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裘舉回到了故鄉

第1章,裘舉回到了故鄉

裘舉的父親裘青山本覺得余禾與兒子裘舉很般配,可兒子如此不情不願,他自己也有點猶豫了;他認為強扭的瓜不甜,就讓這小子去撞南牆去吧。他又一想,就算裘舉說的是的,如今余禾想與自己兒子好那不是不可能,畢竟那些都是道聽途說。這下,氣得裘舉爹罵罵咧咧地要裘舉答應這婚事。

裘舉不回答老爹的,笑道:「這大的事情也得讓老家爺爺奶奶知道啊。再說他們也對余禾熟悉,聽聽他們的意見不行嗎?」

裘舉爹一想,兒子說的也對,裘舉是父親的長孫,父親一輩子也只有自己與兩個姐姐三個孩子,就自己一個是兒子,再沒有其他的兒子了。老人家一輩子雖也生了幾個兒子,可只留下自己一個。這傳宗接代大的事情不請示下他老人家,他一定會生氣的。再說自己的婚事是自己做主,得罪過了老頭子,要是裘舉的婚事不請示不彙報那他老人家不恨死自己了。

裘青山責備自己那時年輕氣盛受不了老爺子的夾磨就帶了未婚妻子跑到了洪湖去成親,害得自家兩老與岳父家兩老都孤獨在老籍度日。雖說大姑娘秀長大后常到老籍去照顧兩家老人,可大了的姑娘不能留啊,雖然嫁到了那邊,可出嫁了后她哪有時間去照顧老人們。現在兒子大了,也該要他替自己與他娘去照顧兩家的老人去了。於是道:「你也不小了,轉眼就要成人了;現在老家的祖父母與外公外婆沒人照顧,那你就回去照顧他們吧。你回去一定好好替我與你娘在兩家老人面前敬孝。再就是余禾的事情一定聽聽他們的意見,過不久我也回去一趟,聽你決定!」

正當裘舉要走時,裘青山想起了什麼就道:「把我這尖腦殼駕回去,老家那裏湖多河多,你自己有一條船方便。」這是他喜歡駕駛的小漁船,如今為了兒子也捨得。隨之,裘舉的父親就步行離開了堤鎮,回洪湖去了。

裘舉的父親出生在沙同鎮附近的石頭村;沙同鎮就是鄂西湖區的一個靠近大沙湖與大同湖附近的一個很有名氣的小鎮了。一條內荊河從小鎮身旁流過,這河是一條內河,古名夏水,是長江的分支河流。它發源於荊門市西北部,經江陵、沙市、監利,再至洪湖入小港到河灘鎮而入長江,全長七百多里。沿途串連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大沙湖、大同湖等湖泊,聯絡數以百計的大、小河渠、溪溝。它另一個上游是洪湖與堤鎮邊的長江。在堤鎮那邊有條小河,它把堤鎮劈成兩半然後與去洪湖過來的那支源頭河匯合成主流經小港鎮東去長江中游旁的河灘鎮再進入長江,這裏是內荊河的入江口。

內荊河尤是一根長線將長江入荊河段到堤鎮這一百八十里水路拉成了一張弓;內荊河沿途流入兩湖地區,及大沙湖與大同湖以及好多小湖岔與村莊。在小港有一條西去的河把內荊河與洪湖西邊相連,經汊河口鎮可西去峰口鎮。

在河灘鎮離內荊河口不遠處下行不遠有一條東荊河,它向西北而去可到達沔陽。

在內荊河沙同鎮對岸有一條漢陽溝北進與東荊河相連,這是那裏人去沔陽的必經之道,水路可乘船,旱路可沿河而行。

漢陽溝將沙同鎮對岸切割成兩個村落,使得那裏的地形很像武漢三鎮,就有人侃道這裏叫小漢口。

沙同鎮地處多水系之中,他高高地處在水中央,所以也有稱之為「坪坊」之地。

那時還沒有荊江大堤,內荊河的姊妹河叫東荊河,沙同鎮人愛叫它外荊河,這條河流進沔陽境內可轉到江漢平原深處。ok作文網www.okzuowenxs.com

在東荊河與內荊河相夾地區是一個多湖、多良田的地區,這裏人有農民與漁民,自然資源很豐富,要不是兵荒馬亂的時期,這裏的人們生活的很好。這裏雖是洪水易發,但沿岸的人們都有防禦的辦法。就是洪水淹沒家園與田地,他們還有外出謀生的手藝。

沙同鎮算是這裏一個比較繁華的小鎮,來往的商客絡繹不絕。

在沙同鎮內荊河河段,那時沿湖沿河都沒有大堤,只有各個家族的小垸子,也就是小土堤,根本擋不了洪水的襲擊。每年六七月汛期,河水把兩岸的各個湖,及大沙湖、大同湖與好多小湖連成一片汪洋;長江的水每年在汛期倒灌進內荊河,再由內荊河倒灌進兩大湖及其他小湖,也帶進了好多的魚苗苗。

在這些湖裏有好多水草與水萍,也有好多小水蟲,它們是魚的好飼料。

漲水時期,這正是熱天的時候,水裏的蝌蚪慢慢變成青蛙前是哪些魚兒的美餐,魚兒遊動在碧水裏盡情張嘴捕吃這小小的蛋白質,除了蝌蚪,還有好多在水裏遊動的叫不出名小游生物,比如蚊子幼年時期的孑孓。這些,都是魚的美食,魚兒吃了后催著魚兒快點長大。

一晃冬季來臨,各個湖水隨着下落的河水將好多魚--這時已是大魚了,當然還有它們的子女--在湖裏繁殖的小魚,一道湧進內荊河。當然啊,還有好多的魚被阻攔在各個湖內,也有好多魚愛戀這寧靜而舒適、食多而美味的湖裏,再不願回歸大江中去,更不願去哪大海!

人因魚而逗留,於是有了漁村,捕魚的多了,於是就來了做生意的,就這樣小漁村成了鎮子,成了商人的天下。

鎮子上有錢人多了,漁民又開始搬遷,到了離湖近的湖岸邊去住了,這就叫分化。每年發大水,鎮子上有錢人開始加高地基,人就愛攀比,有錢人更愛攀比,於是沙同鎮由一個十年淹九次的鎮子成了沿河高堤上的鎮子。每年汛期,沙同鎮成了水中的一艘商業之舟,燈紅酒綠,賣了魚的漢子抓着帶滿魚腥的錢鑽進了窯子,也有的鑽進了大煙管。窯子好懂,賣人肉的地方,大煙管那是買死的地方。

自從大煙進來后就一直泛濫到如今,好這口的後生、老頭,有錢的與沒錢的,不知死了多數!有錢的是追求那如夢如幻的境界,沒錢的是追求的是清醒時享受不到的安樂。

裘舉駕着父親給自己的小船剛來沙同鎮岸,這時已是古歷十月底了,他那烏黑的長辮子被他索性在頸部挽了幾個圈;他父母為了他祖父母與岳父母的安全與生活就決定讓大兒子的他回老籍代替他們伺候老人。

裘舉己是一個快進十七歲的大漢了,他以先自認為自己是長江沿岸堤鎮人氏,就讀了那幾年私塾有一點文墨,自知學管賬快三年也沒有人用他,為了離開那丟人的地方,此次借余禾要找自己的頂包事情說動了父親,父親九要自己來投奔老爹的親父親。

現在,他才明白自己的根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地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浪遏情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浪遏情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裘舉回到了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