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第874章 通向長安之路(1)

874.第874章 通向長安之路(1)

歷史的某些重大事情,往往是由一些小人物的推動而產生的,這就一般的看法而言是一種偶然,但仔細思就其中的真實,卻也會發現這樣的偶然中其實也包含着某種必然的東西。就像尹賞處於想要在唐軍中立足而向姜維、馬岱等人進獻的那個擾敵之計所引起的變故一般。在最終的結果沒有看到之前,他們本身也不曾想到,這計策會產生怎樣的後果,而在最後的結果出來之後,他們才詫然的發現,自己原來做下了如此大的事情。

一個單純的立功想法,變成了引起曹魏關中大潰敗的開始,這實在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年輕的皇帝曹睿,自以為自己英明神武,對手中的某一片土地都有絕對的掌握權,能夠得到他手下之人的百分之百擁護,能夠讓他們任意的為自己犧牲——這本來就是一種虛妄的想法,年輕的他似乎忘記了自己所繼承的這個帝國並沒有多少歷史的底蘊存在,而他的核心也不在關中,而是在關東,尤其是關東的河南部分。

鬆散的朝廷,無數由家族勢力糾結而成的朝廷,在這樣國家危難的時候能起到多少作用,在這一場變故中已經讓所有人都看得明白了:無數的家族紛紛向更為強勢的唐軍獻媚,這或許是早就有之的事情,但在唐軍公開了魏軍向用人命來拖延唐軍的腳步,並用犧牲那些小家族的存在來換取「自家」關中的保存之後,這股獻媚的風潮完全轉變成了投降的風潮。

他們都不願意被白白的犧牲掉,儘管投降李唐這邊,很有可能按照李唐規矩對自家的家產進行分割,從而削弱了自家實力,但這樣的削弱和整個家族的滅亡相比卻又顯得沒什麼大不了,在「兩相其害,取其輕」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做出了他們自己的選擇。

「關中非曹魏之關中,乃大漢之關中爾。今漢雖被曹魏所篡,但其婿尚在,並以繼承天命而立唐國,揮師北伐,實為天幸。……我等關中父老當念大漢四百年之餘恩,迎接唐軍而入,逐曹魏等賊子逆臣,以順天意。」不知什麼時候,這麼一個說法在關中流傳著。

就平心而言,這樣的說法實在是站不住腳跟的:李晟是大漢的女婿,而曹丕還是大漢的國舅,大家都是一般的親戚,卻沒有誰比誰更親一點的說法。以此來拉關係這不是糊弄人又是什麼呢?就一般而言是沒有人會去相信這個的。但,眼下卻是不同。

在大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迫切的希望能夠投降李唐的情況下,這樣的說法卻是讓所有人都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而且還是在大義上的理由,為了這個理由,他們都忽略了曹操是昔日漢帝之岳父,曹丕是漢帝的妻舅的事情,也忽略曹操也是李晟的岳父,曹丕也是李晟的妻舅的存在。

一時間他們忘記了許多,又記起了許多,只是對於曹魏方面來說,他們忘記的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記起來的都是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在李唐的強勢面前,一切都顯得如此勢利。

臨渭降了,清水降了,隅糜也降了,馬岱所統帥的涼州軍團,在一路縣城皆望風而降的情況下勢如破竹的前進著不過半個月的功夫便將自己的兵鋒抵於雍城之下,直接威脅到了王雙所防守之陳倉的後路。

沿途幾個縣城,近百個塢堡居然沒有阻擋馬岱大軍半步,令他長驅直入而至此,這讓王雙在焦頭爛額的同時,也感到了害怕。原本他憑藉着陳倉來應對李晟本人的十萬大軍就已經夠頭痛了,此刻卻又加上自己背後馬岱的二十幾萬人馬,不是更令他鬱悶了嘛。

幾乎和所有魏國的守城官員一樣,在得到了馬岱大軍出現的消息之後,王雙也不得不面對這麼一個問題:「如何應對唐軍火炮的奇襲。」——馬岱急進於此,這固然有縣城皆盡投降的原因,但火炮的威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小。

就王雙自己這兒得到的消息來說,唐軍火炮已經被傳到了一個神乎其神的地步。王雙自己也知道這其中肯定有誇張的地方,但對方究竟把這一切誇張到怎樣的地步王雙並不清楚。

於是,連應對正面的敵人攻擊都覺得自己兵力很有些不足的王雙稍稍的遲疑了一下,並沒有迅速的派出兵馬直接迎擊身後的馬岱軍。他並不清楚馬岱因為連續的趕路,已不得不把火炮等重裝備拋棄在後的事情。由此而多給了馬岱一天的時間。在這一天的時間裏,馬岱的大軍將雍縣給包圍了,並等到了從後方調上來的一部分炮兵。終於得以在陳倉的王雙反應不過來的時候,對雍縣發動了進攻。

根本就沒有做什麼防禦準備,也不曾加固城牆的雍縣根本就擋不住馬岱半天的攻擊。大炮一響,雍縣城破,縣令與縣尉死於亂軍之中,一如馬岱攻破西縣一般,原本為陳倉而準備的大批糧草物資皆盡歸屬了馬岱。

物資被奪對王雙來說實在是很糟糕的事情,但相較於後路被斷而言,這物資的事情卻又顯得不怎麼重要了。儘管它們都是由雍縣被攻破而引起的問題,但利害程度卻不一樣。為此王雙特地寫了一份求援信派人交給大都督曹真,請他儘快的派大軍前來救援。

「……陳倉兵只三萬,而敵近十倍於我,後路又被斷絕……糧草雖可支付一年,但人卻應付不了那麼長的時間,若都督再不發兵,只怕陳倉縣將化為飛灰,數萬大軍將因此而死於一旦,絕無倖免的可能……」

看着這一封顯然是寫得情真意切的信,曹真的眼睛不禁有些濕潤,若是讓他自己選擇的話,他肯定會「衝動」的去選擇救援王雙。畢竟,他和郭淮一般都是關中方面少有的大將,千軍易辟,一將難求,曹真可不願意就此失去他們呢。但,不得擅自出擊,必須坐等李晟大軍攻到長安城下的嚴令,卻讓他無法動彈一步。

當然,以他的身份,自是可以不管這樣的嚴令而自行其是的,但這樣做的後果卻是會讓自己被同屬一城的鐘繇給參上一本。「這……到底合不合算呢?」曹真盤算著這一點,心中頗有些猶豫。作為魏國有數的三朝重臣,鍾繇雖然一直都地方,可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似乎還比自己要高上許多。

這一次關中作戰的計劃就是他制定的,而皇帝拍自己來執行這計劃卻沒有給自己派以全權,為得就是讓自己全心全意的去輔佐他。簡單的說就是要自己完全按照這個計劃來,正確的執行他。

「……哎,終究還是動彈不得啊。」思及於此,曹真嘆息了。他終究沒有辦法派出援軍,也只好寫了一封書信發往陳倉訴說自己這兒重重的原因。雖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所謂的這些在王雙他們這些前線大將的眼中是那樣的蒼白。

「算了,還是不要去考慮那麼許多吧。眼下王雙所面對的事情總有一天我自己也要面對,與其一開始就考慮那麼許多有的沒有的事情,倒不如利用王雙的犧牲給我帶來的時間,去仔細的辦一辦如何守住長安不失的事情。」曹真自我安慰的想道。在送出了那份信之後,他便以十分肯定王雙的戰死——或許他認為只有王雙戰死了,對自己來說才是一個最好的結果,若王雙在陳倉失卻之後還活着的話,那他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曹真一直都是十分忙碌的,他一邊打聽有關陳倉方面的種種,一邊則代替鍾繇開始掌管長安方面的諸般事宜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早已是七老八十的鐘繇偏偏在這個時候病了呢?於是乎,長安和洛陽之間的官道變得繁忙起來,在大量有關李唐方面的情報傳送到洛陽的同時,有關鍾繇身體的種種消息也不可避免的摻夾於其中,讓始終憂心於西面的人們不得不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整山河到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整山河到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874.第874章 通向長安之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