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劉辨登基,何進被殺

第二章 劉辨登基,何進被殺

陳凌無奈地搖搖頭,怎麼自己成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之一呢,真是應了那句話,「人若倒霉,喝水都會塞牙縫」。陳凌狠狠的噁心了自己一番。不過話說回來了,這劉協不是男的嗎,自己可是女的呀?不合理,不合理,肯定其中出了什麼差池。陳凌「二丈和尚摸不著腦袋」地撓著自己的後腦勺。唉,不過自己能「迷路」迷到這份上,恐怕也是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第一人,想着想着,自己成了「倒霉蛋」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知那幫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女子,萬一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看來自己以後要更加小心才是。」陳凌在心裏暗暗思付道。不過小孩終歸是小孩,陳凌想着想着,便趴在桌上睡著了。

陳凌自小聰慧,雖然今年剛滿八歲,但是由於天資聰穎,已經飽覽群書。她雖然出生於農村,但是由於祖輩是舉人出身,家裏文化氣息濃厚。由於家裏貧困,父親一直在外務工。在她八歲那年,父親把她們一起接到深圳團聚。當時城市裏學位編製有限,農村出來的孩子很難找到學校安插。不得已之下,只好舉家搬到中山,並在親友的幫助下,她被安排到一間不錯的小學繼續讀書。陳凌遺傳了祖輩優良的基因,有過人的記憶力,書本上的課文看過一遍就可以流利的背誦。正因為天賦的優越性,她也比其他小孩多了一點惰性,不願多花心思在正規的書本上,而是貪婪的閱讀喜歡的書籍,尤其是史書。這次意外的奇遇,也許是上天給她這個大懶蟲的一個教訓。不過這教訓也未免太過於…

「山雨欲來風滿樓」,陳凌在宮中總算平安地度過了短暫的平靜時光。

旁白:中平六年夏四月丙辰(西元189年5月13日),靈帝駕崩於南宮嘉德殿,昏庸的漢靈帝在人民的一片怨聲下結束了他的一生,終年三十四歲。蹇碩想先殺何進再立皇子協為帝,於是請何進入後宮。但是何進剛從外朝進入後宮,蹇碩的司馬潘隱是何進的舊識,向何進迎面走去,並用眼神暗示何進。何進大驚,先退出,從便道回到軍營,然後謊稱自己生病了,不能入宮,蹇碩的計劃因此失敗。靈帝駕崩兩天後(同年夏四月十三戊午日,即西元189年5月15日),皇子辯即位,是為漢少帝,時年十四歲。少帝辯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后,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后臨朝稱制。宣佈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渤海王,時年九歲。封后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同錄尚書事。封袁隗為太傅錄尚書事的詔書如下:朕以眇身,君主海內,夙夜憂懼,靡知所濟。夫天地人道,其用在三,必須輔佐,以昭其功。后將軍袁隗德量寬重,奕世忠恪。今以隗為太傅錄尚書事。朕且諒闇,委成群后,各率其職,稱朕意焉。劉辯繼承帝位后,何進命袁紹入宮捕殺蹇碩,混亂中蹇碩被中常侍郭勝所殺,其士兵亦被何進所領。

一場蓄謀已久的動亂總算平息了過來。這天天氣不錯,雲淡風輕。陳凌自個在御花園內走動,呼吸者大雨過後的清新空氣。

「皇弟,你何以在此,難道是特意在等朕?」陳凌沿聲音方向看去,且見一英俊的少年身穿皇袍向她走來,這少年便是剛剛登基不久的少帝劉辯。

劉辯走到陳凌面前停下。陳凌向他行了君臣之禮,然後問道:「皇兄這是剛早朝回來?」

劉辯沖着她苦笑道:「是呀。反正朕不過是個多餘之人,早朝不早朝有何異同?」

陳凌見他如此,心中有些不忍,便勸慰道:「皇兄莫氣餒,現在動亂剛剛平息,大局剛定,而皇兄尚且年幼,朝中之事暫由皇太后和大將軍操持也屬正常。他日皇兄根基深穩,便可主持朝政,行天子之責。」

劉辯不語,只是眉頭緊鎖地望向遠方。陳凌見狀,也默默地站在他身旁,同時望向即將風起雲湧的遠方。

旁白:何進在誅殺蹇碩后,更進一步欲將宦官們全部誅殺,便召并州牧董卓帶兵入京助他一臂之力,並要求妹妹何太后同意殺宦官,但何太后不準。光熹元年八月廿五戊辰日(西元189年9月22日),何進再次進入何太后居住的長樂宮,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誅殺全體中常侍。張讓、段圭等宦官們聽到風聲,乃先下手為強,在宮中的嘉德殿前將他殺死。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袁術等得知何進被殺害,乃帶兵欲入後宮殺盡宦官。第二天(已是八月廿六己巳日,即西元189年9月23日)天亮后,宦官們在後宮中堅持不住,他們哪敵得過驍勇善戰的西涼軍,乃入長樂宮奏報何太后,謊稱大將軍的部下謀反,乘機裹脅何太后、少帝、陳留王協和省內官屬,劫持宮內其他官員從天橋閣道逃向北宮德陽殿,何太后中途被尚書盧植所救。

一路上兩方人馬拚死搏殺,橫屍遍野,血流成河。陳凌和少帝被宦官挾持着一路奔走,廝殺聲,慘叫聲,也不記得多少活活的生命倒在血泊之中,又有多少人從他們的屍體上踐踏過去。人的生命在兇殘的砍殺下顯得格外卑賤,猶如豬牛一般。陳凌生於和平年代,如此恐怖的情景讓她驚慌失措,如木偶般任由叛黨拖拽著從一處走到另一處,不知何時是盡頭。少帝更是嚇得臉色慘白,面如死灰,兩腳不聽使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巾幗戲鬚眉之龍鳳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巾幗戲鬚眉之龍鳳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劉辨登基,何進被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