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唐詩劍訣

第2章 唐詩劍訣

衛國公主朱瑛,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最小的女兒;自幼師從鬼谷,待得明啟王朝建立,洪武十年方且出師。

鬼谷,在炎黃歷史上,是一個神秘的存在。

但衛國公主朱瑛,就錦衣衛而言,是一位神聖的存在。

因為她是錦衣衛的締造者。

洪武十五年,她協助父皇明太祖,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下設軍情司、南北鎮撫司、崇武司、偵緝司、軍械司等,在配合軍隊作戰搜集軍情、從事軍械研究、維護武林平衡、庭審詔獄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錦衣衛設指揮使一人,官階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二人,正四品;鎮撫使二人,從四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

錦衣衛自洪武十五年建立,人數僅僅千餘人,且僅在京都活動,事務完畢便歸京;而洪武二十年,錦衣衛的觸角已至明啟王朝各處重地,人數已達三萬!

然而就在錦衣衛發展得如日中天之際,明太祖朱元璋卻下令斷然裁撤錦衣衛……

而此刻衛國公主朱瑛卻消失了,這一消失便是足足的十五年!直至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登基,年號:永樂。

永樂元年,衛國公主朱瑛召集舊部,重建錦衣衛!

無人知曉當初為何明太祖突然下令裁撤錦衣衛,而公主朱瑛突然銷聲匿跡;亦無人知曉為何明成祖朱棣登基便立刻重建錦衣衛。

在朝重臣及武林中人唯有知曉的是洪武二十年,發生了一起震驚朝堂之事:時任錦衣衛千戶,號稱一代劍神的王泊,外出辦案時,在閩南石牛山一帶遇伏,自刎身亡,時年二十五歲……

也就是在王泊逝去當年,錦衣衛第一任指揮使毛驤及其親信十餘人,均被推至菜市口砍頭,錦衣衛隨即解散。毛驤當時罪名有十餘條,其中貪贓枉法,陷害忠良居首。

當時隨毛驤被砍頭時,武林中數大門派亦遭清洗。

有心人清點后發現,遭清洗的門派均與在閩南石牛山伏擊王泊一事有牽連;而對於指揮使毛驤,另一種說法是妒賢嫉能,導致王泊遇害。

而錦衣衛的重建,則是有人認為在於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是現今皇帝明成祖朱棣與前任建文帝朱允炆的叔侄之爭。錦衣衛雖解散,但其中之人雖大量分流,但其中精於刺探軍情的卻大有人在。而原錦衣衛的協助,使得當今皇帝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始終佔得先機。

而錦衣衛的締造者衛國公主朱瑛功不可沒。

當然,如上僅為街頭巷尾的傳聞。

而今,衛國公主朱瑛踏入了錦衣衛的議事大廳,廳內在場三人起身相迎。

「公主大人,如今我們正在探討前段四起刺殺一事。」身着蟒服之人道。此人國字臉,四十餘歲,正是此任指揮使蔣成績。

「那你對我認為此事與當年伏擊王泊一事有關聯,有何看法?」衛國公主朱瑛的天籟之音又響起。

「請恕屬下愚鈍,屬下對王泊當年一事不甚清楚,尚未將此四起案件與當年一案聯繫起來。」蔣成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衛國公主給蔣成績的壓力相當大,蔣成績能當上指揮使與衛國公主朱瑛的提拔密不可分。

「屬下之前曾調閱當年王泊的案卷,發現當年參與伏擊王泊一案之武林門派已得到清洗。一共有十個門派,但均為二流幫派,如瀟湘劍派、漁農幫、漕幫、金刀門、名劍門等,但那些大門派如此次被刺殺的少林派、恆山派、峨嵋派均未參與其中。」側旁一人插嘴道。此人三十餘歲,年富力強,卻是指揮同知沈放。

公主朱瑛的目光投向了沈放,她輕啟朱唇道:「你能留意到此,倒也不易。但你可知,當初的王泊為朝庭命官,身為千戶大人,為何會有小門派膽敢設伏?如無大門派撐腰,他們爾敢?如無錦衣衛內有人做內應,如何可將那設伏點設得如此準確?」

指揮同知沈放點了點頭。

公主朱瑛又將目光投向了另一位身着飛魚服的年輕人,道:「你可是千戶呂頌呂大人?」

這年輕人正是剛才向其餘兩人彙報刺殺情況之人。他見公主朱瑛問他,連忙單膝下跪拱手道:「正是在下。」

公主朱瑛點了點頭,示意他起身,道:「你目前可是掌管崇武司?」

呂頌道:「正是。此次暗殺一事,屬下正在調查。」

公主朱瑛道:「你們不需調查了,我會親處調查。記得你們軍情司有位百戶好似不錯……嗯,再派一人協助於我。」說罷掃了三人一眼,拂袖而去……

議事大廳內三人面面相覷。

千戶呂頌至機密室調取了所有關於王泊事迹的卷宗,卻將三人嚇了一跳:足有一人之高!

三人分別查看而無言,直至天黑掌燈……

王泊,洪武十五年新科武狀元出身。

其自幼孤兒,為武當所收留為其俗家弟子,自幼在武當山飽讀詩書,學本道家,后四處遊歷,足跡踏遍明啟王朝山川大地,縱情山水之間……王泊天縱其才,尤喜唐家王朝的詩,即唐詩;唐詩中更是喜愛當時中一代劍仙李太白的詩句!

唐家王朝,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一個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

唐家王朝疆域空前遼闊,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唐家文化更是影響深遠,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

劍仙李太白一身劍藝,如同他的詩,大氣而豪放,清新而浪漫……更是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句;然而李太白駕鶴西去后,他一身劍藝隨之而去……

無人見識過劍仙李太白的劍法,而劍仙之名為代代武林中人口口相傳。六、七百來以來,不知多少武林中人慾求劍仙李太白的劍法而不得……直至王泊的出現!

洪武十五年,意氣風發的王泊在明太祖朱元璋親自組織的殿試之中,一柄三尺青鋒,劍氣縱橫,既有「勢拔五嶽掩赤城」的豪邁,又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小家碧玉的意境……殿試中無人是其一合之敵!

驚得明太祖朱元璋拍案而起,連聲叫好,御筆欽點王泊為武狀元頭名!

待得問及所用何劍法。

那王泊淡然而道:「此乃『唐詩劍訣』。」

一語驚煞全殿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詩劍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唐詩劍訣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唐詩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