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建安元年

第156章 建安元年

秦華的大軍迅速向著并州集結,終於在鮮卑軍隊擊潰并州守軍之前到達。

面對五十萬之眾的秦軍,就是軻比能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只是不解為何秦華會忽然多了這麼多的軍隊。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原因。

張遼的使者前往了鮮卑大營,將中原發生的事情都告訴給了軻比能聽。

當他聽到秦華居然同時擊潰了袁紹和曹操之後也大為驚訝,雖然聽說過秦華的事迹,但是沒想到他能做到這種地步。

只是這樣還不足以讓軻比能退兵,這次發動三十萬大軍,鮮卑這邊的消耗也非常巨大,所以他提出要秦華予以補償才能退兵。

對於這種要求,張遼甚至都沒有請示秦華就直接拒絕了。

於是兩軍就開始對峙起來。

一邊迫於秦軍的人數,不敢輕舉妄動。一邊則是因為內部的軍隊還未整合完成,加上糧草不足,也不想妄起兵戈。

這種對峙一直持續到了興平八年的一月。

軻比能在探子調查完中原大戰的具體消息后,這才真正相信張遼的話。

知道自己占不到什麼便宜,他也就不在繼續消耗下去了,果斷的選擇了退兵。

於此同時,隨着經過一個冬季,河北的瘟疫也控制了下來,華佗親自率領太醫院的醫者前往河北。

自此秦華的內憂外患完全解除,他開始大力整頓內部,消化剛剛獲得地盤。

劉協在一月一日這天下詔,改國號為建安,所以興平八年也就是建安元年。

秦華開始使用自己攝政王的權力,對軍政同時進行改革。

政務上,秦華決定廢除原來的三公九卿制,改用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在東漢已經有了雛形,所以改變並不算太突兀。)

三省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尚書省。

其中中書省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全國各大政令的簽發。

中書省設中書令一名,秦華原本屬意由賈詡擔任,但是賈詡再三推辭,最終還是由荀攸接任了這個位置。

中書令還有數名僕射輔助,由新加入的沮授、劉曄(官渡之戰中被秦華所俘)、田豫等人擔任。

這倒是讓這些人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明明才剛剛加入,居然就能獲此高位。

門下省名義上屬於皇帝的直屬單位,不過現在就是秦華的直屬。

像是賈詡、郭嘉這些不願進中書的,都是歸於門下省。包括禁衛軍、夜鷹這些軍隊都歸門下省統領,不受六部中的兵部管理。

最後是尚書省就是指六部尚書。

六部分別是禮部、吏部、戶部、刑部、工部以及檢察部。

以此六部管理天下大小事物。

其中五部與後世的大體相同,唯有檢察部是秦華新增的,他的職責類似御史台,但是管理的事物更多,不但監管各級官員,同時也管理民間的事物。

比如一些為禍鄉里的惡霸,百姓敢怒不敢言的時候,檢察部在各地的分部就有義務檢舉這些人。

至於取消的兵部則是由另一個部門代替。

代替兵部的部門名叫將軍府,秦華自封天策上將軍,名義上是將軍府的主管。

這個部門有點類似後世的軍委,秦華知道只有掌握住軍隊才能有政權,所以即使是張遼等人他也不放心交給他們,唯有自己親自主管。

接着是軍隊方面的改革,秦華將麾下的軍隊劃分為五個軍區。

同時也誕生了五位元帥,有這五人統領各自的軍區。

秦華規定軍隊平時只能各自的軍區活動,凡是超過三千人離開自己的軍區都需要進行報備。

軍區的建立就是為了以後實施軍政分離,現在各地諸侯之所以能夠劃地為王就是因為他們都擁有軍權。

一旦軍區建立后,無論是州牧還是郡守都不在擁有調動大規模軍隊的權力。

州牧級的官員只能調動不超過一萬的軍隊,再多就需要通過中央的許可。

至於郡守級,最多只能調動三千的軍隊,用以剿滅山賊之類的。

因為現在秦華的政令只能在自己的領地內實行,所以他實際上只建立了三個軍區。

中央軍區的元帥自然是張遼,編製有五十萬,不過現在只有三十萬。

這支軍隊將會是秦華以後征討不臣的主力。

北方軍區的元帥是高順,麾下編製二十萬,現在只有十餘萬,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戒備鮮卑人。

官渡一戰之後,烏桓騎兵損失慘重,烏桓已經無力影響中原了,現在北方最大的敵人就是鮮卑。

西方軍區的元帥自然是馬騰,編製同樣是二十萬,同時也節制青羊城的五萬青羊騎兵。

西方軍區除了負責西域各國外,同時也是為了戒備剛剛稱王的北宮伯玉。

北宮伯玉現在已經幾乎統一了近一半的羌族,麾下軍隊超過三十萬,之所以沒有能夠完全的統一羌族,是因為那些羌族所在的地方太過偏遠。

至於東方和南方的軍區,自然要等真正統一之後才能建立。

其餘政策還好,就是這條讓各地的諸侯都大為驚恐。

如果秦華對他們使用這條政策后,那麼這些人就完全失去了依仗,變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好在秦華並沒有強硬的讓他們實行這條政策,這讓這些人安心了不少。

除了實行軍區制外,秦華還實行了軍銜制。

軍銜一共分為四級十二等,分別是將、校、尉、士,每一級又分為三等,分別用上中下表示。

從最低的下士到最高級別的上將,這那些沒有絲毫基礎的士卒們有了奮戰的動力。

秦華規定只要等級達到了下尉級,就能前往軍校學習,出來以後最少都能做到百夫長的位置。

同時根據不同的軍銜,退役之後也能獲得不同的福利。

秦華也取消了大漢的舉行的舉孝廉制度,開始正式在全國範圍內舉行科舉制,並且規定以後的官員選拔都會優先以科舉為主,這讓各地的寒門士子都非常興奮。

隨着領地的不斷增加,涼州商會已經無法負擔這麼大的貿易量了,秦華決定在各地建立更多的商會,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減弱了世家都秦華的敵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秦華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秦華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6章 建安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