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四章 為國事心力憔悴 遇度化終成正果

第一零六四章 為國事心力憔悴 遇度化終成正果

雍正聽到稟報,十三爺胤祥回來了,頓時喜出望外!

因為雍正知道,十三爺胤祥既通兵法,又懂謀略!當年爭奪皇位時,就是十三爺從宗人府里被放出來,趕去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奪取了兵權,挫敗了八爺黨的陰謀!

十三爺胤祥不會無緣無故地缺席朝議,尤其是八位旗主參加的重要朝會。雍正立刻下旨,請十三爺進殿。

十三爺胤祥病體未愈,趕去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命令舊部,把四位旗主派到營中接管防務的四位參將,一舉拿下!然後十三爺胤祥挑選了三千精銳騎兵,趕進皇宮護駕。

侍衛總管圖裏琛看見十三爺胤祥騎馬進宮,大喜過望,連忙上前跪迎。不想胤祥病重未愈,強撐著一口氣辦完奪回兵權這件大事,眼看養心殿在望,心裏一鬆勁,突然從馬上栽了下來!

隨行的副將急忙一躍下馬,扶起十三爺,命圖裏琛趕緊弄頂軟轎來,抬十三爺進殿。

十三爺被眾將救醒,看了看四周,點了點頭,屬下頓時會意,各自帶兵衝進去,佔領皇宮的各處要道,把隆科多部下的步兵統領衙門的兵都繳了械!

隆科多一直守在養心殿外望風,一看十三爺來了,嚇得魂飛魄散,悄悄逃走,卻被圖裏琛發覺,立刻下令把他拿下,去見皇帝。

胤祥被軟轎抬進養心殿,見了雍正掙扎著要下拜,雍正急忙迎上去,雙手握住胤祥的手。胤祥沖皇帝點點頭,雍正頓時明白,殿外大局已定,頓時腰桿硬朗了起來。

雍正說:「圖裏琛,把四個犯上作亂的參將帶進來!」

四名參將立刻被押了進來,個個驚恐不已!五位八旗旗主,除了正紅旗旗主巴爾圖沒有參與此事,其他四位旗主都低下頭來。

廉親王胤禩心知大勢已去,苦笑到:「皇上,四哥,你又贏了!可你這個皇上還有什麼當頭?哈哈哈哈!滿朝文武,有幾人替你說話?皇上,四哥,哈哈哈哈......」

雍正怒不可遏,立刻下旨:「圖裏琛,速速把老八、老九、老十押送回府反省,沒有朕的旨意,不許任何人見他們,也不許他們跨出府門一步!」

圖裏琛領命,揮手招來御前侍衛,把三位王爺送走;胤禩仰天狂笑,說:「老九,老十,無非是一死而已,不要向他低頭!」九貝勒胤禟、十貝勒胤珴果然昂首挺胸地跟着胤禩往外走,胤祥看到兄弟反目成仇,痛心不已!

胤祥看到皇帝氣得臉色蒼白,轉頭對幾位八旗旗主說:「幾位王爺,你們還不向皇上請罪,莫非這個鐵帽子王不想要了?」五位旗主一嚇,紛紛離座跪倒,向皇帝磕頭請罪。

雍正知道法不責眾,開口說道:「你們當中,正紅旗旗主、衛親王巴爾圖宅心仁厚,沒有參與逼宮,著賞戴雙眼花翎。其餘四王,既然認錯,朕既往不咎,罰俸一年,去宗人府,把八旗通志,各抄十遍,帶回去告誡後人,不得再提『八王議政』!」眾人唯唯諾諾而退。

雍正眼中流淚,群臣慌忙一起跪下。雍正說:「你們都起來罷,朕傷心的,不是老八逼宮,而是你們這些大臣,平時個個表忠心,可到了為難之際,有幾人站出來護駕?一個個坐山觀虎鬥,作壁上觀,難道朕真是個暴君?」

群臣嚇得再次跪下,雍正繼續訴苦:「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晚睡早起,未嘗一日懈怠!可你們,有幾人做到公忠體國?你們看看十三爺,勞累得病成這樣,哪裏還有一點『拚命十三郎』的樣子?再看看張廷玉,鬚髮斑白,才多大年紀?還有積極推行新政的李衛、田文鏡,哪個不是累出了一身病?再看看朕,哪天離得了吃藥?這個皇帝有什麼好當?朕吃苦也就罷了,竟然九貝勒胤禟、十貝勒胤珴、廉親王胤禩還暗地裏結黨,處處與朕作對,陰謀篡位!這些人的人心哪裏去了?他們根本就不配做人,就是阿其那、賽斯黑(滿語中是豬、狗的意思)!」

雍正大發雷霆,十三爺胤祥聽得心潮澎湃,想不到兄弟們這樣殘酷爭鬥!大阿哥胤禔和廢太子胤礽同時被廢;三阿哥胤祉專心於學問,從不過問朝政;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珴、八阿哥胤禩處處與皇帝作對,反對新政;十四阿哥胤禵屢次頂撞皇上,被罰去守皇陵,形同幽禁!自己長期抱病操勞,已經病入膏肓,皇上身體也不好,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十三爺越想越激動,聽到皇上罵八爺黨是阿其那、賽斯黑,再也按捺不住,喉嚨一甜,「嘶」地一聲,鮮血從口中狂噴而出!

十三爺胤祥眼前一黑,癱倒在軟轎上,昏迷過去!皇上和在場的文武都大驚失色,手忙腳亂地喊「傳太醫,快傳太醫!」

經過太醫搶救,十三爺胤祥奄奄一息,心知壽命不長了,苦苦哀求皇上千萬不要殺了胤禩、胤禟與胤珴。雍正痛心疾首,含淚答應下來......

雍正知道十三爺病重,不能搬動,下旨就在養心殿裏設病榻,親自伺候十三爺治病。圖裏琛請示,隆科多如何發落?雍正不耐煩地擺擺手,下令把隆科多送刑部嚴審治罪。

雍正調來御醫院所有的太醫為十三爺診治,太醫們診了脈,束手無策,都說十三爺積勞成疾,已經病入膏肓......

雍正皇帝急了,把大內珍藏的天山雪蓮、藏紅花、千年人蔘都拿出來,命太醫們用藥。眾太醫心知十三爺無比重要,個個跪下請罪,不敢開藥方。

雍正大怒,要把全部太醫罷官治罪,這時十三爺睜開眼睛,聲音微弱地向皇上求情,說自己大限已到,不要為難太醫。

雍正眼含熱淚,答應下來,揮手命太醫們退下。雍正親自守護胤祥,到了傍晚,胤祥忽然面色赤紅,容光煥發,坐了起來!

雍正心知不妙,十三爺這是迴光返照了,連忙問十三爺要不要吃點什麼?十三爺微笑着說想喝酒,雍正急忙下令傳御膳,親自搬來一壇五十年的陳年老酒!

十三爺神采奕奕,兄弟兩個對酌,雍正親自給十三爺斟酒。

十三爺三杯酒下肚,忽然說道:「皇上,臣弟斗膽說一句,您的身子骨也不好,可曾想過皇位的繼承人?」

雍正沉吟道:「當年聖祖康熙爺就看中弘曆,朕也在留心觀察他。弘曆果然少年老成,辦事幹練,才堪大用!朕派他喝劉墨林去河南處理進士們罷考一事,弘曆就處理得很得當。十三弟,你看呢?」

胤祥點點頭,說:「臣弟也看好弘曆,可是有一個人,皇上不得不防!」

雍正驚問:「是誰?」胤祥答道:「臣也沒拿到確切的證據,八哥胤禩在我府里安插了眼線,我也在他府里安插眼線!據我的眼線告訴我,皇三子弘時,經常去胤禩府里密議!」

雍正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說:「朕想起來了!胤禩帶着八旗旗主手下的參將去接管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守將不肯交出兵權,就是皇三子弘時作證,說朕說過同意讓他們接管軍權,胤禩的陰謀才能得逞!看來弘時早就投靠了胤禩的八爺黨!胤禩好陰毒,他自己跟朕作對還不夠,還要坑害朕的兒子!朕決不能輕饒了他!「

十三爺胤祥頓時神色黯淡下來,劇烈咳嗽,卻把一杯酒灌進肚裏。

雍正急忙搶下他的杯子,說:」老十三,你病成這樣,酒不能再喝了!「

胤祥忽然倒在炕上,大口地喘氣,臉色煞白,雍正一驚,急忙下令傳太醫來。

胤祥虛弱地抬起手,說:」皇、皇上,不要叫太醫了,臣弟已經油盡燈枯了......「

雍正眼含熱淚,緊緊握住胤祥的手說:」十三弟!你千萬要挺住,不會有事的,你才四十九歲啊......「

胤祥說:」臣弟臨死之前,求皇上一件事情......「說完又是一陣劇烈地咳嗽。

雍正急忙說:」你說吧,無論什麼事,朕都答應你!「

胤祥喘息了一陣,說:」八哥、九哥、十哥他們再不好,也是皇阿瑪的兒子......皇上盡可以處罰他們,但是臣弟求皇上,千萬不要殺了他們,留下千古的罵名......「

雍正心裏天人交戰,這八弟、九弟、十弟做盡了壞事,差點奪了自己的皇位,還唆使弘時學壞,怎能輕饒?胤祥見雍正沉吟不語,急得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雍正於心不忍,雙手握住胤祥的手說:「十三弟!朕、朕答應你,你千萬可要保重身體......」

胤祥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心中再無牽掛,頭一歪,雙目微閉,盍然而逝......

雍正抱住胤祥的屍體,放聲大哭!太監們無人敢勸,雍正哭得死去活來,眼中流血!

良久,雍正冷靜下來,擦去眼淚,下令為怡親王胤祥舉行國葬!

痛定思痛,雍正認為十三爺的死,八爺黨脫不了干係!要不是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使陰謀,玩權術,十三爺也不會病死!宮女喬引娣勸諫皇上,說當年十三爺去勸十四爺,也是處處忍讓,並不責怪十四爺的冷漠無禮,因為他們是兄弟!喬引娣希望皇上不要稱八爺黨三人為「阿其那、塞思黑」,雍正卻勃然大怒,立刻把喬引娣送回十四爺胤禵身邊,下旨派成親王胤祉、皇三子弘時、皇五子弘晝,三人去抄沒「阿其那、塞思黑」們的家產、來往書信!

不想聖旨一下,卻鬧出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皇五子弘晝看夠了為爭權奪利,兄弟相殘,鬧得你死我活,居然在家裏裝死,還擺下靈堂,請來許多和尚道士,為自己「出殯」!

成親王胤祉把弘晝從棺材裏叫出來,弘晝卻謊稱最近有「血光之災」,不能出門!還說會上摺子,請皇阿瑪原諒。成親王胤祉無奈,只得帶着弘時去抄三位王爺的家。

弘時主動帶人來抄廉親王胤禩的家,假公濟私,不搜胤禩的身,讓他懷裏藏着的兩千萬兩銀票得以保全。胤禩投桃報李,將當年弘時賣考題的證據,還給弘時。

胤禩大難臨頭,還挑唆一番,說弘時精明、狠毒都不如弘曆,又是皇爺爺康熙看中的繼位人,勸弘時有時機要先動手,殺了弘曆,才能登上大寶!

弘時聽得目瞪口呆,怕皇阿瑪怪罪,胤禩以當年諸葛亮「事煩食少」、英年早逝的例子,告訴弘時,皇上手常發抖,頭冒冷汗,陽壽也不長了!

沒過幾天,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岳鍾琪上奏,湖南人曾靜,派其弟子去策反岳鍾琪,數落了雍正十大罪狀,說雍正是古往今來最大的昏君,最大的暴君!

雍正非常重視這件事,因為不正本清源,新政推行就越來越難!

曾靜很快被下旨鎖拿進京,交刑部審問。審問下來,曾靜說雍正逼死母后,篡奪帝位,每日喝得酒醉熏熏,晚上要翻幾次牌子!更說雍正暗中派圖裏琛用血滴子暗殺政見不同的大臣!刑部官員竟然不願審理,說曾靜的話太狂悖,不是臣子們能夠聽的!上奏雍正,不願再審!

雍正心知此等草野狂人,這些謠言必定是八爺黨被抄家發配雲貴邊地,心懷怨恨,一路散佈的!於是決定親自審理。

曾靜招供,年輕時讀了山東人呂留良著的邪書,被他的歪理邪說蒙蔽,對清廷不滿!後來八爺黨被流放雲貴,一路散佈謠言,曾靜竟信以為真,派出弟子去蠱惑大將軍岳鍾琪造反!

雍正想起來了,這個呂留良的祖上在明朝世代為官,是個反清復明的知名人士!呂留良博學多藝,讀書三遍即不忘,且文武雙修,他的父親、幾個哥哥都為反清復明戰死!

呂留良本人也在抗清戰鬥左股中箭,留下終身創傷,對大清可算是國讎家恨!

呂留良拒絕參加科舉考試入仕,康熙十七年,清廷開博學鴻詞科,徵聘天下山林隱逸,嘉興郡守復薦留良。呂留良在被逼無奈之下,只好削髮為僧,取法名耐可。但呂留良的朋友們紛紛出仕,做了高官,呂留良心裏憤憤不已,就在民間著述、寫詩,專門攻擊朝廷的不足。因其已經削髮為僧,又有才氣,地方官睜隻眼閉隻眼,未予深究,呂留良趁機大收門徒,灌輸反清復明的思想。

曾靜就是呂留良的弟子,受其蠱惑,痛恨朝廷,加上聽到被流放的八爺黨放出的種種謠言,朝廷又推行新政,讀書人也要納糧當差,曾靜就做出駭人聽聞的鼓動岳鍾琪謀反的事來!

雍正憤恨不已,卻寬待曾靜,賞賜御膳,命他寫下一本《大義覺迷錄》,去各省學宮誦讀,為自己正名。

同時下旨,對呂留良剖棺戮屍,子孫及門人等或戮屍,或斬首,或流徙為奴,罹難之酷烈,為清代文字獄之首!

剛處理完這件事,刑部官員奏報,關在牢裏的隆科多快不行了!雍正大驚,親自去刑部大牢看隆科多,隆科多哭訴,自己每晚睡覺都被石板押著胸口,快被謀害死了!雍正驚問是誰下的手,隆科多招出,是皇三子弘時要害死自己!

雍正追問為什麼,隆科多把弘時勾結八爺黨、陰謀篡位、私賣考題、慫恿八王議政等等不法之事和盤托出,雍正大吃一驚!

沒過幾日,去江南辦差的弘曆回京,稟報說路上遇刺,隨行的探花劉墨林為了保護自己,不幸遇害!

雍正大怒,下旨拿問弘時。弘時百般抵賴,拒不認罪,雍正親自審問,在大量的證據面前,弘時無可抵賴,被雍正賜毒酒自盡!

處死了弘時,雍正頓感孤獨,想不到為了一個勞累萬分的皇位,兄弟相殘,骨肉廝殺,氣得吐血!

雍正一病不起,自知時日無多,下旨弘曆為監國,輔助理政,同時告諭群臣,已寫下傳位詔書,藏與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預防不測。

雍正病體日益沉重,偏偏這時被流放的胤禩死了,臨死前上了一道摺子,寫道:「愛新覺羅·阿其那謹上雍正皇帝、四哥御覽。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放手吧!爭了四十多年,你還不能撒手嗎?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我臨終才發現,我心裏只佩服你!我輸給你了,四哥,但你也沒有贏。你嘔心瀝血,得到的不過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勝負到頭都是過眼煙雲,你太放不下啦。你勞累了一生,身邊卻有幾人懂你?天下又有幾人懂你?到最後,你不過是一個孤臣,和我一樣,同歸黃土,哈哈哈哈!八弟先走一步,在那邊等你,你也快啦......」

雍正看完,氣得吐血,倒在暢春園的塌上,奄奄一息!

雍正有個規矩,看奏摺時要靜,太監宮女一概不得入內打攪,因此無人知道,也無人去請太醫。

雍正覺得眼冒金星,不停地吐血,五內俱焚!

正在萬般痛苦之際,忽然房間里金光一閃,地藏菩薩手持九環錫杖,一身金色袈裟金光四射,笑呵呵地站在雍正面前!

雍正多年學佛,當然認得地藏菩薩,急忙掙扎著要起來跪拜。只見地藏菩薩把手一揮,一道金光按住雍正,動彈不得!

地藏菩薩從懷裏掏出一顆螢光四射的摩尼寶珠,放在雍正的胸口滾了幾圈,雍正頓時渾身清涼,病痛全無!

地藏菩薩又拿起摩尼寶珠,在雍正頭上繞了幾圈,雍正一激靈,此前多生多世轉世的事情全部想起了,法力也恢復了,喜得一躍下床,跪拜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緩緩說道:「靈珠子,你如今可知你的本來面目了。本來你前世已成辟支佛,因為受五台山龍神的牽累,又轉一世。被你誅殺的年羹堯就是那龍神轉世,他的根性中殺氣重,不經屍解不得正果,他死於你手,也是因為殺生太重的緣故。」說完地藏菩薩把手一抬,袖子中飛出一條極細的金龍,金光四射,落地變成年羹堯,卻是笑容可掬。

地藏菩薩又說:「你現在明白了吧?你幾次夢見的黑龍,就是年羹堯的前身,而那些死於戰事的軍民,都是前世龍神麟甲里的細蟲,死的都是該死的,因果報應,毫釐不爽。年羹堯被你賜死後,無人敢為他收屍,屍體腐爛,餵了細蟲,就是死去的細蟲轉世!一報還一報,因果已了。如今你世壽已近,我特來接引你成就正果,速速盤膝打坐,時辰將到!」

雍正遵命,端坐在塌上,雙盤打坐,很快入定,證得四禪八定!

雖入禪定,但是肉身四大分解的痛苦還須受,地大分解時,雍正只覺得萬山壓身,動彈不得!水大分解時,雍正覺得渾身流汗,口渴難耐,又如同溺水,萬般痛苦。風大分解時,雍正覺得氣息漸無,有出息而無入息,窒息難受,同時身中風刀,肌膚寸斷!火大分解時,雍正覺得如置冰窟,奇寒徹骨,體溫全無!

地藏菩薩在一旁靜觀,知道此刻雍正的靈魂正在離體,痛苦萬分,卻又兇險無比!因為此刻,會出現許多幻象,愛恨情仇交織,各種冤親債主都會出現,雍正很難心如止水。

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地藏菩薩走到雍正身前,伸出右手,一拍雍正頭頂的泥丸宮,震出一條通道,就見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珠(靈珠子)冉冉升空!

地藏菩薩立刻施法,帶着靈珠子飛上半空,頓時黑夜亮如白晝!

空中忽然梵唱之聲大起,五彩繽紛,憑空出現了許多佛菩薩。計有:釋迦牟尼佛與四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還有八大金剛、十八羅漢。極樂世界佛祖阿彌陀佛帶着大勢至菩薩飛來,滿空天花亂墜,瓔珞流蘇飄蕩,念佛經之聲大作!

北京城的臣民都被驚動,紛紛走出家門仰望,不少人焚香叩拜,難得遇此佛緣!

這時阿彌陀佛把手一招,一座極大的九品蓮花寶座飛來,托住靈珠子。

靈珠子滴溜溜轉了幾圈,依次現出多次轉世的相貌:夏禹、姜子牙、西施、李斯、韓信、諸葛亮、嵇康、秦叔寶、狄仁傑、岳飛、文天祥、劉伯溫、唐伯虎、袁崇煥、順治、雍正。

滿城的大臣和庶民,驚得跪拜不已,終於明白,雍正皇帝是佛轉世,一心為民,功德無量!

弘曆也在跪拜,終於明白了父皇的來歷,跪拜哭訴道:「父皇,您才五十八歲,就拋下兒臣去了......您繼位時,國庫存銀不足七百萬兩,如今國庫存銀有五千萬兩!嗚嗚嗚......」

這時,釋迦牟尼佛飛到靈珠子面前,為他摩頂授記,開金口說:「靈珠子,你累劫苦修,積累善功無數,終成正果,殊為不易!今日你功德圓滿,封你為靈智功德佛,隨我回佛國去,等待機緣,再入十方世界度化眾生吧......」

法語一出,靈珠子頓時現出比丘相,紫磨金身,披金黃袈裟,雙盤打坐,雙手合十,全身金光萬道不可逼視,坐着九品蓮花寶座,隨眾佛、眾菩薩飛走......

(全文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孤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孤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零六四章 為國事心力憔悴 遇度化終成正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