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英雄有淚

第1章 英雄有淚

話說黛玉因母親病故,終日以淚洗面,思念亡母,她本來就體弱多病,哪禁得住失母之痛?不由得大病一場。

林如海只有黛玉這一個女兒,視如掌上明珠一般,見黛玉病了,急忙請醫調葯,將養了一個多月,才漸漸好了。

黛玉的病雖是好了,但每日悶坐,不是愁眉就是淚眼,而林如海忙於公務,不可能時時在一旁開導勸解,不免憂心,恐黛玉愁悶壞了身體。

這一日林如海正在佛堂打坐,有每日貼身服侍的家人林魚兒,輕手輕腳的進來報說:「老爺,榮國府派人來接小姐進京,船已經到了外城碼頭。」

林如海正擔心愁悶壞了黛玉,況且自己最近事情太多,無法分心照顧黛玉,得知這個消息,不由得大喜,急忙吩咐安排酒飯、打掃客房,一面到後院勸黛玉去外祖母家住一段時間散悶。

黛玉本不願意去,外祖母家再好,終究是親戚家,肯定不如在自己家方便,可是老父一再勸導,黛玉不忍違了父意,只得勉強答應,收拾了行李,擇日拜別父親,帶領婆子丫鬟,登舟而去。

與黛玉一同進京的還有她的老師,也是姓賈,名化,字時飛,別號雨村,此人是進士出身,做過一任知府,后因貪污受賄被革職,聞得朝廷要起複舊員,懇求林如海幫忙尋找門路,本來雨村沒報多大希望,沒想到林如海竟然毫不推脫的答應了,轉託其二內兄賈政,也就是黛玉的二舅,令雨村隨黛玉一同進京。

這一日日和風清,雲高萬里,天氣極好,黛玉正在船艙中悶坐,一抬頭,遙遙望見一座大山拔地而起,雄偉絕倫,就問丫鬟:「我們到哪了?」

雪雁在一旁回答:「聽吳大娘說是泰安。」

黛玉道:「怪不得這座山這麼雄偉,原來是五嶽之首的泰山,果然名不虛傳。」

因思:「泰山素有神山之稱,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登臨題詠,帝王將相封禪拜祭,自己生在朱門繡戶之中,雖然錦衣玉食,但輕易出不得門,此時路過若不上山瞻仰一番,開闊一下見識,再等這樣的機會可就難了。」

又想:「前日我曾夢到母親,她說自己拜了碧霞元君為師,這碧霞元君的道場不正是在泰山上么?我自幼多病,曾有御醫說我活不過十八歲,今日看見這山,心裏豁然一亮,興許能有些際遇也未可知。」

想到這裏,黛玉命:「停船。」

在門口服侍的小丫鬟聽見急忙喊道:「小姐讓停船呢!」

榮國府此次帶人來接黛玉的是管家吳新登的老婆,聽見說讓停船,不知何故,急忙進艙來笑問道:「不知姑娘有什麼吩咐?」

黛玉站起身來讓座道:「媽媽請坐!」

吳新登老婆本不敢坐,但因船在水中晃動,她有些立足不穩,只得告了座,在門口的一個小凳子上斜簽着坐了。

黛玉微笑道:「媽媽請聽我說,自從我母親亡故之後,夜裏我屢次夢到她,隱約聽得她說什麼『碧霞元君』,今日路過泰山,我忽然想起來,碧霞元君的道場就在這泰山之上,所以意欲上山進香拜祭,天可憐見,若能再得見我母親一次,就算是死也甘心!」說着,不由得又是淚眼汪汪的。

吳新登老婆聞言心中暗想:「鬼神託夢都是做不得準的,這泰山山高路險,而且聽說有賊人出沒,萬一路上出點差錯,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心裏一邊想,臉上就露出為難的神情,說道:「姑娘有命,本該遵從,只是咱們人手不夠啊,姑娘是千金小姐,萬一出點差錯,我們承擔不起。」

黛玉笑道:「這個容易,我的老師就在後面船上,他做過知府的,由他出面寫個帖子給泰安縣衙找幾個人來使喚,想來不難。」

吳新登老婆聽黛玉如此說,知道攔不住,只得答應着出來,派了一個小廝去後面船上找雨村。

雨村此時也正在船上遙望泰山,正思登山一游,忽見大船船尾上有個小廝向他打躬說道:「啟稟老爺,小姐要到泰山上進香,因為人手不夠,請老爺寫個帖子到泰安縣衙里要幾個人來使喚。」

雨村這次進京復職全靠林如海之力,現在正是獻殷勤的時候,況且他自己也想登山一游,一聽之下,正合了自己心意,當即回到船艙中,以林如海的名義寫了帖子,命人送到泰安縣衙。

林如海的大名在官場上人盡皆知,他祖上世襲過四代列候,林如海本人更了不得,從科舉出身,舉人、進士一路考上去,勢如破竹,殿試被當今聖上欽點為探花,現已升任蘭台寺大夫、巡鹽御史,是朝廷中的二品大員,深得皇上信任。

這泰安縣令姓劉,看了帖子,屁滾尿流一般,急忙命人收拾極齊整的席面,封了二百兩銀子的程儀,親自帶人送到船上,至於上山的人手、轎馬,都是他親自安排妥帖。

第二天,劉縣令早早帶人來伺候,黛玉梳洗已畢,用過早飯,由丫鬟婆子圍得風雨不透,下得船來,上了一頂五彩描金的暖轎,隨後眾丫鬟婆子們也都上了轎子。

劉縣令給賈雨村也預備了轎子,不過雨村為了看風景,不肯乘轎,只坐了一把抬椅。

一隊人馬浩浩蕩蕩,朝着泰山南麓而來。

黛玉生長在江南,這是頭一次來北方,哪見過如此雄奇壯麗的景色,隔着暖轎的紗窗,看得是心馳神搖。

眾人登上泰山極頂已是正午時刻,來到碧霞元君祠,祠里的閑雜人等早已被趕走,只有十多個道士道姑身披法衣手持笏板在山門前躬身迎候,隨後這些道士道姑也都被趕得遠遠的,只留下一名道姑在一旁伺候。

黛玉下了轎,抬頭見山門上一個橫匾,上寫「碧霞元君祠」幾個金字。

進得大殿,一尊白玉雕刻而成的宮裝美女,手持嘉禾,立於神龕之內,黛玉見了,不由得「哎呦」一聲。

眾丫鬟、婆子,包括那名道姑都望向黛玉,吳新登老婆急忙上前詢問:「姑娘這是怎麼了?」

黛玉眼望神像獃獃的有些出神,說道:「這尊神像我一定是在哪見過......」

道姑在一旁笑道:「不止泰山有碧霞元君的道場,河南、河北、蘇杭甚至雲貴等地都有,想是小姐去過其他道觀。」

黛玉皺眉道:「並不曾去過。」

吳新登老婆笑道:「姑娘怎麼忘了,不是睡夢裏見過嗎?」

黛玉微微搖頭,說:「我只是夢到我母親,並不曾夢到過這尊神像。」

這道姑每日迎來送往接待施主,是極會說話的,當即笑道:「小姐前世一定不是凡人,說不定與碧霞元君有些緣分。」

黛玉聞言,心中暗暗思索:「碧霞元君乃是東嶽大帝之女,道號天仙玉女,統管泰山神兵,巡察人間善惡,道行高深。我見這玉像,卻像是見到故人一般,難道這世間真有輪迴轉世和鬼神?」思索片刻,茫然無解,也就不再多想,進完香后,道姑引領着各處遊覽。

眾人來到西配殿,忽然,牆外一株大松樹的樹枝猛地晃動了一下,黛玉抬頭看時,見樹枝掩映間似乎有一個人影在那裏,當即被嚇得花容失色,驚呼出聲:「啊......」

此時在西配殿院內的只有黛玉、兩個丫鬟、四個婆子和那名道姑,這幾人也都注意到松樹上的人影,婆子紛紛喝道:「哪來的野小子,真是無法無天,竟敢偷看官家小姐。」

那人影在松樹上一閃身,隨後躍下樹去。

道姑也是吃了一驚,她不是怕樹上的人影,而是怕官府怪罪下來,她雖不知黛玉的身份,但這通身的氣派,一望便知是侯門高官的小姐,現在被野男人偷看了去,那還了得,就連她也難逃罪責。

好在這道姑頗有機變,連忙說道:「我看真了,那不是一個人,竟是只大馬猴。」

一個婆子驚疑道:「你們這山上有猴子?」

道姑手指後山說:「這山上就是猴子多,每年入冬,猴子無處覓食,常來我們祠里討吃,再者說,要是個人的話,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豈能毫無動靜?摔也摔死了他,必是個猴子無疑。」

眾婆子剛才本來就沒看真切,此時聽道姑講的有道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再追問。

黛玉心中暗暗奇怪:「樹上明明是個人,那人從如此高的樹上跳下,竟然沒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來,難道是個神仙不成?」

滿腹狐疑,也無心遊覽了,草草看了一圈,復從山門出來,此時太陽已漸偏西,山頂風大,吹得黛玉的斗篷獵獵作響。

黛玉緩步來到崖邊,極目遠望,就見千山萬壑都在自己腳下,天地之間,自己就像一隻螻蟻一般渺小,真是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她真想縱身一躍,隨着這山風飄飄蕩蕩,去尋找一個沒有任何煩惱、任何病痛的地方。

「姑娘,這裏風大,還是進裏面用些素齋吧!」

黛玉緩緩回頭,眼神迷離,在陽光照射之下,吳新登老婆見她臉上泛起一層乳白的光暈,竟與祠里的白玉神像有些相似,纖細的身影在風中飄飄欲仙,似乎隨時會乘風飛去。

吳新登老婆心中暗暗讚歎:「怪不得老太太天天嘴裏念叨,此時看來,這林家小姐果然是與眾不同。」

「好!」黛玉答應了一聲,才發覺自己站得有些腿酸,雪雁走上前來,黛玉搭著雪雁的胳膊,緩緩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樓英雄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紅樓英雄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英雄有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