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東林領袖——高攀龍

第二十章 東林領袖——高攀龍

高攀龍,字存之,又字雲從,南直隸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上疏參劾首輔王錫爵,被貶廣東揭陽典史,辭官歸家,與顧憲成兄弟復建東林書院,在家講學二十餘年。重獲起用,被任命為光祿寺丞,歷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僕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崔呈秀假造浙江稅監李實奏本,誣告高攀龍等人貪污,魏忠賢藉機搜捕東林黨人,高攀龍不堪屈辱,投水自盡,時年六十四歲。

高攀龍,祖父高靜成曾任浙江黃岩縣令,父親高繼成生有五個子女,高攀龍排行第二,后因高靜成的弟弟高靜逸無子而被過繼為嗣。自幼好讀書懂禮儀,無錫知縣李元沖聘請江右學派羅懋忠和顧憲成前來講學,高攀龍受其影響,開始潛心研究「程朱理學」,確定了治學方向。高攀龍中進士不久后高靜逸去世,高攀龍歸家為嗣父守孝三年。

高攀龍服喪期滿,被朝廷任命為行人司行人,執掌傳聖旨、行冊封等禮儀性的事務,因平時工作比較清閑,高攀龍大量閱讀行人司中豐富藏書,深入鑽研二程和朱子著作,親手抄錄山西大儒薛文清的《讀書錄》,讚賞其「一字不可輕與人,一言不可輕許人,一笑不可輕假人」的處世態度。高攀龍還編寫了《日省編》,將先朝大儒的語錄附在《大學》章句之下,作為初學者的指南。又將有關儒、釋差異的言論彙集成《崇正編》,以抵制王陽明「心學」所提倡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主張。

當時,四川僉事張世則呈上自己著述的《大學初義》,詆毀程朱之學,並請求頒行天下,高攀龍極力反對,上疏駁其荒謬,這本書因而未能刊行。這一時期,明神宗已長期不理政務,朝中黨派紛爭、宦官橫行,致使政務混亂,國力日衰,高攀龍隨即上《今日第一要務疏》,稱欲改變皇朝岌岌可危的形勢,首先必須正本,其次要「除刑戮」、「舉朝講」、「用諫臣」、「發內帑」,革新政治,但奏疏被皇帝留中不發。

侍郎趙用賢、都御史李世達等人被罷官,朝中議論多歸咎首輔王錫爵,高攀龍和御史袁可立上疏,指責王錫爵排斥異己,認為皇帝不應無故貶斥大臣,並斥責鄭材和楊應宿讒言誣陷,應予罷免。楊應宿則上疏彈劾高攀龍,言辭狂妄近乎荒誕,部院提請輕罰二人,神宗下旨貶高攀龍為廣東揭陽典史。高攀龍自水路前往揭陽就任,在船上就訂立嚴規,要求自己靜心以涵養德性,不被外界干擾。到揭陽后,每日在官衙教授學徒,培養了不少學生,還四處察訪民情吏弊,懲治地方惡霸,在揭陽停留的半年內結識了陸粹明及其老師蕭自麓等人,對其學術思想影響深遠。

高攀龍在赴任七個月後以事假歸家,不久遭遇親人病故,於是不再出仕,此後在家鄉講學二十餘年,雖有言官多次推薦,但皇帝並不理會。在漆湖之畔建造一座「水居」,取名「可樓」,作為自己讀書靜坐的場所,除刻苦鑽研外,高攀龍還參與講學,很快成為一代儒學宗師。當時,高攀龍與顧憲成志同道合,交誼頗深,在常州知府和無錫知縣的支持下,高攀龍與顧憲成等人發起重建了東林書院,並每年舉行「東林大會」。初由顧憲成主持,顧憲成去世后改由高攀龍主持,直至書院被拆毀為止,當時朝野內外的士大夫無論認不認識他們本人,提起高、顧都是一致稱讚。

在講學過程中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標準來評議朝政,裁量人物。當時,許多與他們志趣相近的在野士大夫聞風響附,紛至沓來,在朝的李三才、趙南星、鄒元標、楊漣等正直官員也與他們互通聲氣,遙相應和。東林書院實際上已成為社會輿論的中心,反對派對此十分忌恨,誣之為「東林黨」,污衊他們是假借講學以結黨營私。

神宗去世,皇太子朱常洛即位,是為明光宗,明光宗在位一月駕崩,長子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熹宗即位后,東林黨人因擁戴有功而重新崛起,高攀龍被任命為光祿寺丞,又進封為光祿少卿。

關外重鎮廣寧失陷,明軍被迫退縮到山海關一線,消息傳來,朝野震驚,人心惶惶,高攀龍接連上書要求革新政治,以挽救國家瀕危的命運。在《破格用人疏》中提出要破格用人,加強戰守之備,並推薦禮部右侍郎孫承宗擔任防禦大臣,負責處理戰事,他的意見得到皇帝首肯。孫承宗也不負眾望,收復了廣寧和遼河以西的土地,邊境平靜了四年之久。

高攀龍上疏追論三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要求懲治鄭養性、李如楨、崔文升等人,奏疏上達,皇帝不悅而責備高攀龍多言,但最終仍將鄭養性譴歸原籍。當時,孫慎行以紅丸案指責前任首輔方從哲,高攀龍也引《春秋》典故歸罪方從哲,給事中王志道為方從哲辯解,被高攀龍上疏嚴厲斥責。不久,高攀龍被調任太常少卿,又上一道《恭陳聖明務學之要疏》,向熹宗闡明讀書的重要性,方從哲一派故意摘出疏中指責帝王不孝的言辭激怒熹宗,熹宗欲嚴懲高攀龍,葉向高極力挽救,才得以罰俸一年而作罷。

高攀龍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上《糾劾貪污御史疏》彈劾御史崔呈秀,疏中揭露崔呈秀在巡按淮揚地區時貪贓枉法、鋪張浪費。吏部尚書趙南星經複查認為事實確鑿,提請將崔呈秀戍邊,崔呈秀得知后連夜投奔魏忠賢,認魏忠賢為義父。此時,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日益擴張,控制了朝廷內外,東林黨人如楊漣等紛紛上書參劾魏忠賢,雙方爭鬥進入白熱化階段。

魏忠賢正藉機大肆迫害東林黨人,稱高攀龍與趙南星結黨營私,皇帝下旨嚴厲斥責。不久后南京御史游鳳翔出任知府,攻擊高攀龍徇私、排擠同僚,高攀龍因而被罷黜。高攀龍等人被罷官后,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控制了朝廷大權,編派了《縉紳便覽》《點將錄》《天鑒錄》《同志錄》等黑名單,將不依附於自己的官員開列在內,予以打擊,魏忠賢矯旨,以東林書院為始將全國書院盡數拆毀。

崔呈秀不甘心高攀龍僅被罷官,必欲除之,於是假造浙江稅監李實的奏本,誣告高攀龍、周起元等七人貪污,派遣緹騎前來抓捕。高攀龍整冠束帶前去拜謁先賢楊時的祠堂,回家后與弟弟高士鶴及門生賞花於後花園池畔,談笑自如。此時,有人前來稟告周順昌已被逮捕,高攀龍聞言神情泰然,笑說:「我本視死如歸」,歸家后與夫人談笑如常,沒有異樣,親筆書信交給兩個孫子,交代翌日遞給校官,而後閉門遣散諸孫。不多時,高攀龍的兒子們發覺異樣前來探查,發覺高攀龍已自沉於池塘,時年六十四歲。

子孫們打開高攀龍的信,乃是遺囑,上面寫著:「我雖被罷免官職,但過去曾是朝廷大臣,大臣不可以被侮辱,因為大臣被辱等同於國家受辱。我現在只有恭敬地面北叩首,以效仿屈原的遺願,皇帝的恩澤未能報答,只願來世再報。臣高攀龍絕筆,希望使者帶去這封信向皇上復命。」

高攀龍就死前曾致書同年袁可立道:「弟腐儒一,無以報國,近風波生於講會,鄒馮二老行,弟亦從此去矣」其言猶未盡之厚望可見於筆端,從此袁可立這位力圖遠離黨爭的正直大臣,走上了對抗閹黨的前台,每議事與閹黨「數有所抵牾,欲自請外」。袁可立抗疏道:「此非掛冠神武門時呼?」,後來九卿公推袁可立南京戶部尚書,再改兵部尚書參贊機務,魏忠賢從中作梗以自己的心腹劉廷元代替袁可立掌南兵部,時北則崔呈秀為本兵,天下兵馬大權二人一手握定。自袁可立「歸而魏焰益肆」,忠賢推戴之勢成矣,黃道周說:「當魏崔時,蓋無復然明義、真者,有之,則必自大司馬節寰袁公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事講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史事講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章 東林領袖——高攀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