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第七百零七章

安祿山起兵的時間讓所有人都沒有料到,都知道安祿山要起兵髮長安,但是竟然沒有提前得到一點消息,幾乎是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河北之後,宮裏才堪堪得到消息。

就在前一天玄宗等人還開懷暢飲,大醉一夜,到了第二日,宮裏一得到這個消息,所有人都嚇得變了臉色,甚至有些妃嬪帶着宮女太監都收拾細軟準備逃走。玄宗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長安城有誰敢出走者,皆斬。

「聖上,如今叛將安祿山史思明打到了洛陽,聖上還不相信安祿山會反叛嗎?」房綰等年輕一派的臣子上書道。

玄宗揮揮手,問楊國忠道:「如今戰況如何了?」

楊國忠埋頭戰戰兢兢地道:「啟稟聖上,河北已經全都淪陷,安祿山的兵馬已經到來了洛陽附近了……」楊國忠驚懼得要死,因為安祿山謀反打得旗號就是清君側,清誰?楊國忠!

「我大唐的軍隊如此不堪一擊嗎?」玄宗聲音低沉,如沉睡火山般即將爆發。

朝臣無人作聲,玄宗起身道:「下令,調哥舒翰前往潼關鎮守,潼關若是丟了,他也不要回來了。」

玄宗說完之後便離開了,楊國忠趕緊讓中書省擬詔,都未經過門下審議,直接發了出去。

話說李白剛和宗月萱結親,卻突聞安祿山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梁宋一帶,李白和宗老夫人和宗月萱商議道:「這裏即將成為戰場所在,已經呆不下去了,我想讓岳母和萱兒儘快散出家財,帶着頗黎逃到南方,先去安陸。」

「安祿山的軍隊可以打到這裏m嗎?」宗老夫人對大唐還是極有信心,道,「大唐近些年國泰民安,難不成還怕一個遼東蠻子不成?」

「岳母,你可知道整個河北道幾日的時間,就已經是安祿山的了?」李白道,「安祿山的軍隊兵強馬壯,朝廷一時也很難打敗的,只能固守,安祿山的軍隊士氣正盛,我大唐的軍恐怕難是對手,安祿山的軍隊西行,攻佔洛陽必定牽連梁宋之地,此地不宜久留。」

「母親,太白說的對,此地不宜久留。切不可為了家財而累及性命。」宗月萱對李白道,「你不和我們一起去嗎?」

李白搖搖頭道:「我想去戰場看看,我大唐的軍隊是否真的不堪一擊,若是這樣,我們就隱居起來,若是大唐有機會將安祿山軍隊抵擋在潼關以外,或許還能獲勝。」

「戰場上很危險的。」宗月萱擔憂道。

「你放心,我不是上戰場,只是在安祿山所佔領的區域看看,等我有了數,我就去找你。」李白道,「你和岳母儘快收拾好宗家的家產,這些僕人願意跟去的,就跟去,不願意的就給些錢財打發走了。去了安陸,找到郝家和元家,我給這兩家寫封書信,在安陸找到暫容之所,等我回來,再做打算。」

宗老夫人雖然不舍,但還是同意了,宗月萱和李白自有一番別離之言,宗月萱道:「我等你回來。」

「放心,你們到後半月內,我一定會趕回來。」李白道。

宗月萱道:「昨日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

「什麼夢?」

「等你回來再說吧。」宗月萱目中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恐懼。

「等我回來吧。」李白道,「你們儘快收拾,爭取儘早離開梁宋。等你們離開,我再北上。」

「好吧。」宗月萱道。

兩日之後,宗老夫人和宗月萱帶了宗家所有可以拿走的財物和其他行囊,足足裝了兩大輛馬車,頗黎也跟着去了安陸。李白則北上,剛剛走到了洛陽,就看到了安祿山的兵馬攻入了洛陽,洛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所殺,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關。

李白趕到了洛陽時,洛陽城外的城牆尤帶着已經轉為黑褐色的血跡,城門上還有幾個穿着白麻衣服的人在清理。城內原本繁華熱鬧的城大街小巷上只有幾個稀零的人,安祿山的兵馬進入洛陽之後,拒不投降者皆殺,但也下了不準擾亂百姓的命令,時不時一隊隊身着鐵甲的士兵巡邏過去。

李白去了崔家,卻發現崔家大門緊閉,想來崔宗之一家也在大軍到來之前提前逃走了。

一場預料之中卻突如其來的戰亂擾亂了不少人的生活,李白在安祿山所佔的地區順着大軍西行的方向打探消息,李白聽聞河北道二十四個郡極端時間內就被攻下,憂心失望不已;又聽聞顏真卿堅守平原城,阻擋了安祿山大軍的腳步,李白稍微好受了一些。李白西行途中,又聽聞玄宗聽信了宦官監軍邊令城的讒言殺了鎮守潼關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扼腕長嘆。又聽聞接替鎮守潼關的哥舒翰在楊國忠逼迫下出關作戰大敗,迫不得已投降了安祿山,李白更加失望。

「長安不保了。」李白向西望過去,一路上有無數逃難的流民,拖家帶口向南向西奔逃。

李白失望透頂,不再繼續西行,照這麼下去,長安不保,接下來,安祿山的大軍就會踏過長江以南。

「也該馬嵬兵變了吧。」李白在趕赴安陸的路上心想,這該死的楊國忠,是真的該死了。

李白不知道一些故人如何了,元丹丘,杜甫,崔宗之,高適,李白只希望這些人能在戰亂中活下來,應該是可以的吧。李白心想。

李白趕赴安陸不久,會合了宗月萱等人,又收到了元丹丘的來信,元丹丘邀請李白去廬山避難。李白收到信后,決定聽從元丹丘的建議,也建議元家郝家兩家最好是做好準備,隨時離開安陸。尤其是平陽,李白最是放心不下,勸他們夫婦和自己一起去廬山隱避,可平陽卻不肯,李白只得作罷。

戰爭面前,誰都顯得那麼渺小。

李白西行時,常常看到大軍過後的悲慘場景,糧食被搜颳走了,女人也被搜颳走了,壯丁也被搜颳走了,剩下的老人孩子,沒有糧食吃,便相互吃。只是為了活下去,人最原始的殘忍在災難中被激發出來。

李白帶着失望的情緒,和宗月萱等人隱居廬山。

雖然隱居在廬山,可是李白一直打探著安祿山的軍隊和唐軍作戰的情況,果不其然,長安淪陷了,玄宗匆忙下逃往劍南道,逃路過程中,士兵嘩變,而在玄宗看來,一切都是必然,楊國忠本就是拿出來賣掉集火的人選,可玄宗沒想到自己會到了保不住自己愛妃的地步。楊貴妃的死出乎了玄宗的預料。以前無論是真的荒廢度日,還是假的扮豬吃虎,如今是真的一蹶不振了。這讓玄宗得知了太子稱帝,永王在長江擅自集結大軍與太子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的時候,也是無動於衷。

五年之後,李白在廬山上和宗月萱隱居,除了收到了安軍和唐軍作戰的消息,還一直在打探著伯禽和張翠翠的消息,只可惜卻一直沒有他們的消息。所幸戰火尚未蔓延到長江以南,只要伯禽他們不主動去往戰場,應該沒有什麼事情。

這一日,廬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卻原來是永王的說客。說起來永王在長江以南召集了大軍,也抵擋住了安祿山大軍南進的步伐,可是北方的戰役打得仍舊艱苦,太子召集了所有能調動的軍隊,還聯合了回鶻人,才堪堪抵擋住安祿山的大軍,一些名將也在脫穎而出,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郭子儀。

李白對永王派人來請自己出山有些意外,欣然同意加入永王的大軍中。臨行前,宗月萱對李白道:「永王不是能有如此大局觀的人,良人要是加入他的軍隊,不怕為虎作倀嗎?」

李白道:「我自然知道永王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目的無非是帝位,可太子已經稱帝了,永王名不正言不順,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太子之前打敗安祿山的軍隊,才能夠迅速獲得人心支持。」

「我此行前去,就是為了讓永王儘快打敗安祿山。」

「那永王會稱帝了,不是嗎?安祿山要是被打敗,是不是還有一場兄弟之爭,成為新的戰亂?」

「不會,我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避免這第二場災亂。大唐的百姓,經不起再一次的戰爭了。」

李白那日站在廬山上和宗月萱說了好久的話,永王三次派人相召,李白大笑作《永王東巡歌》,欣然前往永王軍中。

永王擅自東訓,意圖割據南方,形成對峙之勢,李白順勢推舟,道:「自古以來,龍城除了北方洛陽長安之外,南方就只有金陵。殿下不若佔據此地。」

永王和其謀士商議之後,認為可行,於是向東進發,卻不料太子早就在江淮之地有所佈局,高適與韋陟等人在安陸會合,討伐李璘,李璘部下見大勢已去,已有二心,最終李璘被皇甫銑所擒,被殺。李白在這場動亂中,也被擒拿。

太子本意只想擒住李璘,可沒想到竟然被皇甫銑所殺,勃然大怒。誰也不知,永王李璘,實則是由太子一手帶大,只是長大之後,兩人不知為何分道揚鑣。太子遷怒於李璘身邊所有的謀士,盡皆處於死刑。

李白在郭子儀和宋若思的冒死進諫下保住性命,判得流放夜郎。李白在獄中時,回想起自己一生,這大概是第三次入獄了。李白看到了自己的白髮,心想這一世大概也就如此了。

世人皆欲殺李白,宗月萱曾四處找人幫忙,聽聞如今風頭正好的高適和李白有舊,拿着李白的書信求救,卻被拒之門外。

李白並不意外,早年和高適初見時,李白就清楚這是個什麼人。

李白最終流放夜郎,一路南下之時,常有人受過李白恩惠,在江陵,還有全城的百姓都來看望李白,李白感動不已。

這一世大概也就如此了。

行到白帝城,突然又聽聞了大赦天下的消息,李白作一首《早發白帝城》,沿江而去。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很是落魄,一路上得到了一些相識的,不相識的人的接濟,有李昭,蜀僧仲浚,五松山的荀媼,故人夏十二,韋冰,叔父李曄,族弟李濟……

還有一個後來很著名的人,汪倫。

李白一直到了宣城,結識了太守趙悅,宇文宣等人,李白最愛去的地方便是宣城的謝朓樓,於是留下了那首千古名唱。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遲遲沒有回到廬山去,即使知道那裏肯定會有一個人在望着,等他。

李白預感死期將至,卻不想讓任何相識的人知道,不想讓任何相知的人看到。

762年,大唐寶應元年。李白於當塗把畢生所作交給當塗縣令,李白叔父李陽冰后,溘然長逝,臨死前做《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知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這就是我李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這就是我李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零七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