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第699章

大家好,我是王五。完成了作為艦隊坦克的第一款戰艦(暫時被命名為『堡壘』級,是否會改名取決於哥們兒我能不能想到新的名字)的評審后,接下來需要評審的就是作為艦隊主力輸出的那款戰艦。在設計中,這款戰艦就是以短時間大量發射制導魚雷或者導彈來作為自己的主要火力輸出手段,因此其就會攜帶有大量的發射器模組。而相對於火炮來講,這套模組(發射管、裝填器以及彈藥艙)就會需要更多的內部空間,所以我猜這款戰艦在外形上就會變得非常得傾奇。

拿到圖紙之後我發現果然就是這樣,這款戰艦的外形完全就顛覆了傳統——它的船體大致上就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矮矮胖胖的主船體,一個則是從主船體舯部右舷開始向外延伸出來的副船體。從俯視圖上看,這艘船的外觀與哥們兒原本待的世界裏美帝海軍擁有的大型航母的斜角甲板有一些類似。

雖然剛才哥們兒就用了『矮矮胖胖』這個形容詞,不過事實上這款戰艦的體積一點都不小。其主船體就擁有1500*900*600米的巨大體積,而向前方沿30度角衍生出的副船體就也擁有500*500*400的大小。之所以說它矮胖,是因為相對於第一艘流線型的戰艦來講這艘船的體型就非常的敦實。如果說第一款戰艦就好像是趙雲那樣標準體型的帥哥,那麼這款戰艦就是許褚那種渾身是肉的猛男。為什說它是猛男而不是魚腩呢,這當然因為這艘戰艦上裝備的各種殺器了。

比如主船體部分,就有24座三聯裝一級重型離子主炮炮塔以縱向三座一組的方式分佈在戰艦上、下兩面的三層甲板上。而在主船體的左右兩舷上,就各佈置了50、30座四聯裝二級爆能主炮(右舷少掉20座的原因是主船體與副船體的結合部無法部署),整個船身上就還佈置了80多門近防炮。除此之外,主船體上就還有一個容量為120架禿鷲機械人的機庫。除了比第一款戰艦多得多的主炮之外,這艘船就還有另外一個大殺器,1200條埋藏在副船體內部的單發2000毫米多功能發射井(注意,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發射管,而是一個發射器,後文會解釋兩者的區別)。這些以20行*20列*3組方式並排分佈在副船體頭部的發射井可以說就是這首戰艦真正的殺手鐧——當初在『企業』號上200多個發射器十一、二輪齊射之後就已經把『狩獵者』級打成狗,現在多了6倍多的數量,相信一輪就可以把『獵兵』炸成渣渣。

話說帕曼特港區的工程師在設計這艘船的時候可以說就是真正用了一點心思的,因為在搭載了如此之多的武備之後,這艘戰艦在防護能力(僅護盾)和航速上就與大改前的『堡壘』級大致保持在了同一水平線上。當然哥們兒對於『堡壘』級的配置就並不是太滿意,最後就升級了一下。所以這款戰艦在防空火力、護盾類型以及強度、航速等方面仍舊需要進行一些改進。

比如那個不大不小的機庫,哥們兒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了這個容量為120架的機庫。原因就跟之前一樣,以量取勝的禿鷲機械人依靠僅僅120的數量根本就無法與去爭奪制空權,所以這個機庫的噸位就還不如省下來重新整合到船體內部之後安裝其他的裝備,比如多加一座反應堆之類的。

第二就是用於末端防空的近防炮了,體積如此巨大的船體僅僅依靠80門點陣激光炮肯定就是不夠的,所以我就按照第一款戰艦的要求『近防炮火力的強度必須到每平方公里可以防禦住30架以上攻擊機的程度,在這個大前提下,需要多少近防炮就安裝多少門』這麼個要求,讓帕曼特港區的工程師重新設計。話說哥們兒我就有點看不懂這個星戰世界裏戰艦防空的思路,之前高達世界裏雙方的戰艦都是在可以安裝近防炮的地方上全都裝上了近防炮,就怕有地方成為防空火力的死角。但是在這裏好像就只是在一些重點區域,比如護盾發生器、引擎、機庫大門之類的地方安裝有近防炮,而在其他區域完全就是依靠護盾和裝甲去硬抗。雖然不論是共和國還是分離勢力里幾乎全部的戰艦全都採用了這個思路,這說明這種設計方式就有可取之處,但怕死的哥們兒我就還是決定在能裝防空炮的地方插滿防空炮,畢竟共和國克隆人部隊的小飛機打起人來就還是很痛的。

結構和防空之後,接下來需要改進的就是供能、護盾和動力系統。供能方面除了

被優化出來的機庫空間外,由於這艘戰艦船體面積十分巨大的關係使得在保證護盾強度和種類(將熱能盾替換為高性能的粒子盾)的前提下需要額外增加十餘個護盾發生器使得整艘戰艦的耗能大增,我就要求帕曼特港區的工程師在主船體上砍掉一些次要的艙室,整合出一個新的船艙來放置增加的反應堆。至於動力方面,原本的設計就已經可以在全速的狀態下跟上大改前的『堡壘』級,所以現在就只需要增加幾台引擎使得它的航速能夠跟上新的『堡壘』級就可以了。

在改完了這些地方之後,最後剩下的就只有武備了。主炮方面,我就並沒有要求炮台的數量,而就只是將原本的增壓爆能火炮替換為了遠距離重離子加農炮——這並不是說我覺得主炮的數量足夠,而是因為一級主炮的炮台所需要的內部空間就非常的巨大、其供能系統就也異常的複雜,即使增加一座,艦艏附近的內部空間就都需要重新設計。這可比整合掉機庫那種操作麻煩上太多,而且在已經設計完成的艦艏部再額外塞進炮塔的話很有可能就會破壞那裏的整體設計,很是得不償失。

所以主炮方面哥們兒我就並沒有去做更改,反倒是部署在艦體四周的二級主炮炮塔,它們的所需要的空間就要比巨大的一級主炮小上很多,所以其容易重新規劃。而且『堡壘』級由於強調防護的關係,其防禦突擊艦的能力幾乎就為零,這就使得現在這一款戰艦就需要承擔起整個艦隊反突擊艦的職能,因此二級主炮的數量就需要增加。當然考慮到增加數量太多的話需要大改整個設計的關係,哥們兒就並沒有黑心的拚命往船體上插大炮,我的要求就只是左右兩舷各增加20座二級主炮炮塔,這對於長度達到1500米的戰艦來說完全就不複雜,所以最後這款戰艦二級主炮的數量就達到了左舷70座右舷50座四聯爆能炮。

最後,最讓哥們兒我滿意的就是副船體上那1200條可以發射多種類型導彈、魚雷的多功能發射井了。這東西本身其實沒有太大的科技含量,就是與潛艇上魚雷發射管差不多的一個單嚮導管。不過其達到2000毫米的直徑就賦予了哥們兒我和科塔娜DIY出各種導彈和魚雷的可能性——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星戰世界諸如導彈和魚雷這種實彈類兵器的種類就少的可憐,而擁有光環世界人類聯邦絕大部分科技儲備的科塔娜就可以輕鬆的在科技程度相對於光環還要高出很多的星戰世界裏復刻出UNSC列裝的各種導彈和魚雷,而哥們兒我還可以從旁輔助,設計出各種沒有下限的特種導彈。

並且帕曼特港區的工程師就非常貼心的為每一條發射井獨立配備了一座全自動揚彈機,和與揚彈機配套的彈藥運輸系統。這套系統在輸送帶上滿載且滿負荷工作的情況下可以保證發射井每20秒能夠向外發射一枚彈藥。再配合上多達1200條的數量,就使得這款戰艦可以在短時間內向外播撒成噸的火力。

除了以上這些裝備之外,這艘船上就還配備了兩條通用型機械人生產線、十二座魚雷及導彈生產車間以及大量的原材料倉庫。不過那兩條機械人生產線的作用就並不是為地面部隊補充兵員,因為這艘船的腹部雖然就配備有一個中型碼頭但它就並不能起降登陸艇。兩條生產線的作用就只是為戰艦本身補充在戰鬥中損毀的各種機械人而已。而生產車間的作用就是為了增大戰艦火力的續航時間,因為原材料所需要的存儲空間就要比成品的魚雷或是導彈小上很多。

最後的最後,德意志大賢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曾經說過『真理就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而這款戰艦上別的沒有,就是真理管夠。500毫米的真理、1000毫米的真理乃至2000毫米的真理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所以,哥們兒我就決定將這款戰艦命名為『真理』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宅男闖無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宅男闖無限
上一章下一章

第69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