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背景

「話說上古之時,元氣鴻蒙,萌芽茲始。二氣未分,天地日月未具。玄玄太空,無聲無響,下無山嶽,上無列星,宛如雞子。

歷經億萬年的衍化,混沌玄黃之中,誕一巨人,名為古盤,人首而龍身,身長億萬餘里,三目三耳,兩臟五爪,沉睡於混沌之中。

經十萬八千年,古盤復醒,但見混沌朦朧的一片,毫無生機。古盤決意改變這種現象,又經一萬八千年,集得萬金之母,玄黃之精,造一巨勺,名為開天勺。勺長千萬里,全身閃爍著七彩流光。

古盤用巨勺挖取厚重之物,放在鴻蒙的最中央,而輕而清的物質則留在混沌中。如此億年,混沌中厚而重的物質都被集中於中部,便如蛋黃,輕而清的氣體則分佈於四周,猶如蛋清。至此,天地初成。

天地之初,大地不穩,但古盤卻已近暮年,再無力將其加固。於是便將龍身融入大地之中,以自己的骨骼為大地造架,收攏厚重物質,盤為一巨球。伸出五爪,化作五座巨山,撐住天空,以防天空再度沉下來。這五座巨山,便是傳說中大陸東面海外的昇陽山,西面海外的沉陽山,南面的蓬萊仙山,北面的不周山和最神秘最虛幻的座落在大陸中部的七色山。傳聞太陽便從東嶽的昇陽山升起,從西嶽的沉陽山降落。

其後,古盤三目化為太陽,三耳化為月亮,滿頭白髮盡為星辰。所以人們常說『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古盤大帝的耳目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在頭上呢。」

一名身材瘦削,頭髮花白的老儒師正在向堂下的一群年約十一、二歲的穿着華麗的富貴子弟講述上古傳說「天地起源」。看着堂下聽得入神的學生,甚至連那些伴讀書僮也忘了手上的工作,一副聽得津津有味的樣子。老儒師微微一笑,稍微停頓了一下,又道:「混沌已分,天地始成。但水比土地輕,浮於星球表面,整個古盤星汪洋一片,並不適合人類居住。

於是,古盤讓開天勺化為七樣上古神器:天樞鍾、天璇壺、天璣鼎、天權塔、玉衡印、開陽袋和搖光鏡。

這七件上古神器分別鎮開海水,升起七片互不相連的的大陸。也就是在這星球上的天樞大陸、天璇大陸、天璣大陸、天權大陸、玉衡大陸、開陽大陸和搖光大陸。但若將這七片大陸連起來,就會看到一個清楚的巨大斗形。

七片大陸都遼闊無比,就是我們的宗主國天龍帝國,雖有領土方圓五千餘里,也只是占天權大陸的五分之一而已。可知,一片大陸就有多遼闊了,更何況七片?」

老儒師停了一會,讓學生去想像一下大陸的寬廣,才接着道:「遼闊的土地孕育了無數的種族,傳聞在搖光大陸之北有美艷的蛇人族,人首蛇身,成年就能完全化為人形,有着許多未為人知的怪異能力;玉衡大陸之南有天生善飛的翼人族,長著一雙翅膀,能像鳥一樣在天空翱翔;天璇大陸之東有善於游水的魚人族,手腳有連蹼,在水下能用內鰓呼吸;此外,還有開陽大陸的獨目人族;天樞大陸的矮人族等等。就連我們的這片大陸,傳聞最北端也有兇猛善戰的獸人族。總之,在這七片大陸中,可謂是萬族林立,無奇不有。

七片大陸這麼大這麼奇,所以即便窮盡我們一生的時間,也不可能將其探索完畢。而且大陸上危險重重,沒有一點實力,別說探索,就連小命也難保。若想要探索大陸,成為一個強大的控金師那是很必要的。」

這群富貴子弟雖生活在貴族家庭中,但年紀還小,對這些事情知之甚少,一時之間,都對各大陸奧奇古怪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憧憬著自己有一天能一覽大陸之妙,就連地位低下的伴讀書僮,也充滿了幻想。

老儒師輕咳一聲,從衣兜里掏出幾枚錢幣夾在指縫之間,道:「我左手邊的是我們天權大陸的貨幣,而右手邊的是鄰近天璣大陸的貨幣。對比一下,看看有什麼同異之處?」說着向前幾步,讓學生看得更清楚。

大陸之上,金屬眾多,土地中各種金屬含量佔了三分之一多。但一些貴金屬,如白銀、黃金、鉑金等,含量還是相對稀少的。因此,白銀、黃金成了大陸上的通用貨幣。

黃金有個說法叫「七青八黃九紫十赤」,意思是說青黃色的黃金含量為百分之七十,黃色的黃金含量為百分之八十,紫黃色的含金量為百分之九十,而赤黃色的幾乎是百分百了。沒有達百分百的貨幣,其它雜質多由銅、銀、鉑等組成。

因此,大陸上的貨幣分別有銀幣、青金幣、金幣、紫金幣和赤金幣。1赤金幣=10紫金幣=100金幣=1000青金幣=10000銀幣。

課堂上的學生都是一些世家、貴族、富商的子弟,手頭上的錢自然不缺。對天權大陸的貨幣熟之又熟,見老儒師拿出其它大陸的貨幣來,一時都往老儒師右手邊看去。還不時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聽着學生們細細的討論聲,老儒師微一笑的轉身回到講壇,清了清嗓子,道:「很多同學都看出來了,我們大陸的貨幣一面印花是一座寶塔,而天璣大陸的印花是一個鼎。這就是兩種貨幣的不同之處。也很好解釋,我們天權大陸的鎮海神器是天權塔,而它是我們的吉祥物,象著着天權大陸。天璣大陸的鎮海神器是天璣鼎,因而把鼎鑄在貨幣上也不奇怪。

但是,為什麼兩個大陸的貨幣的另外一面都是鑄著兩條騰飛的巨龍呢?而且巨龍的周圍也一樣有九顆星星呢?」

老儒師停了一會,把疑問留給學生思考了一會,才道:「其實不只是天璣大陸,其它大陸也是一樣鑄有同樣的兩條巨龍和九顆星星。因為這其中這也有着另外的一個傳說:

相傳古盤大帝死後,其目化日,其耳化月,其發為辰星而其身為架。但他的兩顆心臟卻變成了兩頭巨龍,一雄一雌。雄龍名為亞當而雌龍名為夏娃,兩龍結為夫妻,共同生活了十萬年,期間共誕下九子。

這九子由大到小分別為囚牛、睚眥、嘲鳳、蒲牢、狻猊、??、狴犴、負?和螭吻。九子雖是一母所生,但九子性格卻各不相同。

老大囚牛好音樂,創「宮、商、角、徵、羽」五韻,立「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律。是音樂的創造者,一般的大鐘重鼓,古箏瑤琴等樂器之上,都鑄有其畫像。

老二睚眥平生好鬥,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器都由他所創。且天生具有懾人的力量。因而宮殿城府的大門上都有其畫像。

老三嘲鳳好險又好望,大舟大船上多為其畫像;老四蒲牢好鳴又好吼聲;老五狻猊喜靜不喜動,好坐而又愛煙火;老六??天生神力,喜好負重;老七狴犴好訟;老八負?喜文而老九螭吻則愛吞。正所謂『龍生九子,九子不同人』。講的就是這個傳說了。

亞當夏娃生九子,九子再而繁衍出各種種族的人類。人類分佈在七片大陸中,過着無憂無慮的男耕女織的生活。

但遠在古盤開天造地之時,曾於混沌中發現一團暴戾之氣。於是便造一大盒,命為潘多拉魔盒,並將這團氣封印於盒中。

古盤大帝死後,看守魔盒的任務便落在亞當夏娃身上。亞當夏娃曾告誡九子不要打開魔盒。但是很可惜,這團暴戾之氣經歲月的衍化,已生出靈智。在魔盒中化為一樹,誕出一果,命為禁果。禁果通體晶瑩剔透,神香醉人,即使隔着魔盒,也能聞到其誘人的清香。

老九螭吻好吞,禁不隹誘惑,在一次亞當夏娃外出時,打開魔盒,偷吃禁果。暴戾之氣乘機出逃,溜到大陸上吸取人類日益出現的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婪、饕餮、**等負面情緒,日益發展壯大,最後化成了七大惡魔。

這七大惡魔分別為蚩尤、刑天、祝融、共工、撒旦、布歐、蒂奇。他們分別代表着驕傲、嫉妒、憤怒、懶惰、貪婪、饕餮和**。

七大惡魔中,以蚩尤為首。蚩尤人首獸身,身體堅硬無比,刀槍不能破,水火不能浸。力大無窮,能輕易的舉山裂石,即使是九子中的睚眥,也無法將其擊敗。祝融善控火,共工善控水,共工曾於極北之地與九子中的老四蒲牢、老九螭吻大戰七日七夜。最後集四方海水化為巨浪攻擊,卻被老九吞開一缺口,被老四大吼震傷而落敗。

合二子之力方能將其擊敗,共工自然不甘心,逃竄之時,怒觸不周山,將其撞歪。

不周山乃是五大撐天神山之一,被撞傾后,天空馬上下沉,眼看就要崩塌之時,幸虧老六??趕到,及時負住,才不至於釀成大禍。正因為這件事,所以我們抬頭看天時,總覺得北面的天空比較低一些。

刑天為一巨人,被睚眥砍去腦袋,卻不死去,以**為目,肚臍為口,舞動干戚繼續與睚眥大戰,后被趕來的蚩尤所救。

布歐是一胖子,肚內另有乾坤,能吞山吸海;撒旦能控制死靈;而蒂奇則能引發地震。七大惡魔都有自己的神通,可謂魔力滔天。但心性邪惡,暴戾。一降臨大陸就瘋狂的屠殺人類,在大陸上掀起了腥風血雨,此外還造出許許多多的強大的金屬獸作為幫凶。一時之間,生靈塗炭,大陸成了一片惡魔肆虐的人間地獄。

後來七大惡魔更是集得天樞鍾和搖光鏡這兩大神器,穩穩的與人類先祖亞當夏娃和龍之九子對峙。為了解救人類於水火之中,亞當與夏娃一面令睚眥、蒲牢、??和螭吻傳授人類強大的控金術,率領人類共同抵抗七大惡魔和其他金屬獸。一面帶領其餘五子共同搜尋神器。

終於,在之後一千年的尋找中,他們尋得開陽袋、玉衡印和天璇壺這三大神器。開陽袋又名乾坤袋,內有空間,即使是整片大陸也能裝下。玉衡印能固定空間、逆轉時空而天璇壺卻能煉化萬物,就算是身體強如蚩尤,若被吸進后,亦難以倖免。

亞當夏娃將七大惡魔和許多強大的金屬獸引進了開陽袋中,正要用天璇壺將其煉化時,蚩尤卻祭出了天樞鍾將所有惡魔和金屬獸罩住。天樞鍾和天璇壺同為神器,天璇壺自然不能將其煉化。一時間,亞當夏娃也無計可施,只能以開陽袋暫時將他們困住。但這卻並非長久之事,因為這七大惡魔還擁有另一件神器――搖光鏡。搖光鏡有穿梭虛空的能力,七大惡魔耗儘其所有的魔力去催動搖光鏡,企圖從虛空打開一條通道,逃離開陽袋,重返大陸。

眼看就要成功之時,亞當夏娃燃燒自己的靈魂,催發神力,強行將搖光鏡封印。於是,七大惡魔便留在了開陽袋的世界中,而龍之九子也留在其中與他們對峙著。人類因為學到了睚眥傳授的控金術,對付留下來的不強的金屬獸,自保也不成問題。

自此,歷時千年的戰爭結束,這就是傳說中的神魔大戰。在這場大戰後,七件神器只剩下天璣鼎和天權塔這兩件留了下來,其餘的都到了開陽袋所成的世界。亞當夏娃為人類而犧牲,而龍之九子也為保存人類作出了努力。是以人們在貨幣之上印上兩龍九星也是為了紀念他們功績。」

「好了,這遠古傳下來的神話故事講完了,是真是假我們不去考究。」老儒師看了看計算時間的沙漏,道:「時間也到了,下課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吟驚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龍吟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