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二十三章 理所應當

第三千二百二十三章 理所應當

秦向聽了,微笑搖頭,信步去了。

士卒的宣講內容,是提前向他報備的,其中亦有他的所想,且經過一番討論。對那種討論之中的氣氛,秦向是很欣賞的。

提出建議者,語氣堅定,且有詳細的論證和實例。但你只要能通過道理說服他,便絕不會糾纏,且秦向始終有決定權。

他的決定,麾下會據理力爭,但與執行之間,卻是兩回事。

當時秦向就說了,老弱婦孺反而比青壯多,會不會有點不分輕重?麾下的回應則是,將軍說了,如此更能令民心安定。

既然是大將軍說的,那就試試,以觀後效,秦向沒有再多說。

如今聽了這些災民的對話,他亦覺得其中頗有道理。那麼,那些沒有家人的老弱婦孺呢?內容之中,也會有臨時的組合。

定邊軍軍法如山,也體現在營地的管理之中,隨後的數日,挨鞭子的不是沒有,少數人永遠是存在的,嚴格規矩就是震懾。

開始的十日,會是最艱難之時,但給秦向的感覺,似乎沒那麼……

士卒們除了固定的任務之外,每日都會穿梭在百姓之中,了解他們的困難。協助醫者,做疾病的辨識工作,維持次序。

不過一日時間,他們就贏得了所有災民的尊敬。不單單因為他們是定邊軍,還有永遠掛在臉上的,和煦笑容,待人親近。

更有甚者,許多百姓,會自發的將自己的食物清水,給這些士卒。看着對方的

舉動,他們也知道,士卒們的消耗是最大的。

拒絕,一律拒絕,哪怕自己已經很餓很渴,還是一律拒絕。

「鄉親們,我們是定邊軍,軍法如山,吃了你們的,要挨鞭子的。」

和煦的笑容,伴隨着樸實的話語,百姓和秦向,皆心有所感。

鄉親們是淳樸的,士卒拿他們當親人,他們一樣。自己不夠吃不夠喝,也願意與之分享,同甘共苦,同舟共濟。

說實話,秦向沒看過這樣的兵,袁術的,袁紹的,曹操的,黃巾賊!他們某些時候也會對百姓良善,但定邊軍,是骨子裏的。

他自己也覺得,只要有定邊軍在,心裏就踏實,沒有顧慮。秦向每天也要處理很多的事情,日子雖苦,卻踏踏實實。

各地的物資,還在源源不斷而來,官員士卒的話得到了驗證。最多的,提前了半日,最少的,也是按時達到,從無延誤。

張司徒在飛速趕來青州的路上,大將軍率領蛟龍軍已經到了,開始治水的工作。這個消息宣揚之時,整個營地都沸騰了。

大將軍果然來了,他還說了,會為受災的百姓重建家園,開墾良田。壞人走了,定邊軍到了,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葉大將軍的餅,每次都是畫的最好的,因為他懂普通百姓的心。也知道在眼下的時候,希望和信心,也是最好的物資。

大將軍的消息來了,給秦向的親筆信也到了,短短的四個字。

「聞訊,

極慰!」

聞訊,極慰!一共四個字,卻讓秦向心中受用,據說大將軍對宗族子弟以及也門之人,向來要求嚴格,誇讚也是言簡意賅。

這要是葉歡給他來一封長篇大論,秦別駕心裏還要犯嘀咕呢。大將軍,你有沒有把我當成也門之人?這四個字,舒服。

與之同來的,還有大將軍手書送給自己的書法,同樣四個字。

「善積跬步」!

善積跬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師叔的用意,很明顯了。

一封短訊,四字書法,立刻讓秦向精神飽滿。腹中的飢餓感,大大降低,不要忘了,他這幾日,也就是三兩鍋餅,三兩清水。

和老弱婦孺的待遇是一樣的,定邊軍辦事,說到做到。他的親兵曾將自己的口糧分給他,秦向堅決拒絕,我要同舟共濟。

對士兵而言,那是意志,百姓來說,是堅韌,秦向呢?

用在文人身上,有兩個字,更加的貼切,風骨!

風骨?能當飯吃嗎?秦別駕會告訴你,能,還能吃的很飽。

營地之中有人例外嗎?也有,不但不能餓,還必須吃飽吃好。

一州別駕尚且如此,什麼人能這麼例外?答案是,軍中醫者。

同樣是將軍定的規矩,軍師和軍醫,是要得到最大保障的。無論什麼時候,別人可以餓,他們不行,還必須保證精力充沛。

至於為什麼?秦向也知道原因,這幾日,最為忙碌的帳篷,就是軍醫所在。里正薔夫送來的患者,

都在此間,葯香四溢。

秦向親自去過,那些醫者和士卒一樣,對待百姓極好,且不會以貌取人。記得大將軍說過另外五個字,醫者父母心!

在那些醫者身上,秦別駕看到了,當真是對待病患,猶如子女。

結果呢?至少在眼下,最擔心的病災情況沒有出現,百姓們身體狀態不差,精神狀態良好。這一切,之前幾乎不可想像。

吃飽吃好,很應該啊,別人就算沒得吃,也一定要保障他們,更要睡好。從醫療營回來,秦別駕再度加重了這一點。

做過地方官,曉得民間疾苦,秦向深知疫症的可怕。尤其眼下數十萬人,生活的範圍很小,一旦散播,後果不堪想像。

士卒們平時,還會拿着一種叫做「噴壺」的東西,對着人,按下把手,就能噴出細密的液體,也帶着淡淡的葯香。

麾下告訴他,這叫「消毒」,那噴壺,則是晉陽器物閣打造的。

晉陽器物閣,在如今的大漢,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內中出產的器物,不管在任何城市的市面上,會被最快時間搶完。

那裏面,有着大漢最頂尖的精英工匠,負責農具與軍械的革新。即使身在青州,秦向也知道其中好處,尤其是農具。

一個犁車,在他眼中,能頂得上三四名精壯勞作的效率,且聽士卒說,并州幽州的犁車,全是耕牛在拉,幾乎家家有牛。

家家有牛,秦向是佩服的,百姓們就是羨慕呢

。一頭耕牛,在漢末相當於什麼?葉大公子告訴你,相當於後世一輛不錯的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鳳舞九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鳳舞九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千二百二十三章 理所應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