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震驚的伏完

第一百八十章:震驚的伏完

見董承一臉嚴肅,伏完也知董承必有大事要和自己說,於是屏退了左右。

而董承也站起四下看了看,見周圍沒人後,便安心的坐了下來。

「子絳兄究竟有何事,如此神秘」

伏完見董承坐下,立刻開口問道。

「子盛兄勿怪,我也只是小心應對,以避耳目爾」

董承說完,對伏完笑了笑。

「哦,子絳兄有何話但請直說,不必見外」

伏完聽后,立刻明白董承有何話。

「不滿子盛兄,我打算對燕王出手,滅燕王以安天下,並重扶兩宮太后垂簾,不知子盛兄以為如何」

董承說完,兩眼冒光的看着伏完。

伏完聽后大驚失色。

「子絳兄打算如何做,可計劃周詳」

對於劉陔,伏完也一直非常不滿。

雖然劉陔一些新政,伏完也是贊同的,但是劉陔困求兩宮太后,一切政務懼決於燕王宮,卻讓伏完非常抵觸。

這些又豈是人臣所為。

但是伏完又沒有辦法,劉陔掌握著天下兵權,其手下精兵強將不知繁多,謀臣如雨,智謀之士如過江之鯽,更別說劉陔還有一套專門的情報組織,暗劍。

任何針對劉陔的謀略,都是不現實的。

當年袁紹,何進等人幾次意欲對付劉陔,均被劉陔輕鬆化解。

更別說現在劉陔幾乎掌握了內外兵權,政權,要想對付他,更難了。

「子盛兄放心,這次我所定的是連環妙計,環環相扣,且已計劃停當,就算那燕王謀略無雙,精兵強將眾多,也無計可施,此次定成」

董承說完,一臉開心。

「哦,若果真如此,也是社稷之幸也」

伏完聽后,大喜。

「是啊,所能為社稷,為天下除此一害,乃我大漢之福也」

董承捋了捋鬍子,笑着說。

「不知子絳兄是何策,願聞其詳」

伏完也對董承笑了笑。

董承起身,又四處看了看,確定沒人後,便再次坐下了。

「子盛兄勿怪,此乃非常之手段,還當小心在意為是」

董承說完,伏完也點了點頭。

各中厲害,伏完自然是相當清楚,故也沒有說什麼。

「此法分為兩大謀,一陽謀,一陰謀也」

董承見伏完不說話,便緩緩的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董承的計劃一共分六步。

第一步,利用劉陔新政剛剛落地,還未穩定,煽動那些對新政不滿的世家,豪強,和地方宗族勢力,從中破壞,以此製造混亂,最好能波及全國各地。

第二步,利用各地山賊,土匪,娥賊甚至黃巾殘部,甚至自己可以派出一些地方勢力,假扮山賊土匪襲擾地方,破壞各地道路,橋樑,村莊,殺戮劫掠各地,以製造全國混亂。

第三步,以重利引誘北方之鮮卑殘部,南方之越人殘部,以及益州板楯蠻,氐人殘部,寧州南蠻,荊州武陵蠻,零陵蠻,長沙蠻等由北向南進攻各地,鮮卑進攻滄海,漠南,河朔等地,越人攻伐交州,揚州,江州等地,板楯蠻,氐人,武陵蠻等攻伐益州等地,南蠻則攻伐寧州等地,其他諸蠻則攻伐劫掠各地,事成之後,只需要稱臣納貢於大漢,便可各得土地,與大漢長治久安。

第四步,以重利勸服各地諸侯,刺史,太守對劉陔陽奉陰違,甚至坐視不理,只需承諾事成之後,海外封地一樣不少,各自利益也有保證,甚至可以各自劃定界限自守,以此吸引各地反叛劉陔。

第五步,殺衛尉公孫度,北軍,衛尉及洛陽八關諸軍,並派兵全力進攻燕王宮,控制洛陽內外。

第六步,迎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並以皇帝和太后的旨意,定燕王及其黨羽之罪,盡皆誅族。

董承說完,有些得意,而伏完確大驚失色,冷冷的看着董承。

董承見伏完不說話,又緩緩的說道。

「比乃陽謀,就算燕王手下智謀過人,也不可能完全應對,所以此事必成,而且我還配合了一個陰謀,就算那燕王是神仙降世,也必死無疑」

董承說完,伏完一臉疑惑的看着董承。

「你還想刺殺燕王」

伏完雙手顫抖著指著董承。

「不是刺殺,而是為天下除一害也,我已讓太醫令吉平在燕王的膳食之中放了毒藥,此毒是由六種無毒的葯混合而成的,每種藥單獨吃無事,若是一起吃則必死無疑,將這六種葯放於燕王的膳食之中,無人能查出來,而且為了以防萬一,我還專門派出了數百死士,下毒不成,便全力刺殺,所以此次燕王非死不可已」

董承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怎樣,子盛兄,我們一起聯手吧,殺死燕王,為天下除一害,匡扶漢室,還政陛下,使天下安寧,大漢萬年,如何」

董承一臉激動的看着看着伏完。

「子絳兄現在進行到哪步了」

伏完頓了頓,緩緩的問道。

董承定了定神,緩緩的說道。

「我已派人去聯繫各地世家,豪強,宗族,山賊娥匪,包括鮮卑,越人,諸蠻也都派人去聯繫了,我準備下一步去聯繫各地太守,刺史,時間就定在三月底,四月初,到時候一起動手,只需燕王那邊,太醫令吉平已經跟去的,另外死士我也派出,到時候燕王必難逃一死,而你我便是匡扶漢室的首功之臣,而為天下除此一害,你我也必將青史留名,萬古流芳啊」

董承說完,又笑了笑。

董承的計劃很久便開始了。

自從劉陔入主洛陽后,董承便非常不滿。

如果不是劉陔半路殺出,董承完全可以在洛陽混亂,何進死去后,扶持劉協為帝,並以自己姑母董太后和兄長董重總涉朝政。

若如此,自己的權勢豈是旁人可比啊。

但是正是半路殺出一個燕王劉陔,不僅兄長董重死了,而且劉陔還控制了朝政,自己也只是挂名一個車騎將軍的虛銜。

更重要的是董太皇太后和何太后則被劉陔雙雙困於深宮,雖然劉陔只是想讓他們頤養天年,但是對董承來說,這便是欺壓兩宮的大罪。

但礙於劉陔的權勢及勢力,董承也毫無辦法。

所以這三年來董承一直都在培養勢力,從訓練死士,到資助山賊娥匪,同時還將王子服,吳子蘭,種輯,包括何苗,伏完等人都拉入了自己的陣型。

除此之外,如劉宏,劉繇,張修等一眾被劉陔打壓過的公卿,也都站在了董承一邊。

還有如袁耀,劉范,劉誕等也都成為了董承的同盟。

其他的便是一些地方豪強,宗族勢力了。

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是劉陔新政的犧牲者,自然對劉陔非常憤恨。

這也是董承敢於起來計劃誅殺劉陔的原因。

董承捋了捋鬍鬚,笑着看着伏完。

「哼,還萬古流芳呢,我看是遺臭萬年才對吧」

本以為伏完會讚賞自己,可讓董承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伏完居然一臉憤怒的看着自己。

「子盛兄這是何意,難道誅殺燕王有錯」

董承也有點生氣,憤憤的說道。

「子絳兄,聽我一句勸,此取禍之道也,萬不可為啊,為今之計當蟄伏待機,以待時變,若如子絳兄,身死族滅,悔之晚矣」

伏完說完,有些氣竭。

「哼,子盛兄這是何意,難道要逆天下而行嗎,現今天下苦燕久已,燕王新政弄得大漢烏煙瘴氣,怨聲載道,這些子盛兄也知啊,如今燕王弄得我大漢社稷累卵,漢室傾覆,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想生食其肉,將其五馬分屍,挫骨揚灰,我等誅殺燕王,乃順天應人也,子盛兄又何必逆天而行,更何況此法我反覆推演,萬無一失,又何必猶豫」

董承激動的對伏完說着。

「哎,子絳兄啊」

伏完坐下,搖了搖頭,捶胸頓足著。

「造孽啊,造孽啊,子絳兄,念你我多年故交,互為知己,我奉勸你一句,千萬不要玩火自焚,否則引火燒身,悔之晚矣,此法萬萬行不得,否則無底深淵,必死無疑啊」

伏完說完,眼含淚水。

「為何啊」

董承聽后,大驚失色。

「那燕王身邊猛士如雲,謀臣如雨,這等計劃又如何能逃得過他的眼睛,更何況引外族入中原,此取禍之道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還有,那這個諸侯,太守,刺史有幾個可信,那些個地方宗族,豪強又能掀起多大浪花,更別說衛尉公孫度豈是那麼好刺殺的,就算成功刺殺,就憑那些連擺花瓶都擺不好的宮門衛尉和北軍五校能有多大戰鬥力,別忘了,那燕王宮可是防守嚴密啊,之中又有進兩萬精銳,這些可都是劉陔手下最為精銳的禁衛部隊,我等又如何能攻破燕王宮,控制洛陽,更別說這些謀划看起嚴謹,實際上破綻百出,所有一步不成,便會前功盡棄,更別說如此大動靜,必有行事不密之處,以燕王之智,謀士之盛,只需要一點風吹草動,便可窺得全豹,到那時又談何成功,更別說還刺殺燕王了,那吉平本是粗心之人,又如何能成事,至於死士更別不值一提,你當那典韋,許褚是吃白飯的嗎,故子絳兄聽我一句勸,不要急於這一時,不然必悔之晚矣」

伏完說完,便死死盯着董承,希望他回心轉意。

可沒想到,董承確站起憤憤的說道。

「哼,本想子盛兄睿智,識大體,是干大事之人,可沒想到確是畏首畏尾,膽小如鼠之輩,如今朝臣大半在我身邊,天下反對新政之人不知凡幾,如此大好時機豈能錯過,既然子盛兄猶豫,那便恕在下言語冒失之罪,告辭」

董承說完,便憤憤的離開了。

伏完看着董承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大聲哭泣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風長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風長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震驚的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