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輕取廣昌

第351章 輕取廣昌

去卑打馬走到城下,抬頭對城頭扯著嗓子大喊道:「城上的人且聽清了。吾乃驃騎將軍帳下大將,匈奴右賢王去卑是也。驃騎將軍奉天子旨意,前來討伐不臣。吾今奉命,來取廣昌。將軍有令,降者不殺、概不追究。爾等可速出城以迎王師。否則大軍一旦入城,百姓何辜?爾等亦為齏粉耳!」

城頭聽了,頓時就是一陣騷動。廣昌令與一眾官吏面面相覷,驃騎將軍奉旨討伐不臣?城下的胡騎是驃騎將軍帳下兵馬?那這仗還要不要打?

別看袁紹霸佔了冀州、青州,但朝廷和天子,在底層官民心中的份量,還是很重的。真要沒人在乎漢室,各路諸侯早就扯旗造反了。哪裏還會等到這個時候。

很多人心裏就在想,這城外胡騎要真是李驃騎麾下兵馬的話,似乎這仗,也用不着打了吧。李利的名頭,廣昌城中還是有很多人聽過的。

畢竟冀、並交界不說,那并州還是李利硬生生從袁紹手裏搶回去的。而且李利在并州,與胡兒大小數戰,直打得幾十萬胡騎乖乖退出并州,把原來霸佔的地盤又乖乖吐了出來。這份本事,北地男兒都佩服得很。

再加上,李利自主政河東以來,就非常注意自己名聲的塑造。當然,他的一系列政策,也確實是給百姓帶來了許多的利益和便利。實打實的好處落實下來,就是再倔強的人,也很難不說李利的好話。

冀、並兩州交界,兩州的居民並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的。商隊以及親友故舊傳來的消息,讓冀州百姓十分羨慕并州百姓的生活。降田租、免口賦、分田地,這種好事,什麼時候才能落到他們的身上啊?

而且,李利從河東一路打到并州,前陣子又在洛陽打了一仗。卻是從來沒有說過李利嗜殺的消息。李利的軍隊軍紀森然,號令嚴明,一點兒都不符合人們心中涼州軍的印象。

現在,有了朝廷的名義,去卑再把李利的大旗給抬了出來。廣昌城中,人心頓時就亂了。有的人想歸降,有的人想堅守。

縣尉就轉頭對廣昌令道:「縣尊,既然是朝廷兵馬,不如便開城以迎,如何?」

廣昌令心想,這怎麼行,仗都打了兩天了,死了這麼多人,城外匈奴人豈肯罷休,就算他們嚴格執行李利的軍令不敢擾民,那我該怎麼辦?可不能就這麼降了,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援軍就到了呢。

於是廣昌令就搖頭道:「本官守土有責,豈能棄城?且胡兒向來狡詐,孰知其言是真是假?若為哄騙我等,城開之後,我等皆是罪人也。莫如堅守廣昌,與胡兒周旋,行那緩兵之計。待得援軍來,胡騎必退也。」

縣尉心中大罵,你妻兒老小在鄴城,你死了也就死了。我家世代在廣昌,這是要拖着乃公給你陪葬么?

縣尉哪裏肯干這種虧本的買賣。在縣尉看來,袁紹再大,也不能大過朝廷去。畢竟袁紹還當着漢朝的官呢。現在朝廷兵馬來了,不管他們來是什麼目的,讓他們自己去找袁紹,大人物的事情,咱們招惹不起,遠遠躲開就好了。這吃人的世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家人,那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的,我管你那麼多?

於是縣尉就勸道:「縣尊,匈奴歸化已久,非是塞外胡兒可比。我等欲行緩兵之計,他等豈能有不知之理?若惹怒城外胡騎,到時玉石俱焚,為之晚矣。」

廣昌令把頭又是一搖:「不然,吾聞李驃騎用兵,麾下兵馬與百姓秋毫無犯,就算城破,百姓也不會遭無妄之災。」

縣尉氣得鼻孔里直冒煙,你剛才還在質疑城外的胡騎在說假話騙你,現在又直接承認這是李利的兵馬了。你這雙標,玩得很熟練啊。

城外一聲聲的戰鼓,讓縣尉心中膽戰心驚。這會為了家族的安危,他也顧不得這許多了。於是便上前一步,低聲道:「縣尊若不願打開城門,休怪下吏不客氣了。」

廣昌令聞言,不禁訝然,再看向縣尉時,只見這平日裏對自己恭順得很、被自己視為左膀右臂的得力佐貳官竟然是如此的陌生。他腦袋還沒有轉過彎來,順口就道:「你待如何?」

縣尉以刀拄地,看着縣令,一言不發。

廣昌令頓時就明白了過來,他臉色迅速灰敗下來,一個踉蹌向後退了兩步,拿手指向縣尉,想要再說些什麼,嘴唇蠕動幾下,卻又始終沒有說出口來,最後,滿腹牢騷只化作了一聲嘆息:「吾有何面目見袁將軍乎?」

縣尉心想,李利的大軍壓境,袁紹這會只怕是手忙腳亂,哪裏還會有心情理會你這個小官兒?趁早開城降了就是。到時兩邊打起來,不降的一定死得快。

見廣昌令頹然退在一旁,縣尉當仁不讓,就衝到了垛口處,向下大喊道:「原來是李將軍麾下兵馬,右賢王還請稍待,下吏這就開城以迎王師!」

不一會兒,城門就緩緩打開了。縣尉在前,帶着一幫士紳迎了出來。去卑眼光一掃,就問道:「縣令何在?」

縣尉拱手道:「稟右賢王,縣令身體不適,已回宅歇息去了。」

去卑人老成精,腦袋一轉就明白過來這是怎麼回事了。便對縣尉道:「你先暫代縣令之職,我等大軍也不進城,只是四門卻須由我麾下健兒把守。」

縣尉等人大喜,心中最後一個擔憂也不翼而飛。原本他們還怕,這些匈奴人會藉機衝到城裏去大搞破壞,想不到現在卻是如此通情達理。縣尉等人心中不禁美滋滋的想道,還是李將軍厲害啊。除了他能駕馭這幫胡兒,還有哪個能讓他們如此服服帖帖?

沒錯,李利知道胡兒好抄掠,於是先行有令,著匈奴兩部打下地盤之後,不得進入城池,只奪了四門把守就可。

放在平時,匈奴人哪裏肯聽。這會李利手握大軍,力量數倍於匈奴,而匈奴諸部又是在李利的地盤西河討生活的。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也只好聽了。李利的令行禁止他們是十分清楚的。要是違逆了半個字,大好頭顱就要從脖子上搬家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王者降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王者降臨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1章 輕取廣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