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皇甫嵩連敗

第十六章 皇甫嵩連敗

程遠志、鄧茂追了大約三十里,來到一山谷處,卻見曹洪翻身殺回,曹操帶着無數伏兵出現在山谷兩側,三人慌忙退兵,擁擠中死傷無數,經過三人一翻努力總算殺出重圍。

曹操與曹洪合兵一處追殺三人,正追間,只見於毒帶一萬黃巾軍殺了上來,程遠志、鄧茂、李大目看於毒援兵殺到,也帶大軍翻身殺回。

漢軍人數本就少於黃巾軍,加之曹洪也無瞬間斬殺敵將之能,紛紛潰退,曹操大喊:「敵城已破,我軍當奮力撕殺」

可是漢軍就是想奮力撕殺也不行了,黃巾軍人數太多了,曹洪眼見不敵三人,吩咐親隨死命纏住三人,催馬保護曹操敗了下去。

於毒帶眾人奮力追殺曹操、曹洪,曹操征戰以來初嘗敗績,心中暗罵皇甫嵩不聽自己建議,童宇無能,不派人隨後接應,可是現在不是想那個的時候,逃命要緊。

看着曹洪和自己帶的八千漢軍死傷過半,其他的都四散逃命,而黃巾軍卻只追他和曹洪,曹操邊跑邊想計策,想了一會兒,他果斷的命令曹洪脫去衣甲,下馬步行逃跑。

曹洪聽后一愣但是還是按照曹操的吩咐去做,因為他信任這個兄長。

二人脫去衣甲混在士卒中,還真就狼狽的逃了出來。

於毒看敵方主將追丟了,也不在追趕,下令找回張角和張梁的頭顱,火速回城。

皇甫嵩看黃巾軍二萬餘人追趕曹洪,心中暗喜,下令手下的七千漢軍快速攻城,大軍飛快的來到城下,就看城上為數不多的黃巾軍在向他們射著稀落的箭只,城門尚未關閉,皇甫嵩大喜道:「搶城門」

漢軍到達城門時,黃巾軍才想起關閉城門,但是漢軍已經到了,根本關不上城門了,皇甫嵩看到此心中暗想:孟德太過謹慎,還是我的計策高明些,但是這個功勞我讓給孟德,讓他立些功勞。

我一日內就攻破此城,看童宇你還能把我怎樣。

漢軍此時已有大半進入城中,皇甫嵩臉露笑容,但是瞬間他好象明白了什麼,連忙大喊撤退。

他剛喊出撤退,就看城上一聲鑼響,城頭上瞬間豎起無數黃巾句大旗,城牆上立着一人道:「漢將可認得張寶乎」

城牆上頓時萬箭齊發,專找漢軍人多的地方招呼,城門附近的漢軍瞬間死傷一大半。

衝進城內的漢軍基本沒遇到什麼阻攔就殺了進來,他們想見人就殺,可是沒人,漢軍都以為城內的黃巾軍都出去追擊曹洪了,也不太在意。

但是此時卻聽到城門處穿來一陣陣慘叫,大批自己的袍澤紛紛倒地,城內漢軍頓時大亂,有的要衝向城門,有的要向城裏殺,亂成了一團。

而城內的民宅,土牆處卻出現了無數黃巾軍,向他們施放冷箭,漢軍在慌亂中紛紛中箭,有堅持不住的漢軍跪地乞降,看到有帶頭的,其他的漢軍也都紛紛投降。

城門處的漢軍紛紛退後,皇甫嵩也知大勢已去,可是他還真有謀略,帶着僅存的六、七百人並沒有向曹操處逃跑,而是繞城而逃。

張寶率人殺出城時,皇甫嵩已經繞城跑了,張寶追之不及,於毒等人殺回時也沒看到皇甫嵩的敗兵,有些疑惑的問張寶,張寶說出經過後於毒連道皇甫嵩奸詐。

皇甫嵩逃出之後,看着身邊僅存的六、七百人心中後悔,若非自己一意孤行,聽聽曹操的建議不至於有此一敗,而今一敗卻讓童宇那無能之人抓住把柄,可憐啊。

但是皇甫嵩卻是不甘失敗的人,他沒有直接回童宇大軍之中,而是帶領這六七百人找一地方暫時駐紮。

曹操與曹洪看黃巾軍退去,連忙收攏敗軍,並派人打探皇甫嵩消息。

曹操看者收攏來的不足千人的隊伍,聽到皇甫嵩中計落敗,不知所蹤,心中煩悶,考慮良久,決定回童宇大軍之中。

曹操見到童宇,稟報失敗的經過,童宇心中高興,但嘴上卻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孟德安全歸來宇甚安心」

董卓聽后說道:「童將軍,皇甫嵩、曹操領令三日破城,竟然敗於黃巾軍,該當治罪」

童宇看了看董卓,又看了看臉色煞白的曹操說道:「按軍法應當治罪,可是孟德乃宇故交,不忍治罪,董刺史能否看宇薄面,饒國孟德之過」

董卓聽童宇一說有些不好意思,說道:「童將軍言重了,你是主帥,治罪於否全憑主帥做主」

曹操聽童宇一說,心中感激,但是對童宇卻更加輕視了,如此治軍不嚴的主將,註定不能服眾。

下曲陽城中,張寶命人雕刻了張角和張梁的身體,與二人的頭顱一起風光大葬,全軍帶孝。

於毒建議廣宗已失,孤城不可守應放棄下曲陽,張寶等人也同意放棄,但是城中糧草輜重太多,丟棄可惜,於毒獻出一計,張寶等人聽后大喜。

皇甫嵩確實有些謀略,安下營寨后,派斥候晝夜四處打探黃巾軍動向,半夜十分,斥候來報,黃巾軍萬餘人押解大批糧草、輜重向北海方向移動。

皇甫嵩吩咐繼續打探,待探馬回報,黃巾軍陸續有五路人馬數萬人押解糧、草輜重經過後心中高興,將功贖罪的機會來了,他可不敢用這幾百人去劫黃巾軍的糧草輜重,他有別的想法。

童宇正在安息,侍衛來報,皇甫嵩求見,童宇吩咐帶進來。

皇甫嵩向童宇請罪,童宇也沒太怪罪於他,但是皇甫嵩卻要求童宇再給他五千人馬,他定能攻破下曲陽,童宇有些為難,最後決定連夜升帳,與眾人商議。

眾人都在睡夢中被叫了起來,童宇徵求眾人的意見,眾人大都不同意讓皇甫嵩攻城,還要治罪於他。

但是皇甫嵩堅持要去攻城,並要立軍令狀,董卓聽皇甫嵩要立軍令狀,馬上來了精神,極力贊成他前去,心想:你處處為難我,今天就讓你死個明白。

童宇看董卓同意其前去,其他人都不言語,無奈之下,讓皇甫嵩立下軍令狀撥給他五千人馬,讓關羽帶兩千人馬隨後接應。

皇甫嵩帶兵出營,一路上他心中想:童宇如此無能之人聖上為何還如此猜忌,原以為童宇也就是董卓一流,而今一看他不如董卓。

叔父曾言,若手握三萬兵馬,就可踏平匈奴、鮮卑,看來叔父所言非虛,童宇不過是依靠兵多而精才戰勝匈奴,不足為慮,應當提醒聖上注意董卓才是。

大軍來到城下,只見城門大開城上空無一人,皇甫嵩心中暗喜,看樣黃巾軍已經撤盡了,我不費一兵一卒攻下此城也是大功一件。

便要吩咐大軍進城,關羽卻道:「皇甫將軍,城門大開,城上無人應當小心,若是羽用兵應先派少量人馬進城」

皇甫嵩卻是託大,他認為城中無人,並沒有與眾人說知,所以關羽亦不知曉,才有此建議,若是不知城中虛實,他也要會象關羽那麼做,但是此時卻與平時不同,他知道城中無兵。

所以皇甫嵩根本沒聽關羽的建議,而是直接命大軍殺入城中,自己也隨後殺入。

臨走還對關羽道:「關將軍,若是懼怕可在城外接應,只是此功勞嵩卻要一人獨得了」

關羽道:「我要功勞何用,還不是一樣被埋沒」

皇甫嵩看了看關羽,但是並沒言語。

關羽看皇甫嵩進城,對周倉道:「廩滿,稍後皇甫嵩將敗退,給你五百你一定要保護他周全」

周倉將青龍堰月刀腳給關羽道:「不需要兵馬我一樣護他周全」說罷,大步向城中走去。

皇甫嵩看一部分大軍已進入城門,並無阻攔,心中暗喜,可就在此時,突然傳來慘叫聲,只見城中射來無數箭支,漢軍中箭著頗多,皇甫嵩心中大駭。

城牆上也出現了無數黃巾軍,向城下的漢軍放箭,漢軍大亂,城門處又殺出了無數黃巾軍,漢軍是倉皇逃竄。

皇甫嵩也喝止不住,就看一黑大汗,走上前來抓住他的馬韁繩道:「皇甫將軍,請隨我來」

周倉保護皇甫嵩退了下來,黃巾軍隨後掩殺,但是看到關羽帶人馬在後接應,擔心漢軍有埋伏,便轉身回城。

皇甫嵩低着頭來見童宇,董卓故意說道:「恭喜義真建此大功」

皇甫嵩滿臉通紅的說道:「童將軍嵩無能,被黃巾軍所敗請治罪」

董卓道:「還治什麼罪,軍令狀都立了,自盡算了」

童宇問明經過後說道:「雲長,你素來謹慎,為何不提醒皇甫將軍」

皇甫嵩道:「此事關將軍也曾提醒,卻是嵩未聽,不怪關將軍」

童宇怒道:「雲長,即然讓你接應,你就該護得大軍周全,如今卻折了數千軍馬,你可知罪」

關羽臉色變了幾變,還是說道:「雲長知罪,請大哥處置」

童宇道:「你即知罪,就讓你戴罪立功,立刻帶二千人馬攻破下曲陽,如不能攻破,就提頭來見」

關羽氣的重重的哼了一聲,出帳而去。

眾人勁皆愕然。

童宇道:「皇甫將軍雖立軍令狀,但也是聖上親點的討伐黃巾將領,我就將你交由聖上處置」

帳中諸人都感覺童宇太過荒謬了,關羽無罪,童宇卻要治罪,還派他帶二千人去攻城,簡直是送死,如此對待屬下,還有誰肯賣力。

皇甫嵩已立軍令狀當斬,童宇卻將其交給聖上處置,童宇真是糊塗。

有心替關羽求情,可是關羽已經憤然的出帳而去了,眾人卻發現與關羽形影不離的張飛這幾天卻沒出現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一統華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一統華夏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章 皇甫嵩連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