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上海港不在上海 城建稅一定要收

第587章 上海港不在上海 城建稅一定要收

「西邊陸地距我艦隊就在百里之內,只是恰恰看不到而已。」

「張攀,打旗語告知後面艦隊緊跟本將旗艦,海面有些霧氣不要走丟了。」

「是,將軍。」張攀領命跑下甲板。

「劉先生反正無事,不如跟我等講講汝在江南餘杭外海所見情況。」馬宗提議著,這一提議引起了手下副將們的好奇之心。

「呵呵!老夫自投到陛下駕前聽命,便一直在各大艦隊穿梭,倒是隨膠州艦隊南下過數次,最遠處抵達過馬六甲城以西的波斯海灣,見過諸多域外風情。相比之下,這餘杭外海沒甚好說的,但凡島嶼上都居住着尚未開化的土著人族,長得黝黑瘦小,說着和野獸叫聲相似的語言,與我漢人根本無法溝通。只有一處稍顯好點,就是蘇祿島。蘇祿島上有土著王國,經濟發展也尚屬過得去,對我艦隊到訪也算友好,是一個我朝可以通商的海島王國。其餘嘛~呵呵!就算不上人族了,島上土著女人還都是穿着樹葉子遮身呢!」看一般年輕將領們來了興趣,劉綽玩味般的回憶著說道。

「男女都不穿衣物么?冬天如何過的?」一個年輕校尉好奇的問道。

「呵呵!他們那裏哪來的冬天,一年到頭都是酷熱難當。何須穿衣物保暖?」

「真不穿衣物么?女人不難為情么?」又一個年輕將領好奇問道。

「脫光了都是一樣的,難為什麼情?男女都是用幾片大樹葉子把身體私隱處略作遮擋便是了。」

「啊~~~」

這群年輕校尉官們頓時發出一片驚叫聲來,有相信的也有不信的,各個表情複雜而怪異。

「先生,我等現在正往北航行,可不比南方。北面的冬天有多冷大家都是知道的。」馬宗沒笑而是又問著。

「嗯!老夫豈能不知?越往北越加寒冷,這春季出航現在都覺得冷。大家想看穿樹葉子的女人就都別想了。」

「呵呵呵呵~」

船上爆發一陣笑聲。

「劉老先生,既然北方乃是苦寒至極之地,我等佔據了又有何意義?那白令海峽據說冬天全都會結冰,海面之上隨便行走。況海峽兩邊都幾乎沒有人煙。末將真不知此行目的是為什麼?」一個面色白潤,頜下無須,文質彬彬的小將低聲問著。

「是啊!先生,既苦寒又無人的土地怕不是到了大陸邊緣了。」

「諸位,可不是如諸位所說的那樣。劉某起初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諸位一樣,但陛下曾對劉某說過,這世界是圓的,猶如一個大球。沒有陸地邊緣一說。」

「圓的?像大球?那我等看到的大地卻是平的,若站在球上豈有不倒的?」一個稍微年長些的上尉軍官問道。

「這個問題,老夫一時也無法回答,是不是個球體?老夫也有疑問,不過此話為陛下親口對老夫說起。老夫還在陛下書房見過一個被陛下稱為「地球儀」的物件,陛下說那就是我等居住的球型星球。老夫當時的感覺與諸位相同,其實直到現在老夫都還不信呢!呵呵~」

「劉老,如按陛下所言我等住在一個大球上面,那若保持現有航向不變,是否就會從另一個方向再次回到這裏?」馬宗問道。

「這~老夫不知。」劉綽無奈搖頭答道。

「好了,全都準備乘小船回到各自的戰艦上去,掌管好各自的兵馬。都別想那麼多,陛下說是大球就是大球。我等的目的就是去發現前人未能發現的大陸,將發現記載並報給朝廷,報給陛下知道。特別是白令海峽東面的那塊極大的大陸,怎麼着這回也要深入內陸去看看究竟。」

「是~」眾將一起應道,隨後紛紛走下舷台。

「劉先生要想證明陛下之言其實不難,可有膽隨末將一直向北走上一圈,看能否回到我大隋土地。若是同樣能回,那就證明我等腳下的土地是圓的大球。」見眾將都散去了,馬宗嬉笑着問向劉綽。

「啊~這?海面之上浪急風高,兇險無比,極易迷航,老夫不敢~老夫不敢~」劉綽一聽忙擺手搖頭不迭說道。

「呵呵呵呵~有何不敢的?若是陛下有令,末將便要上前接旨遠行。」馬宗笑着離開舷台去往艙中,留下劉綽一人還在海風中凌亂著。

先不說馬宗率艦隊北探白令海鮮以東大陸,單說楊二巡視完整個黃浦江出海口附近區域后回到揚州城。

因閻立德兄弟尚在鎮江規劃舊城改造,一時無法分身前來揚州。

於是,描繪上海港那片灘塗的任務便落到了自己和穆先生二人身上了,具體說是落在了擅長構圖規劃的穆先生身上。

這天二人正在屋中為城址的確定產生了不小的分歧,正各說着自己的選址理由。

「穆老,你所在的那個時代上海尚處在未開放之前,上海的地理優勢完全沒有體現。從隨後的國家發展來看,開發浦東這片是重點,也就是說上海城市中心在往東偏移,更加靠近大海。所以,我決定上海港的選址在這裏。」說着,楊二指著沙盤上的長江出海口和後世崇明島的一圈。

「這裏太過靠近大海了,你想過海上風暴颱風這些問題嗎?後世可都是鋼筋水泥結構的建築,地基可以深入地下數十米。那是可抗10級以上颱風甚至颶風的。而這時建城不可能使用鋼筋水泥,更不可能挖很深的地基,可想一陣颱風吹過後,地面上就沒剩什麼東西了。所以,我不認同近海建城,風險非常大,不科學。」

穆先生不光反對而且理由非常具有說服性,讓楊二聽了之後都不禁點頭,無法反駁。

「穆老說的很有道理,我沒想到來自大海的不確定因素,颱風是沿海百姓生存的最大威脅。甚至會出現海嘯,使海水內灌,水災風災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和建築能抵禦的。那穆老的意思是遠離出海口選擇臨江的地方建城?」

「對!至少距離出海口一百里甚至兩百里,這樣颱風對新城的危害會減小很多,海水順江道倒灌迴流也不怕內澇。我看就在這裏最好~」說着,穆先生指著沙盤中的一個點。

「這裏啊?揚州和崇明島之間?」

「對!若是我沒記錯地圖的話,這裏應該就是南通市所在的大致位置,這裏據出海口大致一百五十里,還是長江距出海口最近的一個江灣處,這裏可停泊很多商貨船,並且能躲避海面的大風,從目前來看這裏是最佳的建城地點。」

「這裏好像與後世的上海有一段距離啊?」

「對!若是你修建的是磚混結構的房子,那就可以去黃浦江畔建城。否則,還是務實一點,離大海遠一點為妥當。當然,你可以聽,也可以不聽。」

「嗯!好了,這個問題不用爭執了,我聽穆老的。」

最終,楊二還是被穆先生說服了。

其實遠離大海建城是現今這個時代不得已而為之的,好在從南通這個位置出海也就半天多點時間,似乎也不會耽誤什麼事情。

「建城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要做的準備實在是太多了。難道你還要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之後在離開不成?」穆先生問道。

「不用。明天再帶鄭旭等揚州官員們去看看那可做建城的地理位置,若是沒有問題這事就定下來,交由鄭旭他們來全權接手了。」

「嗯!話雖如此,但還是應該將建新城的要求說清楚。唉!這建城啊!可說是一件大事啊!三五年都不見得建好。」

「呵呵!這建城一事便無需我們多操心了,順其自然吧!慢慢建設就是了。」

「嗯~」穆先生點了點頭,慢慢走到桌案前坐下,順手拿起桌上的清茶,品了一口。

「仲堅~」楊二對這屋外叫道。

「世兄,有事么?」仲堅出現在門口問道。

「讓楊洋他們去把鄭旭、盧相、無忌和張鎮周、朱寬、陳崚等人叫來,就說朕有要事。」

楊二吩咐完仲堅后也坐到了桌案的另一頭,同樣開始品起這上等的春茶來。

「穆老,這可是最上等的本地綠春陽茶,就是在後世也非常有名。」楊二品了一口香茶后說道。

「嗯!果然是好茶,喝到口中回味無窮。這水也是好水,好水沏好茶,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啊!」穆先生品著茶有些陶醉的說着。

「穆老,我還有一種顧慮想聽聽您的看法。」

「說來聽聽~」穆先生放下茶杯說道。

「這個時代其實可供海貿的國家很少,這東邊就只有東瀛倭國,就是小日本。這東南一帶島國,也就呂宋和蘇祿一帶可去,其他地方,諸如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地都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根本沒形成國家。我朝海貿要想有收穫則必須過馬六甲去往天竺甚至更遠的阿拉伯、波斯等國。海貿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啊!」

「呵呵!這就是現實,你不接受都不行。不過,也該想的通才是,若是海船運貨可比絲綢之路的駱駝運的多得多,而且平穩。我看就到波斯和阿拉伯那片地方去進行貿易,那邊的黃金非常多。」

「嗯!只得如此,雖然海路遠了些,但一次可販運數十噸的商貨,走遠點也是值得的,關鍵是我朝的商品對西方國家來說都是好東西,都是搶手貨。」

「對了,需要嚴密盤查每艘出海的商船,我們的軍用火器絕對不能經海路私運出去。可加大立法和執法強度,嚴格禁止民間交易火器及相關製品。」

「穆老提醒的非常及時。」

楊二點了點頭,非常認同穆先生的說法。

二人正閑聊著,就見盧照鄰、鄭旭和長孫無忌等人陸續走入房中,陸續跟楊二和穆先生見禮著。

「嗯!不錯,都到齊了。現在可以跟大傢伙說說朕的建城構想了。」楊二讓大家全都坐下后說道。

「自南陳滅亡之後,整個江南基本都處在和平發展時期,就算偶有叛亂也並未給江南造成損害。但從現今看來,江南大地的發展還是過於緩慢了些。主要表現在與中原、冀州、荊襄等地的交流不夠,更不要說與弘農、關西、漢中、益州、晉陽的等地商貿往來了。朕數年前出巨資,不惜惹怒天下民心而興建的南北大運河,雖連通了幾大水系,但收效遠未達朕的期望。特別是長江水道的利用上,還遠遠不夠。朕要新建的上海港就是要改變眼前的現狀,要用一個上海新城將整個長江水道沿線經貿帶動起來,要讓上下游各地經貿往來增多,人員交流增多。從而帶動整個江南,特別是沿海經濟落後地區的大發展。至於諸位關注的對外海貿一事,可在建城的同時逐漸開放。朕決定上海新港的建設由揚州對口援建,具體事宜由鄭旭掌管,張鎮周、朱寬和陳崚從旁協助。另外,朕已經派人去召現在鎮江的閻立德、閻立本二人速來揚州,他二人負責具體城建相關事項。鄭旭~」

「臣在。」

「閻家兄弟長處在於城市規劃和建築質量的把控上,一旦新城開工,汝需給予他二人全面的支持,說到底就是要人你給人,要錢你撥款。」

「是,陛下。臣知道怎麼做,請陛下放心就是了。」鄭旭拱手應道。

「當然,這出資一事嘛~也不是讓你揚州財政全部承擔,朕還佔著中央票局的一部分股份,朕也全拿出來供你建城之用。嗯!就是說錢不夠用了,去揚州票局要就是了。」

「陛下,可不能這麼說啊!本官掌管的中央票局和各地分局也是屬於朝廷商務部的,借用票局的錢款也是算利息的。」

一旁的盧照鄰聽出一絲不對勁來,忙起身叫着,惹得房中眾人一陣大笑。

「朕也沒說白用你票局的錢,你不是要發行城市建設債券了么?不把這部分從民間集資上來的錢款用在專項城建上,朕看你三年後如何將本金歸還百姓。」

「陛下,臣正準備和陛下商量發行城建債券的細節。臣這幾日都在思量此事呢!臣想在上海新港建成運作之後,為儘快收回投入,面向到港經商的商人增設一項城建稅,這稅不高,但積少成多之後,不光可兌換到期債券本息,還可多出一筆城建管理費用,多作公益。此建議還望陛下首肯才是。」

「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風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隋風烈
上一章下一章

第587章 上海港不在上海 城建稅一定要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