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子忽的選擇

第33章 太子忽的選擇

鄭莊公生前,為了防止幾個兒子爭家產,早已立了繼承人,就是那位到洛邑當人質的太子忽。有水平,有能力。

當初,鄭莊公娶了鄧國公主鄧曼(鄧國為曼姓),上卿祭足親自去迎接。鄧曼被立為夫人,後來生了個兒子,取名為忽,就是前面多次提及的太子忽。

可以說,由於迎接鄧曼的緣故,祭足是太子忽的最有力支持者。

公元前706年,北方的山戎大舉侵伐齊國。這次不是小股搶劫,而是大隊人馬有組織有紀律的進犯,作為一方大國,齊國竟然危在旦夕。無奈之下,齊僖公只好請各路諸侯來幫忙。

齊、鄭是同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且齊僖公沒少幫助鄭莊公,比如伐許、伐宋,齊國都派軍隊大力支持。如今,戎人伐齊,齊國求援,鄭莊公不能坐視不理,特意派遣太子忽,率領大軍支援。並且一再叮囑,努力殺敵,不可懈怠。隱含的,也是希望太子忽能建功立業,得到諸侯支持,甚至給自己找一位強力外援。

當時,諸侯都畏懼戎人,軍隊積極幫助防守,卻不敢正面交鋒,只有鄭軍,是真心替齊國解圍。

鄭國曾經與戎人有過交手,自然心中有數。6月的某一天,鄭太子忽率軍主動出擊,大敗山戎。《左傳》記載:俘虜了山戎的兩個主帥大良、少良,砍了帶甲戎軍三百人的腦袋,獻給齊國。

別看只有三百人,古代是個不小的數目。這個戰果,當時已經相當輝煌,可以說,保衛齊國之戰,太子忽的功勞首屈一指。

即使如此,山戎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三十年後,讓北方的燕國難以抵禦,不得不向霸主齊桓公求救。齊桓公率領大軍,在管仲等人的謀劃下,給山戎以沉重一擊。

齊僖公本來就很看重太子忽。他的寶貝女兒文姜,不僅花容月貌,而且很有文采,否則不會謚號為『文』。早期,在沒有許配給魯桓公之前,齊僖公曾經主動提出,想把她許配給太子忽。

鄭莊公當然同意,因為齊國是大國,齊鄭聯合,絕對雙贏,也為太子忽找個強大的靠山。

但是,如此美事,竟然被太子忽婉言拒絕了。

有人問他原因,太子忽說:「每個人都有適合的配偶,齊國強大,不適合我。《詩》(《詩經》)說:『自求多福。』男子漢要靠自己,依靠大國算什麼?」

成語『齊大非偶』,就出自這裡,表示不敢高攀。

當時的君子評價,就四個字:善自為謀。成語『善自為謀』,就出自這裡,比喻善於替自己打算。。

這幾句話擲地有聲,絕對有魄力。但是,在四方戰火紛飛的年代,內部暗流涌動的朝堂,這讓太子忽失去了一個強力外援。看看現代社會,女的想嫁個有錢人,男的想娶個有權者,婚姻完全成了權錢交易,有幾對金童玉女能夠善始善終?特別在娛樂圈,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公元前714年,太子忽娶了陳國公主。

公元前709年,文姜嫁給了魯桓公,那位『最可恨的小人』公子翚,前去迎親。

本來,一個豪氣英發,一個美麗可人,一對上好碧玉,最後卻各奔東西。或許,真是上天故意安排,讓郎才女貌者,成為陌路。

說實在的,無論容顏還是家庭背景,文姜都比陳女強太多。但是,從十多年以後發生的事情看,太子忽的決定,自有其道理。當然,那是后話,誰也不知未來如何發展,如果提前把人生安排好,還有什麼意思?

這次擊敗山戎,太子忽的表現真是出類拔萃,齊僖公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再次提親,想把別的女兒嫁給他。當然,這次只能做嬴妾,不能做夫人,地位有很大變化,但齊僖公不介意,是真的相中了太子忽。

然而,太子忽還是鐵了心,堅決辭謝,就是不娶齊國姑娘,看來,『皇帝女兒也愁嫁』。

又有人問他原因,他說:「我對齊國沒有功勞的時候,尚且不敢娶他的女兒;現在因國君的命令救援齊國,反而娶妻回國,這是利用戰爭成婚,百姓該怎麼看我?」

傻,真傻!原本名利權色大四喜,卻無情拋棄,成為四大皆空,天下竟有如此傻的男人。個性獨立自強可以理解,不過,放棄一個強力外援,卻也是巨大損失。後果,很嚴重!

作為一國之君,被同一個人兩次拒絕聯姻,讓齊僖公內心很不爽,卻也很佩服。

當時,鄭國的上卿祭足跟隨太子忽,他是個明白人,勸太子忽一定要答應這門婚事。因為,鄭莊公另外三個兒子都不一般,他們的母親都受寵,各自都有強大的後台;特別是公子突,母親來自宋國,對君位虎視眈眈;將來要想平安即位,除了搞好內部,必須有強大的外援。

但是,太子忽堅決不聽,這為他後來的災難,埋下禍根。

按理,齊國勢力強大,且盛產美女,如此美事,竟然也打動不了他那顆鐵石的心。後人對此有很多猜測,其中最關鍵一點:齊國公主都很漂亮,可惜名聲不佳。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估計太子忽聽到過文姜的一些流言蜚語。

作為男人,他的決定值得欽佩,值得稱讚,他讓那些挖門盜洞、千方百計、卑躬屈膝去攀龍附鳳的男子們,顏面掃地。不過,在政治上,這是一次很大的失策。

本來,救援齊國,擊敗山戎,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但是,拒絕聯姻,卻引出一段新的插曲。

諸侯都帶兵前來幫助守城,身為齊僖公的姑爺,魯桓公最積極,親自前來。

這姑爺當的,稱職到家了,必須點贊。

打敗戎人後,齊僖公為了表示感謝,宴請諸侯,饋送禮物。

當時沒有圓桌會議,需要排個座次。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齊僖公把這個簡單而又略帶複雜的問題,拋給了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的魯國,也就是交給了魯桓公姬允。

魯桓公的夫人是誰?文姜。

當初齊僖公本想把她嫁給鄭國太子忽,結果太子忽沒要。

換句話說,魯桓公撿了太子忽不要的女子做夫人,倆人見面,魯桓公心情能好受嗎?而且太子忽年輕帥氣,英勇善戰,率領鄭軍,獨自在戰場擊敗山戎,簡直成了大英雄。諸侯都前去恭賀,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相比之下,魯桓公則黯然許多,難免被冷落;甚至自己的君位,都是殺死哥哥奪來的,讓人戳脊梁骨。女人怕比,男人更怕比,這讓他內心很不舒服。

既然齊僖公請自己安排順序,那就按規章辦事。根據周朝制度,諸侯建國有先後,比如衛國、陳國、蔡國等,西周時期就已經建立;而鄭國建國最晚,在西周末期,屬於晚輩,按禮,就應該排在最後。

於是,慶功宴上,太子忽被排在最末一位。

也許,按『禮』真的該如此;更也許,這就是藉機存心打擊報復。

攻打山戎的時候,鄭國人衝鋒在前,奮死拼殺,頗有損失;慶功宴上,功勞最大的自己卻被排在最後,恥辱!鄭太子怒火中燒,但他還沒有被燒昏頭,還有理智,作為客人,大庭廣眾之下,必須給主人七八薄面。

雖然嘴上不說,心中的怒火已經熊熊燃燒,這份恥辱,他記在心底。四年後,終於跟魯國在郎地打了一仗。

公元前701年夏5月,鄭莊公病逝。按照規矩,太子忽正常繼位,就是鄭昭公。

然而,和衛國一樣,在鄭莊公死後,因為家產分配的問題,幾個兄弟起了爭端。而且,這次爭端持續很久,鄭國進入一個二十年的動蕩期,再也沒有振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章 太子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