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結束亦是開始

第一章 結束亦是開始

雍涼之地。

雖然她現在仍是尉遲府的林大娘子,但如今伴在身側的只有那條愛犬,慵懶的趴在主人腳邊,而主人則坐在殘葉滿地的庭院中,等待着最後『體面』的和離書。

尉遲銳手拿和離書走進已經人去樓空的院門。

林若非單手撫著額部,抬起冰冷的眼眸,起身作揖,「既然未曾簽字,那我仍舊按二郎之禮數,喚你一聲大哥。」

尉遲銳始終未曾把手抬起,眼神中流露出一味不忍,「為何如此乾脆?」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人世這一遭,山長水遠,終究是要自己走下去。既無留戀,何必不幹脆答應下來。況且,我已保命。」語氣中帶有輕蔑。

皺起的眉頭仍然沒有鬆開,「你可以等到二弟歸來。」

「罷了。」敏感的稱呼,終於提起了她的情緒,「若他回來,我亦不可如此灑脫。在者,我與他之間所隔,何曾是簡單一書。」

「若非!」

上前一步,她亦後退兩步,道:「大哥,你階躍了。」附以微笑。

尉遲銳頓住了腳步,遞出了和離書。

用他送給她的那支毛筆寫下了未曾寫過的名字——林若非。

交還給尉遲銳,仍將毛筆好好地收入囊中,抬頭看了看天中翱翔的白鷹,又行禮,「還要多謝姨父救命之恩。時候不早了,我該啟程了。」

尉遲銳上前一步攔下,「此事二郎尚且不知,你當真要一走了之?」

「當真!」眼神如此堅定,卻在下一秒變得飄忽不定,「勞煩姨夫帶一句話。」

「請說。」

邪魅一笑,風吹動髮絲,「追夫之路太過漫長,而我並非心專之人,故,棄之。」

語畢,牽着愛犬從後門離去,等候在此的是一位玉面郎君與一眾僕從。

「好郎···」言語中帶有一絲驚訝,「三哥呢?」

「他易衝動,便將他捆在家中。」

簡單一應,「也好。」

僕從牽過愛犬,玉面郎君引她進入馬車,啟程上路。

「當真捨得?」遞給眼角掛有淚珠的林若非。

接過、擦拭,卻露出笑容,「不舍。但那裏已無我容身之處。」

「可有隱情?」

林若非搖搖頭,「侍妾確為我所殺,不曾有隱情。」

「隨之你眼中不容沙礫,但此番確實衝動。」

將手帕歸還,「但我從未後悔,反倒極為興奮。」把胳膊微微顯露,遞到玉面郎君面前。

順着她的目光,將手搭在脈搏之上,在微微搖晃的車廂中,卻清晰地號出喜脈。

「確為喜脈。」林若非一記肯定。

玉面郎君面部微微抽搐,隨即吩咐駕車僕從,行路緩慢。

林若非便滿臉笑意,「尚且太過嬌氣。」

「自然。你應當好生安養。」

---------------------------------開篇---------------------------

天寶一年(742年)

於闐(tian)王尉遲勝踏上前往大唐的行程,尉遲勝到長安朝見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並進獻於闐的特產名馬和美玉。

唐玄宗不僅親自召見他,而且回贈中原特產,並將岐王李瑾之女李慧珍嫁他為妻,同時授任他為右威衛將軍、毘沙府都督。

於闐。

天寶六年四月三十日。

王妃房內傳來陣陣尖叫聲,與穩婆的引導聲,上闐王焦灼地等在房門外,終於,聽到一聲嬰兒的啼哭聲,才鬆開一口氣,正要破門而入,卻被慌張端水衝出的侍女潑了一身血水。

「請王爺恕罪!」侍女慌張拿起扔出的盆子,滿身顫抖地祈求饒命。

於闐王並未因此動怒,「裏面可好?」

侍女仍顫顫巍巍地回道:「回王爺,王妃懷有二子,如今一子平安降生,另一子·····」

焦急道:「另一子如何?」

語氣中滿是哭腔,「王妃已經無力,另一子仍在腹中。」

聞言大驚,「什麼!」轉而推向一旁地僕從,「快去請醫師!」

苦番折騰一夜,終於在次日寅時平安誕下第二子。

於闐王喜得二子,大兒名喚尉遲銳,二子名曰尉遲逸,全國上下普天同慶,熱鬧非凡。

但是待幼兒睜開眼時,卻發現第二子,天生白瞳。

天寶六年(747年)十月。

尉遲勝與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擊敗侵擾安西四鎮的薩毗、播仙,立下大功。

因此,唐玄宗加任他為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后升任光祿卿。

慶戰勝利時,尉遲勝與高仙芝閑談提起,卻意外得知中原江南地界名醫繁多,或能救之。

回宮與王妃商議,因幼兒孱弱,便先照料,在本土尋醫。

年復一年,眼疾並未治好,李慧珍也因此鬱鬱寡歡,於闐王則又立側妃,於天寶八年(749年)誕下一子,名喚尉遲清,意為眼眸似清水,清澈見底,以慰藉李慧珍。

懵懂小兒在會走路之後,因為不曾視物,所以經常磕絆,但李慧珍卻不曾聽到哭泣聲。

「王爺,可探尋到神醫住處?」李慧珍為尉遲勝填茶后道。

尉遲勝接過茶杯,嘆了口氣,」不曾。只聽聞神醫蹤影莫測,一直未曾尋到。「

李慧珍似是早已下定決心,」若是在探尋不到,我便隻身去尋!「

」堂堂王妃,豈能如此衝動!「

李慧珍滿含淚水,」我亦不舍,但,無計可施。如今只知神醫身在江南之地,然家祖曾落根於吳縣,我帶逸兒同去,定能找其下落。「

」不可!若是你意已決,那應當你我同去,或由我將其尋回,堂堂上闐豈能讓婦人與幼童前去!「

李慧珍平復尉遲勝的心情,微微開口,「如今於闐正要王爺引導向上,王爺斷然不可因尋醫離開上闐。」

尉遲勝也鬆了口,「兒子尚且年幼,俗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待長成些再去尋也未曾不可。」

想想自己的兩個兒子正是牙牙學語時期,便點了點頭,「暫且聽王爺打算。」

江南東道吳郡。

天寶八年(749年)十月十六日。

林府。

「阿郎!大娘子大出血了!」侍女跑出門外焦急的等主人下命令。

卻聽到另一個侍女跑出,「阿郎,大娘子喚你進去。」

林博識握住滿身汗水的李楊帆,「娘子?」

李楊帆溫柔似水的目光看着自己的郎君,「將白鷹放出。」

「快去放白鷹!」

白鷹展翅高飛,似乎在傳遞着什麼信號,林家所有人的希望都給予在翱翔的白鷹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五味紅顏孰傾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五味紅顏孰傾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結束亦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