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遠方

第三十章:遠方

海面上,一艘殘破的小船逆風而行,不停的吱嘎作響。

小船的船帆被風漲的滿當,海面時不時泛起層層波瀾。這艘小船艱難的在大海中前行......

船首處有一名身穿著長袍的男子,眼看著船隻快要靠岸了,他摘掉了頭上的兜帽,站在甲板上面直直的盯著不遠處的海岸線。

海風夾帶著噴濺的飛沫肆意扑打著男人的面龐,月光的映襯下,男人堅毅的臉龐露了出來,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這男人的臉上有一塊褐色的胎記,在月光的映襯下若隱若現。

男人倚靠在船板圍欄上面,輕輕的將自己的身後的兜帽戴上。他低頭站立片刻,手臂隨意垂放在身體兩側。從懷中摸出了一封牛皮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物件,男人有些顫抖的用手輕輕的撫摸著這一封牛皮包裹的物件,滿臉儘是悲憤的神色。

看著船隻就快要靠岸了,男人將牛皮物件重新包好揣進了懷中,轉身向船艙內走去。

船艙內的榻上躺著一個紅髮碧眼的男人,男人竭力撐著那雙有著琥珀般朦朧的眼睛盯著走進船艙的男人,有那麼一瞬間的恍惚,眼神之中燃燒了片刻之後便伴隨著無窮無盡地頹廢,湮滅了下去。

走進船艙內的男人對著病榻上的人說道:「博伊姆,我們就快要靠岸了!」

床榻上的男人長長的談了一口氣道:「陳,我可能堅持不下去了,我似乎已經感覺到了主的召喚,可能我很快就要去他了,這世間的一切對於我來說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

陳聽到病榻上的博伊姆這麼說,心中焦急萬分,情不自禁的撲倒在了博伊姆的榻邊拽住了博伊姆的胳膊輕聲道:「博伊姆,千萬不要這麼說,這麼多年了,我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方才拿到了這一封國書,總算是不負陛下跟龐總管的託付,而今我們就要苦盡甘來了!」

博伊姆有氣無力的咳嗽了幾聲,喘息道:「陳,你說果阿總督會不會又是欺騙我們呢?」

陳滿臉的不相信搖搖頭道:「博伊姆,這次應該是千真萬確的,我買通了果阿總督經常去光顧的女人,那女人說果阿總督經常會給她講解一些海上的奇譚要聞,前些日子講到過:明人的皇帝已經流落到緬甸去了,這個消息千真萬確,我私底下還問過了從果阿往返東吁的商人,的確陛下已經南狩緬甸了,我們只要前往緬甸,自然就會見到陛下的!」

病榻上的博伊姆看著陳有些虛弱的說道:「為了這件大事,我冒著各種危險。經過澳門、果阿、莫卧爾、波斯和安納托利亞,來到了士麥那。隨後前往羅馬。既然皇帝給我交代了這一光榮的任務,那麼我費盡艱險也要將使命完成!陳,我要堅持下去,我要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重新見到皇帝陛下!」

MichelBoym米歇爾-博伊姆,中文名為卜彌格。卜彌格出生在波蘭重鎮利沃夫。

他的家族是波蘭著名的貴族博伊姆家族,博伊姆家族擁有著高貴的選王會選票,作為父親的第六個兒子,卜彌格在十四歲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他當時發誓,如果恢復健康就要加入耶穌會,並獻身於遠東的傳教事業。這場疾病也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早在年輕的時候,卜彌格就對遠東地區的傳奇式描述有著心之嚮往。這也促使耶穌會批准了他去東方傳教的請求。離開波蘭后,他首先來到了羅馬,在那裡接受了教皇烏爾班八世的祝福。後來這位波蘭傳教士從羅馬去往裡斯本,在崇禎十六年乘船經過葡萄牙人開闢的好望角航道,來到了澳門。

卜彌格先是在海南島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傳教。後來受到葡萄牙耶穌會士曾德昭的引薦,被護送到了廣東地區,獲得了教名為阿基里斯的重臣龐天壽賞識。從此躋身永曆朝廷的文官行列。藉此機會,卜彌格大量閱讀中國的文學和歷史典籍,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草藥學知識,並取得了不小的造詣。

由於永曆政權時時刻刻處於韃清的重重圍困之中,所以當時的後宮成員和文武大臣都受到了耶穌會傳教士的心理安利。根據卜彌格的觀察,永曆皇帝制定的一切施政方針,都得力於一個精明強悍的宰相:宦官出身的統帥龐天壽。早在萬曆皇帝在位的時候,龐天壽就接受了基督教,並且有了自己的教名。

卜彌格基於東西方興趣上的偏差,決定徐徐圖之,走上層路線,吸引皇帝和士大夫階層對於廣義上的各類西學興趣。在傳播的側重點上,先從器物層面入手,按照器物到心靈的順序,在東方宣揚教義。

當韃清兵臨桂林城下時,永曆皇帝和他的宰相龐天壽以及滿朝文武又匆忙逃離了桂林。教名為托馬斯的兩廣總督瞿式耜負責保衛這座城市。為了加強城市的防禦能力,兩廣總督提出向澳門的弗朗機人人請求軍事援助。

弗朗機人是當時亞洲範圍內最好的雇傭軍,曾經為遠東各個政權服務。他們為暹羅的統治者創建過御林軍,用自己的火槍支援過安南國王,接受了日本幕府的雇傭以及參與莫卧兒人的內戰。

當時卜彌格在自己的大力勸說之下說服了澳門總督,弗朗機人他們派一支葡萄牙炮兵隊伍去駐守桂林的防禦工事,最終弗朗機炮兵挫敗了韃清軍隊的進攻。

桂林之戰的勝利暫時打斷了永曆皇帝的逃生之路,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南明的永曆政權成為了東亞歷史上十分罕見的,能接受基督教的政權。

耶穌會教徒把桂林大捷看成是一個奇迹,澳門的葡萄牙當局也以自己大炮的精良和炮手的能幹而自豪。與此同時,由於桂林大捷消息的傳開,永曆得以回到了肇慶的皇宮裡。有幾個省也再次爆發了反清起義。就連有幾個過去效忠滿清的漢族將領,也宣布反正。趁著這個機會,龐天壽和西方傳教士翟安德一起說服了幾乎滿朝的女眷,去領受基督教的洗禮。

永曆皇帝本人表示願意受洗,但他不能接受解散後宮的要求。根據卜彌格的記載,皇帝每天都講聖教的教義,早晚都以基督教的方式作祈禱。他崇拜聖像,好善樂施,只是不能保持夫妻間的貞潔,讓妻子得以安心。由於人類共有的慾望,他不願這麼做。

不久之後,永曆皇帝期待已久的太子誕生了。永曆皇帝考慮到福音書上對於一夫一妻制的規定,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嚴重對立,擔心沒有人給大明傳宗接代。所以一度不同意太子受洗。

可是太子在三個月大時,突然得了一場大病。

永曆皇帝十分著急,終於不再堅持他過去的態度,命瞿安德給孩子舉行了洗禮。於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基督教太子康斯坦丁便這麼誕生了。卜彌格認為這是上帝創造的一個奇迹,宰相阿基里斯先生又一次充當孩子的教父,把他捧在手中。當神甫在他身上灑上聖水后,阿基里斯先生見他已經清醒和康復了。

永曆皇帝非常高興,他後來刻派了一個由信天主教的大臣組成的龐大使團去澳門,對上帝表示感謝。當這個城市的公民看見同時飄著明字和十字架旗幟的中國船隊,在自己的港口停泊下來的時,表現了從未有過的興奮。在大臣們公開宣布自己是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后,他們更是欣喜若狂了。於是身著盛裝的使團在鐘聲和禮炮聲中被請進了耶穌會的教堂。

這些官員們按照大明的習慣,在一個大祭壇前跪了下來,以此對驅除疾病的上帝表示崇敬。在望彌撒時,他們獻上了皇帝送來的禮品是兩個燭台、兩個香爐和兩個花籃。這些都是用最好的白銀做的。還有香木可當香使用。皇太后還拿出兩錠銀子,買了香和幾匹綢緞作為對上帝的貢品。這依舊是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在於表示對神的感謝。

但事實上,在多數的中國人看來,在關鍵時刻求傳教士來受洗治病,與求神拜佛,請道士,請郎中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在災難與病痛消除后,他們就不再虔誠。

熟悉中國事物的歐洲人也非常清楚,南明宮廷接受基督教化,完全是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進行的。永曆等人的言行本質上還是十分地道的中國人。這樣一個政權並非真心實意地接受信仰,而其搖搖欲墜的國勢,則很難保證傳教事業的進一步開展。

由於抗清戰爭的前景依舊不甚明朗,在龐天壽和翟安德神父的建議下,永曆皇帝決定派一個使團去歐洲,為搖搖欲墜的南明政權請求到歐洲的武力支持。最終卜彌格被選為特使,執行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然後具體的求援對象是名義上的歐洲精神領袖:羅馬教皇。

永曆遣使去歐洲,實際上有兩個目的:一是向西方世界表示南明朝廷忠於基督教義,二是爭取歐洲對他的抗滿鬥爭的支援。不僅爭取道義上的支援,而且希望獲得武力干涉。

雖然幻想很美好,但是卜彌格本人憂心忡忡。此時的歐洲已經爆發了宗教改革和宗教戰爭。他和接受洗禮的明朝人都是天主教徒,指望新興的英格蘭和荷蘭支援大明已經是不現實的事情了。在卜彌格有驚無險的回國曆程中,他自己也已經目睹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東方的競爭中愈發頹廢,覺得這兩家很難承擔起大任。

因此,卜彌格只能為自己的求救事業尋找一個聽起來很誘人,但其實虛無縹緲的理由:南明的太子康斯坦丁的受洗儀式,可以使歐洲國家相信中國未來的皇帝將是他們的教友。更可以成為在和敵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鬥爭中的遠方盟友,讓基督教明朝加入十字軍計劃。

一路上的艱難險阻並沒有讓卜彌格放棄,在歷經艱辛之後,卜彌格終於見到了教皇亞歷山大七世,但是在此之間,耶穌會內部,乃至羅馬教廷,都對中國形勢的看法也發生了兩極分化。

在甲申之變后,以德國人湯若望為首的一部分傳教士得到了韃清的庇護。作為對韃清政府的投桃報李,湯若望派出傳教士衛匡國,帶著有利於韃清的政治宣傳與戰報返回歐洲。為了避開卜彌格,衛匡國提前了幾個月出發。他特意取道汕頭,經過菲律賓前往南洋,卻在中途被信奉新教的荷蘭人扣押了一年之久,後來才得以返回歐洲。

衛匡國返回歐洲之後,大肆散布不利於卜彌格和南明政權的輿論。他向歐洲社會揭露了明朝軍隊的不堪一擊,以及中國全境已經被韃靼人征服的事實。

卜彌格秉承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在歐洲大陸各個國家奔走求援,兩年後,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簽發了回復永曆皇太后和龐天壽書信,更大的好消息是卜彌格爭取到了當時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以及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約翰二世·卡齊米日的軍事支持,帶著這個好消息,卜彌格決定返回中國覲見永曆皇帝。

此時的教皇覺得不管是韃清統治東方也好還是明朝統治東方也好,只要韃清能允許傳教,那麼支持江河日下的明朝的意義就已經不是很大了,更何況此時的教皇已經失去了對全歐洲世俗國家發號施令的權利。

躺在船艙中,卜彌格感覺到自己的使命已經快要完成了,這也是他堅持要親自回來覲見永曆皇帝的源動力之一,貴族出身的他是極為信守承諾的,更何況,卜彌格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這也算是個最後的念想吧。

卜彌格的思緒漸漸的飄的遠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現在怎麼樣了?當初自己離開的時候太子殿下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童,現在的太子殿下想必已經長成了一個英俊瀟洒的男子了吧?

卜彌格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掙扎著拉住了陳的胳膊:「陳,大明還是有希望的?對吧?」

陳看了一眼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卜彌格,柔聲寬慰道:「博伊姆,放心,大明必定會中興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永曆十三年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永曆十三年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