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精準的射術

第49章 精準的射術

在管仲的攛掇下,鮑叔牙終於肯出山了。輔佐公子小白之前,他曾向管仲請教,該怎麼輔佐?

管仲內心,對公子小白期望很高,甚至認為,只有自己最了解他。如何輔佐?說太多也沒用,千言萬語就是一句話一個觀點:侍奉君主,沒有二心。

對於這個道理,他指點別人行,自己卻很難做到。因為他不介意保誰,他在意的是國家能否強大,百姓能否安居,社稷能否永存。

鮑叔牙聽從了勸告,盡心輔佐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則盡心輔佐公子糾。雙方各為其主,互相支持的同時,又互相排斥,這種排斥,並非陰謀詭計你死我活,而是充滿道義,充滿友情。

卻說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擁護者,人品正直,看不慣齊襄公諸兒的所作所為。

《東周列國志》曾提到:鮑叔牙讓公子小白勸說齊襄公,改邪歸正,以免國人議論。小白年輕,說話直來直去,沒個輕重,結果被齊襄公一頓臭罵,兩腳把他給踹出去了。

鮑叔牙一看,齊襄公死不悔改,知道齊國將會大亂,於是,保護著公子小白,出門避禍。

小白的母親是衛國人,但衛國距離齊國太遠,為了方便回國,他們逃到莒國。後來有個成語『勿忘在莒』,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艱苦的歲月。

老二公子糾,手下的兩位重要謀臣,管仲和召忽,也看出齊國將亂。但齊襄公之後,按順序將是公子糾繼承君位,所以他們沒有在第一時間帶公子糾離開,而是一直在觀望,希望能撿漏,把公子糾推上國君的位置。

但是,這次叛亂,是有條件、有組織、有預謀的,國君之位早已成了誘人的籌碼,叛亂之前,已經預定出去。

所以,在連稱、管至父殺了齊襄公后,立刻擁立公孫無知為齊君。

這下公子糾難受了。他畢竟是齊襄公的兄弟,現在公孫無知即位,對公子糾極為不利,很可能成為犧牲品。管仲馬上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立刻和召忽保護著公子糾,逃亡。

因為糾的母親是魯國人,所以,他們逃到了魯國,希望能得到魯國支持。

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雖然逃亡在外,卻各自時刻打探齊國的消息,等著內部有變,將以最快的速度回國,搶奪君位。公孫無知的死,給了他倆機會,就看誰的速度快,誰的運氣好,誰的後台硬。

且說公子糾,以魯國作為後援,魯庄公時刻關注齊國內部的動靜。公孫無知被殺后,是否送回公子糾,魯庄公有些猶豫。後來,經過與群臣商議,對公子糾大力支持,希望能把他送回去繼承君位,這樣對魯國也有好處。

公元前685年春,魯庄公不惜屈尊,與齊國的大臣在蔇地結盟。這是絕對不合禮制的,因為級別完全不對等。

蔇地,位於今山東棗莊一帶,原本是蔇國,顓頊後裔,其先祖就是著名的彭祖,傳說活了八百餘歲,可謂老壽星。但後人更多認為,『八百餘歲』,是彭祖家族存在的時間。商朝時期,蔇國被滅。

古代講究『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以。

一方是千乘之君,一方是臣子屬下。這就相當於某國總統來訪,我們派幾個高官接待,那是蔑視,是侮辱,要引發國際爭端。

《春秋》記載了這次會盟,但是會盟的內容不得而知。

其實,會盟的內容很簡單,根本不用記載。魯庄公之所以降低身份,親自出面,與齊國大臣會盟,一者齊國當時沒有國君;再者就是為了商議,送公子糾回國即位的事情,希望得到各位大臣的支持。

公子糾排行老二,按照周朝禮制,齊襄公死了,沒有兒子,那麼公子糾就是首席合法繼承人。

但是,合法並不等於平安無事,不等於大家都來支持。

要想安穩即位,除了外部軍事實力,必須有內部支持。這兩位公子,在國內各有各的支持者。一方要請回公子糾,一方要請回公子小白,雙方勢均力敵各不相讓。

齊國內部,有兩大家族——高氏和國氏。

這兩個家族可不一般,他們是齊國的上卿,爵位由天子賜封,可以世襲。齊國是大國,可以擁有兩個上卿,一個下卿,這兩個上卿名額,歷代都被高氏和國氏佔據,沒有人能撼動,包括後來的管仲。

高氏是齊國宗族的一支,因封地在高,就以高為姓氏;國氏也是齊國宗室的一支,周天子親自任命為輔國正卿,所以賜以國氏,世代相傳。

在齊國,這兩大家族實力強,威望高,深得國人信賴。要想安穩當上齊君,他們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當時,高氏的掌門人,名叫高傒。此人德高望重,深受國人愛戴,是後世許多高姓子孫的先祖。

公子小白年輕的時候,常常去向他拜訪請教,關係可謂莫逆之交,這種『友誼』,發揮了巨大作用。在高傒的心中,公子小白,就是最理想的齊君人選。

所以說,平時多走動,過後不求人。關鍵時刻就不用再低三下四,畏首畏尾的。

蔇地之盟后,魯庄公放鬆了警惕,沒有把公子糾及時送回齊國。

或許,魯國希望齊國暫時沒有國君,越亂越好,齊國的亂,就是魯國的福;另外最大的可能,就是這次會盟,齊國的大臣表面答應魯庄公,同意立公子糾為國君,暗地裡卻請公子小白速速回國。

這誤導了魯庄公,導致公子糾回國遲到。

公子小白內有高氏、國氏兩大上卿支持,外有莒國幫助,日夜兼程往回趕,眼看就要提前進入齊國。

再說魯國,也在打探公子小白的消息。魯庄公聽說他正在回國途中,內心著急,立刻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為了阻止公子小白,特意派管仲率領一隊人馬,半路劫殺,要把他置於死地。

管仲義不容辭,率領一隊人馬,駕駛戰車,立刻出發。

見到公子小白之後,大家都是熟人,先客氣幾句,管仲突然彎弓搭箭,瞄準小白,一箭射去。姜小白雖有提防,終究反應不及,手捂前胸,口吐鮮血,倒在車中,周圍一片慌亂。

對於自己的射術,管仲信心十足,不說百發百中,也是箭無虛發。以前戰場逃跑,那是迫不得已,今天,這種關鍵時刻,才是展現自己真正勇氣與本領的時候。

管仲太自信自己的箭術了,眼看那邊大呼小叫慌亂一團,甚至有人痛哭流涕,他也不敢靠近查看情況,興高采烈地回去復命了。

他認為,公子小白絕對死了,只剩下公子糾,沒有競爭對手,排除法,那個位置只能留給公子糾。大家心情舒暢,悠閑地往齊國進發,幻想著齊國人的熱烈歡迎。

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管仲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一箭,不偏不倚,恰恰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古人的衣帶鉤,一般是拇指一般大的玉件或銅件,相當於現代腰帶上的鉤扣。

准,真准!如果公子糾知道射中的是衣帶鉤,恐怕肺都要被氣炸了。

那麼大一個活人,身上要害眾多,那麼小一個衣帶鉤,遠看幾乎就是個黑點,他就不偏不倚,射中那不該射中的地方,甚至一點傷痕都沒留下。如果管仲是故意為之,那他絕對稱得上神箭手;如果他是無心插柳,那他的運氣實在太背了。

至少,在遇到齊桓公之前,他的運氣背到極點。

後世許多學者,都懷疑管仲是否射出了這一箭,或者是否故意放走公子小白。

射鉤這件事,《左傳》在這一年沒有記載,但是,後來晉文公重耳回國,寺人披(勃鞮)拜見,明確提到,齊桓公赦免了管仲射鉤的罪過,終於成就一代霸業;在《國語》、《呂氏春秋》、《史記》中都有明確記載,確實射中了衣帶鉤。

准啊!這箭術,可以衝擊奧運金牌。

再說公子小白,被射中衣帶鉤后,擔心再被追殺,於是急中生智,大喊一聲,咬破舌尖,躺在車上吐血裝死。這戲演的太逼真了,身邊的侍從都被欺騙,驚慌失措,號啕大哭。

等到管仲跑遠后,公子小白就像打了興奮劑,一下子站起來,整理衣衫,催促一行人快馬加鞭,往齊國進發。

梟雄,真是梟雄!對於公子小白這種人,管仲再高明,也鬥不過,否則,他怎能當上春秋第一位霸主。

魯庄公率領大軍,帶著公子糾,不慌不忙到了齊國城下。奇怪的是,沒有見到熱烈歡迎的人群,沒有聽到鑼鼓喧天的吶喊,只見齊軍站在城牆之上,劍戟林立,嚴陣以待。

公子小白搶得先機,提前一步登上國君寶座。

剛剛即位,就要面對魯國大軍,非常棘手,齊國現在需要穩定,需要和平。於是派出使者,苦口婆心,一通解釋,希望魯國撤軍。

魯庄公興高采烈前來,沒想到是這個結果,憤怒到了極點:我降低身份,和你們盟誓,暗地裡,你們卻另起爐灶,迎回公子小白。把我當猴耍呢?

如果自己就這樣認命,撤軍回國,那就是辱上加辱,雙辱臨門。消除恥辱的最好辦法,不是靠嘴皮子講理,而是靠實力把對方打倒、打服、甚至消滅。

戰爭,一觸即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章 精準的射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