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公子魚的哭聲

第80章 公子魚的哭聲

害死了魯閔公,目的是達到了,能當上魯君嗎?

私通君夫人,殺死太子般,又刺殺年幼的魯閔公,逼走季友,一樁樁,一件件,任何一條罪名,都夠他死上百次,甚至可以滅族。

國人憤怒了,這種憤怒,壓抑三年,已經不顧生死,到達爆發的邊緣,讓慶父感到恐懼。他的名聲實在爛透,魯國人寧可沒有國君,也不願意把他推上寶座,就想滅了他。

魯閔公之死,讓季友處於危險之中,不得不第三次逃離。

國人被激怒了,紛紛把矛頭指向慶父。『國人』,一般指居住在都城之內的工商士階層,這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各位都知道『國人暴動』吧,拿著棍棒鋤頭,就能把周厲王趕跑。

公元前660年9月,哀姜逃離之後不久,慶父倉促打點行囊,逃往莒國。他本可以逃往邾國,與哀姜再續前緣,然而實在丟不起那人,擺明了狼狽為奸。

雖然已經滿城風雨,在外人面前,臉面還是要的。

慶父離開了,季友才敢回歸魯國,然後整飭朝綱,立公子申為國君,就是魯僖公。

這裡,先要介紹一下魯僖公的母親,我們一般稱她成風。『成』為謚號,風為姓氏,是魯庄公的一位愛妾。

中國姓氏很多,但風姓來頭非常大,號稱『中華第一姓』,連黃帝的姬姓都要靠後。因為,風姓是太昊(太暤)的後裔,如果各位還不太明白,那麼這裡可以告訴各位,太昊就是伏羲,與神農、女媧並列『三皇』。

伏羲,就是風姓始祖。風姓的分支,有個無懷氏,其中有個著名的人物叫少典,建立了有熊國。少典的後人,又分出兩個著名的分支,姬姓的黃帝,和姜姓的炎帝,現在各位明白,為什麼風姓被稱為『中華第一姓』了吧,比『炎黃』還古老。

成風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母親,還慧眼識人,很有正事。

作為妾,她能為魯庄公生個兒子,其實已經很知足了,至於繼承權,原本不敢奢望。當時,風姓國家已經落寞,如任國、宿國、須勾國、顓臾國。成風來自須勾國,所以,她的背景很薄弱。

公子般是庶長子,深得魯庄公器重,加上與孟任的感情,沒法爭奪;兒子申雖然排行第二,但是,也爭不過魯閔公,因為,魯閔公的背後有霸主齊桓公支持。

但是,不奢望不等於完全放棄,作為母親,為兒子必要提前的準備,還是要做的,萬一……天上掉餡餅呢!

很早的時候,成風就聽說了季友的奇異卦象,而且知道他很賢能。於是,有心計的成風派人提前與季友結交,當然,這是君子之交,她把兒子姬申託付給季友,請多多關照。

現在,公子般、魯閔公先後被殺,公子申終於等來了一線機會。

季友感念成風的好意,逃亡的時候,不忘帶著公子申。這是一個寶貝,畢竟,立魯閔公是慶父的權宜之計,背後靠山是齊國;如今小閔公已被害死,公子申才是未來的希望,才是自己所支持的。

回國之後,他馬上立公子申為國君,就是魯僖公。

這是一筆大的投資,雙方獲益匪淺。公子申成為魯國國君,作為回報,任命季友為上卿,主管朝政。從此以後,季氏權力經久不衰,『三桓』開始得勢,後世公認,『三桓』的崛起,就是從魯僖公開始的。作為回報,『三桓』保留了祭祀魯僖公的廟宇,直到被一場大火燒毀。

成風如願以償地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國君,後世稱她『魯國母儀』。將來她去世后,周襄王都派遣代表參加葬禮,送給含在口中的玉和相應的喪儀,很風光。

魯僖公即位,魯國終於得以安寧。

在慶父、哀姜逃離魯國之後,魯國沒有國君,內部一片混亂。可以說,魯國之亂,齊國的『美人計』是主要禍根,齊桓公也覺得慚愧,本想聯絡感情,沒想到弄巧成拙,於是派遣賢臣高傒,率軍安定魯國。

高傒是賢臣,深明大義,齊國人信得過他,之所以派他來,並非為了打仗。否則,何不派善於帶兵的王子城父?

當然,這其中難免有管仲的功勞。魯庄公曾經無償給他修築封邑——小谷,這份情,不能忘。

據《公羊傳》記載,高傒率軍到達魯國后,魯僖公剛剛即位。外國軍隊前來,難免讓人生疑,高傒立刻與魯僖公結盟,表明全力支持新君;同時,還派遣軍隊為魯國修築城牆。

魯國人非常感激,許多年以後,他們還誇讚高傒,茶餘飯後,討論某段某段城牆是高子給修建的,並且希望他能再去魯國。

高傒這個人,雖然不如管仲有名,但成就齊桓公的霸業,他功不可沒。將來安定齊國,全靠他運籌帷幄,屬於平時默默無聞,關鍵時刻,讓人放心的人物。就好比我們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呂端大事不糊塗』。

魯國的安定,齊桓公功勞不小,否則趁著魯國連死三君,內亂不休,很輕鬆就可以滅掉魯國。然而,他沒有那麼做,反而使魯國得以安定,受到後世好評。

有了齊國的支持,一切都好辦。

如今國家初定,但慶父還活著,那才是真的禍根。於是,季友派人帶了禮物去莒國,請求幫忙逮捕慶父。並且許下承諾,只要莒國逮捕慶父,或者殺死也行,魯國一定贈給莒國更多的寶物,決不食言。

賄賂,往往就是禍根。

莒國人不願逮捕慶父(或許收取了慶父的賄賂),又不願放棄眼前的財物,最後,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收下禮物后,把慶父趕跑了。

《公羊傳》記載,慶父逃往齊國。他這種人,臭名昭著,逃到任何地方,都是一塊爛肉,齊國人堅決不接納他。慶父無奈,只好返回住在汶水邊,四下觀望,希望能有人迎接他回國。

魯國人已經恨透他,不抓就不錯了,還渴望迎接?

眼看回國無望,也不敢直接回去,最後,慶父讓公子魚先回去,找季友,請求赦免自己的死罪。此時也沒什麼太高的奢求,只希望保住小命,做個普通百姓就行。

公子魚這個人,史書沒怎麼記載,《左傳》又稱他『奚斯』。既然為公子,應該是公室成員,和慶父也是兄弟,血濃於水。

公子魚人品好,心眼實在,也不想一想慶父造成的罪孽,能被原諒嗎?他真就先回魯國,向僖公和季友說明了慶父的想法,只希望能留一口氣,從此再也不介入政治,當個老百姓,過自己的小日子。

這都什麼時候了,數數他的罪行,不說罄竹難書吧,也是劣跡斑斑,不可原諒。即使季友放過他,國君能放過他嗎?國人能放過他嗎?天理能放過他嗎?

慶父,已經爛透了,癌症晚期,無藥可救。

公子魚本想保住慶父一條小命,可惜慶父壞事做絕,難容於魯。殺公子般,殺魯閔公,與哀姜私通,任何一條,都可以滅族。

沒有得到魯僖公和季友的諒解,公子魚心中慚愧,回去后,不忍心跟慶父直說,又不得不說。思前想後,他也不過河了,站在河對岸嚎啕大哭,真是『哭聲直上干雲霄』,聽的人痛徹心扉。

慶父正在等待消息,沒想到卻等來公子魚的哭聲。他是個聰明人,立刻明白了公子魚的意思,長嘆一聲:「這是公子魚的哭聲啊!我再也不能回魯國了!」

秋風蕭瑟,天氣冰涼,慶父回想自己的生平,造孽太多,有何面目回歸魯國?他再也沒有心情活在這個世上,長嘆一聲,主動上吊而死,也算給自己留點自尊。

慶父死了,還有一個人逍遙法外,就是魯庄公的夫人哀姜。

對於慶父的陰謀,哀姜是知情者,也是參與者,甚至是教唆者。魯閔公之死,導致魯國民憤爆發,即使她出走邾國,罪惡已經難以被寬恕。

看在魯庄公、齊桓公的面子上,季友並沒有追究她的刑事責任,也沒法懲罰她,畢竟是『君夫人』,還是齊國貴族。只希望她安靜地居住在邾國,別回魯國,這樣彼此都不為難。

但是,此時的齊桓公,心裡很不是滋味。

昔日的文姜,害死魯桓公,成為諸侯笑柄;現在的侄女哀姜,害死兩位魯君,也鬧得滿城風雨。

身為盟主,很沒面子。從齊國嫁出去的美女,沒有成為兩國聯絡感情的紐帶,卻一次次丟人現眼,實在有辱國體,不能再放縱了。

此時的齊桓公,正被北狄搞得焦頭爛額,忙於救援邢國和衛國。

公元前659年7月,在忙完邢國的事情后,齊桓公派人拿著令牌,去邾國索取哀姜。邾國彈丸之地,長期依靠齊國,是齊桓公的絕對擁護者,豈敢違抗命令?於是乖乖交出哀姜。

對於哀姜,齊國人不想多說,三個字:必須死。

按禮,齊國沒資格殺死哀姜。因為女子出嫁從夫,已經是魯國人了。現在,為了和好魯國,免得魯國為難,齊桓公親自下令,賜死哀姜。

當初逃往邾國,還不如留在魯國,至少保命沒問題。無論如何,哀姜也是魯國的君夫人,不能任其死在國外。魯僖公向齊國請求安葬哀姜,還把她的牌位立在魯庄公廟裡,內存母子之儀,外則討好齊國。

12月,齊國人把哀姜的屍體,送歸魯國。

慶父死了,哀姜死了,魯國的災難,原本可以告一段落,沒想到,莒國又冒出來,雙方甚至打了一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80章 公子魚的哭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