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廣募人才

第264章 廣募人才

第二天的決賽項目是騎射、騎術,騎射便是縱馬射靶,騎術則分為兩個分項,一項是純比速度,另一項則是繞障礙跑並在過程中使用長柄武器刺擊人形靶。

在開賽之前,畢軌找到顏良,說的一個七彎八繞的事情。

原來前一天崔琰他們在普通觀賽區看比賽,雖然觀賽區內的秩序維護得不錯,也不算太擁擠,但畢竟不如看台上觀賽那麼清晰直觀。

崔琰等人說到張揖這裡,想問問能不能買到看台的席位票。

張揖雖然自己能坐在看台上,但給他安排的位置肯定坐不下這麼多人。

如今的看台席位暢銷到火爆,想要從正常途徑買肯定買不到,張揖便去找了負責此事的魏傑。

魏傑與張揖不熟,但張揖說是要給崔琰等人安排座位,魏傑隱約記得姐夫顏良曾經對崔琰挺看重,但也無法確認,便找到了畢軌。

畢軌可不敢拿主意,便老老實實來請示顏良。

「崔季珪要看比賽?沒問題啊,讓魏傑給騰個席位來,記得要中間一些上等席位。」

「諾!」

畢軌依令而去,可沒走多遠,又聽到顏良說道:「慢著!容我想想,嗯……你昨日里去酒肆里,一共遇著幾個人?」

畢軌答道:「崔琰、公孫方、仲長統、滿維,還有張揖,共是五人。」

顏良思忖片刻道:「你去和魏傑說,給他們安排個偏僻些的角落,擠一擠剛剛好能坐下四五個人的席位。」

「啊?!」

畢軌心想怎麼一轉眼就從上等席位改成了角落裡的狹窄席位。

見畢軌一臉錯愕,顏良嘿嘿笑道:「可是不解?你照辦就是了,到時候自然知道用意,記得讓魏傑給安排在看台左側的位置。」

「諾!」

在比賽將將要開始的時候,顏良才約上每天雷打不動的同伴中山相郭溥和新到真定的陶升,一同往校場看台而去。

陶升的正經職官是建義中郎將,秩比二千石,也是銀印青綬的服色。

原本顏良與郭溥二人都是銀印青綬的文官玄服,這一次又添上了同是銀印青綬著武官緋服的陶升,三個二千石大員一同進入看台,引得看台上的人們紛紛稱奇。

走在正中間的顏良剛剛踏上看台前的通道,正要從西往東走到正中央的主席台時,彷彿不經意間往看台上一瞥,便突然止住步子,然後與左右的郭溥與陶升說了兩句話。

然後三人折返回來,從看台最左側的樓梯往上走,來到了看台最左上角的一個席位前。

顏良走在最前,朝席位上的人鄭重一揖道:「崔君、公孫君,不意竟在此相見,久違了。」

坐在這個角落位置的自然是崔琰等人,張揖託了幾層關係才得了一張席位票,當他帶著崔琰他們來到席位上時,發現兩個人坐著很寬敞的席位硬生生擠下五個人實在有些難受。

而且,旁邊的席位上基本都只坐了兩人,看見他們五個人擠在一塊兒有些還投來鄙夷的眼神。

張揖也覺得很是尷尬,但幾人都到了看台上,總不見得現在還退回去,便人挨著人坐著等待開賽。

崔琰與公孫方年紀較長,倒還能安之若素,可仲長統與滿維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心裡便稍稍有些不快。

不過他們的尷尬境地沒有維持多久,比賽臨近開始的時候,三個二千石大員一同出現,也成功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力。

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顏良竟然帶頭折返回來,來到了他們的面前打招呼。

崔琰等人立刻站了起來回禮,崔琰道:「琰一鄉野閑人,當不得府君重禮。」

顏良卻說道:「崔君交遊天下,名動冀州,自然當得起顏某之禮。」

說完看了一看他們略顯逼仄的席位,說道:「顏某疏忽了,竟不知諸君也要前來觀賽,還坐在此等偏狹的席位。」

「齊卿,你是怎麼安排的,難道不知道崔君等人是我的貴客嗎?竟然如此怠慢?還不趕緊在主席台上再加幾個座位,我要請諸君與我一同觀賽。」

魏傑被劈頭蓋臉一頓大罵訓得呆住了,心想之前不是你讓畢軌帶話給我特意安排這個席位的么?

還是畢軌反應快,想起顏良前後的變化,隱約猜測到了顏良的用意,便連忙用手肘支了支魏傑。

魏傑這才反應了過來,應諾道:「是是,下吏這便去安排。」

顏良持禮甚恭,考慮周到,堪稱是給足了崔琰的面子。

崔琰雖然覺得顏良的架勢有點大,但也不好意思當眾拂了他的面子,便拜謝道:「那我等便卻之不恭了。」

顏良這番特殊的舉動驚動了看台上的所有人,大家都起身望來,想知道是何等人物能得到顏良如此尊崇。

而原本坐在這附近的人們更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幾個擠在狹小位置上的人一轉眼便成為了顏良的座上賓。

在顏良的帶頭之下,幾人來到主席台坐下,顏良開始為眾人介紹,說道:「此為中山郭府君,此為建義中郎將陶君,此為康成先生高足清河崔君諱琰字季珪、公孫君諱方字文理,這兩位是……」

顏良雖然曾聽說過仲長統的大名,但並沒見過仲長統與滿維,張揖便代為介紹道:「此二位乃是山陽俊彥仲長君諱統字公理與滿君諱維字泱陽。」

仲長統與滿維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小年輕,生得很精神,顏良贊道:「山陽素來多出佳士,二君一表人才,果然非同凡響。」

郭溥與崔琰互相聽說過對方的大名,郭溥道:「清河崔君之名郭某久仰多時,不想在此有緣得見,幸甚幸甚。」

崔琰也道:「琰曾聽聞郭府君曾不避險惡,親自護持天子左右,令在下佩服之至也!」

另一邊仲長統與滿維兩個年輕人上前與顏良見禮,滿維的態度尊敬中帶著些許熱切,希望得到大人物的賞識,而仲長統尊敬中則帶著幾分洒脫,顯得功利心不那麼強。

後世的顏良曾經看過一些三國時的歷史見聞,知道仲長統是這年頭有些名氣的思想、政論家,代表作是《昌言》。

不過當見著本人的時候發現如今的仲長統不過是個二十齣頭初出茅廬的青年,便也沒太過在意,雖說這年頭的優秀人才普遍早慧,但顯然一個二十歲的青年距離思想家還差得有些遠。

在與倆人簡單打過招呼后,顏良便把注意力轉回到了崔琰身上,問道:「崔君與公孫君遊歷多時,不知對常山的民生,對黑山之患有何見解?」

這是個宏大的命題,按理說不當在比賽看台上這種地方對答,但崔琰卻並未猶豫,顯然心裡早有準備,答道:「在下與顏府君辭別後,便與文理一同進入但此地民生與一月之前已經大有改觀,我等皆為顏府君治民的手段而欽佩不已。而在下足跡所經常山、上黨、太原等地,發現在下還是小看了黑山賊對於各地的侵害。」

顏良問道:「噢?願聞其詳?」

崔琰道:「雖說黑山賊在張燕的率領之下,近些年已經略微收斂,更在山谷之間開闢田土,墾殖養民,然黑山沿山區域飽受黑山賊滋擾,因此而荒廢的田土不計其數。」

崔琰這一番比較說得在座眾人紛紛聚精會神傾聽,他又繼續說道:「且黑山賊始終賊心不改,王當、孫輕之輩便是明證,幸得常山有顏府君坐鎮,手下將士應對有方,才將損傷控制住。」

「黑山賊人雖然明面上曾向朝廷納款降附,然自成一系又桀驁不馴,若不能除此大患,冀並便始終不能聯成一體,百姓不能安居樂業。」

「故而,某以為,還當早除黑山賊匪為佳。」

崔琰這番話雖然簡短,但核心意思與顏良的想法極為貼切,聽得顏良頻頻頷首,贊道:「崔君此言簡直說道了在下的心坎里,如此說來,崔君是願意來常山任事了?」

崔琰微微躬身道:「既然明府如此看重在下,在下若再推諉,豈不是太不識抬舉了?」

顏良哈哈笑道:「昨日喜得陶將軍前來相助,今日又得崔君答應任事常山,則常山未來可期,剿滅黑山指日可待!」

一旁的郭溥有些艷羨地道:「常山之勢蒸蒸日上,實在可喜。」

依照漢朝制度,各縣的縣令、丞、尉等職都出自朝廷任命,郡國守相只有建議之權,並無任命之權。

但如今朝廷式微,尤其是袁紹與曹操翻臉之後,許都朝廷根本無力再管轄到冀州事務,地方官員的任命均出自於鄴城。

顏良原本在鄴城是以元氏縣令來招攬崔琰,不過來到常山之後,他的想法卻略有變化。

辛毗常駐元氏,把國中政務處置得井井有條,連帶著把元氏縣令的職務一起兼了,讓顏良大為放心。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再把崔琰安排在元氏縣令的任上就有些浪費。

至於說為辛毗減輕壓力什麼的,在顏良心裡是不存在的,壓榨勞動力什麼的最正常不過了,更何況辛毗幹活幹得十分帶勁,又何樂而不為呢?

反倒是顏良對於如今的真定縣令並不太滿意,雖然如今顏良自從來到常山之後,大半時間都待在真定,起到了監督之責。

但眼瞅著城北校場建設得如火如荼,真定縣卻並沒有跟著節奏一起帶動經濟,讓顏良覺得並不滿意。

且常山國治始終是在元氏,顏良果斷時間也必然會回到元氏,沒有了自己的督促,真定地方還不知道會不會保持長久健康的發展。

有了這樣的想法,顏良便道:「真定一地乃是常山以北重鎮,我意以崔君為真定令,不知崔君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包括郭溥、仲長統、滿維等人都對顏良開出的條件而十分驚訝,畢竟如真定這等大縣的縣令可非比尋常。

當大家都以為崔琰會順理成章地接受這個任命的時候,崔琰卻作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

崔琰說道:「真定雖是常山重鎮,然此地不處前線,不如上艾、靈壽、井陘等地險要,琰只願身處前線之地,為剿滅黑山賊人略盡綿薄之力。」

崔琰的話也讓顏良略感意外,他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以崔琰之能,處於後方的確也大材小用,還當放在考驗更大的前線。

既然崔琰信心滿滿,顏良也從善如流道:「如今靈壽、上艾皆有令長,唯有井陘正印虛懸,崔君可願為之?」

崔琰這下沒有再拒絕,爽快地答應道:「但憑明府安排。」

顏良自己苦心積慮裝了一番那啥,終於搞定了崔琰這個大才,哈哈笑道:「有崔君牧守井陘,則黑山以西,賊人再無生存之地矣!」

身旁眾人自然是十分配合地一頓祝賀,顏良又道:「公孫君此番前來,可願出仕常山?真定縣丞之位正好出缺,公孫君可願勉為其難接任此職?」

公孫方與崔琰的情況不同,崔琰畢竟在袁紹手下出仕過,而公孫方卻只是在清河國中任事,顏良給出比三百石的真定縣丞職務,也算是十分誠懇。

公孫方笑笑道:「若是府君不怕在下誤事,在下自當效命。」

搞定了這對同學,顏良轉過頭來對仲長統與滿維道:「如今我府中與軍中尚有不少掾史職務有缺,亟待有為之士擔任,不知兩位山陽俊彥,可願屈尊降貴為常山效力?」

有了崔琰與公孫方的例子在前,很有幾分上進心的滿維十分心動,但也沒能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好友仲長統。

郡國掾史都是太守國相自行徵辟的百石吏,雖然不是正式的朝廷命官,但對於一介白身的年輕人來說還是不錯的進身之階。

眾人原以為仲長統會答應下來,仲長統卻道:「在下年輕識淺,恐難當大任,惟願再多遊歷一番,增長見識,怕是要辜負了府君的期許了。」

顏良略有些意外,但他想著能在史籍留名的人多數都有些自己的獨特脾性,或許遊歷各地的經歷也是仲長統日後能寫出《昌言》的原因。

想到這裡,顏良便笑了笑問道:「仲長君還是第一次來到常山?」

「正是如此。」

「那仲長君可多多遊歷常山各地,對常山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若遇見有何不平之事,也可專門致函與我,我必會審慎對待,可乎?」

顏良的請求很獨特,仲長統倒也不便拒絕,便答道:「統樂意效勞。」

顏良招呼魏傑道:「去軍中尋兩匹良馬並十金前來,仲長君願意為我常山效力,當重金謝之。」

見顏良如此看重自己,哪怕是仲長統再不功利,仍舊心裡感動,鄭重拜謝道:「統謝過府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求生手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求生手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4章 廣募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