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齊 地

第35章 齊 地

第三十四章齊地

漢王劉季並非原地踏步。當他率領北方軍隊返回滎陽主戰場的時候,大將軍韓信同時率領軍隊前往齊地,準備統一北方戰線。

後世有些學者認為,在楚漢相爭的這段時間裡,各路諸侯紛紛站隊。一時站在漢國這邊,形成反楚聯盟;一時站在楚國這邊,形成反漢聯盟。但這種說法並不准確,他們並沒有結成同盟。比如魏、趙、燕、齊等等這些諸侯國,並沒有明確表示反楚或者反漢,他們更多的是想保存自己的地盤和實力。他們更像是中立國,都在持觀望態度。他們既沒有主動去襲擊楚國或者漢國,也沒有派兵協助任何一方,有時候甚至連政治口號都懶得喊,也不作表態。

在這種情況下,誰的統戰工作做得好,誰就佔據有利地位。很顯然,漢王劉季更為主動些。在軍事對峙的這段時間裡,漢王劉季並沒有忘記統籌全國大局形勢,在命令大將軍韓信繼續前往齊地武力平復的同時,他還派遣了一位經驗豐富的使者前往齊地,以外交手段展開漢齊談判,試圖說服齊國歸漢。

這位經驗豐富的使者全身酒氣、兩眼冒星,他就是高陽酒徒酈食其。雖然在剛剛過去不久,他因為提出要分封六國後裔為王,而被漢王劉季罵得狗血淋頭,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漢王劉季對他的信任。

在這個關鍵時刻,漢王劉季交給他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那就是——出使齊國。這不是個輕鬆的工作,因為齊國向來習慣偏安一隅,不喜歡摻和南方戰爭。當年秦國吞滅其他國家,齊國就眼睜睜的在旁邊觀望,既不參與也不防禦,最終導致自己被滅國。持觀望態度,不摻和戰爭,就像是深入齊國骨髓的民族精神。

但這次的外交任務順利得出乎意料,酈食其沒有花多大功夫就說服了田氏家族——掌握齊國政權的王室貴族。因為使者酈食其的背後是強大的漢國,更重要的是大將軍韓信正率領軍隊前往此地。受到威逼利誘的田氏家族完完全全信服了使者酈食其,不僅整天和使者酈食其飲酒作樂,以最高規格的宴席招待這些漢國的貴客,更重要的是徹底解除了邊境的戰備。齊地瀰漫著一股歡欣起舞的喜慶氣息,比過年還熱鬧,以致於他們忘記了戰爭的殘酷。

酈食其確實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雖然他喜歡飲酒,全身酒氣,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外交形象和外交工作。不動干戈,不血兵刃,僅憑一張嘴,便讓坐擁七十多座城市的齊國向漢王劉季稱臣。

這是酈食其外交工作最輝煌的時刻,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也是他最後的時光。

【蒯通】

漢王劉季的工作確實做得很充足,一方面命令大將軍韓信率兵前往齊地,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齊國。但他恰恰忘記了調和內部這兩種關係,沒有向雙方通報高層的決策精神,導致內部產生矛盾,害死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已經在半途中的大將軍韓信,收到酈食其出使齊國並已成功說服齊國的消息,原本打算停止進軍,但卻被一位能言善辯的部下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位能言善辯的部下叫作蒯徹,後世也稱之為蒯通,范陽縣人。他勸說大將軍韓信不要停止進軍,應該火速前往齊地,武力收復——原因是爭奪戰功。

他教唆青年大將軍韓信,不要被酈食其搶了功勞。大將軍率領數萬之眾,連日征戰,也只不過是平定了趙地五十多座城池;而酈食其僅憑兩張嘴皮子,便拿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市——難道大將軍的功勞不如一位說客?更何況,漢王劉季從來沒有說過要大將軍停止軍事行動,更沒有詔書傳來,根本就沒有理由不執行任務。(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漢書-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傳》)

蒯通這人能言善辯,口才非常了得,但是心術不正。表面上看,他處處站在大將軍韓信的角度去看問題,處處為大將軍韓信著想。但實質上,他的建議處處帶著陰謀的成分,總是煽動自己的上司搞山頭主義,搞團團伙伙。

他沒有站在漢國的角度去看問題,沒有把自己,也沒有把大將軍韓信看作是漢國集團的一份子。

其實,蒯通忘了,他自己與酈食其是同一類人。相當年,他也曾憑藉兩張嘴皮子,煽動趙地三十多座城市,和平歸順楚地的反革命軍團武臣——陳勝的部下。酈食其現在做的這些事情,和當年蒯通做的並沒有什麼兩樣。

但是蒯通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建議最終害死了酈食其。

【酈食其】

酈食其確實是沒有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執行出使任務,也是他最後一次喝酒。

正當齊國一片歡悅景象,邊境卻突然遭到漢軍的偷襲,這讓田氏家族感到異常震驚和憤怒。田氏家族對眼前的這位外交官感到極度懷疑,一口認定是酈食其欺騙了他們。

——趕緊讓漢軍停止攻城,否則我就煮了你!(汝能止漢軍,我活汝;不然,我將亨汝!《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我沒什麼話說的!(而公不為若更言!《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酒醉尚未清醒的酈食其也沒有想到,會是這種局面。他甚至還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已經成功說服齊國,為什麼大將軍韓信還要繼續攻齊。他絕對不會想到,是說客蒯通在背後教唆青年大將軍韓信爭功奪利,是自己的同類害死了自己。

他根本就想不出緣由,也沒有辦法向田氏家族作出交代。活了大半輩子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向誰乞求,而這一刻也不例外,他沒打算作出解釋,因為他認為沒什麼好解釋。

最終,酈食其被田氏家族烹殺,死在齊國。

他是高陽狂生,一生從未屈服,臨時前一刻也沒有想過要低下昂貴的頭顱。他的事業始於外交,但也終於外交,這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工作。

【龍且】

霸王項羽的反應確實有些遲鈍。當田氏家族向他求救的時候,他才想起派兵前往齊地協助抗漢。而這時,漢國的大將軍韓信已經成功侵入齊地,並已奪得齊國首都臨淄。因為齊國的軍備警戒完全被酈食其卸下,使得大將軍韓信不費吹灰之力便可進入齊地。

這時,霸王項羽不得不派出他最信任的將領——龍且,率領軍隊前往齊地,協助田氏家族作戰。

龍且,霸王項羽的好哥們,也是項氏集團中入伍比較早的老革命戰士。一直跟隨霸王項羽作戰,出生入死。但也正是由於一直生活在霸王項羽的光芒之下,一直沒有機會單獨領兵攻城,所以當年並沒有獲得分封,而是留在霸王項羽的身邊,任職西楚王國的大司馬(全國總司令),負責統領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沒有獲得分封,並沒有影響他與霸王項羽之間的情誼,他一直對霸王項羽不離不棄。即使是陳平利用反間計,也沒有能夠拆散他們之間的感情,霸王項羽依然很信任他。

在這個關鍵時刻,霸王項羽讓龍且前往齊地收復亂局。因為在此之前,龍且一舉擊敗了曾經共事的老戰友黥布,讓所有西楚王國的將士都感到震驚。畢竟黥布的軍事實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黥布曾經是楚國集團中最為勇猛的悍將。如此看來,當年龍且的軍事能力確實嚴重被低估了。

這次,龍且面對的依然是曾經共事的老戰友。甚至可以說,是自己曾經的部下。當年,韓信這個小夥子在楚軍的時候,並沒有多少出色的表現,整天跑去領導面前說三道四、指手畫腳,而作戰的時候卻畏畏縮縮,龍且是看不起這樣的人的。

龍且率領號稱二十萬兵力的軍隊前往齊地。

他自信滿滿,黥布這麼勇猛的將領都敗在自己手下,更何況是無名小卒韓信。當年沒有獲得分封,雖然並未影響他與霸王項羽之間的情誼,但他的心裡確實有些疙瘩。這讓他清醒的認識到,沒有軍功則無法獲得分封的殘酷現實。因此,他必須要把握這些難得的機會。

這也是楚國集團非常明顯的價值取向,那就是必須依靠踏踏實實的作戰、勇往直前的軍功,才能夠得到高層領導的賞識。而那些僅僅依靠嘴皮子,或者動動腦子的文人墨客,是無法進入高層領導視野的。這套以勇猛為核心的價值觀,當然與一把手項羽的關係密不可分,因為霸王項羽就是這樣的人,他當然也就喜歡這樣的人。

所以,對於這場齊地戰爭,龍且堅決放棄了保守的作戰方式,而採取最為直接最為吃力的戰術,那就是——面對面,硬碰硬。(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史記-淮陰侯列傳》)

龍且想要來一場男人之間的真正戰爭!

他一直追著韓信來打,直到濰水這個地方。這是條古老的河流,水勢時急時緩,水流有時候不過腳趾,但有時候又淹滿全身,真讓人有點捉摸不透。

龍且並沒有閑工夫研究水文地理,他的腦海里只想著跟韓信好好乾一場。望著眼前的漢軍隊伍,龍且下令前速前進,直到河流中央。

看著漢軍狼狽逃命的樣子,龍且更加堅信了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韓信這麼多年來都沒有變,還是那麼的膽小怕事,一開打就逃跑。(固知信怯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但是,當漢軍走到對岸的時候,楚軍發現水勢突然暴漲,彷彿河流堤壩潰決。楚軍毫無防備意識,全軍淹沒在這洶湧澎湃的河水之中,前後不著邊。很多不懂游泳而且穿著厚重盔甲的將士,在這惶恐的哭喊聲沉入河底,狼狽的犧牲了。

原來,在前一天晚上,韓信並沒有休息,而是率領將士研究水利工程。他命令將士準備好上萬隻口袋,內中裝滿河沙,秘密囤積在濰水上游,讓水不再往下流。當引誘楚軍渡河后,韓信命令將壅塞河道的沙袋悉數拆除,滾滾河水洶湧而下,淹沒楚軍。

那些會游泳的楚軍將士也沒能逃過死神的召喚,漢軍殺個回馬槍,將他們全部殲滅。

不知道龍且會不會游泳,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並沒有回到岸上。最終,龍且在河中被漢軍所殺。

用水作戰,向來是韓信的拿手好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漢歲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秦漢歲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章 齊 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