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射術不精

第140章 射術不精

(Mark:12月28日)

隔日一早,姬良獨自提了藥箱坐車來到水鏡宮,他先在柔兒的帶領下拜見如月公主。

嬴靈正在靶場練箭,一身火紅的箭衣,站在一張席子上。雖然她身材嬌小,但比例勻稱加上胡服的修飾更顯得英姿颯爽。姬良注意到50步開外,3尺左右的箭靶上插著不少箭羽。大部分都在中心的位置,看樣子公主的箭法不錯。

姬良給如月公主深鞠一躬:「姬良拜見如月公主,祝公主殿下萬福金安。」

如月公主『噗嗤』一笑放下弓,轉身說:「原來是姬公子,平身吧!」她心想這姬良倒也有趣,一晚上沒見,就又弄出個萬福金安來了。

公主往姬良身後看了看沒見到呂素就問姬良:「那位呂姑娘呢?怎麼跟沒來?」

姬良心中一緊,他就是怕呂素被如月公主扣下才故意不帶她來的。果然如月公主就問到了呂素。姬良忙說:「呂姑娘在家準備藥材。」

「哦,那柔兒你派人去吧呂姑娘也接來吧。」如月公主沖小柔下令。

「喏!」小柔領令走了。姬良則感到有些無奈,心想:『這小公主還是不放心自己啊。』便低頭不語。

不料如月公主開口說:「公子放心,我不是要為難你們,只是我姐姐貴為公主,很多時候還是由女醫生診斷的好。」

姬良恍然大悟連忙點頭:「殿下英明。」原來姬良按現代的醫療模式,壓根就沒考慮過男女有別的問題。

如月公主上下打量著姬良,又看看手邊的弓箭開口說:「姬公子可會射箭?」

姬良含糊的說:「會一點。不過好久沒試過了。」

如月公主微微一笑,把弓箭遞給姬良:「我姐姐還沒到,公子不妨和我比箭如何。」

姬良有些猶豫並沒有伸手,擔心自己接過弓箭,會不會有一群武士高喊著『有刺客!』跳出來將他拿下,演一出白虎堂。

如月公主嘴角一彎:「不敢嗎?」

姬良被她一激脫口而出:「那倒不是,只是……在下在公主殿下面前怎敢妄動刀兵?」

如月公主一笑有些不屑道:「哼,不妨的,我秦人都是上馬能開弓,下馬能治國的勇士,哪像你們這些山東人那樣文縐縐的。一點也不像個男人。」

弓箭作為遠射兵器,在春秋戰國時期應用相當普遍,被列為兵器之首,貴族將門之子從小就學習射箭。「射」作為一種技藝是公卿大夫必須通曉的「六藝」之一,不僅在國君會盟、宴會上被視為一種禮儀,而且在民間風俗中也以它為禮節。哪家生個男孩,門口便掛一張弓,期待男孩長大后,勇武有力,能弓善射。故如月公主見姬良有推辭之意,便對姬良頗為不屑。

姬良雖不是真韓人,但也是個男人,隨即朗聲說:「那在下就獻醜了。不過在下不敢用殿下的寶弓,請殿下讓我另選其他的弓吧。」

如月公主拍拍手,一名武士出現了:「拿幾張好弓來,讓姬公子選一下。」公主特地強調了好字。她心中則有些不屑,以為姬良在找借口推脫。心裏想等會拿了那些強弓來你要是拉不開可就丟人了。

武士有些遲疑:「這……」

「這什麼?快去!」如月公主厲聲喝道。

「喏!」那武士快步逃離了,不一會遍送來幾張弓。如月公主一看果然都是一石以上的強弓,其中還有一張兩石弓。姬良不認識他接過來,每張都拉了一下。感覺這幾張秦弓的拉力大都在40磅到60磅之間。其中有一張拉力較大估計超過90磅,姬良開弓時感到有些費勁不過還是拉的開,他用力的像做擴胸運動那樣拉了幾下,就把那強弓放回席子上了。倒是如月公主和那武士有些吃驚的看着眼前這個有些瘦弱的儒生模樣的男人,他居然拉開了那兩石弓,還接連拉開了幾次。如月公主臉色有些難看,她知道自己用的弓不過半石(相當於是30磅左右)。原來姬良是嫌自己的弓輕了,看樣子她小看這男人了。至於那護衛也是吃驚不小,他雖然也拉的開這兩石弓,不過想這公子這樣連續拉上3下,他自持是做不到的。想到這裏武士擔心起公主的安全了,不由得手按在了劍柄上。

平時在部隊姬良用過的大都是自製的單體弓,現在手中的都是秦國巧匠精心製作的複合反曲弓,雖然比不上韓成送他的那隻弩做工精美,但姬良看了也有些愛不釋手,由於沒有護手他最終挑選了一把拉力在60磅左右的弓。至於羽箭席子上有一壺,姬良從中拿起一隻研究了一下,箭羽是柳木做得,約90厘米長後面綴有兩片定位的尾羽,箭鏃是金屬的和他從姬勝背上起出的那支很像,眼顏色看起來發綠,估計是青銅的,比他自製的那些要好上很多。

姬良搭上箭,拉了個半弓瞄了一下牆上的一個箭靶,接着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拉滿弓弦,這是現代弓箭典型的地中海式拉弓法。但是這種開弓的方法把如月公主和那武士都看傻了,姬良感覺這箭桿有些輕,就用直瞄的方法瞄準靶心,然後閉氣瞄準放箭。『嗖!』的一聲箭離弦飛出,『嘭!』的一聲箭插在了箭靶的下沿,幾乎就脫靶了。

那武士見了仰天哈哈大笑,手也從劍柄上放了下來,如月公主也心想:看樣子這姬公子不善騎射了。嘴上卻說:「姬公子,你怎麼不用扳指?手指不疼嗎?」姬良不以為意的問:「什麼是扳指?」

那武士聽見姬良不知道什麼是扳指吃驚的張大了嘴說不出話來。如月公主倒是笑了:「原來姬公子不知道扳指是何物啊,難怪箭法如此有特色。」

如月公主一揮手,那武士連忙從席子上拾起一枚一寸左右的米黃色的小管子,雙手捧起呈給如月公主,如月公主將這管子戴在右手的拇指上。武士又捧起公主的寶弓,如月公主沖姬良微微一笑,從箭壺中抽出一支箭,轉身彎弓搭箭,姬良注意如月公主的開弓方式與自己有很大的不同,如月公主是右手形同握拳且拳心向下,下方拇指拉開弓弦,右手的食指(繞過弓弦后)與中指叉過弓弦(拇食兩指同在左側,中指等在右側),前屈的食中兩指虛夾箭桿後部,箭桿放在弓?右側,這樣的開弓弓弦的力量都在右手的拇指上,難怪要用扳指護手呢。如月公主拉滿弓弦后瞄準靶心,姬良注意到公主的瞄點比較高。

『嗖!』『嘭!』如月公主的箭穩穩的插在了靶心。小公主頗為得意的沖姬良一笑:「怎麼樣?這才是射箭!」

姬良連忙鼓掌叫好:「殿下果然是好箭法!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啊!」

那武士正躬身行禮,聽見姬良這話吃驚的抬起頭盯着姬良,嘴一張一合的好像一條金魚。如月公主也皺着眉頭說:「什麼巾幗鬚眉?」

姬良暗想:難道現在還沒有這句話嗎?隨即解釋:「就是說,公主殿下箭法高明比許多男人都要好。」

如月公主滿意的想:這話說的可不差,至少比你這個傢伙要好很多。如月公主正準備再表現表現,小柔走了過來:「啟稟公主,櫟……小姐到了。」如月公主不想讓外人知道櫟陽公主求醫的事,故小柔只能說是櫟小姐了。如月公主把弓箭交給那武士,又對姬良說:「本宮先去佈置一下,等會再來傳你,你就在這裏好好練練箭吧。身為士族哪能不會射箭?」說完沖那武士試了個眼色,就把手上的扳指摘下拋給姬良。姬良慌忙伸手接住,他正欲道謝,如月公主卻已轉身走了。

姬良看看那武士,又看看手裏的弓箭,那武士沒好氣的一笑:「公子你且在這裏獃著,等公主傳喚,我去前邊辦些事。」姬良估計他是要去護衛公主,就躬身行禮送走了那武士。

姬良看看手中的那個扳指,這扳指是骨質的,仔細一看原來是動物的腿骨的一節。姬良套在拇指上試了一下,比較寬鬆套的進去。學着如月公主的樣子再搭上一支箭,拉開弓試了試果然右手上輕鬆了很多,不似剛才那樣勒手了。姬良乾脆從地上拾起那兩石弓,搭箭在弓上找了個點位點瞄準箭靶這次特地瞄高了許多,他將弓拉了個八分滿,一箭射到靶上,可惜這次又高出了許多。姬良又再試了一箭,這次又偏向左下了,再試……

姬良像現代校槍一樣,慢慢找射箭的感覺,一個女孩站在不遠的樹叢后偷偷的觀望着,如月公主想知道這姬良到底會不會射箭,以公主的身份自然是不方便偷看的,於是小柔就按如月公主的吩咐偷偷觀察姬良的舉動。她看見那姬良弓也拉不滿,箭射的也是不着邊際,小柔撇撇嘴悄悄的溜回公主身邊去了。

五箭之後,靶上的箭已經夾住了紅心,姬良找到了準星,他搭起一支箭穩穩的吸氣瞄準,緩緩的拉滿了弓,驀的一鬆手『嗖!』箭矢離弦飛出,姬良收弓站在原處注視着靶上的箭矢,那支箭正中紅心,箭頭貼著剛才如月公主的那支箭插在草靶上,箭頭穿過草標將後面那兩寸厚的木板都射穿了,直沒了一半的箭桿,震的那靶嗡嗡作響。姬良並不停手一連三箭,箭箭都是正中紅心。四隻箭如眾星拱月一樣將如月公主剛才那支箭圍在中心。

「好弓!」姬良放下那張兩石弓,摘下扳指心想:原來扳指的作用是射箭啊,我還以為是裝飾品呢!90磅的力還是比較費勁的,還是弩更實用一些。他連拉了十餘次兩石弓感到雙臂也有些發酸,連忙走到一邊活動活動休息一下,轉念一想走到靶邊將自己射中紅心的箭矢都摘了下來插回箭壺中去了。

PS:弓不同於弩,弓箭的命中精度與弓弦的拉力以及射手的瞄準習慣都有很大的聯繫,所以每個射手都習慣使用自己的弓。而弩就簡單得多了,弩上有簡易的瞄具,只要上了弦搭上箭,一個農民稍作訓練就可以掌握弩機的使用了。所以在古代培養一個熟練的弓箭手可能需要一年或兩年以上的時間。

弓不同的張弦方式主要根源於弓的不同特性。由於歐洲單體弓體長而彈性差,拉弓長度與弓體長度之比低;而中國的複合弓正好相反,弓體較短,但弓的彈性好,弦可以拉得很長,拉弓長度與弓體長度比甚高,當拉滿弓時手指拉弓處與弓弦形成銳角,用『地中海式拉弓法』將會擠壓手指,所以中國拉弓法用一個拇指拉弦,食指和中指壓住拇指。而歐洲單體弓張滿時,弓弦的角度要大得多,適合用多個手指勾弦。

中國複合弓的製造與使用在世界兵器史上有着出類拔?弓弩貢獻,工藝先進且複雜,製作精良美觀.中國和蒙古在騎射方面比西方要先進得多,複合弓短小、彈力大,非常適合騎兵使用,縱橫馳騁,矢如雨注,箭若飛蝗,具有獨特的、冷戾弓弩驕傲.而以英國長弓為代表的單體弓只適合步兵使用,所以西方中世紀的騎兵多採用重甲衝撞的戰鬥方式,而在騎射方面鮮有發展。

在中國大亂世的時候,弩的應用遠不如弓,就是因為和弓相比,它不是廉價普及貨――弩相當於在弓的基礎上增加彈槽、扳機和望山(瞄準器),這些東西都不是那麼好生產的,製作和安裝的工藝比弓體複雜得多。

很多人說用腳上弦的弩射速能快到哪裏去?自然不如弓箭啦,同等時間**的箭,訓練有素的蹶張弩射擊和弓射相比,大約是2:3。但是真到打仗時,弩射完全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這是因為弩射跟弓射相比有幾個優勢。

第一,就是首發攻擊容易展開。為什麼呢?因為弓不可能戰前半小時就開弦上好箭,一直到戰爭開始才射擊,那樣開弓的胳膊會受不了,可弩就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提前三天上好箭也沒問題,只要不扣動扳機,箭就一直在弦上。

第二,弩比弓容易瞄準。這其實跟上面一樣的道理,用弓的話,上弦到開弓這段時間胳膊一直在用力;不如弩,只要上完弦胳膊就可以放鬆,士兵完全把精力集中在瞄準上。

以上是從人力利用的角度來看,從武器結構來說,弩的望山是非常精準的東西,因為上面有刻度標識。這種刻度是瞄準標尺,射擊時,士兵是將弩箭頭、望山刻度與目標進行三點成一線的瞄準射擊,原理跟步槍瞄準一樣。只不過無論弓弩,箭飛出去,多多少少受引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總是會有一點兒類拋物線的偏差。所以利用望山上不同距離的採用不同的瞄準標線,就可以克服這種瞄準困難依據目標跟自己的距離,選定望山刻度上相應距離標線瞄準――譬如敵人距離百步,就用百步標線,敵人距離五十步,就用五十步標線。瞄準,然後扣動扳機,命中,就這麼簡單。因此中國弩的精準程度跟完全靠目測的弓射可不是一個檔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話之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神話之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0章 射術不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