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分 封

第26章 分 封

第二十五章分封

項羽終於如願以償的進入了秦國皇宮。

他帶著熊熊的怒火而來。這怒火包含了濃濃的國恨,恨秦國吞滅了楚國;這怒火包含了深深的家仇,仇秦人殺害了他的族民;這怒火還包含了這麼多年來的浴血奮戰,是秦國讓他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戰友……

已經被任命為國相的子嬰,原本以為躲過了死神的召喚,以為可以苟活在這個新政權里。但顯然他想得有些簡單了。此時,被綁住手腳的子嬰,和其他秦國舊官員、舊子民一起跪在將軍項羽的腳下,頭抬也不敢抬,淚水直滴。秦國的官員子民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堅強勇猛,顫抖的哭泣聲充斥著整座咸陽城。

面對著雄偉輝煌的秦國皇宮,項羽並沒有像劉季當初那樣驚嘆不已。他出身貴族,曾經的楚國皇宮並不比這裡差。他不稀罕這裡的宮殿,也從未想過要住在這裡。他認為這些都是秦國的遺物,代表著秦國的勢力。他是以一種勝利者的心態、主人的心態,來看待這些戰勝品、處理這些戰勝品。而劉季不同,劉季是從平民一路走過來的,對這些秦國寶物帶有敬畏之心。劉季是帶著暴發戶的心態去看待這些戰勝品的。所以劉季不敢殺子嬰,因為作為一介平民,殺王不祥。而且,子嬰才剛剛上台40多天,也沒有什麼過錯。劉季也不敢強行搶奪秦國皇宮的珍貴寶物,因為他知道這必定會招致強烈的指責。所以劉季只能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留幾件。

項羽這一路過來打得很辛苦,死傷這麼多弟兄。他要將所有的仇恨都報復在這些秦民身上。所以,他下令殺死子嬰和這些秦民。同時,還下令焚燒這些秦國宮殿,其中包括尚未建成的阿房宮。

紅紅的烈火,足足燃燒了三個月。那三個月,是咸陽城最漫長的三個月,是咸陽城歷史上最慘烈的時光,至今也不能令人釋懷。在這段時間裡,咸陽城就是人間煉獄,哀怨和恐懼布滿整座城市,星空里彷彿處處回蕩著死去的冤魂。曾經繁花似錦、熱鬧喧囂的首都咸陽城頓時成為一片廢墟,到處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劉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不敢吭聲,誰也不敢吭聲。當時就有人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而被項羽扔進了熾熱的火堆里。他諷刺楚人是猴子,穿衣戴帽看起來像人,但終究不是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記-項羽本紀》)

沒有人可以在楚人項羽面前開這種玩笑,甚至沒有人可以在項羽面前開玩笑。

只有項羽自己可以開玩笑。

接下來的日子,是建國封侯的時間,但是項羽卻跟所有人開起了玩笑。

【項羽】

如今的項羽是主宰天下的最高實權者,而他此時只有25歲,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中國的歷史竟然被一個25歲的青年所主宰,而這並非特例。

擺在項羽面前的這個難題,也曾是嬴政當年所面對的那個難題。那就是國體問題——到底是採取分封制還是郡縣制?究竟實施何種政治體制才能鞏固楚國的統治,實現長治久安?這是項羽必須要解決的重大政治課題。

當年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嬴政已經39歲,顯然比項羽成熟許多。但是,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朝野對此一直爭論不休。這種爭論直到千年以後也未曾停息。有人說嬴政當年的選擇是對的,是偉大的,因為他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制度;但是,也有人說嬴政當年的選擇是錯的,因為是他給後世的秦朝帝王留下了後遺症,導致全國暴動而無人制止……

而此時的主流觀點無疑是貶秦論,只有站在嬴政的對立面,說嬴政是錯的,才能夠顯示出自己政權的合法性。這麼多年來,全國各地軍民浴血奮戰,就是為了要消滅秦帝國和皇帝制度,恢復當年的六國。項羽當然要否定秦帝國的郡縣制。而且,項羽雖然功高蓋世,但他並沒有嬴政那般的權威,可以壓制所有諸侯。特別是項羽還有個名義上的上司,楚王熊心。熊心名義上還是楚王,而項羽是他手下的一員大將。

【熊心】

項羽首先跟楚王熊心開起了玩笑。

他採取了明褒實貶的做法,首先尊崇熊心為義帝,將熊心的地位升格。外界看來,熊心就像是當年的秦始皇嬴政,但實質上卻沒有嬴政那般的威望和權力。

威望和權威掌握在項羽的手裡,江山是他打下來的,而熊心只是坐享其成。項羽明確告訴他的將領,告訴全國革命軍,熊心根本一點功勞都沒有,天下是各位諸侯和我項羽浴血奮戰得來的。項羽要將天下分封給各位諸侯,而義帝熊心卻沒有一寸土地。(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史記-項羽本紀》)

在項羽的內心,其實是非常痛恨熊心的。因為當年叔父項梁戰敗身亡,而熊心卻滿不在乎的樣子,不僅提拔了害死叔父的叛徒宋義,還把自己安排在宋義的軍隊里,處處受到宋義的壓制和侮辱。更重要的是,當年願意冒險進攻關中的,只有他和劉季兩個人,而熊心卻把這個機會交給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劉季,以致於最後劉季撿了個大便宜。可以說,項羽對熊心從未有過尊崇之心。這一切一切,都是項羽心頭的仇恨。而項羽正是個有仇必報的人。

熊心一直不甘心任人擺布,曾想狠狠的抓住機會,緊緊的握住權力。但很可惜,當項羽節節連勝,最終攻進咸陽城的時候,他已經喪失了這個機會。他再也控制不住項羽,再也無法壓制項羽的權威。

已經升格成為義帝的熊心,只能灰溜溜的接受項羽的安排,遷移到荒涼的長沙郡郴縣定居。熊心的心情很低落,他覺得這是最差的待遇,最壞的結局。但他沒想到,更差的待遇和更壞的結局緊隨而來,那就是——被奪去了生存的資格。後來,項羽派人暗殺了義帝熊心,執行命令的正是那位兇狠的狂徒黥布。

【劉季】

接下來,項羽跟劉季開起了玩笑。

當年楚王熊心向楚軍各位將領許諾,誰先進入關中,誰就可以當關中王。這個決定是面向全國全軍宣布的,無可否認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這也是當年熊心為了激勵眾將士,而拋出的一塊大蛋糕。劉季拼死拼活,無非就是想要得到這個「關中王」的桂冠,以及故秦國這片土地和子民。劉季翹首以待,一心以為這個獎項非他莫屬,他都已經準備好獲獎感言了。(感謝TVB,感謝支持我的粉絲……)

但沒想到,項羽玩起了文字遊戲。雖然條約是義帝熊心締造的,但是解釋權卻掌握在項羽手裡——項羽說了算,因為項羽才是掌握實權的人。項羽按照約定分封劉季為漢王,但是故秦國的土地和子民卻沒有完全分給劉季,而是把它們分成了三塊,劉季只得到了其中最差的那塊——巴蜀之地。

那時候的巴蜀,並不像如今這樣繁華喧囂,沒有美味可口的「重慶火鍋」、麻婆豆腐、擔擔麵和串串香,也沒有曲調多樣的川劇和神秘驚奇的變臉,更沒有宏偉壯觀的樂山大佛、都江堰……像峨眉山、青城山這樣的高山峻岭倒是不少。那時候的巴蜀,是秦帝國的大監獄,凡是犯重罪的囚徒都會被押往這裡受刑。這裡路途遙遠,而且荒涼至極,艱險叢生,不要說能否回來,能否安全到達都是個問題。很可能,還沒有去到巴蜀,就已經死在路上了。

劉季被分封到巴蜀,在他的內心,並不覺得這是件喜事。相反,他覺得這就是對他深深的侮辱,等於去巴蜀受極刑。劉季感到非常憤怒,恨不得馬上就操起傢伙跟項羽對著干,也不管自己已經是50多歲的身軀了。

穩重的蕭何此時站了出來,勸說劉季萬萬不可衝動,硬拼只會送死。

「胡說八道,你怎麼知道我們一定是送死。」(何為乃死也)已經歷過多場戰爭,並且攻進關中的劉季此時顯得有些驕傲。

但這種驕傲很快就被蕭何壓制住了。蕭何首先從現實情況出發,對比兩者的實力差距。無論是從兵員數量的角度看,還是從軍事經驗的角度看,我們都比不上項羽。百戰,必定百敗,硬拼只會送死。蕭何還引經據典,搬出古老的商朝開國君主湯和周朝開國君主姬發來激勵劉季。最後,蕭何勸說劉季暫時養兵蓄銳,將來必定可以奪取天下。(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書-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傳》)

說得這麼頭頭是道,也不知道劉季到底有沒有聽懂。不過,劉季是實用主義者,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意見建議,他一般都會虛心採納。作為一名成熟的男人,為了心中的理想,不管自己內心多麼不情願,也要接受眼前的痛苦和委屈。劉季懂得這個道理,他不會像幼稚的項羽那樣,對自己喜愛的東西緊緊握住不肯鬆手,即使明知道會傷害到自己。

但劉季內心暗暗發誓,將來必定會重回咸陽。

【項羽】

最後,項羽跟其他革命軍將領開起了玩笑。

項羽只不過是個25歲的少年,雖然身經百戰,經歷過無數次軍事戰爭,但是對於政治鬥爭和制度建設卻沒有多少經驗。從小就好勇鬥狠的他,喜歡跟別人拼力氣,最喜歡玩的遊戲就是喜歡在別人面前炫耀扛鼎。扛鼎是他在家鄉江東最引以自豪的本領。他不像嬴政那樣接受過系統的皇家政治教育,長期浸泡在政治權力鬥爭和政治制度建設的氛圍里。他的的心中可沒有什麼千秋萬代的豐功偉業。

他把權力當成手中的玩物,想給誰就給誰,想怎麼分封就怎麼分封。他把天下由從前的七大塊分成了十九小塊,分封了十九個王,而他自己是其中的霸王——西楚霸王。他並不想像嬴政那樣,做個楚始皇,掌管全國政務。他所建立的並非統一的帝國,而是十九個地位互相平等的國家。受封的諸國,其國內的行政皆是郡縣制。各國自己制定曆法制度,自行任命官員,擁有軍隊,治土治民,是完完全全的獨立王國。對於其他國家的政務,項羽沒有想過要干涉。項羽只希望其他國王可以聽從自己的命令,他只想管住這些國王,就像遠古的西周時期。遠古時期,周王室對諸侯國的政務並不直接管理,也很少干預。諸侯國對自己國家的事務具有高度自治權,周王室既不直接徵收諸侯國的稅收,也不向諸侯國派遣或者任命官員,更不干預諸侯國的司法活動或者軍事行動。諸侯國的義務是服從周王室,按期朝見納貢,並隨同作戰,保衛王室。

但是,項羽所建立的這套分封制和周朝所建立的分封制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沒有分封自己的親屬,這也是最核心的要害。周朝分封的君主,絕大多數都是周朝開國君主姬發的親屬。凡是姓姬的親族,只要精神沒有問題,只要不是白痴或者瘋子,每人都分到一塊土地和一群奴隸。而其他功臣和遠古部落首領雖然也獲得了分封,都周圍都被姬姓諸侯國牽制著。周王室控制著絕對的政治軍事力量,完全可以制衡其他非姬姓諸侯國。但是,項羽並沒有掌握絕對權威,他不能剝奪其他革命軍首領的軍權,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分封給其他親屬。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以前的六國各自都分為三塊,希望諸侯國之間互相可以制衡。比如,把秦地分為三塊,齊地分為三塊,趙地分為三塊,每塊地盤之間互相制衡。

但他顯然過於樂觀了。

【項羽】

在具體分封的過程中,項羽處理得也相當隨意任性,特別是在分封齊國將士的問題上。項羽把原來的齊王田市逐出齊國國都臨淄,如同處理劉季那樣,把齊王田市貶到偏僻的即墨當膠東王,卻把田市的大將田都分封為齊王。因為他認為齊王田市跟楚王熊心一樣,並無功績。所有的戰功都是大將田都取得的,田都就像是自己在齊國的翻版。

而齊國另一位掌握實權的將軍田榮卻沒有獲得封王的資格,因為項羽始終認為叔父項梁的死與田榮有莫大的關係。當年叔父項梁與齊國田榮共同作戰,抗擊秦軍,但是在叔父項梁浴血奮戰的時候,田榮卻坐山觀虎鬥,見死不救。項羽心中對叔父項梁的死依然耿耿於懷,對田榮恨之入骨。

其他革命軍首領對自己的分封也未見得十分滿意。項羽把天下這塊大蛋糕分得很細,以為每人都能夠得到一塊,大家都會高興。結果大家都覺得自己的那塊蛋糕小,都不滿意。那些沒有分到蛋糕的首領,更是憤怒不已。因為項羽在分蛋糕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客觀標準,更大程度上是憑藉自己的喜好和主觀偏見。誰對他有恩,誰的分封就好些。

當然,前提是項羽必須尊重其他革命軍的功績,他不能完全拋開戰功去分封,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權威去剝奪其他革命軍的軍權。所以,在這些分封的國王里,雖然有好幾個跟項羽的關係不錯,但是卻沒有一個是他項氏家族裡面的人,比如項伯、項莊就沒有獲得分封,因為他們沒有戰功。

如此一來,項羽所建立的這套分封制,比周朝所建立的分封制、秦朝所建立的郡縣制更加脆弱不堪。因為受分封的國王並不是自己的血緣親屬,而是掌握了雄厚實力的將領。這些將領本身對項羽並沒有什麼感情,不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更多的是懼怕——怕打不過項羽。而項羽對這些將領本身也並不怎麼熟悉,雖然有時候並肩作戰,但很難稱得上是生死與共的戰友,也不是榮辱與共的親友,只能說是利益攸關的同事。一旦秦帝國這個共同目標被消滅,這些將領便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與項羽作對。更要命的是,項羽根本沒有任何可以制約他們的手段。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還互相派遣公子充當人質,而如今項羽連最起碼的資本都沒有。這也為將來的暴亂埋下了伏筆,鬥爭無可避免。

果然,兩個月後,全國混戰即再次爆發。

註:義帝熊心,是名義上的帝王,但實質上卻是最沒有權力的君主。項羽作為最高統帥,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回到了最初起兵的地方。其餘十八路諸侯分別是,漢王劉季,原隸屬於項氏集團,封地包括巴蜀和漢中;三位投降的秦將章邯、司馬欣、董翳分別被分封為雍王、塞王、翟王,封地包括秦國故土;三位齊將田都、田巿、田安分別被分封為齊王、膠東王、濟北王,封地包括齊國故土;九江王英布,也就是臉上帶刺、在監獄到處發名片的那位暴徒,項羽手下最兇狠勇猛的將領,封地在六縣,即英布的故鄉;衡山王吳芮,英布的岳父,曾頗受義帝熊心的重用;兩位燕地的革命軍將領韓廣、臧荼分別被分封為遼東王、燕王,但其實韓廣曾自立為燕王,而臧荼是他的部下,所以韓廣非常不服氣,不肯就國,結果於同年被臧荼擊敗及殺害,燕及遼東兩地皆為臧荼所有;趙地的四位將領趙歇、張耳、司馬卬、申陽分別被分封為代王、常山王、殷王、河南王,封地包括趙國和魏國故土;韓地的將領韓成被分封為韓王,但是霸王項羽一直不肯讓他回國,最後還將他殺害了;魏地的革命軍將領魏豹,被分封為西魏王,其最早源頭可以追溯至陳勝集團,可以說是老牌革命軍;還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將領共敖,因為表現突出(攻取南郡有功)被封為臨江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漢歲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秦漢歲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章 分 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