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費周張的書單

第三十八章 大費周張的書單

第三十八章大費周張的書單

林躍生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三人,閑話數語后,林老闆將陳老的那張書單取了出來,擱在茶几上,手指一旁書桌上幾撂書籍,道:「幸不辱命,這幾日頗費了一番心思,只為了這些書籍,這裡一共二百二十七本書籍,書單上的圖書,算是基本找完了,只是……」

他略一遲疑,袁野的頭從那堆書籍上抬起,臉上現出疑惑,難道說又起了什麼波瀾,問道:「林先生,出了什麼變故么?莫非這些書籍的價格驚人?」

就算書價昂貴也不怕,能貴到哪裡去?頂多他先墊付,掉過頭來,找陳老頭報銷就得了,反正這個缸,他才不頂。

林躍生擺了擺手,微微一笑,道:「袁小友,你多慮了,那倒不至於,這些舊書又不是什麼古籍善本,並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價格大都不貴,就是收集起來甚是麻煩。

我只是略感一絲遺憾,陳老的這份書單,限於能力,我沒有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全部找羅到。非常可惜的是,還有五本書,一時半會兒難覓芳蹤。為此我遍尋港台兩地,甚至還向大洋彼岸的幾位美國朋友打聽,結果均是一無所獲。」

他嘆了一口氣,本想為自己的恩師略盡綿薄之力,哪料想天不從人願,自己終是未竟全功,多少有些失落。

袁野暗自嘀咕,沒完成就不完成唄,有什麼大不了的。說實話,他心裡略略有些不太樂意的,就這陳老爺子事兒多,整個就是一個事兒媽,這個老頭,慣會刁難人,這次自己到香港是來辦事的,不是來旅遊觀光的。

他非要弄個書單,叫袁野幫著買些書。誰讓他是師父的至交好友,得罪不起,這個忙,無論如何都得幫,那自己也認了。

然而要命的是,這個忙委實不大好幫,的的是狗咬刺蝟——無從下口。

這份書單,前前後後,他看過不下十餘次,說句不好聽的,以他當前的變態記憶力,書單上的所有書名,包括老先生後邊的詳細備註,他都記得滾瓜爛熟,完全熟爛於胸,直如掌上觀紋一般。

就因為記得太過清楚,所以才敢推測,單子上邊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書籍,估計屬於絕版書之列。作為一個看了一輩子書的書痴,袁野這點眼力價兒還是有的。

為什麼袁野如此篤定那些書籍會是絕版書?只怪陳老在所要找尋的書籍上,所做的備註過於詭異,許多書名後面的備註都標明某某年某家出版社出版,而出版的時間大都日遠八遠的,大都顯示出本世紀初的年代,不是二十年代,就是三十年代。

五六十年前,那不是民國么,那個時期出版的書籍不是絕版書,那才出了鬼氣了!而絕版書之所以稱呼絕版書,歸結一句話,非常不好找,它們在圖書市場上很難一覓芳蹤,除了跑舊書肆上翻尋。

如此看的話,袁野都要懷疑,陳老拿這份書單出來,是不是存心找碴?自己沒有得罪過陳老呀,他何至於要如此折騰自己呢?

「林先生,您快別這麼說啦,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您能找到這麼多的書籍,已經幫了我的大忙了。也幸虧碰到了您這位好心人,我才不辱使命,找齊了這二百二十七本書籍。

否則,陳老的這張書單讓我去找,那不得成老大難啦,還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馬月,才能將書籍全部搜羅齊整,在這裡,真是太感謝您大力幫助了。」

一語畢,袁野欠身而起,給林躍生深深鞠了一個躬,以表達自己的謝忱。

「至於那五本書,小意思啦,找不到就找不到,無所謂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袁野看來,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夫復何求。

林躍生卻覺得未竟全功,引以為憾,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差那臨門的最後一腳了,不將那五本書找到,實在心有不甘。

「不能這麼說,我想能找到還是盡量找吧,這些書籍定然是陳老治學之用,少了哪一本,都不成,頗有缺憾。

昨日兩位朋友打來電話,似乎發現了這五本書的蹤跡,好像在香港大學和台灣的輔仁大學圖書館的館藏中,倘若確認過後,我會想辦法將這五本書影印出來,只是這樣一來,所耗時日不免延長,小友能否在港等得?」

袁牧袁野兄弟面面盯覷,一時愣住,這是什麼操作?

說實話,此次香港之行的事情都已全部辦妥。

暑假過後,袁野即將進入畢業班,面臨中考大關,哪裡還敢到處野,到處浪。

大哥袁牧更是一門心思想早點結束南國之行,快點回家,一個301廠的職工,都是上班的人了,還瞎跑什麼勁兒?再有,媳婦兒陳秀英即將臨盆誕子,他重任在肩,得時時刻刻盯守在身邊,須臾不離左右。

大家都不是閑人,等得之說自然無從提起。

最後結算書籍款項后,留下了袁家在湖hu北江城的詳細地址,日後方便林躍生將那五本影印好的書籍寄到內地。

之所以陳老的這份書單搞的如此之麻煩,如此之難搞,歸因到底,還是陳老對所購的圖書的要求頗多,過於苛刻所致。

書單中的兩百多本書籍都是國學典籍,包括經史子集,內容龐雜,涉獵甚廣,而其中某些書籍,由於受眾太小,當初印量就不大,一版之後,便成絕響,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二則,陳老對這些典籍的要求十分特別,大多附著備註,要求是某某出版社編輯,某某年出版。老爺子對書籍版本的要求異常嚴格,甚至到了嚴苛的地步。

照袁野的理解,如此苛刻的條件,除了治學之用,別無他途,陳老出身國學世家,那可是他的看家本事。

舉個簡單的例子,太史公的《史記》,國學典籍中最為有名的經典,在大陸上幾乎所有的書店都有得賣。

其中最為常見的版本便是中華書局於1959年校訂出版的版本,也就是俗稱「《史記》三家注本」,這個版本發行量極大,影響力也是最為廣泛。倘若去新華書店查找《史記》,一般所能找到的都是這個版本。

假如一位燕大中文系學生出於學習目的,想要購買一套比較冷門的《史記》版本,武英殿刻本,那結果就令人大撓其頭了。

倒也不是因為價格昂貴,無力購買;關鍵是拿著一把鈔票,都沒地兒買去。因為武英殿刻本《史記》太過生僻,在新華書店中,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至於方興未艾的民營書店,這類冷門圖書的出版發行,還不如新華書店呢!

所以市面上想找到這一版的《史記》,可以不客氣地說,不啻於水中撈月。

除非開動腦筋,跑去當地省圖或者國圖,番箱倒櫃借閱,那才可能解去燃眉之急。

再有袁野拜師當日,他意外收到陳老所贈的一套《史記會注考證》,是一位日笨學者瀧川資言所著,這個日笨人寫的書,在八十年代的大陸根本就沒有現身,假如按圖索驥的話,那不啻大海撈針啦。

這就是國學典籍學習中會碰到的麻煩。

這樣苛刻的購書需求真是考驗袁野的靈魂。

憑心而論,陳老的書單在如今八十年代的大陸基本無解,只有在港台這些海外之地,才可以容忍陳老的細緻要求。即便這樣,還需要人們不厭其煩的仔細搜羅,否則便是無功而返。

陳老的書單解決后,剩下的便是袁野自己的圖書了。

袁野本就是個書痴,前世里別無所好,唯書耳。家中可說堆滿了各種圖書,不一而足。

如今暢遊港島書店,便像魚兒入了大海一樣,自由徜徉。任意暢遊,袁野又大肆淘買了許多歷史和藝術類書籍,這才興盡而歸。

轉眼袁牧敲開小弟的門,道:「剛才賓館服務台送來一份信函,像是給你的,你看一下。」

袁野接過信函打開,原來是三井納言的感謝信,為表示昨日相伴出遊的謝禮,特意贈送三張演唱會門票。

袁野盯著手中的門票,不禁喃喃道:「章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又一片蔚藍天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又一片蔚藍天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大費周張的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