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再定一計(下)

第六十一章 再定一計(下)

?郭德綱先生在講單口相聲《濟公傳》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貞女失節不如老妓從良」,意思是一個人做了一輩子壞事,到最後臨死做了一件好事,那麼他是天下第一大善人;一個人做了一輩子好事,到最後臨死做了一件壞事,那麼他是天下第一大惡人。

諸葛亮寫信的當口,王成卻玩味起諸葛亮適才那句「若無意外,定然如此!」的話來。

於是,待諸葛亮寫完了信,亦整理完自己思緒的王成,便又問諸葛亮道:「軍師剛才話中還預有意外,但不知是何等意外,可否致命?」

諸葛亮聞言,皺了皺眉,道:「龐統用計,孔明倒可略知一二,其若認定主公已死,且得王方李蒙許諾后,必勸劉備先定洛陽,再取長安。然若此計填不滿劉備的胃口,則漢中危矣!」

王成不解諸葛亮之言,直道:「還請軍師細解!」

諸葛亮道:「若局勢大優之下,劉備急功近利,欲兩線作戰,除使一軍去取長安外,再令一軍直插隴南,去攻陽平關;同時,教張飛出兵葭萌關,兩面夾擊馬超,則漢中之事難定!」

王成聞言,一皺眉,訝道:「如此,則此番除棄襄陽之外,更兼失漢中之險,尤陷孟起於危地。稍有疏忽,我們偷雞不成,更不止要蝕一把米了!」

諸葛亮聞言,堅定的道:「所以,我們還要為今番之計加一道保險!」

王成知諸葛亮又有連環之計,便道:「如何保之?」

諸葛亮道:「劉備葭萌關所倚仗者,除張飛之勇武外,還有徐庶的老辣沉穩。今張飛雖是難去,但若調走徐庶,則劉備亦不敢讓張飛獨自蠻幹!」

王成聞言,又是狠皺起眉頭來,疑道:「徐庶乃劉備親信,自劉備為平原令時,便即相隨。豈是我們說調便能調的?」

諸葛亮道:「所以要一人幫忙!」

王成急問:「找誰幫忙?」

諸葛亮答:「神醫華佗。」

王成實有點大惑不解的問道:「他老人家一個江湖游醫能幫什麼忙?」

諸葛亮又開始賣關子的說道:「主公莫急,到時我自然說清;走,我們去找老神仙聊聊!」說著,諸葛亮挽起王成來尋華佗。

.......

欲求人辦事,實是不好直說。於是,到得華佗的住處,王成先按諸葛亮的意思,開始和華佗攀談起來。

王成、華佗言語之間,諸葛亮、呂布相陪左右,貂蟬亦奉上茶來。

其實,自王成於當陽的蜀陣逃歸后,心中便早有許多問題想於當面請教華佗,只是未遇恰當時機,如今可稱「正好」!

「老神仙,不知奉先如何得成您之義子的啊?」王成問道。

華佗聞問,娓娓道來一段故事——「既然王上此番問了,那老朽便細細講來吧!我和江南的于吉於老道是多年的摯友,曾多次詢其借過《太平清領道》來看,但這老摳門門戶偏見極深,始終不肯借與我看。后卻突然尋我,說是可以把書借與我看,只不過要我應他一個要求——赴去西北,游醫一年,如遇王上有難,當立即施以援手。原本,我以為他只是故弄玄虛,覺得屢次拒我要求心內有所不安,故想找個台階下一下。不想,老朽應求,游醫西域時,恰逢王上西征;彼時奉先為火所傷,故才能救其性命。」

聽到此處,王成心中不由憶起也許已然九九歸真上天為仙的于吉。

華佗續道:「雖於天數之道,我並不十分篤信,不過同這裝神弄鬼的老道在一起混的久了,也略通得幾分相面之術。初觀病榻上的奉先,只覺其生有『烏鴉之相』,乃『夜叉之命』。」

說完此言,見王成有疑惑之色,華佗又給予了解釋:「此命相之人,殺孽極重,且多生有反骨,會似烏鴉一般反噬雙親,最後難免枉死。」傳說,烏鴉會食父母之肉——其實這麼講相當片面,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烏鴉應算至孝之鳥。因為它們並不吃父母之肉,只是將因年老不能再用斷缺的殘喙進食的老烏鴉啄死,使他們不再承受飢餓之苦。也許在人類來說這很殘忍,但是這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則——想生存就要照章辦事。

華佗接著道:「見之此狀,我本欲不救,但見王上十分著急其性命,故依前者與於老道之諾,方將奉先救起。然而,一來為火所傷者最是難以恢復往日之能,需有專人精心調養,假以時日方可康復;二來於老道說未來二十年之天道在於王上,故我不想將此心有異志之人留於王上身邊,所以出言將其帶走。然而,老朽並未生有三頭六臂,也怕極惡之人,不過好在粗通醫道(太謙虛了!),故當時便定下主意——若奉先於地獄走了一遭回來后,得以醒悟,我便專心醫他;若其本性難移,我也自有辦法使其一輩子只如常人一般。然而,有時不得不信天道命理,由於黑火燒卻了附著於奉先身上的枉死冤魂,洗去了他心中的罪孽,更經幾次脫皮結疤后,竟然將其命相生生的給改了——虎相初生,鴉相盡去,雖不見得飛黃騰達,卻可一世安虞。且在他們夫妻倆追隨我的日子裡,讓一生鰥居游醫的我體會到了不曾有過的人父快樂,吾便也全力施為,助奉先恢復。當然,也賴著奉先自身強健的體骼和他自身的努力,竟然恢復的和受傷之前不差許多。最後,感於老朽的再造之恩,奉先痊癒后,他和蟬兒並未立即投回王上身邊,卻共認老朽為義父,服侍身邊,共同行走江湖,治病救人!這也便是其中的原委了。」

聽罷,王成不由一陣唏噓,雖知其中必有曲折,但未想卻這般傳奇。

然而,不待王成唏噓,亦有所感嘆的諸葛亮則插口對華佗求道:「老神仙,屢次救我家王上之難,大恩大德實令我等沒齒難忘。然今番又有危急之事,煩請老神仙相幫,還望您不辭辛勞!」

華佗聞言,直道:「軍師言重了,吾乃一介庸醫,除開方抓藥,別無本領,只未知於王上還有何助益?」

諸葛亮道:「只懇請老神仙救護漢中之民!」

華佗聞言,訝道:「漢中?可是那裡起了瘟情?」

諸葛亮搖了搖頭,道:「雖未有瘟疫橫行,但此番老神仙若不助力,則漢中百姓實是危矣!」

華佗聞言,更加莫名其妙,便道:「老朽愚鈍,軍師但請明言!」

諸葛亮解道:「不瞞老神仙,下一步我軍正打算賺蜀軍主力過江,意欲聚而殲之;然此間一切變數皆在掌握,唯漢中不成定數。雖漢中與葭萌關對峙經年,已成定勢,但機密不可輕泄之下,漢中軍民不得全知我軍於襄陽乃是詐敗;但漢中軍心有所不穩,葭萌關蜀軍乘隙而攻,必有閃失,故想請老神仙施以援手。」

諸葛亮這番言語不僅華佗聽了不解,王成也是一陣發懵,華佗便又不解道:「但不知老朽一個江湖游醫,怎能解得漢中之困?」

諸葛亮說道:「我自出道始,少用犯險之計,雖然險計易得大勝,但越險越難成計且越要精打細算,因為稍有閃失,得不償失是小,滿盤皆輸是大。而今用險,只因得勝便可一勞永逸,方才肯用。然而未思進先思退,為了將失敗的損失降到最小,我不得不請老神仙幫個大忙。自劉備於平原時,便得張飛徐庶之助,此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已然二十餘年,可謂是心有靈犀,如臂使指;漢中多年未曾有失,只因馬超之勇可與張飛匹敵,荀攸之智可與徐庶相較,兼兩軍又成對壘之勢。而今兵勢雖然均等,但因我軍用險,會稍向蜀軍發生傾斜,為防有變,我想讓葭萌關的一文一武分開一段時日。故請老神仙出手相幫!」

王成聽到這裡,腦袋裡面全是問號——「難道孔明要讓華佗去行刺徐庶嗎?太有想象力了吧?」

諸葛亮沒理王成的奇怪表情,繼續解道:「徐庶乃至孝之人,因其弟早喪,其母早年便被接入成都奉養。而今蜀中坐探報告,徐母眼疾複發,故我想請老神仙去成都為徐母醫治眼疾。」

聽到這裡,王成以為諸葛亮是想通過讓華佗為徐母治療眼疾,從而感動徐庶,投誠過來,不過仔細一想,諸葛亮應該不會這麼「天真」,所以便又沒說話,只等諸葛亮解開謎底。

華佗此時已有些耐不住諸葛亮賣關子,嘟囔了一句:「這不是資敵嗎?」

諸葛亮聽了,淺淺一笑,道:「我聞老神仙有可使人假死之神葯(可能是麻沸散吧?),請老神仙為徐母治病之時,給徐母用些,讓她老人家多休息幾日。只徐庶至孝,聞母有大礙,必然迴轉成都;彼時,葭萌關僅剩張飛,想來漢中定可萬無一失。」

王成和華佗聽諸葛亮做了這麼多鋪墊,才把本意說出來,都長長的出了口氣,華佗皺眉思索片刻,說道:「老朽一生救人無數,而今軍師所託之事雖非害人,但行醫者亂為病人下藥,實是有悖醫德。不過,比之老朽救人,王上之舉卻是在救天下。而今,雖使老朽所為小惡,卻可成全大義,理當義不容辭;我這就準備準備,明日便即趕往成都。」(不知後來華佗被曹操屈殺獄中,是不是因為此事上天給予的報應,如果是的話,王成和諸葛亮都是有份的,尤其是諸葛亮!)

諸葛亮聞言,拉了拉王成。於是,王成和諸葛亮一起向華佗躬身一拜,一起說道:「如此便多謝老神仙了!」

次日清晨,仍不敢現身於人前的王成偷偷來與華佗作別。

一番寒暄過後,華佗於懷中取出一封信箋,交與王成道:「早幾年於老道曾托一事,只說他日若其有所不測,教我在戊子鼠犯歲(公元208年)之時將此信交給你。不想上了年歲,竟將此事忘諸腦後;若非昨日整理行囊時,偶落此信,險險失了老友遺願!」

聞言,王成自又是感激不盡,將信收於袖中。

待送走了華佗,歸回住處,王成自知于吉的「遺言」非同小可,急急取信來看,然信上依舊並無多言,只是一句偈語。

王成看過偈語,半懂似懂,甚是迷茫。

諸葛亮一旁詢道:「於神仙又有何等神秘之事示與主公?」

王成看了看諸葛亮,抿了抿嘴,神秘的道:「秘密!」

聞言見狀,諸葛亮一臉的鄙夷!

PS:華佗欲赴蜀中用「諸葛亮之計」,呂布亦要一同前往。

見之,諸葛亮阻道:「奉先將軍若去,必惹蜀人關注,此計不得成也!」

華佗亦知其中道理,與呂佈道:「襄樊之地正臨大戰,吾兒當留此間,助王上一臂之力!」

呂布則與諸葛亮道:「若我不隨義父赴蜀,但恐有險!」

諸葛亮聞言,呵呵一笑,安慰道:「奉先將軍放心,蜀中布有我秦人眼線無數,老神仙用完計后,必可安歸!若有閃失,孔明願與老神仙抵命!

聞言,華佗點了點頭,王成微笑不語,呂布啞口無言。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志秦王本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志秦王本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再定一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