着邊念着筆畫順序,邊用右手在手心上寫了個雄渾有力的大字,攤開朝向道祖一看,原來是個「心」字。

只見道祖的明眸像是綻放着艷彩,卻還是依然擺出似有不解之態地注視美霞。

而美霞清楚的知道,自從家遭巨變而直到如今,度過了多少風風雨雨,驚心動魄之事,卻都是因為這個「心」字而支撐着她屹立不倒。

「一顆素潔的赤心,不需要以高貴的氣質來點綴;一顆火紅的丹心,也不需要用華美的語言去裝飾。粉妝而就的傾城只會造成皮囊的負擔,修飾而渠的心靈也只會形成體髒的虛偽。」

隨機美霞正義凜然地再次說道。

「呵呵,小姑娘,那你倒不妨說說看,此書作者的心又是如何呢?」道祖的明眸湧現無盡的歡心之道,繼而於陳氏對視了一眼,而後歡快地點了點頭,接着暢快地問道。

「碧疆垠天佇心海,皓彩霞宇富胸懷。丹艷欣笑溫塵寰,潤綿清露滋靈台。錦芳秀香譜辰曲,玉華賜義暖情來。桃李締聯結榮安,桂穹蔭果騁昭泰。」

「追源溯本雪探春,還清復始霧觀月。點黑化白浪淘沙,觀品明質人覺世。雪裏探春冬尋溫,霧內觀月鏡中花。浪里淘沙濁澄清,人心覺世身熠華。難得!實而難得也!圓化素識難上難,方解世理奧中奧。天盤始形昭潔姿,旭溫傾笑騁惠慈。赤裝易色染墨顏,新容玷原難還質。呵呵,巧慧聰智女稚賢,心覺風雲誰際同!睿慈壯義孤童傑,意明霞顏何瀲容!皓潔雅秀弱嬌娥,思識天地孰齊雄!真乃壯哉!義哉!美哉也!」

「呵呵,說得好!說得真好!今世之人本就膚淺,只會看於表面,少有人會看到內在的本質,小姑娘真是難得!難得啊!」

太上道祖覺得以上幾點,追源溯本,還清復始,點黑化白與觀品明質對當今之世人而言乃極為不易,沒想到卻被這年紀尚幼的小姑娘,與母親正暢訴思親之情的同時還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真是難得,故而面容甚感欣慰地直點頭。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

廣岳辭親傲雪游,

繽塵鑒情煜紅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玉傳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神玉傳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7回 楚歌憶情思鄉顏 湘曲昭義絕親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