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百家飯

番外 百家飯

出身榜眼的趙老太爺悠閑地喝着粥。他家裏新來的一個廚子,做的是一手的好飯菜,最是對他的口味。

新鮮的雞豆磨碎,加山藥、茯苓,慢慢的熬到水米融洽,柔膩合一。最是對他老人家的胃口。

正當他感嘆人生愜意的時候,下人來報,說是二兒子打發人來問安。

「二老爺派小的給老太爺問安。」

趙老太爺頓時板了臉,筷子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告訴他,我還沒死!」

瞧着他生氣了,趙老太爺二兒子趙佑楣派來的家人大氣不敢亂出一聲,只是磕頭,末了瞧著趙老太爺沒下話,才大著膽子道:「回老太爺,二老爺讓小的稟明老太爺。過些日帶三少爺回來,跟老太爺請安。」

「他回不回來干我什麼事?莫不是官做到頭了?」

家人頓時咧著嘴笑道:「二老爺任上政績斐然,吏部已經下了官文,升咱們老爺做杭州知府。小的給老太爺道喜!」

當得知二老爺要回來的消息,大家都翹首以盼的張望着。老太爺雖然不說什麼,但是家裏人已經忙着打掃宅院,安排房間。其中有對二老爺回來的賞錢的期盼,以及對二太太的敬畏。

二老爺的官架很小,不過是五輛青呢馬車,後面跟着駝了幾大車的東西。這讓看熱鬧的人微微有些失望。這跟當年二老爺出去上任的時候差不多。

王九指正盤算著今晚的宴席,為了瑞雪他在一戶人家找了份事做。他已經打聽清楚二太太為人挑剔,更聽說三少爺是個挑嘴的孩子。縣裏的一干官員,再加上鄉紳,這席面卻是有些講究。

廚房的人卻在那裏學說二老爺回來的情形。

「二老爺的行李跟當初離家的時候差不多。」趙原撇著嘴道,「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咱們二老爺雖是個知縣,可是也做了好些年了,怎麼也該有個五六萬的銀子吧!」

老廚子趙山啐了他一口,趙原哪裏敢跟父親頂嘴,忙離得遠遠得:「不過,有好幾個女子還戴着帷帽,家裏不是就兩位姑娘么?這麼多了那麼多?」

過來打熱水的婆子聽了笑道:「除了兩位姑娘還有二太太跟前的丫頭,你又不知道二太太規矩大,會調理人。」

廚房這時很閑,畢竟回來的人要先拜見了老太爺,然後回房梳洗后,再開席。現在的天氣也熱,準備的都是冷盤跟現炒的菜。

趙原嘆了口氣道:「家裏的三個老爺都做了官,卻鮮少回來看老太爺!大少爺在京城成親了,大老爺也沒請老太爺去。」

趙山抄了旱煙桿給了趙原一下,他家老人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老幾輩子了,這本事沒丟,一直傳了下來。

趙山又抽了口煙道:「你懂什麼。老太爺如今年紀也大了,京城離得那麼遠,萬一老太爺身上不得勁,豈不是罪過?」

「話是這麼說,成親后,小輩們總該回來見見老太爺吧!別的不說,總該有個自己的親孫子、親孫女的替自己盡孝吧!」

說到這,趙家的下人都不作聲了,三個老爺在外面做官,三個太太帶着孩子都跟了去,只留了個叔老爺女兒在家裏頭。偌大個趙家,顯得冷冷清清的。

沉默地空檔,催熱水的又來了,說洗澡水怎麼還沒準備好。一群人只得散了。

打水的婆子指著那過來的小丫頭道:「瞧見了吧!還不是大丫頭呢!這手上都戴着銀鐲子了。」

*

王九指一面切菜,口裏還哼著小曲哄著背後哭鬧不已的孩子。

「瑞雪乖!蘆葦高,蘆葦長,蘆花似雪雪茫茫。蘆葦最知風兒暴,蘆葦最知雨兒狂。」王九指哼著曲子,又改了首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不倫不類的東西惹得孩子鬧得越發的厲害。

他明白女兒這是餓了,可是瞧瞧外面的天色,還不到時辰。只得顛著身子,哄著孩子:「瑞雪乖,爹爹馬上就帶你出去玩!」

饒是這樣,他手下的工夫依舊不停。

趙家廚房裏幫忙的下人都看直了眼。孩子鬧得厲害,鬧的人心裏直發毛,他還能一面顛著,一面穩穩噹噹的切絲,瞧那刀功。水嫩的豆腐都能切成細絲,還一般粗細,就這麼刀功,趙家頭一把交椅就是他的了。不,整個滁州府都是第一把交椅。

切好的豆腐絲放進開水中略微燙了下,除去豆腥味,就撈了出來。

略帶黑色的香菇;紅色的火腿;碧綠的青菜;黃色的冬筍,全部煮熟后,切絲,一起切的跟豆腐絲一般粗細,擱在碗中。

「趙原,雞湯好了沒?趙原?」

原本看着他做菜的趙原終於回了神,忙應了聲,忙回頭看了眼爐子上燉的雞湯,伸手就去掀蓋子,不想被燙的直甩手。忙掐住自個兒的耳垂,跳着腳道:「好了!」

「只要湯,一點油花都不要。等送上去后,舀一勺湯放進去就可以了!」

王九指取了水,凈手交待着,這是最後一道菜了。廚房裏便沒他什麼事,得好好的照顧女兒了。他揩了手,將胸前的布條解開,小心翼翼地陪着笑將女兒抱在了懷中:「瑞雪,爹爹的小瑞雪厭了吧!爹爹這就帶你出去玩。咱們去瞧花好不好?」

哭鬧聲暫時停了下來,還沒一會子,小瑞雪又哭了起來。喘不上的嗚咽著,小臉憋得紅紅地,好不可憐。

王九指略微交待了兩句,抱着瑞雪就沖了出去。女兒現在的飯量是越來越大了,他總是往後門上跑也不是個事啊!

王九指剛走到後門的小角門那,就瞧見個穿油綠色棉綾比甲的婦人向外張望。他立即加快了腳程趕上前,將女兒交給迎上來的婦人後,忙轉過身子。

「柳嫂子,又麻煩你了!」

柳嫂子抱着瑞雪哄了哄,背着風,坐在角門台階上,解開衣襟。瑞雪在她懷裏拱了拱,自己就找到了地方,大口大口的吸吮著。

柳嫂子和悅地看着瑞雪,笑着道:「瑞雪又長了。」

背着身子的王九指嘿嘿地笑了,嘮嗑地道:「這丫頭老早就開始鬧了,越發能吃了。」他擾擾頭,歉意地道,「你的奶水夠嗎?這丫頭吃了,萬一五姑娘……要不我給她喂米糊糊好了。」

柳嫂子拍著瑞雪道:「五姑娘吃的少,不礙事。若是她能肯吃米糊糊,你也不會找到我了。王大哥,多虧你,要不是你給我補身子,我哪裏能給五姑娘做奶母子!」

她家男人剛死了。她一個人上面要照顧婆婆,下面拉扯大伯子遺留下來的兩個孩子加上自己的兩個孩子。或許是好心有好報,她瞧著吃不到奶的瑞雪可憐,想着自己才兩個月大就死了的女兒,就餵了她兩口,王九指便到江上打了兩條鯽魚做了湯讓自己喝下去。

她原本就是想到大戶人家做個奶母子,也好養活家裏,可她常年積月勞作,加上吃不好,人是面黃肌瘦的,連奶水也不稠,對虧了他為自己補了半個月的身子,這才能到趙家做個奶母子。

王九指同樣感激地道:「我還得多謝你。勞你每天還要跑來跑去的。早上聽你說角門上的黃媽要兩個下酒菜,我已經做好了,一會子就送去。」

「每次都要你破費,真是過意不去。你一個人帶着瑞雪也不容易。」柳嫂子拍拍吃好奶的瑞雪,幫着她打奶嗝。趙家做奶母子,一年六兩銀子,外加四季衣裳各兩套,也是厚道的了。偏她還有家裏的一大幫子的人,打點角門上的婆子,就全部靠王九指一個人了。

「我好歹一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月錢,也不要買些什麼,不礙事的!」

柳嫂子將衣裳重新穿好,把睡著了的瑞雪交還給王九指道:「我知道,你不過是為了瑞雪才在趙家做事的。終究還是要出去的,不存些錢……」

正說着,柳嫂子瞧著角門那閃過一個人影。

柳嫂子有些慌了神,忙跟王九指道別,掩了門就要離去。

王九指突然想起廚房的人說起過二太太很是嚴厲,忙叫道:「我聽人說,二太太很是嚴厲,這些日子我就不來找你了!」

柳嫂子匆匆地答應着。

趙佑楣顛顛地跟在父親身後,想着跟父親說說話,他在外放任已經十二年了,父親硬是不理會自己,難道中狀元真那麼重要?他也沒覺得這同進士的名頭沒什麼不好聽,大哥是早自己一科的二甲頭名,在翰林院呆了十多年了,還就是跟自己一樣,都是個四品官。卻是個沒實權的衙門,哪裏像自己,放任三年,過着神仙日子。

「老太爺,二太太說五姑娘的奶母子柳氏為人不老成,還偷偷的奶自個兒的孩子,說要打發出去!」

二太太就是趙佑楣的妻子,趙老太太幾年前故去,小兒子去年中了榜眼,帶着家眷去了京城,後院也就荒涼了。現在唯一待在趙老太爺跟前的孫女是趙老太爺的侄孫女,他那個侄媳婦難產而死,侄兒又在國子監讀書,便寄養在他跟前。所以,後院管的也不是很嚴,這二太太既然回來了,也就暫時管了起來。

趙老太爺微微地挑了眉毛,疑惑地道:「柳氏?她不是沒孩子么?」

那個管事的媳婦忙道:「奴婢不知道,只是二太太叫稟明老太爺。」

「哼!」趙老太爺沒好氣地道,「我還沒死呢!還輪不到你們指手畫腳的!」他馬上就沖着兒子發火道,「滾,馬上給我滾!要當太太到你自個府上去!老朽這座破廟容不下你們這尊大佛!」

趙佑楣無緣無故地趙老太爺發作,自覺地媳婦多事,想來是在任上習慣了。他忙賠笑道:「兒子去處理這事好了,爹息怒!」

趙老太爺根本就不滿他的說話,冷笑道:「這不是你的揚州知府府衙。別在老朽面前擺你的知府大人款!」

柳氏給王九指的女兒餵奶的事,他早就知道了,王九指也就是為了這個才留在自己家的。一個男人,為了給一個多月的女兒到處找奶喝,真是不容易。再說五丫頭一個人吃不了那些奶,分一些給別人打什麼緊。

看來這群小兔崽子是忘本了,都忘記當年他們原來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了。

「爹,畢竟以後五侄女……」趙佑楣想了想,頂着被父親罵了後果,硬著頭皮的道,「以後五侄女在後院住,若是管得不嚴,日後連累了五侄女的名聲就不好了。」

「放屁!你給我滾,滾得遠遠的!馬上帶着你的知府太太,知府小姐,知府少爺給我滾!」趙老太爺聽着兒子這些狗屁話,心裏就冒火,他拍著桌子吼道,「你學問夠大啊!知道教訓我了!你說說,你是狀元啊,還是翰林院的編修?連庶吉士都不是,你充什麼大儒?你跟我說禮,來來!我問你,媳婦越過公公算什麼?」

一見父親板着臉同自己說禮,趙佑楣立馬找了借口出去。他知道父親又要揪著自己這個三甲同進士的名號說事了。他怎麼知道自己會考成那樣。自己也是個會元,想着殿試的時候就算不是狀元,也是二甲靠前,卻不想是三甲97名,簡直都要坐紅凳了。

在父親的眼裏,狀元就那麼有用,三元及第才是光耀門楣?他們兄弟一門兩代四進士的名聲,到哪去找?更何況,兩代兩榜眼,更是不可多得。不就是因為,三弟去年又中了個榜眼,父親這股氣到底要鬱結到什麼時候?

想想三弟也真是命不好。少年英才,卻為了中狀元,硬是苦讀十年,卻不想又是個榜眼。難道自家只有老二的命?他搖搖頭,吩咐人往後頭去了。

其實,他明白父親的鬱結。昭寧元年,父親本是選定的一甲頭名,卻因為昭寧帝看了長洲彭有祺的字寫的好,把父親硬生生的弄成了榜眼。父親差一點就成了連中三元了。從此父親將所有的希望記掛在他們兄弟的身上,沒想到,小弟那科遇到了彭有祺的兒子,小弟也是被評定的頭名,可是昭寧帝看了彭有祺兒子的卷子要提為頭名,大臣引用說小弟的字好。可是昭寧帝又說,說誰字不好的就不能當狀元。就這樣,小弟成為了榜眼。

趙佑楣顛顛地跟在父親賠笑。想着跟父親說說話,他在外放任已經六了,父親硬是不理會自己,難道中狀元真那麼重要?他也沒覺得這同進士的名頭沒什麼不好聽,大哥是早自己一科的二甲頭名,在翰林院呆了十多年了,還就是跟自己一樣,都是個四品官。卻是個沒實權的衙門,哪裏像自己,外放三年,過着神仙日子。

「爹……」

迎面走來個僕婦,見着趙佑楣忙笑着迎上來,道了萬福,開口道:「老太爺,二太太說五姑娘的奶母子柳氏為人不老成,還偷偷的會男人。讓奴婢請老太爺示下,是不是打發出去?」

二太太就是趙佑楣的妻子,趙老太太幾年前故去,小兒子去年中了榜眼,帶着家眷去了京城,後院也就荒涼了。現在唯一待在趙老太爺跟前的孫女是趙老太爺的侄孫女,他那個侄媳婦難產而死,侄兒又在國子監讀書,便寄養在他跟前。所以,後院管的也不是很嚴,這二太太既然回來了,也就暫時管了起來。

趙老太爺微微地挑了眉毛,疑惑地道:「柳氏?她男人不是死了么?」

那個管事的媳婦忙道:「有人親眼瞧見了,當場抓住了,還抱着個孩子。聽說那男人還是咱們廚上的人。二太太想着是老太爺跟前的人,命奴婢來回老太爺一聲。」

管事的媳婦是跟趙佑楣一起回來的,想着就在姑娘的院子後門,奶娘偷着跟男人見面。若是出了什麼大事,那就糟了。

「哼!」趙老太爺沒好氣地道,「我還沒死呢!還輪不到你們指手畫腳的!」他沖着兒子發火道,「滾,馬上給我滾!要當太太到你自個府上去!老朽這座破廟容不下你們這尊大佛!」

趙佑楣無緣無故地趙老太爺發作,自覺地媳婦多事,想來是在任上習慣了。他忙賠笑道:「兒子去處理這事好了,爹息怒!」

趙老太爺根本就不滿他的說話,冷笑道:「這不是你的杭州知府府衙。別在老朽面前擺你的知府大人款!」

「爹,畢竟以後五侄女……」趙佑楣想了想,頂着被父親罵了後果,硬著頭皮的道,「以後五侄女在後院住,若是管得不嚴,日後連累了五侄女的名聲就不好了。」

「放屁!你給我滾,滾得遠遠的!馬上帶着你的知府太太,知府小姐,知府少爺給我滾!」趙老太爺聽着兒子這些狗屁話,心裏就冒火,他沖着趙希厚吼道,「你學問夠大啊!知道教訓我了!你說說,你是狀元啊,還是翰林院的編修?連庶吉士都不是,你充什麼大儒?你跟我說禮,來來!我問你,媳婦越過公公算什麼?」

他心裏清楚,所謂的柳氏喂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柳氏給王九指的女兒餵奶的事。王九指也就是為了這個才留在自己家的。一個男人,為了給一個多月的女兒到處找奶喝,真是不容易。再說五丫頭一個人吃不了那些奶,分一些給別人打什麼緊。

看來這群小兔崽子是忘本了,都忘記當年他們原來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了,忘了他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一見父親板着臉同自己說禮,趙佑楣立馬找了借口出去。他知道父親又要揪著自己這個三甲同進士的名號說事了。他怎麼知道自己會考成那樣。自己也是個會元,想着殿試的時候就算不是狀元,也是二甲靠前,卻不想是三甲97名,簡直都要坐紅凳了。

在父親的眼裏,狀元就那麼有用,三元及第才是光耀門楣?他們兄弟一門兩代四進士的名聲,到哪去找?更何況,兩代兩榜眼,更是不可多得。不就是因為,三弟去年又中了個榜眼,父親這股氣到底要鬱結到什麼時候?

想想三弟也真是命不好。少年英才,卻為了中狀元,硬是苦讀十年,卻不想又是個榜眼。難道自家只有老二的命?他搖搖頭,吩咐人往後頭去了。

其實,他明白父親的鬱結。昭寧元年,父親本是選定的一甲頭名,卻因為昭寧帝看了長洲彭有祺的字寫的好,把父親硬生生的弄成了榜眼。父親差一點就成了連中三元了。從此父親將所有的希望記掛在他們兄弟的身上,沒想到,小弟那科遇到了彭有祺的兒子,小弟也是被評定的頭名,可是昭寧帝看了彭有祺兒子的卷子要提為頭名,大臣引用說小弟的字好。可是昭寧帝又說,說誰字不好的就不能當狀元。就這樣,小弟成為了榜眼。

香氣四溢的廚房,除了大廚王九指在忙,其餘的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切菜,炒菜,上盤,那動作如流雲戲水。他們使勁地聞了聞味兒,真就一個字——太香了!

不過,很快一道啼哭聲破壞了廚房的寧靜,王九指立馬意識到瑞雪哭了,可這道菜還沒做完呢!他只得哄著瑞雪:「乖乖,爹爹炒完這個菜就給你換啊!」

下人有些不好意思,手忙腳亂的要幫王九指,可是半響也找不到繩頭,只得干著急。

這時候,一個大丫鬟走了進來,瞧瞧王九指的背,立即明白了,三兩下就把王九指背上的瑞雪抱了過來,讓人打了盆熱水去邊上,就把孩子抱走了。

下人們終於鬆了口氣。

王九指手上的動作快了些,等他把菜盛盤了,瞧著那丫鬟已經幫瑞雪收拾好了。正抱着她哄著呢!

卻不想瑞雪以為可以吃奶,馬上在那丫鬟胸前拱著。張張口,又發現不是平日裏的那回事,「哇」地哭開了。

廚房裏的幾個大小夥子立即笑了起來,毫無顧忌地取笑着:「四兒姐,這還沒成親,倒先喂起了孩子!」

還有的更碘著臉湊上去道:「要不,也喂喂我?」

抱瑞雪的丫鬟叫四兒,是趙家的粗使丫鬟,專門負責內院洗衣裳的。她是當地農戶的女兒,家裏十二個兄弟姐妹,賣到趙家當丫鬟。她一身的力氣,滿腔的爽利勁。

她沒好氣地罵道:「滾!要吃回去解你娘的衣襟去,保你們吃個夠。」說着低頭輕聲地哄著瑞雪。

王九指瞧了瞧日頭,伸手要把瑞雪接過來,對着四兒道:「多謝姑娘了。」

四兒卻沒把瑞雪給王九指。昨日那麼一鬧,大家都知道,瑞雪沒有奶吃,多虧了柳嫂子好心,時常幫着。

「王師傅,瑞雪的尿布我給放在這了。我幫你把瑞雪抱到柳嫂子那去吧!反正我也順路,到時候您去接就是了!」

「二太太會不高興的!」都是他害得柳嫂子被二太太訓,差點都被辭了。多虧趙老太爺仁慈,才沒了這事。他如今也不敢求柳嫂子給瑞雪餵奶,只好熬些米糊糊給她吃。

四兒無所謂地道:「她不高興她的!這是老太爺的家,老太爺都沒說什麼呢,她不高興什麼!等她做了這家的主,再聽也不遲。要不,每天我幫你抱去就是了!」

這個口直心快的姑娘。王九指還想推了。

春年知道四兒的爽利,大著膽子湊上去,嬉笑地道:「四兒姐,你把我也帶去吧!」

「呸!」四兒直接啐在他臉上,口裏罵道,「你若是下輩子投胎做個女人,我再帶你。記得要叫奶奶啊!」

正說着,一個穿着有些體面的丫鬟走了過來,瞧著男男女女的在一處說笑,挑了挑眉毛,訓斥道:「這什麼規矩?趙家也是書香門第,豈容你們這樣沒規矩,好不害臊!」

這個丫鬟他們都沒見過,想着是跟二太太回來的,都不好說什麼。四兒瞧著了,趕緊抱着瑞雪去找柳氏。

王九指是見慣了這種狐假虎威,藉著主子體面的下人的模樣,忙趕上前問道:「這位姑娘眼生,請問是……」

丫鬟瞧着他說話還算知道著上下,微微額首道:「你還算機靈。我叫彩雲,是二太太跟前的丫鬟。二太太說,今日要加幾個好菜,昨日那個椒鹽素釀茄子好,今日還要一份。」

王九指點頭記下,又問道:「二太太可還說別的了?二太太有沒有吃齋的習性?」後日便是十五了,先摸清對方的素性便好。

彩雲拍着手道:「你果真跟他們這群泥腿子不一樣。就是有眼力。太太是吃齋的。不過,咱們少爺的菜可是要做好,少爺嘴刁的狠。」

「那少爺有什麼不吃的?」

「那到沒有,卻是喜歡,跟咱們來的一個廚娘做的菜。」彩雲說完歪著頭打量著王九指,「你可是大廚子?太太說要見你的!」

「二太太要見我?」

「是了!你快做菜,跟我一起去見太太。」

王九指的動作很快,按著老宅的規矩,不過是四菜一湯,二太太既然說要加菜,他又多做了兩樣。

提着食盒跟着那丫鬟走着,王九指卻不敢抬頭四處張望。這是規矩,他已經養成了。

飯菜擺好送到二太太屋裏,而他則坐在外頭喝茶等著。只聽見裏面一個婦人的聲音,不住地勸道:「我的兒,從沒見過你吃的這般香甜。你若是喜歡,晚上再叫他做就是了,別撐着你!」

看來,孩子都喜歡吃香甜有味的東西。這在宮裏……一想到宮裏,王九指有些黯然了,不知道爺爺跟母親……他又不敢去想。

「你就是做菜的?」童音想起,王九指猛然抬起頭,瞧著個六、七歲的男孩老成的背着手盯着自己。

他點點頭。

「你做的菜比睞娘的好吃!晚上我還要吃那個醋汁魚片。對了,你那魚片怎麼弄的?都沒有刺!」

王九指笑了,和聲道:「不過是門手藝,耐著點性子去了就是。晚上我做給少爺做什錦火燒,雲豆卷,再來個海菜粥?晚上還是吃點軟和的,不會積食。」

那孩子點點頭,高興的道:「昨日的那個雙菇菜包很好吃,那個果子粥也好喝。」孩子本想拉他再說話的,卻見個大丫鬟走出來道:

「王師傅,太太請你進去。」

王九指歉意地對孩子笑笑,忙躬身進去了。

他隔着帘子給二太太問了安。二太太也賞了座給他。

「聽說你一個人帶着個孩子?」二太太的聲音軟軟地,可聽着卻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還帶着一絲冷漠。

「是!」

「你也知道,這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你閨女沒奶吃,求着柳氏給點,也不是什麼為難的事。不過旁人不知道的,壞了柳嫂子的名節那就不好了。」

王九指知道,她還是在為昨日之事寬慰自己。攆自己出去的是她,現在又說為柳嫂子的名節。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他還真是見慣了。不過這位二太太的道行卻要淺薄許多。

他忙道:「是,小的打算給孩子戒奶了。」

「怎麼能虧待孩子。況且這是老太爺也同意的,我不過是多嘴兩句吧了!對了,你做菜的手藝是打哪學的?

這才是她想說的吧。看來,這世上所有有些身份的人,說起事來,都喜歡拐彎抹角,都喜歡把旁人當傻子看。

「原先在酒樓給大師傅打過下手。」

二太太唔了一聲,沉吟片刻道:「你也知道,二老爺就要去杭州上任了。迎來送往的多了去,二老爺瞧着你手藝好,想帶你一塊去,你意下如何?」

「小的只是在這幫傭,並沒賣了自個兒。做滿了一年,小的就帶着閨女走的。」

「走,還不是要掙錢養活她!你跟二老爺去任上,我也不要你簽什麼賣身契,就跟在老宅一樣。一個月我給你五兩銀子。」

「太太……」

二太太以為他自恃手藝好,坐地要價,笑着道:「一個月五兩銀子,你還嫌少?老爺正四品的官一個月也不過十二兩銀子。果然是大地方出來的,這樣,你閨女我給請奶母子,四季衣裳我也包了,如何?」

二太太並不是想着讓王九指在府衙做大廚。她得知相公遷杭州知府的時候,心裏的小算盤早就撥打開了。杭州是個好地方,迎來送往的人不少,若是在那開個酒樓,不說別的,平日裏的支出也寬鬆些。昨日她又吃了王九指做菜,那手藝好的狠,怕是能賺些銀子。心裏就放大了許承諾。她知道,這多多有餘。

王九指站起身,歉意地道:「二太太,小的在老太爺這很好。杭州是大地方,小的這手藝也就上不得什麼枱面。」說着,借口說廚房還有事,告辭去了。

二太太沒想到王九指會這麼得不識趣,一個月五兩銀子他還嫌少?自己什麼時候還要給下人的孩子找奶母子的。也就是瞧得上他的手藝,她才下那麼大的口,這人還真是自傲的狠。

丫鬟秀眉雙手捧了一盞茶,笑着道:「太太,何不叫老爺去說說。老爺畢竟是老太爺的親兒子,要什麼老太爺不會給?別說一個廚子了,就是那麼大的活寶貝,老太爺也是肯的!」

她是二太太在外地任上買的丫鬟,根本就不知道老家的事情,想着二老爺是四品官,其他的兩位老爺都比不上她們老爺,便有這麼一說。

二太太自己心裏最是清楚,二老爺趙佑楣在老太爺心裏的地位。那跟官職正是相反。哪怕是日後,趙佑楣成了內閣首輔正一品,封侯拜爵,老太爺也是瞧不起同進士出身的趙佑楣。

跟趙佑楣說,那更是沒趣。趙佑楣在官面上迎來送往的,那是半點毛病也挑不出來,可是一對上趙老太爺,他是一萬個心眼也敵不過去。

不過這話卻不能跟丫頭說,她呷了口茶道:「這哪裏是老爺管的事。這是老君眉?」

「是了。不過依奴婢的淺見識,那人就是給他搭了枱子也上不得枱面。方才,奴婢點了點銀子……」

二太太示意秀眉不要再說:「不識抬舉的人!不要再說他。你去收拾下,過幾天就走。這個破地方,我一日都不想待下去了!」

*

完了~

不知道大家想不想看宋老爺跟宋夫人的故事,如果想看給我留個言吧!如果想看的人多,紅包準備下本書寫他們倆的故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正味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正味記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 百家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