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用心險惡

第403章 用心險惡

「大清國聖皇帝致大明國聖皇帝敬啟……」

只看到抬頭的這個署名,復隆皇帝就已萬分惱怒,劈手就把這封所謂的「國書」丟了下來:「我太祖洪武皇帝文成武德應天合人,開創煌煌大明,功及堯舜,御極八荒,實乃天命所屬,法統傳承已歷三百載。愛新覺羅氏不過邊陲之地一偽酋爾,焉敢自稱皇帝?狂妄之心以至於此!」

復隆皇帝在金殿之上怒斥「大清使節」,說的慷慨激昂,左右的文武百官紛紛大罵不止,曆數清廷種種「大逆不道」之舉。

這樣的情形,就好像在城外們的唇槍舌劍一樣,雖然熱鬧非凡,一個個說的義正辭嚴,卻無法觸及根本,不過是微不足道的題外話而已。

作為大清國派遣的使者,大清的狀元公何洪森相當的能說:「為解民倒懸之苦,為免蒼生兵火之災,我大清皇帝這才致信大明皇帝陛下。」

大清國承認大明朝的地位,承認復隆皇帝的至尊身份,所以這番話他是跪着說的:「我大清皇帝陛下天性仁厚,不忍前方將士受苦,不忍天下黎庶遭受無妄之災,願於大明國永世修好,結為兄弟之邦。」

站立在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雖然沒有什麼別的本事,但這嘴皮子上的功夫卻是相當了得,一個比一個厲害。

一時間,眾人紛紛慷慨陳詞,恨不得能用唾沫星子把大清使臣活活淹死。

動嘴皮子永遠都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戰場形勢就是永遠都繞不過去的坎兒,最終還是得回到這個根本原則上來。

為了表示誠意,為了免去天下億兆百姓的無妄之災,何洪森代表大清國表示可以做一定程度的退讓。

所謂的退讓雖然說了很多,歸根到底無非就是三點:第一,大清國以國禮送還崇禎皇帝和周中宮的遺槨,以表對大明天子的尊重之意。

第二,大清國尊大明國為「兄國」,順治皇帝尊復隆皇帝為「兄皇帝」,每年贈四百萬歲幣。

同時,每年遣使來朝,還優選賢良淑德的宗室女子送給大明兄皇帝為妃,以表兩國永世修好之意。

第三,大清國願意退到黃河以北,將黃河以南全數割讓給大明國。從此兩國恪守各自的邊界,永不動刀兵。

若是在弘光朝,別說是以黃河為界了,就算是以長江為界,江南殘明也肯定會屁顛兒屁顛兒的答應下來。

奈何今非昔比,這樣的合議條件復隆皇帝是一萬個不答應。

復隆皇帝之所以做了皇帝,所有的法理性完全來自於他是大行崇禎皇帝嫡傳太子的身份。

崇禎皇帝是死在北京的,北京才是大明朝的國都,現在的南京不過是臨時駐蹕之地而已。

包括北京在內的北方還在清廷手中,若是他答應下來,統治基礎頓時蕩然無存,立馬就成宋高宗了。

這樣的條件,不要說復隆皇帝本人不可能會答應,就算是那些個武將們也絕對沒有答應的可能。

作為北伐的東路軍,張大娃的前鋒已經突入到了山東境內。

而張大帥率領的西路軍則乾脆利索的攻佔了開封,接下來只要順勢橫掃,黃河以南就是自己碗裏的肉,還用得着清廷來「割讓」嗎?

眼下這種戰爭局勢,不要說是黃河以南,就算是黃河以北都不能滿足大明朝的胃口了。

這個時候,就輪到武官們說話了,而這些武官們顯然比文臣說的更加直接:「什麼黃河以南黃河以北,全都是我大明故土。也不需偽清割讓,直接光復就好」

「朝廷是發於禮才見了你們,若我說呀,根本就不需要有什麼合議,戰場上見真章才是最實惠的。」

「張大帥奉旨北伐,必直搗黃龍,到時候生擒了偽清酋福林,獻俘於闕下,何必在此浪費唇舌?」

因為戰場形勢一片大好,文武百官對張啟陽充滿信心,滿朝文武完全就是異口同聲的一個論調:主戰,強烈主戰,在收復故土之前,在光復大明之前,誰要是敢說一個「和」字,就是天下頭一號的賣國賊,立刻就會被打個永世不得翻身。

「大明皇帝陛下不念蒼生疾苦,一力要戰,我大清不得不被迫自衛。」顛倒黑白的話語被何洪森說的冠冕堂皇:「我大清控弦之士百萬之眾,猛將如雲,謀士似雨,兵馬之強曠古未有。」

都已經被打的主動來議和了,還在說這樣的大話,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立刻就引發了一片嘲諷之聲:「你們八旗攏共才多少人?也敢號稱帶甲百萬?當年的多鐸也算是一員大將了吧?他的腦袋在哪?阿濟格如何?還不是被打的狼狽逃竄?江北的洪承疇現在已成了階下之囚,竟然還有臉自稱兵馬強盛?」

清廷提出的議和條件大明絕不接受,而清廷本身就是想利用議和拖延時間,這樣的所謂和談註定就是一場打着外交幌子的扯皮行為,也一定不會取得任何實質意義上的結果。

到了最後,復隆皇帝做了總結性的發言:「若偽酋福林者真能憐憫天下蒼生,當棄兵卸甲以禮來降,朕可以允他一個公侯之位。若是冥頑不靈抗拒天威,朕必興雷霆之兵,到時候落個身死族滅匹馬不得出關,已悔之晚矣!」

這話聽起來確實很霸氣,有幾分雄主的氣勢,但卻嚴重缺乏外交鬥爭的技巧,一下子就暴露出了大明朝可以接受的底線:只要恢復到甲申年以前的情形,只要清廷退到關外,大明朝就有可能會接受下來。

這樣的條件,不是一個小小的使者可以答應下來的,就算他當場答應了也沒任何作用,必須要清廷全盤接受並且真的退到關外才行。

作為使臣,何洪森表示已經知道了大明皇帝的心意,一定會把大明皇帝陛下的話帶給大清皇帝陛下。

按照常理,這場鬧劇一般的和談進行到這種程度,就應該算是結束了,至少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束。

但是,何洪森又提出一個額外的「小問題」:關於交換史環的那件事兒。

所謂的和談,不過是史環事件的衍生品,連張啟陽都沒有想到,清廷會抓這個機會發展成為一場外交性質的和談。

既然大明朝廷才是和談的主體對象,何洪森當然要把這事對大明朝廷「說一下」。

對於洪承疇這個人,朝廷並不怎麼在意,就算是張啟陽一刀把他宰了,都不會過問一下。

但是現在,張啟陽卻要用洪承疇去換史環,這就顯得有些微妙了。

史環是史可法的遺女,在江北苦戰多年是抵抗軍的領袖人物之一,想方設法的營救本無可厚非。

哪怕是洪承疇去換她回來,也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但張啟陽這麼做缺乏一個程序。

當初,他要是事先告訴朝廷一聲,請示一下,朝廷應該還是會滿口答應的。

畢竟張啟陽是收復江北的功臣,這麼點小小的要求不算過分。

但張啟陽卻在私下去做了,這就不對了。

作為帶兵在外的統帥,在朝廷不知道的情況下秘密和敵方接觸,這已犯了很大的忌諱。

當年的袁崇煥的怎麼死的?

「通敵」就是袁崇煥的罪名之一,難道他張啟陽不知道嗎?

若是因為這事就懷疑張啟陽和清廷暗自勾結,復隆皇帝還沒有這麼傻。

現在的清廷已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只要張啟陽一直打下去,光復故都中興大明的功勞本身就大到了天上去,而清廷能給他什麼?

雖然不懷疑張啟陽的忠誠度,但這事卻讓復隆皇帝心裏很不舒服。

這麼大的事情,你張啟陽根本就沒有和朝廷說一下,就自作主張的去辦了,難道你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程度?

還是說你根本就不在意朝廷的處罰?

大戰正酣之際,復隆皇帝還沒有蠢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去懷疑張啟陽的程度,但心裏卻埋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疙瘩。

最有意思的是,洪承疇這個戰俘竟然不在朝廷這邊,還捏在張啟陽的手心兒里。

到底是不是應該用洪承疇去交換史環?

若是交換的話具體應該由誰去執行,等等這些問題都讓朝廷犯難。

「此事朕自有主張,望爾等順天應民早日來降,若再抵抗天威,雷霆一擊之下,朕實不忍言之。」

「恭祝大明風調雨水國泰民安,恭祝陛下龍體康泰萬福金安。」

一場註定不會有什麼結果的和議就這麼草草收場了,就好像是晨間的薄霧一般很快就煙消雲散,似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迹,但復隆皇帝卻始終對張啟陽的所作所為無法釋然,雖談不上耿耿於懷,但心裏總是覺得有些彆扭。

要說因此就生出見疑之心,還遠遠談不上,只是覺得張啟陽有點太不把自己當回事。

這個時候的復隆皇帝真的很希望能夠收到張啟陽的一份奏摺,哪怕是作為事後的補充,張啟陽也應該對朝廷做出解釋。

就算是單純為了表示對朝廷的尊敬,他也應該這麼做。

但是,一直過了去十幾天,皇帝都沒有收到張啟陽的任何奏摺,反而是高起潛的奏摺先到了。

高起潛在奏摺當中,對這次和談完全就是一種反對的態度,認為和談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無論偽清廷在和談之中說了什麼,都不足為信,朝廷切切不可上當,更不能給對手喘息的機會。

只有在戰場上拿到的東西才真實可靠,指望和談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我們在前面打生打死,朝廷卻在後方與敵和談,這對前方將士的士氣傷害很大。

到了這個時候,連復隆皇帝都有點後悔了。

仔細想想,十幾天之前的那場和談確實不應該發生,根本就應該用非常明確和強硬的態度拒絕和談,而不是在和談的過程中放幾句狠話。

在這份奏疏當中,高起潛提到了用洪承疇交換史環的事情。

按照高起潛的意思,朝廷就應該在這個事情上裝聾作啞,就當沒有這回事,最真實的目的就是擺出一副絕不和清廷有任何官方往來的強硬姿態。

大明朝根本就不承認清朝的合法性,那還有什麼好談的?

高起潛的這番說辭,讓復隆皇帝深感驚詫。

他完全能夠理解高起潛的意思,但他專門給張啟陽張目,那就顯得很耐人尋味了。

高起潛這個監軍不是用來排兵佈陣行軍打仗的,而是代表朝廷在毅勇軍的一種存在,既然監軍大人都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那就表示朝廷已經知道了,至少張啟陽早就對高起潛通過氣了。

但事實真是這個樣子嗎?

只怕未必吧?

要是張啟陽真的早就對高起潛說過這個事兒,高起潛一定會及時的告知皇帝本人。

一直到現在他才說,明顯就是一種事後的補救措施。

不論這到底是不是高起潛在幫着張啟陽補救,至少程序上已經做的滴水不漏了。

就算是皇帝心中有些小疙瘩,也只能暫時放下。

又過了兩天,張啟陽的奏疏終於遞到了皇帝手中。

這份奏疏當中,所使用的言辭和他想表達的態度幾乎和高起潛如出一轍,都極力否定和談,認為這本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對於前方的軍心士氣傷害極大。

同時,張啟陽很明確的指出了一個問題:私自和清廷方面的接觸確實是有,因為他真的很想把史環營救出來,這對軍心士氣的提升以及朝廷的形象有着極大的幫助。

但清廷卻利用了這個事情,把私下裏的交易變得公開化了,其實這根本就是一種挑撥,以聖天子的慧眼,應該不會上這個當。

同時,張啟陽表示出了一種認錯的態度,承認自己在這個事情上做的有些欠妥,並且表示不會再和清廷有任何接觸,而且一定會馬上掐斷溝通渠道,想其他辦法繼續營救史環。

既然理張大帥都已經認錯了,復隆皇帝的心情頓時就好了許多,馬上做出了「批示」。

「朕早知敵之險惡用心,此等挑撥之伎倆,徒增笑料爾。朕身在寧城心繫戰事,待卿凱旋之期,君臣齊聚功高樓相賀之。」

雖然我這個當皇帝遠在金陵之地,其實非常關心前方的戰事,就等着你們光復河山之後與你一起在功高樓上慶功呢。

轉眼之間,就又是一副君臣和睦上下同心的樣子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憾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憾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3章 用心險惡

%