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見李自成

第四一三章 見李自成

眾人七嘴八舌,各抒已見,檢討著得失,李自成暗暗嘆了口氣,如果早點這樣,該多好啊!

可是他心裏清楚,人心散了,沒法再對抗蕩寇軍了,除了投降,把命運交託在李信手上,別無他法。

「傳令下去,封存府庫,不得騷擾城中百姓,也不得禁止外出,李過你帶上李自在去找李信,就說我李自成為免關中生靈塗炭,願意出城受降!」

李自成揮了揮手。

「皇上!」

群臣紛紛跪下,回想起一手建立的國家就要破滅,不禁淚盈滿面,甚至有人伏地大哭起來。

「以後別叫我皇上了,還是叫我闖王罷,今日到此為止,都散了罷!」

說完,李自成站了起來,轉身而去。

這一刻,他的心情十分灰暗,揮退了所有扈從,漫無目地的在秦王府中行走,看着那巍峨的宮殿和漢白玉丹墀,一邊走一邊嘆息:「恐怕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不知不覺中,他走入了一條長巷,此時已經夜色蒼茫,北風陣陣,巷內一片昏黑,鬼氣逼人,他突然想到了崇禎,想必崇禎在亡國之前,也是類似的心情吧?

他的心裏也總是離不開一個念頭:難道大順就這麼丟掉了?真一敗塗地了么?

就這樣一路胡思亂想着,李自成回到了寢宮,疲倦已極,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連衣服都不想脫,直接倒在了御榻上,昏昏入睡。

這一夜,噩夢連連,他夢見了崇禎十三年之前的的流竄生活,數次險死還生,夢見了高桂英指責他,為何要拿老營的老弱婦孺去送死,又夢見了很多張已經漸漸陌生的面孔!

……

兩日後,李過帶着李自在到了潼關,轉告李自成願意獻城出降,其實李信對於李自成並沒有敵意,雖然直接或間接死在李自成手上的人不少,李自成的某些作風也頗受後世詬病,但凡事要辯證來看。

首先李自成的出身,限制了他的眼界,不能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要求李自成。

其次,李自成雖然壞事錯事幹了不少,但他的本心還是想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而且根據歷史的記載,李自成進了北京,並沒有為難崇禎的后妃,一片石兵敗之後,也沒殺太子與永定二王,而是給了些銀子,讓他們各自逃生。

可惜太子缺乏閱歷,居然回了北京,被人出賣,最終給扣上個假太子的帽子殺了。

第三,李信是現代人,並不着眼於一時一國之成敗,李自成及所屬的勢力如流放到海外的話,會對華人的崛起起着重要作用。

明末的東南亞局勢,還不象鴉片戰爭前後那麼糟糕,英法還沒大規模的介入,西方的力量並不強,正是華人在海外立足的最好時機。

出於以上三點,李信允許李自成以藩王之禮與自己會面。

又過五日,蕩寇軍兵臨西安,官紳士民紛紛出城,衣冠整齊,在五裏外的路旁擺了香案,老百姓與官紳分別站開,在曠野路邊恭候,雖然早晨有嚴霜,還刮著冷風,可是許多人心裏是愉快的,這不僅止於戰爭已經結束,更多的還在於李信的仁德名聲啊。

關中老百姓也羨慕江南民眾的好日子,渴盼頓頓飽餐,不再忍飢挨餓。

前面,隊隊士兵壓面而來,民眾紛紛仰著脖子觀看。

「咦?怎麼沒有龍輦鹵簿,也沒有甲士開道?」

有人不解的問道。

旁邊立刻有人輕笑一聲:「嘿,你不懂了吧,攝政王爺不喜歡排場,還特意著人通知,不許下跪呢。」

「噢,原來如此,攝政王爺和那位爺,果然不同啊!」

陸續有老百姓,回頭瞥向站城門迎接的一眾大順文武要員,其中就有李自成!

李自成遠遠就看到李信,心情複雜,感慨不己,近來他不時會想,從前自己只看見打仗,只求軍事上勝利,並沒有想到老百姓亂久思治,盼望過溫飽的日子,也沒想過萬一受到挫折怎麼辦。

自古用兵,要能進能退,能攻能守,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李信建議據宛與民休息,待兵強馬壯再出爭鋒,那意見多好,就是不聽!

唉,掏錢難買後悔葯,如今只落得個天子蒙塵,君臣無計!

突然,前方暴出了猛烈的歡呼聲,老百姓已經認出了李信,熱情的打招呼,雖然李自成總是吹噓自己每破一城,老百姓擔漿挑酒,夾道歡迎,可事實非常殘酷,他每打一城,都艱難不己,城中百姓誓死抵抗,幾乎沒有人主動迎接他。

跟着他的農民,也是以裹挾居多,麻木不仁,並不在乎跟的是誰,他們只在乎能否吃上飯。

「鄉親們,鄉親們,我李信來晚了,叫大家受苦啦,不過好歹中國的內戰結束了,如今只剩下遼東的蘚芥之患,韃子雖兇殘,但我中國有兩億民眾,足以從國力上碾壓他,大家不用再擔心兵荒馬亂,可以過上安定的日子啦……」

李信正慷慨激昂的發表著演說,雖然他做不到小鬍子那樣形神並茂,但是配合著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也極其的振奮人心,頓時,又是一陣更猛烈的歡呼打斷了他的話語。

李信雙手連連下壓,好不容易,才把聲浪壓下去些,就趕忙道:「我李信初來關中,對情況不了解,我希望各位有什麼想法,都可向我說,現在我宣佈,陝西全省免稅一年,六十以上的孤寡老人,由朝廷每月下撥錢糧供養,並將在各城逐步建立學堂,以供七歲以上的幼童免費讀書識字!」

剎那間,氣氛高漲到了極點,人人稱頌著李信,站在城門口的李自成等人彷彿透明了,再也無人問津,即便偶爾有目光掃來,也是閃爍著恨意與厭惡。

「哎~~」

劉宗敏嘆了口氣:「陝西是我們的桑梓之地,我朝定都長安,卻沒有使長安和關中百姓享一天太平之福,小百姓最關心的頭等大事還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啊,可是我們連這最基本的事情都沒做到,難怪關中百姓視我們如仇寇吶!」

李自成搖了搖頭,沒說話。

「李公子過來了!」

袁宗第低呼一聲。

眾人均是面容一肅。

李信騎着馬,緩緩馳來,勒定於眾人身前三丈處,銳目一一掃視。

李自成勉強拱了拱手:「參見攝政王!」

「嗯~~」

李信飛身下馬,點點頭道:「闖王,好久不見了!」

李自成猛吸一口氣:「今日方知,天命在你,還要多謝你的不殺之恩!」

李信擺了擺手:「哪有什麼天命,就算有,老天爺吃飽了撐著才管人間的是是非非,無非是人心久亂思定罷了,不過海外的情況又有不同,那都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將來去了海外,切莫有婦人之仁!」

說着,就把目光投向了牛金星、宋獻策與袁時中。

三人渾身一個哆嗦,大氣都不敢透,甚至袁時中還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李信淡淡道:「袁時中,按理說,你只是娶個媳婦,慧梅和張鼐的情況你也不是很清楚,罪不在你,但是健婦營中那麼多姑娘,你偏偏迎娶慧梅,也是你自己往刀口上湊,罷了罷了,不殺你張鼐難以心安,這個惡人我來做,今日是我入城的好日子,暫時留你一命,明日再給你個痛快,來人,帶下去!」

「得令!」

兩名親衛上前,把袁時中向一邊拖去。

袁時中也是心知必死,面如死灰,那雙怨毒的眼睛緊緊瞪着牛金星和宋獻策。

他確實無辜,最初他是向李自成求娶李蘭芝,但李蘭芝在李信手上,因此牛金星和宋獻策一琢磨,勸說李自成收慧梅為義女,再將慧梅嫁給袁時中。

那時可不講究人權和自由戀愛,古人是非常現實,也非常無情的,慧梅嫁給張鼐,1?1=2,而嫁給袁時中,可以取得1?1》2的效果,因此李自成毫不猶豫的拆散了這對鴛鴦,可以說,袁時中是倒霉催的,娶個妻還娶來了殺身之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崛起1639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崛起1639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一三章 見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